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上师与弟子
 
[狮吼音·开示集] [点击:2828]   [手机版]
背景色

上师与弟子

日期:2008/06/26

今天,在帝洛普,我生日的期间安排这讲法的课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也问候各位吉祥如意。

平时在过生日的时候,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行程都很紧凑,许多外国人,特别是为了祝贺生日而前来的法友们,都不能有充分的时间与我会面。因此觉得若是举办说法课程,我们互相见面的机会就能比较多。然而,要举办这说法课程也是临时的决定,我没有准备之外,翻译也没有准备,可说没有很圆满。但是这个决定,根本上是希望大家都能欢喜。

特别选在帝洛普说法,是因为之前藏历新年都会在帝洛普举行课程,那时我有很好的感受,所以觉得在这里说法应该会很好,但是我忘了这里很热,没有想到这点,所以本来要向各位说抱歉的,但是炎热本来是天气的自然现象,没有办法改变,也只能多忍耐了。

本来计划要讲心经的,但是这心经(Heart Sutra)真是很Hot(很热),翻译也Hot(热),天气也很Hot(热),都Hot(热),要是再说心经的话,我看大家又热又流汗,可能还会感冒。所以不说心经了,就说些其他一般性的开示。

所谓「法」,在梵文中叫作「达摩」(Dharma),藏文翻译为「阙」(Cho)。「达摩」的意义有很多,一切知识都可称为「法」,一切「法」也就是一切知识的名称,所以说,「法」并不是只指「佛法」。

因此,所谓的「修法」,便是一切知识法(所知法)的类别之一。所以不只是信仰和相信,还需要去理解,去知道「法」。要先理解、学习、知道后才能去修。在我们一生当中学习新的知识,就需要一位能教导我们知识的好老师,还需要对这门知识有兴趣、想学习的好学生。

而「老师」这个名称,总体的意义是一个,但因不同的情况,就会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教我们语言的人,教藏文、教中文、教英文等等的老师,我们会称为「语文老师」,还有一些老师,在大学里教育多年,经验丰富,知识也丰富,于是我们称他们为「教授」。 虽然都是老师,却因为不同的情况,而有不同的名称。在佛法的学习上,也有老师。「老师」这个共同的定义是一样的,然而在佛法上,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善知识」、「上师」,其意义无非是指一位好老师。

近来,外国人都称呼藏传的僧人为「喇嘛」,其实「喇嘛」(上师)这个称呼,在我们的传统上是非常尊贵的称呼,因此虽然大家称呼所有的藏传僧人为「喇嘛」,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不可以,你们能有这样的恭敬也是可以的,我们也尽量的给各位摸顶加持,但是真正的「喇嘛」,是不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喇嘛」,并非穿着僧服就能被称为「喇嘛」的,他应该是要比我们更有知识功德的人。所谓「喇嘛」这个名字本身,是要承负着一种功德性质的,所以并不是所有藏传的僧人都是「喇嘛」。你可以喇嘛、喇嘛的到处叫着,但是在意义上,「喇嘛」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功德特质。

「上师的特质」这个定义要能符合对一切众生都适用,是很难的。因此,当我们依止一位上师时,不需要去管他对其他人示现得是过患还是功德,要看的是他对我们自己是否具备了上师的特质,是否功德更多。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优点,很难让每一个人都对他有同样的看法。就算是一个好人,却也有人因为不同的心态,甚至是头脑有问题,而觉得他不好。因此,要能让人人都觉得是好的优点特质,是无法成立的,因为没有人人都共同承认是「优点」的特质。因此,自己的上师,别人看他是好是坏并不重要,我们自己要能诚恳的、真诚的去思考,自己的上师有着善的特质,还是恶的特质,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们后面的塑像--- 帝洛巴大师。当那洛巴依止他的时候,那时帝洛巴的行为,表现得是不共的密行,因此多数的人都看他是个疯子,不觉得他是上师,甚至在传记当中,都说是「疯子帝洛」而不是「上师帝洛」。所有人都叫他是乞丐,没有人认为他是具德的上师,是一生成就的大成就者。那洛巴当时并不理会他人的看法,自己在经过大苦行寻师之后,他看到了帝洛巴的功德,于是便依止为上师。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他人的看法不重要,一旦自己对于上师肯定了、确信了他的功德,就能够去依止。

但是各位不要以为,自己要去特别找一位看起来不好的上师,这是危险的。就好像明明是一个坏人,我们还要去依止他做上师,这就有危险了。所以并不是别人看的是过错,我们非要看成是功德。依不依止上师,那是要看上师具不具有德行,这是取决于自己内心的直接感受。透过自己内心的仔细思量与感受,便能生起一种确定,而这种确定是没有错误的机会的。如果是因为名声大而去跟随,这样就变得是随便了。

要依止的上师,其功德知识不能比自己还差,要不然就失去了依止上师的意义,因为让自己功德知识增长的顺缘难以产生。而功德知识和我们同等的人,可能除了成为朋友相互帮助之外,很难将其当作榜样或是顶戴恭敬,因为我们会想,你知道的我知道,我知道的你也知道,我们是一样的,这样就很难生起依止的心。

最好的情况,是依止心续的三学功德胜过于我们很多的上师,最差的情况,是依止心续的三学的修持,比我们还要差的上师,但这是因为有其必要性所以去依止的。在这里讲上师功德,这是指内心的功德。怎么说呢,比如阿底峡大师,他依止过许多的上师,其中也有一些三学功德比他还不如的,但当时确有其特殊的必要性,比如说能保持自己的善习气,所以依止。这样的依师法是不是错的呢!严格说来是错的,但是因为有其特殊的必需性,所以也能够成立。

又好像现代许多外国人想要学习佛法,却因为好的老师、好的指导者很少,也不能马上找到具德的、以及功德比自己还殊胜的上师,由于没有办法了,于是就依止一般的、还可以的人去学习。像这样为了让自己的善习气不失去而依止老师,可以说就是因为有其必要性而依止。虽然上师不具德,但是依止他的必需性在这里就变得很重要了。

再清楚的来说,比如就有外国法友来我这里,抱怨说没有上师,不知如何修行学法,只好放弃学佛修行了。因此能够有一个人,给个「喇嘛」的尊称,去跟随学习,这比起舍弃佛法,觉得不能修行、不想学佛了来得更有意义。所以在这特殊的情况下是可以的。但一般而言,是应该要依止比自己还要有功德的人做上师才行。

总之,在还未依止上师前,应该好好的观察,一旦依止了上师,就不应该看上师的过患,即便上师示现有过患,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去看他的功德。因此,在依止上师之后才觉得上师有过患,这就太迟了,这些是之前就要去观察的。

任何人在观察上师是否具德时,是需要时间以及不畏艰难的去观察,就像密续经典中说,要观察十二年。然而如果还不能确定上师是否具德,即便十二年期满了,却仍要再忍耐的去观察,但是若已经确定了上师是具德的,而仍然不去依止,这样就有过失了。所以,如果不确定上师是否具德的话,即便是观察十二年,也不稀奇。一旦确定了上师具有功德,就不要因为懒惰等原因仍不依止上师,因为善知识是难遭遇的,不应浪费这机会。

过去有一个故事,当时元朝的皇帝依止萨迦班智达时,起初并不求法,花了很长的时间观察,之后慢慢生起信心,却仍然不求法。经过了六年的观察,确定萨迦班智达是一位好上师,皇帝便请求说法,然而这时萨迦班智达却说,既然这样,我还要观察你是不是一个具器的弟子。于是又花了六年,就这样来回十二年,这期间都没有闻法和说法。这种情况一方面来看,是落实了师徒的观察,但是另一方面,以现代社会来看,我们实在没有这么多时间。所以相互观察是很重要,但是一旦观察确信是具德上师之后,就应该要马上的依止求法,而成就闻、思的修持。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上师、善知识应具备的功德特质
下一篇:数息法的修持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上师与弟子之关系 上师与弟子
 上师与弟子--心量大,虔敬心就大 上师与弟子之关系(朗钦加布仁波切)
 了义明灯 下篇 大手印前行法 附录 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三)如何处理.. 上师与弟子的关系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