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圣典篇 大心材譬喻经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点击:4304]   [手机版]
背景色

大心材譬喻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王舍城鹫峰山,迭瓦达答刚离开不久。在那里,世尊就迭瓦达答对比库们说:

“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我有利养、恭敬、声誉,但其他那些比库鲜为人知、没威势。’他沉迷、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略过表皮,只砍了枝叶,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略过表皮,只砍了枝叶,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止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我有利养、恭敬、声誉,但其他那些比库鲜为人知、没威势。’他沉迷、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枝叶,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库犯戒、行恶法者。’他沉迷、陶醉于该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只砍了表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只砍了表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止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库犯戒、行恶法者。’他沉迷、陶醉于该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表皮,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库无定力、心散乱。’他沉迷、陶醉于该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只砍了树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只砍了树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库无定力、心散乱。’他沉迷、陶醉于该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树皮,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我住于知、见,但其他那些比库不知、不见。’他沉迷、陶醉于该智见,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只砍了肤材,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只砍了肤材,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我住于知、见,但其他那些比库不知、不见。’他沉迷、陶醉于该智见,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肤材,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智见,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无时解脱。诸比库,不可能、无机会该比库的无时解脱会退失!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知道心材,知道肤材,知道树皮,知道表皮,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智见,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无时解脱。诸比库,不可能、无理由该比库会退失其无时解脱!

如是,诸比库,此梵行不以利养、恭敬、声誉为利益,不以戒成就为利益,不以定成就为利益,不以智见为利益。诸比库,这不动的心解脱才是此梵行的目标,以此为心材,以此为终极。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大心材譬喻经脚注部份:
39 如此,世尊在教导持戒功德论直到证悟阿拉汉之后,再综合这一切作出结论说:“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乃是缘于此而说。”

正如世尊在前面所简要说的:“诸比库,应当具足戒……受持学习于诸学处。”具足戒的比库能得到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获得资具,供养资具的施主们能得大果报,去世的亲族们忆念时得大果报,克服不满与喜好,克服怖畏与恐惧,证得色界禅那、无色界禅那、较低的三种沙门果、五种世间神通,以及以自己之智证得漏尽智。所说的这一切,就是因为此持戒功德的缘故才说的。

 

40 大心材譬喻经 (Mahàsàropamasuttaü):译自M.29。

在本经中,世尊通过寻找心材的譬喻,说明出家人本应该致力于灭苦,但有些比库却以获得利养、恭敬、名誉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枝叶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持戒清净为满足,认为已现实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表皮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禅定成就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树皮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拥有智见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肤材以为心材。最后佛陀强调:唯有不动的心解脱才是梵行的终极目标。

41 刚离开不久 (acirapakkante):迭瓦达答(Devadatta,提婆达多)在分裂僧团并犯下出佛身血恶业之后离开不久。

 

42 良家之子 (kulaputto):当知在此是指迭瓦达答而言。他的确是纯种无杂的大选君后裔、甘蔗王的世家,按出身来说是天生的良家之子。

43 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止就好(appeva nàma im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antakiriyà pa¤¤àyethà'ti.):也有译作“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必定能被了知。”(Surely an ending of this whole mass of suffering can be known. By Bhikkhu ¥àõamoli and Bhikkhu Bodhi, B.P.S.)

44 鲜为人知 (appa¤¤àtà):两人站一起都不认识,就连获得衣食都成问题。

45 没威势 (appesakkhà):没有随从,前后都没有人跟随。

46 须用到心材之事 (sàrena sàrakaraõãyaü):必须使用心材才能完成的工作,如制造车轴、车轮、轭、锄头等。

47 取得梵行的枝叶 (sàkhàpalàsaü aggahesi brahmacariyassa):圣道与圣果才是佛教梵行的心材。四资具等只能称为枝叶,他取了走。

48 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tena ca vosànaü àpàdi):他认为到此为止就已经足够了,已经得到了心材,目标已经达成。

 

49 成就智见 (¤àõadassanaü àràdheti):指迭瓦达答的五神通,或者说天眼通处于五种神通中的最上。这是在此经中所说的“智见”。

 

50 成就无时解脱 (asamayavimokkhaü àràdheti):《无碍解道》中说:“什么是无时解脱?四种圣道、四种沙门果以及涅槃,这是无时解脱。”亦即是说成就、证悟、获得九种出世间法。世间定只适用于暂时地解脱诸敌对法。所以说:“什么是时解脱?四种禅那及四种无色界定,这是时解脱。”亦即是说暂时性的解脱。虽然出世间法也是通过一次次的解脱,但仅一次解脱即是诸道果的解脱。涅槃是究竟地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说这九种出世间法为无时解脱。

 

51 不动的心解脱 (akuppà cetovimutti):阿拉汉果的解脱。

52 此目标 (etadatthaü):阿拉汉果是此梵行的目标。即是说这才是目标。

53 以此为心材 (etaü sàraü):阿拉汉果是此梵行的心材。

54 以此为终极 (etaü pariyosànaü):阿拉汉果是此梵行的终极,是其极点,再也没有比此更高的需要证悟。佛陀用这样的结论来结束这次的说法。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圣典篇 八城经
下一篇:圣典篇 若希望经

 圣典篇 大念处经 圣典篇 大吉祥经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