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杂阿含306经》的要义
 
[林崇安教授] [点击:2971]   [手机版]
背景色

《杂阿含306经》的要义

林崇安

(法光杂志,232期,2009)
 
《杂阿含306经》中的「306」,是大正藏的编号,此经在佛光藏的编号是284经,在内观教育版的编号是205经,在印顺版的编号是408经;此经的经名,有时称作《人经》。以下依据《瑜伽师地论‧摄事分》的论义来解说,一方面分清段落,一方面掌握经文的要义。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提问:如何见而得见法?】

【经文】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作是思惟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

 

【回答】

〔有二法见:A一、有为法见;A二、无为法见〕

〔A1有为法见者,谓如有一,于B1谛依处及B2谛自性,皆如实知〕

〔B1谛依处〕

【经文】尔时,世尊告彼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有二法,何等为二?眼、色为二,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

要义:云何名为谛所依处?谓名、色,及人、天等有情数物。

 

〔B2谛自性:云何为谛?谓C1世俗谛及C2胜义谛。〕

〔C1世俗谛〕

【经文】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那〕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又如是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我鼻嗅香,我舌尝味,我身觉触,我意识法。彼施设又如是言说: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比丘!是则为想,是则为志,是则言说。

要义:云何世俗谛?谓即于彼谛所依处,假想安立:「我」或「有情」,乃至「命者」及「生者」等,又自称言:「我眼见色」,乃至「我意知法」。又起言说,谓如是名,乃至如是寿量边际,广说如前。当知此中,唯有假想、唯假自称、唯假言说,所有性相、作用差别,名世俗谛。

 

〔C2胜义谛〕

【经文】此诸法皆悉无常、有为、思愿、缘生,若无常、有为、思愿、缘生者,彼则是苦。又复彼苦,生亦苦,住亦苦,灭亦苦,数数出生,一切皆苦。

要义:云何胜义谛?谓即于彼谛所依处,有无常性,广说乃至有缘生性,如前广说。如无常性,有苦性等,当知亦尔。

小结:若于如是世俗、胜义、谛所依处,其世俗谛,如实了知是世俗谛;其胜义谛,如实了知是胜义谛,如是名为「有为法见」。若有成就有为法见苾刍,齐此言说「满足」。

 

〔A2无为法见〕

【经文】若复彼苦无余断、吐尽、离欲、灭、息、没,余苦更不相续、不出、〔不〕生,是则寂灭,是则胜妙,所谓舍一切有余、一切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要义:云何名为无为法见?谓即于彼谛所依处,已得二种谛善巧者,由此善巧增上力故,于一切依等尽、涅槃,深见寂静,其心趣入,如前广说乃至解脱,如是名为「无为法见」。若有成就无为法见苾刍,齐此言说「满足」。

 

〔类推〕

【经文】耳、鼻、舌,身、触缘,生身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是无色阴,身根是色阴,此名为人。如上说,乃至灭尽、涅槃。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如上广说,乃至灭尽、涅槃。

 

〔成就法见者〕

【经文】若有于此诸法,a心随入住,b解脱不退转,c于彼所起系着无有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则为见法。

要义:又此法见,当知三种补特伽罗皆得成就:

一者、异生法随法行,已得定心,博识聪敏,能如正理观察诸法;二者、有学已见谛迹;三者、无学诸漏永尽。

 

【经文】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以上透过《瑜伽师地论‧摄事分》的解说,可以看出此经的整体架构,并理解到此经依次解释了A1有为法见及A2无为法见。有为法见是如实知见B1谛依处及B2谛自性。谛自性分C1世俗谛及C2胜义谛。这些佛法术语的意义,经由《摄事分》配合经文把它们明示出来。此经指出,众生只是在名、色上,假想安立:「我」、「人」或「有情」等,并有种种言说:「我眼见色」、「我是科学家」等,这些是世俗谛。我、人或有情等的无常性、苦性、空性、无我性,则归入胜义谛。如实了知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称作「有为法见」。已得二谛善巧者,经由止观禅修,体证涅槃,深见寂静,称作「无为法见」。

以上便是《杂阿含306经》的要义。

 

【白话经文】

(1)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有一个时期,佛陀住在憍萨弥国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2)这时,有一位比丘独自在一静僻之处,专心思维,这样的想着:「比丘要如何知、如何见才能够见法呢?」这样的思维后,从禅座中起身,走到佛陀的处所,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告述佛陀说:「世尊!我独自在一静僻之处,专心思维,这样的想着:如何知、如何见才能够见法呢?」

(3)这时,世尊告诉这比丘说:「要好好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说。有二法,是那二法呢?眼处与色处就是二法。像这样广说……一直到不是他的境界之故。为什么呢?眼处与色处的因缘生起了眼识,这三事(眼处、色处、眼识)和合时有无明触,触又伴生出受、想、思,在这受、想、思、识四无色蕴(称作名),以及眼等一色蕴(称作色),在这五蕴的法上,称呼为「人」。

(4)在这五蕴法上,生起假想:人、众生、那罗、摩〔那〕阇、摩那婆(学童)、士夫、福伽罗(补特伽罗)、耆婆(命者)、禅头(生者)等。又各自这样称说:『我眼见色处,我耳闻声音,我鼻嗅香气,我舌尝味道,我身觉触处,我意识法处。』又施设这样的言说:『这尊者是这样的名字、这样的出生、这样的种姓、这样的饮食、这样的感受苦乐、这样的长寿、这样的久住、这样的寿终。』比丘!这些只是世俗的假想,只是世俗的名标,只是世俗的言说。

(5)这些法都是无常、有为、思愿所起、因缘所生;凡是无常、有为、思愿所起、因缘所生的,这些都是苦;然后这些苦又再产生其它的苦,住也是苦,灭也是苦,一次又一次地产生,这一切都是苦。

如果能把这些苦完全灭除、唾弃、远离贪欲、灭尽、止息、消没,其余的苦不再相续、不再出现、不再产生,这就是寂灭,这就是胜妙。这就是所谓的:舍弃一切有余、断尽一切爱欲、没有贪欲、灭尽、涅槃。

(6)同样地,耳处、鼻处、舌处,乃至于身处与触处的因缘生起了身识,这三事(身处、触处、身识)和合时有无明触,触又伴生出受、想、思;这受、想、思、识四无色蕴,以及身根等一色蕴,在这五蕴的法上,称呼为「人」。如上广说,……乃至灭尽、涅槃。

意处与法处的因缘生起了意识,这三事(意处、法处、意识)和合时有无明触,触又伴生出受、想、思;这受、想、思、识四无色蕴,以及地、水、火、风四大等一色蕴,是士夫的所依处,在这五蕴的法上,称呼为「人」。如上广说,……乃至灭尽、涅槃。

(7)如果有人a对这一切法,内心随即入住其中(法随法行),b获得有学解脱,不再退转,c于所生起的系缚,完全不再执持有我(成为无学圣者)。比丘!这样地知、这样地见,就叫做见法。」

(8)佛陀说完这经后,比丘们听闻了佛陀所说的法,都欢喜奉行。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西藏中观学──入中论的甚深见》自序
下一篇:《法蕴足论》的要义

 《杂阿含334经》的要义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