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佛教存有论和认识论的核心命题
 
[林崇安教授] [点击:2923]   [手机版]
背景色
佛学论文选集
 
佛教存有论和认识论的核心命题
 
林崇安(2004)
 
佛教一向重视存有论与认识论,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术语出现。佛教论典所探讨的境、行、果中,境便是有关存有的探讨,分辨万法的存在及有无,此与哲学上的存有论相当。行、果便是认识真理的实践过程与体证,此与哲学上的认识论有关。至于因明中的现量、比量则是探讨有关什么是正确的认识以及如何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完全属于认识论的范围。从存有论和认识论的立场来看,佛教有哪几个最核心的命题?以下采用南北传佛教共许的阿含经及相关的论典为依据,指出佛教存有论和认识论各有核心的二大命题,导致与其他宗教截然不同的见解。
 
一、佛教存有论的第一大命题
 
三界内有无量的众生,轮回在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等五趣(或加上阿修罗成六趣)内,释尊说:
 
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譬如比丘!若有士夫转五节轮,常转不息。如是众生转五趣轮,或堕地狱、畜生、饿鬼,及人、天趣,常转不息。(T2,p243b)
 
此处指出,众生的轮回是始自「无始」,所以,佛教存有论的第一个核心命题是:「无始以来,众生存在着。」这一命题导致几个重要的观点:
(1)三界内的众生不是在过去某一时日才开始存在的,而是无始以来就已存在,因而否认由「造物主」所造。由于无始,所以没有第一因、没有第一个众生、没有第一个佛。由于无终,所以也没有最后一佛,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开放系统。
(2)众生的数量是无穷的。有些众生,经由成佛者的指导和度化,证得阿罗汉和佛的果位,出离了三界,不再轮回,但是三界内,仍有无量的众生存在着,因而未来一直会有众生成佛。
(3)众生是由五蕴所构成,所以无始以来,五蕴就存在着。在三界内轮回的众生,其心王(识)和心所(受、想、心相应行)都存在着。
(4)同理,众生是由六内处(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所以无始以来,六内处就存在着。众生的存在离不开环境,其六内处的对象是六外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外处也是存在着。
(5)众生经由六内处与六外处的接触,所产生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眼触所生受、耳触所生受、鼻触所生受、舌触所生受、身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六爱身(眼触所生爱、耳触所生爱、鼻触所生爱、舌触所生爱、身触所生爱、意触所生爱)等诸法也是存在着。
以上从「无始以来,众生存在着」这一存有论的核心命题,扩及五蕴、内外六处、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等法的存在,这些都是世俗谛,都不是由「造物主」所造。
 
二、佛教存有论的第二大命题
 
在玄奘所译的《法蕴足论》中,有完整的《缘起经》,于此经中,释尊说:
 
云何缘起?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如是便集纯大苦蕴。苾刍当知!生缘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缘起,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生缘老死,如是乃至无明缘行,应知亦尔。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是名缘起。(T26,p505a)
 
缘起法则是一直存在着,不因如来的出世或未出世而有所不同。缘起的流转过程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以「无明缘行」为例,无明与行二支构成「因果次第」之链,展现出「因果次第」不变的缘起法则,若佛出世、若不出世都是如此,称之为「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同理,缘起的还灭过程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灭。」这是缘起还灭的不变法则。
所以,佛教存有论的第二个核心命题是:「无始以来,缘起法则存在着。」这一命题导致几个重要的观点:
(1)由于众生的色、受、想、行、识等诸行,都是依于缘起而存在的,都是由无常的因和无常的缘所生起的,所以,五蕴必然是无常的;由此得到「诸行无常」这一法印。
(2)由于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处以及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外处,都是依于缘起而存在的,所以都是无我而自性空的,因而否认这些法有独立自存的「自性」;由此得到「诸法无我」这一法印。
(3)众生只是依于缘起的五蕴所构成,没有「人我」的存在,而有「人无我」的存在;五蕴、六处等各别的法,都是缘起而无我的,没有「法我」的存在,而有「法无我」的存在。
(4)无始以来,众生的空性、色的空性、受的空性、想的空性、行的空性、识的空性、以及眼、耳、鼻、舌、身、意的空性都一直存在着,这些是胜义谛。
小结:存有论的一个要务是判决事物的存在与否,由以上佛教存有论的二个核心命题得知有众生、五蕴、内外六处等世俗谛的存在,有人无我、法无我、空性等胜义谛的存在。众生的存在不是来自造物主、大梵等的造作。无始以来,没有第一因、没有第一个众生、没有第一个佛。
 
三、佛教认识论的第一大命题
 
针对佛教存有论第一大命题再探究下去:为什么众生会存在于三界内一直受苦?释尊说: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系其颈,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T2,p241b)
 
以上指出,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着,这是由于心中存在着无明(错误的认识),看不清缘起无我的事实,生起贪爱,被贪爱牵引着(爱系其颈),因而在三界内一直轮回受苦。这是依据前述存有论第二大命题的缘起流转过程:「无明缘行,行缘识,…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
所以,佛教认识论的第一个核心命题是:「无明(错误的认识),导致轮回。」以下作进一步的探析:
(1)众生在三界内的轮回是由于「无明」,然而什么是无明呢?无明就是错误的认识,《杂阿含经》中记载着:
 
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所谓无明,云何是无明?谁有此无明?」舍利弗答言:「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何所不知?」「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不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不如。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T2,p64c)
 
此处简略指出,无明就是不如实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
(2)众生在缘起的法则下,由于无明(错误的认识)而造作了哪些行为呢?《法蕴足论》说:
 
复次,《瓮喻经》中,佛作是说:「无明为缘,造福、非福及不动行。」云何福行?谓有漏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夜能招可爱、可乐、可欣、可意诸异熟果,此果名福,亦名福果,以是福业异熟果故,是名福行。云何非福行?谓诸不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夜能招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诸异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业异熟果故,是名非福行。云何不动行?谓四无色定诸有漏善,是名不动行。(T26, p506a)
 
非福行是有漏的恶业,能招来长期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的欲界恶趣果报。福行是有漏的善业,能招来长期可爱、可乐、可欣、可意的欲界善趣或色界的果报。不动行是有漏的善业,能招来投生于四无色界的果报。众生由于错误的认识(无明),看不清缘起无我的事实,反而执着身心五蕴为我,造作出有漏的善、恶业,因而在三界内轮回受苦。佛教认识论这一命题所指出的,也就是「有漏皆苦」这一法印。在一般世俗道德或其他宗教的标准来看,行善和修定的福行、不动行就很够了,但是在佛教的标准来看,所感得的仍是三界内的果报,并未解决生死问题。
 
四、佛教认识论的第二大命题
 
针对佛教存有论第一大命题再探究下去:如何使众生出离三界,不再轮回下去?《杂阿含经》中记载着:
 
佛告比丘:「于意云何?若不乐无明而生明,复缘彼无明作福行、非福行、无所有行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T2,p83b)
 
此处指出,要灭除无明,就要生出「明」,而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这是依据前述存有论第二大命题的缘起还灭过程。无明灭而明生,就不会再造轮回的有漏业(福行、非福行、不动行=无所有行)。
所以,佛教认识论的第二个核心命题是:「明(正确的认识),导致解脱。」以下作进一步的的探析:
(1)在还灭过程中,要经由外面善知识(佛及圣弟子)的指导,在内外力的结合下,使明增广,然而什么是明呢?《杂阿含经》中记载着:
 
(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所谓明者,云何为明?谁有此明?」舍利弗言:「摩诃拘絺罗!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又问:「何所知?」「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知。受、想、行、识〔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知。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T2, p64c)
 
此处指出,「明」有不同的称呼:如实知、见、觉、慧、现观(无间等)。「明」就是如实知见五蕴(五受阴)。佛及圣弟子就是「有明者」,所以是善知识。
(2)非福行是黑业(恶业)。福行和无所有行(即不动行),是白业(善业)。如何摆脱或超越这善恶业的束缚呢?唯有在「明」下所造的「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才能超越这善恶业的束缚,《集异门足论》说:
 
云何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补剌拿说:「圆满当知!若能尽黑黑异熟业思、若能尽白白异熟业思、若能尽黑白黑白异熟业思,是名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此中,不黑者,谓此业,非如不善业由不可意黑说名为黑,故名不黑。不白者,谓此业,非如有漏善业由可意白说名为白,故名不白。无异熟者,谓此业,非如前三业能感异熟,故名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此业是学思,能趣损减,所以者何?谓若学思,能趣损减,于前三业,能尽、遍尽、随得永尽,于此义中,意说名业能尽诸业。由此故说: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T26,p398b)
 
此处先引述佛所说的「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而后解说其意义。一般众生在无明下所造的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白黑白异熟业等三业,都是系属于轮回的有漏业。只有「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是出世间的「学思」(T27, p591c),才能灭除有漏的善恶业。以「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来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恶对立,这是佛法不共之处。若只在有漏的善恶种子上打转,就会困在性善、性恶的冲突中,因为有漏的善恶是笼罩在无明的我执下。
(3)透过缘起的还灭,在「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的运作下,达成「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所以,由认识论的第二命题所得到的,也就是「涅槃寂静」这一法印。
小结:认识论的一个要务是探讨如何排除错误的认知和获得正确的知识。佛教认识论的二个命题指出:无始以来,众生由于错误的认知,造作了有漏的善恶业,因而被束缚在三界内受苦;有的众生经由外面善知识的指导,获得正确的知识,使明增广,以「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来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恶对立,得到最终的解脱。这是截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解脱论。
 
五、总结
 
佛教存有论的第一个核心命题:无始以来,众生存在着。
佛教存有论的第二个核心命题:无始以来,缘起法则存在着。
佛教认识论的第一个核心命题:无明(错误的认识),导致轮回。
佛教认识论的第二个核心命题:明(正确的认识),导致解脱。
(刊于《法光杂志》177,2004)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佛教的心性论及其特色
下一篇:汉藏的佛性论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