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11水流大树
 
[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点击:4448]   [手机版]
背景色

水流大树

林崇安教授

【前言】

自然界,许多因果的事件不断发生着,但是常被我们忽略。台风来临时,有些高山上的树木被折断,掉落各处,有的顺着溪流冲到下游,最后流入大海,这是台湾地区常见的景象,在佛陀时期的印度也是如此,常常有大树漂浮在恒河上,最后流入大海。这些大树的流入大海,便是顺着因果而行。但是,要满足多少因素才能抵达大海呢?佛陀当年就利用这一景象,对弟子们解说佛法修行的道理。

【佛陀在阿含的开示】

(一)水流大树的譬喻

有一时期,佛陀住在中印度的阿毗阇(阿逾陀)的恒河水边。那时,有一位比丘来到佛陀跟前,向佛陀求法,希望能够专心修行,抵达涅槃,不再于生死轮回中流转。 这时,佛陀看见恒河水中有一棵漂流的大树,随流而下,于是就告诉这位比丘说:「你看到这恒河中漂流的大树吗?」

比丘回答说:「看到了,世尊!」

佛陀告诉这位比丘说:如果这棵大树a不附着此岸、b不附着彼岸、c不沈没于水底、d不受阻于洲渚、e不卷入于漩涡、f不被人取走、g也不被非人取走,而且h内部又不腐败,那么这棵大树应当会随着水流,一直顺趋、流向大海吗?

比丘回答佛陀说:「应当会这样子,世尊!」

佛陀又说:比丘也像这样,如果a不附着此岸、b不附着彼岸、c不沈没于水底、d不受阻于洲渚、e不卷入于洄漩、f不被人取走、g也不被非人取走,而且h内部又不腐败,那么应当会随着水流,一直顺趋、流向涅槃。

(二)修行的法义

上述这个「水流大树」的譬喻中,佛陀共提出大树流到大海的八个因素。这位比丘对譬喻所指的法义并不了解,所以他接着问佛陀说:a什么叫做此岸?b什么叫做彼岸?c什么叫做沉没?d什么叫做洲渚?e什么叫做漩涡?f什么叫做被人取走?g什么叫做被非人取走?h什么叫做内部腐败?请世尊为我广为解说。我听法后,将独自在静僻之处,专心思惟,内心安住于不放逸,一直修行到不再于生死轮回中流转。

佛陀告诉这位比丘说:

a此岸,就是内六入处。
b彼岸,就是六外入处。
c沉没,就是指眷恋于俗事。
d洲渚,就是指我慢。
e卷入于洄漩,就好象有人由于贪于五欲而还戒退转道心了。
f被人取走,就好象有人习近于俗人,相互之间的忧、喜、苦、乐,始终共同相随,纠缠不清。
g被非人拿取,就好象有人想修梵行,而发愿说:『我现在持戒、苦行,修习梵行,是为了将来往生天上。』
h内部腐败,就是指犯戒而行邪恶不善之法,行为腐败,不听闻正法,就好象莠稗混在稻中,其实不是稻;又好象螺贝之声相似于海浪之声,其实不是浪声;同样地,有的人不是学道沙门而装成是学道沙门的样子,其实不是学道沙门;有的人不是修持梵行而装成是修持梵行的样子,其实不是修持梵行。


这位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后,内心欢喜,告辞回去,便独自在静僻之处,仔细思考佛陀所说的《水流大树经》的教义,遵照奉行,一直修到抵达涅槃,不再于生死轮回中流转,证得了阿罗汉的圣果。
以上所介绍的这一经是《杂阿含经》的第1174经,称作《水流大树经》。

【一些省思】

(1)佛陀指出,水中漂流的大树要满足八个因素才能流到大海,这种细腻的观察,显示出佛陀为何被称作「世间解」──因为他具有正念正知,对五取蕴、内外六处、五趣众生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2)许多禅修者都想早日证果,但是为何修行者多证果者少呢?由上述的《水流大树经》可以看出原因。整个修行的过程完全要顺着因果的原则,唯有正确的因才能获得正确的果。禅修者要满足八个因素才能抵达涅槃的大海。这八个因素一旦满足,「果」必然呈现,谁也档不住。所以,禅修者应将力气放在「因」的具足,而不是渴望「果」的呈现。


(3)佛陀所说的修行的八个因素,仔细分析起来,和律仪以及「出离心」或「放下执着」有关:
a不附着此岸,就是不贪着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六处。这是属于「根律仪」;也和出离三界之决心或放下对内六处的执着有关。
b不附着彼岸,就是不贪着于色、声、香、味、处、法等外六处。这也是属于「根律仪」,这也和出离三界之决心或放下对外六处的执着有关。
c不沈没于水底,就是不眷恋于俗事。这也是属于出离三界之决心或放下对俗事的执着。
d不受阻于洲渚,就是不生起我慢的心理,要放下骄傲的心理的执着, 即使是初果、二果和三果的圣者还有微细的我慢要放下,才能抵达究竟涅槃。
e不卷入于洄漩,就是不贪着于五欲,不舍戒退转道心。这是和守戒以及出离心有关。
f不被人取走,就是不习近于俗人,不被相互之间的忧、喜、苦、乐等纠缠不清。这是属于出离三界之决心或放下对俗人的执着。
g不被非人拿取,就是修习梵行不是为了将来往生天上。这也是属于出离三界之决心或放下对天界的执着。
h内部不腐败,就是不犯戒,不行邪恶之法,行为端正。这是属于「戒律仪」。


(4)至于河水的大树代表什么法义呢?就是众生的「心」。河水有一直往大海流动的力量,这力量代表什么法义呢?就是「正念正知」。众生的心虽都有觉性,但是被内外六处所迷惑,如果贪着于内、外六处,就会招感后有,结果粘着于两岸,不能前进。所以,禅修者要培养出大的「正念正知」,将自己的心不粘着于两岸,也不下沉,也不向往天界,因而能走在「中道」,顺流抵达涅槃的大海。


(5)以「正念正知」不粘着于内外六处,其实便是修习「法念住」,在《念住经》中,佛陀说: 比丘如何于法即内外六处,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
(a)比丘知眼、知色,知缘其二者生结。知未生之结如何生起,知已生之结如何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b)比丘知耳、知声,…
(c)比丘知鼻、知香,…
(d)比丘知舌、知味,…
(e)比丘知身、知触,…
(f)比丘知意、知法,知缘其二者生结。知未生之结如何生起,知已生之结如何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法」,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无贪、无见住于内,彼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

可知禅修者于内、外六处接触时,要觉察有无「结」(贪、瞋、痴)的生起,并以正念正知立刻放下,如此就能走在中道,往赴涅槃大海。

【结语】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对众生的开示,仍然生动地保留在《阿含经》中,当日众生的烦恼还是相同于今日众生的烦恼;当日灭除烦恼的方法还是相同于今日灭除烦恼的方法。佛陀所教导的正法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佛陀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对象时,就要觉察自己的内心有无生起贪爱或厌恶的心理。唯有以正念正知不粘着于喜欢和不喜欢的两岸,我们才算是走在中道上,才能抵达涅槃的大海。(《人乘季刊》31卷,第1期,2009)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12阐陀的疑惑
下一篇:10狂风和客舍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