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九、广第八所缘行相
 
[韩镜清教授] [点击:3736]   [手机版]
背景色
【论文】
 
二‧三四六 此中「了」者,谓异熟识于自所缘,有了别用,此了别用,见分所摄。
 
 
 
【疏翼】
 
  第一解所缘行相中,第二广解,即料简细解。
 
 
 
【述记‧卷十五】
 
  自下、广解。初、广行相,次、广所缘。初中有三︰初、护法菩萨释其「了」言,申其正义,二、明四分及对小乘明行相等,三、总结。即申正义,解「了」言也。
 
  言「此中」者,是简持义。此解第八识行相,故言「异熟识」。「于自所缘」者,即所变影像,是亲所缘相分所摄。于此,有了别用,非于心外法等。谓于所缘相分之上,有了别用,即行相故,是识见分,非是余分。
 
  然行相有二︰一者、见分:如此文说。即一切识等皆有此行相,于所缘上定有。二者、影像相分名为行相:其一切识或有,或无,所缘不定故。如此论下所缘缘中,出二所缘缘体[1]。
 
  又《瑜伽》等说「同一所缘」[2]是也。今此且约诸识定有者说,或与小乘别体者说。以影像相为行相者,小乘同故。然唯第二,无初解者[3],第八俱时五心所法,如何可说「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故须二解[4]。以影像相为行相者,出《集量》文[5]。
 
【论文】
 
二‧三四七 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
 
 
 
【疏翼】
 
  第二广所缘中,第二明四分及对小乘明行相等。
 
 
 
【述记‧卷十五】
 
  大段第二、明四分义。即分为四︰初、立二分[6]。于中有二︰初、立二分,后、引教成。立二分中:初、申自义,后、方破他。此出自义[7]。
 
  谓安慧等古大乘师,多说唯有识自证分,无相、见分。护法出已,说见、相有。依《集量论》等,方显发之,故先叙宗。
 
  「自体生时」者,识自体也。「皆似所缘能缘相现」者,依他二分──似遍计所执情计二分现也。「似能缘相」者,大乘见分收,当小乘事摄;似彼行相取所缘故,名「似能缘」。「似所缘相」者,大乘相分收,当小乘行相;似彼所缘心外相分,为见分所缘故,名「似所缘相」,是心外法,此中无故。
 
 
 
【论文】
 
二‧三四八 彼相应法,应知亦尔。
 
 
 
【疏翼】
 
  第一申自义中,第二所如于心。
 
 
 
【述记‧卷十五】
 
  一如于心。今此正义不同安慧,及小乘中正量部等[8],无所缘相,得名所缘。不同萨婆多等[9]许有行相,但取心外所缘。无心、心所自能缘故。
 
 
 
【论文】
 
二‧三四九 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
 
 
 
【疏翼】
 
  第一申正义中,第三结名二分。
 
 
 
【述记‧卷十五】
 
  此说能似摄于见、相。
 
【疏翼】
 
  以上第一立见相二分中,第一申自义讫。
 
 
 
【论文】
 
二‧三五○ 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应,不能缘自所缘境。
 
 
 
【疏翼】
 
  第一立见相二分中,第二破他。于中有二︰一、破所缘无,二、破无能缘见。初中分三︰一、正破不能缘,二、正破缘一切失,三、举其二喻。
 
 
 
【述记‧卷十五】
 
  自下第二、正破安慧正量部等。
 
  量言︰如缘青时,若心、心所上无所缘相貌,应不能缘当正起时自心所缘之境;此立宗也。许无所缘相故;因也。如余不缘境;喻也,或如余人境[10]。
 
  又量︰我余时缘声等心,亦应缘今色。许无所缘相故。如今缘自青等之心。余人亦尔[11]。
 
【论文】
 
二‧三五一 或应一一能缘一切。
 
 
 
【疏翼】
 
  第一破所缘无中,第二正破缘一切失。
 
 
 
【述记‧卷十五】
 
  谓除所缘色外诸余法,亦应为此缘色心缘。无所缘相故。如现自所缘色。他人亦尔[12]。
 
 
 
【论文】
 
二‧三五二 自境如余,余如自故。
 
 
 
【疏翼】
 
  第一破所缘无中,第三举其二喻。
 
 
 
【述记‧卷十五】
 
  或自境如余,境亦不缘;或余境如自,境亦应缘。即此二喻各通前量。或论中二量,次第配之──初、属上,后、属下[13]。
 
  此义意言︰缘此自境时,心上必有带境之相,如镜面上似面相生,方名所缘。不尔,便有如前说过。除正量等外,所余部共大乘同。而真如无似境之相,如下所缘缘中自会[14]。
 
  此[15]破所缘无讫。
 
 
 
【论文】
 
二‧三五三 若心、心所无能缘相,应不能缘,如虚空等。
 
 
 
【疏翼】
 
  第二破他中,第二破无能缘见。文分为二︰一、别破正量部等,二、别破安慧等。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五】
 
  次、破无能缘见。
 
  然《佛地论》第三:四智三诤但论相分有无,不论见分,即与此别[16]。下第十[17]中,自当解释[18]。心、心所法,有能缘相,不尔,心等应非能缘,无能缘故,如虚空等。
 
 
 
【论文】
 
二‧三五四 或虚空等,亦是能缘。
 
 
 
【疏翼】
 
  第二破无能缘见中,第二别破清辨。与前文合破安慧等。
 
 
 
【述记‧卷十五】
 
  此返难云︰汝虚空等,应是能缘。无能缘相故。如心、心所。
 
  古大乘师,即安慧等,既如是立二分俱无,论下[19]自说。
 
  清辨亦云︰若约胜义,诸法皆空,唯有虚伪如幻化等[20]。若约世俗,见、相俱有。许有外境[21],故非唯识。识离于境,有何体用?故知诸法有境无心。若言心等有缘作用,许有实作用,便非释子,亦违圣教。
 
  今且违汝:一切唯境。故能缘相,决定是无。小乘诸师,此相皆有。
 
  此义意言︰心、心所生,必有能缘之相,如镜必有能照之相,不尔,便有如前说过。不同外道、小乘有实作用,体仍非无[22]。此中比量,准之可解[23]。
 
  若尔,即镜应名能缘,如下所缘缘中说[24]。
 
  第一别破正量部等,第二别破清辨,合破安慧。
 
 
 
【疏翼】
 
  以上第一立二分中,第一明二分讫。
 
【论文】
 
二‧三五五 故心、心所,必有二相。如契经说:一切唯有觉,所觉义皆无;能觉、所觉分,各自然而转。 
 
 
 
【疏翼】
 
  明四分义第一立二分中,第二引教成。
 
 
 
【述记‧卷十五】
 
  下、引经证。
 
  「故」者,因也,因前义说。引《厚严经》[25]上之二句,明内心有,外境是无。下之二句,明自内心,见、相二分有,即似能、所缘相是。
 
  「各自然而转」者,谓见、相分各各自然从其因缘和合而起,不必须待心外之境,或计大自在天之所作故,方乃得转。今异于彼,说「自然」言。故缘龟毛,心影像起,此证有二分也。
 
 
 
【疏翼】
 
  以上第二明四分义中,第一立二分讫。
 
 
 
【论文】
 
二‧三五六 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
 
 
 
【疏翼】
 
  第二明四分义中,第二立三分。于中第一、对十九部辨相差别。初又分二︰一、除正量部余十九部说相分为行相,二、所依所缘同,相分相似,三、相分各异。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五】
 
  下、解三分。于中有二︰初、对十九部辨相差别,后、申三分。此等即初,除大乘正量外,皆是此也。 
 
  又大众部心得自[26]缘,见分缘相,与此等同。缘自体者,则不如是。以缘自体,不须别起行相,以能缘见者为行相;所缘、见为所缘及事。
 
  此等取境者,彼执心外之境是所缘。心上有似所缘之相,名行相。体即见分摄故。以大乘相、见分,即彼宗立名,非是彼定许有见、相分名也。
 
  《观所缘》云「带彼相」故[27],即是行相,谓行于相。见分能缘,说名为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是释「事」义。不言自体事,言「自体相」者,简大乘事谓自证分。言「自体事」,便滥彼故。
 
 
 
【论文】
 
二‧三五七 心与心所,同所依、缘,行相相似。
 
 
 
【疏翼】
 
  第一对十九部辨相分差别中,第二明所依所缘同相分相似。
 
 
 
【述记‧卷十五】
 
  心、心所同所依、所缘,俱依一根、缘一境故。「行相相似」,俱有似境相。随是青等行相各别,总相似故。虽受以领纳为相,想以取像为相等,一一心、心所各有青等行相,故名为「相似」。
 
 
 
【论文】
 
二‧三五八 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想等相各别故。
 
 
 
【疏翼】
 
  第一对十九部辨相分差别中,第三明相分各异。
 
 
 
【述记‧卷十五】
 
  识、受等体,各是一故,而相状别。识、受、想等,体相,相状各各别故。行相言「似」不言「等」者,据相似故。「相似」、「等」义,无有差别。
 
 
 
【疏翼】
 
  以上第二立三分中,第一对小乘十九部辨相分差别讫。
 
 
 
【论文】
 
二‧三五九 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
 
 
 
【疏翼】
 
  第二解三分中,第二申三分。于中有二︰一、申大乘三分义,二、约三分等明心、心所。初中分三︰一、明自证分为事,二、立自证分所以,三、体别简小乘。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五】
 
  是大乘义,则说相分是所缘故。由无心外法,以小乘行相为所缘,即是相分。彼宗说相分非是所缘,是能缘上所缘之相故。彼之见分,自体事者,大乘名行相──能行于相故,所似[28]即相分[29]。此二所依自体,名事。言「所依」者,是依止义,谓相离见无别条然各别自体。此二若无总所依者,相离见应有。是二法故,如心与所,然无别体,但二功能。故应别有一所依体,起二用时,由有此体。故言「相、见自体名事,即自证分。[30]」
 
  然小乘人,心外有境,即以为所缘。大乘说无,故以彼小乘行相为大乘相分;大乘心得自缘,别立自体分,即以为事;故以见分名行相。即小乘事,体是见分,不立自证分,无返缘故。大小二乘所说各别。
 
 
 
【论文】
 
二‧三六○ 此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故。
 
 
 
【疏翼】
 
  第二约三分等明心、心所中,第二立自证分所以。
 
 
 
【述记‧卷十五】
 
  谓无自体分,应不自忆心、心所法。所以者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故。」谓若曾未得之境,必不能忆。心昔、现在,曾不自缘,既过去已,如何能忆?此已灭心,以不曾为相分缘故。我今虽不令为相分缘,然自证分缘故,如曾相分所更境故,今能忆之。
 
  量云︰今所思念过去不曾更心等,除宿命、他心智等余心,一切皆应不能忆,不曾更故,如不曾更色等。却证:故知曾现在缘。《佛地》第三云︰《集量论》说乃至若不尔者,如不曾见,不应忆念[31]。
 
【论文】
 
二‧三六一 心与心所同所依根,所缘相似,行相各别──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等体,有差别故。
 
 
 
【疏翼】
 
  第二约三分等明心、心所中,第三体别简小乘。
 
 
 
【述记‧卷十五】
 
  然心、心所「同所依根」,其所缘相,各各变别,故但「相似」。缘青相分,皆变青故。「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等体,有差别故」。与小乘别。 
 
  然《瑜伽》第一说: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据了别、领纳,各各不同故。相分虽不同,然极相似。如青为境,诸相俱青[32],相似名同。见分各异,虽俱是青,取相各别,故名不同行相。此中有行相与见分,虽各非一,各据义别。境据总故,名之为「一」。见据别故,名为「相似」。此卷论中,据实为言,故与《瑜伽》说不同也。
 
  又彼约疏所缘缘,此约亲所缘缘。此心、心所许时、依同,所缘、事等,亦据所缘各相似义,非是相违。
 
【疏翼】
 
  以上第二申三分中,第一申大乘三分义讫。
 
 
 
【论文】
 
二‧三六二 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
 
 
 
【疏翼】
 
  第二申三分中,第二约三分等明心、心所。于中分三︰一、心法各三,二、释三所以,三、引《集量颂》证。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五】
 
  明三分中,次文第二约三分等明心、心所。此即陈那菩萨依经立理,诸论共同[33]。
 
【论文】
 
二‧三六三 所量、能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
 
 
 
【疏翼】
 
  第二约三分等明心心所中,第二释三所以。
 
 
 
【述记‧卷十五】
 
  何须说三?相分、见分、自体三种,即所、能量、量果别也,如次配之。如以尺丈量于物时,物为所量,尺为能量,解数之智,名为量果。心等量境,类亦应然,故立三种。若无自证分,相、见二分无所依事故,即成别体心外有境。今言「有所依故」,离心无境,即一体也。
 
 
 
【论文】
 
二‧三六四 如《集量论》伽他中说: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证,即能量及果,此三体无别。 
 
 
 
【疏翼】
 
  第二约三分等明心、心所中,第三引《集量颂》证。
 
 
 
【述记‧卷十五】
 
  相,唯所量;见,为能量;自证,为果。此颂意言︰今此三种体是一识,不离识故,说之为「唯」。功能各别,故说言「三」。
 
  「果」是何义?成满因义。见分缘相,既为能量,能量无果,量境何益?如人量物,起量解也。小乘量果,即是见分,行相为能量,外境为所量。与此稍别,然有二[34]师,及叙陈那以前、以后,量及量果体性不同,如《因明》抄说[35]。《佛地论》中,虽说三分,无颂引证,唯有长行[36]。
 
 
 
【疏翼】
 
  以上第二明四分义中,第二立三分讫。
 
 
 
【论文】
 
二‧三六五 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三分如前,复有第四证自证分。
 
 
 
 
 
 
 
【疏翼】
 
  第二明四分中,第三立四分。
 
 
 
【述记‧卷十五】
 
  明四分中、自下第三说有四分。于中有四︰初、立四理,二、分别之,三、引教成,四、释颂意。下即初也[37]。
 
  护法以后,方始立之。理极须然,如文可解。然诸经论,唯多三分[38]。
 
 
 
【论文】
 
二‧三六六 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心分既同,应皆证故。
 
 
 
【疏翼】
 
  第一立四分理中,第二谁证第三。如理《义演》作「以比量道理,证有第四」。
 
 
 
【述记‧卷十五】
 
此、立理也[39]。第三、第二心分既同,应立别有能证自分。
 
  量云︰第三分心应有能照之心。心分摄故。犹如见分[40]。见分返此,或无能证[41]。
 
 
 
【论文】
 
二‧三六七 又自证分,应无有果,诸能量者,必有果故。
 
 
 
【疏翼】
 
  第一立四分道理中,第三自证必有量果。如理《义演》作「举能量证有第四」。
 
 
 
【述记‧卷十五】
 
  见分为能量,第三为量果;若第三能量,立谁为量果?
 
  为量如前[42]。
 
 
 
 
 
【论文】
 
二‧三六八 不应见分是第三果,见分或时非量摄故。
 
 
 
【疏翼】
  第一立四分道理中,第四破救。
 
 
 
【述记‧卷十五】
 
  彼若救云︰第二见分为第三果!由此,见分或时亦有非量摄故,不证第三[43]。
 
 
 
【论文】
 
二‧三六九 由此,见分不证第三,证自体者,必现量故。
 
 
 
【疏翼】
  第二立四分道理中,第五见分不证第三。
 
 
 
【述记‧卷十五】
 
  诸体自缘,皆证自相,果亦唯现。见缘相分,或量、非量,故不应言见分为果,不可非量法为现量果故;不可见分或缘于相是比、非量,返缘自证,复是现量。
 
  难曰︰见分缘相,或量,或非量。一向现量,自证分以为果,何妨自证唯现量;能量,亦比量或非以为果?
 
  解云︰现量心自体,比、非量果可唯现;比、非二种非证体[44],何得能为现量果?现量为比果,比不为现果。问答亦然[45]。
 
  外内难、缘缚难,例亦然︰见缘相为缚,自证应亦尔。是缚无失,然唯现量。如五识境缚,仍是现量收。证自体故,为是烦恼染污相故,如〈末那章〉[46]。
 
  夫证自体,必现量摄,故不可说见分缘相,或量、非量为自证果。不可见分一时之中,为量、非量,以相违故。纵许见分或比、非量,为第三果,亦不定故。现量为果,义即定故。一心之中相违,不可或量、非量。故立第四,义亦如前[47]。
 
 
 
【疏翼】
 
  以上第三说有四分中,第一立四分道理讫。
 
 
 
【论文】
 
二‧三七○ 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后二是内。
 
 
 
【疏翼】
  第三说有四分中,第二分别之。于中分二︰一、内外分别,二、能缘、所缘及量分别,三、废立或结成。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五】
 
  下、分别之。有三︰初、内外,次、诸量,三、废立。此初也[48]。
 
  此、释见分若时现量,应为第三果难也。但由见分似外[49]、缘外,名故为「外」,非体是外。故此现量[50],亦不缘三。后二,名内──体是内,缘内故。
 
 
 
【论文】
二‧三七一 初唯所缘,后三通二。谓第二分但缘第一,或量、非量、或现、或比;第三能缘第二、第四;证自证分唯缘第三,非第二者,以无用故,第三、第四皆现量摄。
 
 
 
【疏翼】
  第二分别之中,第二能缘所缘及量分别。
 
 
 
【述记‧卷十五】
 
  其义可知。纵缘于心,以心为相,亦唯所缘。相分之心,不能缘故。
 
  问︰见分缘外,从境缘外,见分缘唯所缘,从唯所缘名所缘?
 
  答曰︰义亦可然。此文影显,故无有失[51]。为色等难,皆应准思。今意欲显由见缘外,不得返缘,立第四分,故立外名,理实非外。
 
  因论生论︰自证缘见,应相分心不能缘虑,所缘心故。
 
  此义不然。自证缘见,一能缘上义别分故。若为相分心,必非一能缘体故,或别人心,或前后心。由此,必非能缘性故。见分等心故能缘虑,相心不然。谓第二分[52]以第三为果,自为能量。第三缘见,以第四为果,能量可知。 
 
  缘第四时,以谁为果?
 
  不可即以第四为果!如缘见分,见分非果,此义应思。即以所缘第四为果,第四缘第三为果,例此同故,功能应尔。若更立者,过无穷故。唯尔所者,分限足故。如无色界本识见分缘种子等,更无余相[53],种子抟附识自体分,即以自证为相分缘,缘彼种故。然不缘彼自体分上能缘功能,过如前说[54]。仍以第三自证为果,此例应同[55]。
 
  见分外缘,故量不定。
 
  其第三分,前缘第二,却缘第四。第四前缘第三,何不通缘第二?
 
  「非第二者,以无用故」。设许得缘,涉重缘过。以无用故,或无缘彼之用,不说缘之。如自证分不缘于相,能缘各有分限可得故。然第三分得缘第四,现量等定,复不缘外。佛即不尔[56]。三、四、二分由取自体,故现量摄。
 
 
 
【论文】
 
二‧三七二 故心、心所,四分合成,具所、能缘,无无穷过,非即非离,唯识理成。
 
 
 
【疏翼】
  第二分别之中,第三结成或废立。
 
 
 
【述记‧卷十五】
 
  废立[57]。
 
  具所、能缘,恒但四分不减、不增,无无穷过。
 
  此中有难︰如得及生。得得、非得,生生、非生法,不立第四得及生;何妨见分缘相及自证,不立第四分[58]?
 
  此不应然。此能缘虑,有量定故。彼但成就,生长功能,非缘虑法,无量相违[59]。据功能别,名为「非即」,四用一体,名为「非离」。又说四分能、所缘异,不可言「即」;无别种生,一体用异,故名「非离[60]」。
 
 
 
【疏翼】
 
  以上第三说有四分中,第二分别之讫。
 
【论文】
 
二‧三七三 是故契经伽他中说: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见种种差别。
 
 
 
【疏翼】
 
  第三说有四分中,第三引教成。
 
 
 
【述记‧卷十五】
 
  下、引教成。
 
  《佛地论》[61]有;即《厚严经》[62]谓即内外二性,此内外一切分,皆有所取、能取缠绕,故有四分。
 
 
 
【论文】
二‧三七四 此颂意说:众生心性二分合成,若内、若外,皆有所取、能取缠缚;见有种种或量、非量、或现、或比,多分差别。此中见者,是见分故。
 
 
 
【疏翼】
 
  第三说四分中,第四释颂意。
 
 
 
【述记‧卷十五】
 
  下、释颂意。
 
  此四分中,相、见名外,见缘外故;三、四名内,证自体故。唯见分有种种差别︰或量、非量。既言见分或非、比故,别立第四。此唯众生四分,故言「缠缚」──相及粗重[63]二缚具故。无漏心等虽有四分,而非缠缚。
 
  问︰如诸佛及因五、八识等,唯现量者,应但三分!见分即得为三果故。
 
  答︰此不然。外、内定故。见分缘外,用外也。不得复为缘内果故。一心见分用,不得通缘内外法故。虽缘真如,真如非外。以见分用外故,亦不得缘[64]。
 
  若尔,内心应非外果!此义如量[65],义准可知[66]。
 
 
 
【疏翼】
 
  以上第二明四分义中,第三说四分义讫。
 
 
 
【论文】
二‧三七五 如是四分,或摄为三,第四摄入自证分故;或摄为二,后三俱是能缘性故,皆见分摄──此言见者,是能缘义;或摄为一,体无别故。
 
 
 
【疏翼】
  大段第二明四分中,第四解立一分。
 
 
 
【述记‧卷十五】
 
  解四分中,自下第四、解立一分,有三︰先、以义摄,次、引颂成,后、总指例[67]。
 
  如《集量颂》,或摄为三。果体一故,摄四入三。如初所引《厚严经》颂能缘体一[68],三摄为见[69]。《摄论》「唯二」[70],亦摄入见。
 
  「此言见者」,能缘境义,通心、心所,非推求义。推求义者,唯慧能故[71]。
 
 
 
【论文】
二‧三七六 如《入楞伽》伽他中说: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
 
 
 
【疏翼】
  第四解立一分中,第二引颂成。
 
 
 
【述记‧卷十五】
 
  如第十[72]卷《楞伽经》说。此颂意言︰外境[73]无故,唯有一心。由执着故,似外境转,定无外境。许有自心,不离心故,总名一识。心所与心相应;色法,心之所变;真如,识之实性,四分识义用分。此上四类,各一别义,又皆不离识,故并名「唯」。无漏种子,但具一义,谓不离识,故说名「唯」。
 
  旧颂云︰虚妄取自心,是故心现生[74];外法无可见,是故说唯心。[75]
 
 
 
【论文】
 
二‧三七七 如是,处处说唯一心,此一心言,亦摄心所。
 
 
 
【疏翼】
  第四解立一分中,第三总指例。
 
 
 
【述记‧卷十五】
 
  此、指例也。诸师因此执诸有情唯有一识,此义非也,至下[76]当知。
 
  今此即是例《十地》[77]等一心之文[78]。三界唯心尔[79],离一心外,无别法故。此颂非唯一心,如境更无异物,亦有心所。如言「王」者,亦摄臣故。
 
 
 
【疏翼】
 
  以上第一广行相中,第二明四分及对小乘明行相等讫。
 
 
 
【论文】
二‧三七八 故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识之见分。
 
 
 
【疏翼】
  第一广行相中,第三总结。
 
 
 
【述记‧卷十五】
 
  自下、辨行相中,大文第三、总结。
 
  「故识行相,即是了别」,却结颂中「了」一字也。此了别体,即是第八识之见分,归本所明。
 
  然安慧立唯一分,难陀立二分,陈那立三分[80],护法立四分。今此论文,护法菩萨依四教理,说四差别,俱依他性,非安慧等诸师知见。
 
  此四分相望为所缘,各为自证及行相者,所缘可知。
 
  逐[81]难说者,第四名行相、第三名所缘,亦名自体[82],能缘自体故[83];不可以见分为自体,不缘第四故。如第三为行相,第二名所缘,第四名自体,能缘第三,以能缘法为自体故。又第三分为行相缘第四时,第四为所缘,所缘即自体。如四缘第三,返覆理齐故。
 
  第三为自体,见分为行相,相分为所缘,如前已辨。
 
  又难云︰第二──量、非量;余之二分,是现量。第二──染、非染;余之二分定非染!又量、非量殊,苦、乐、舍应异!又见分──解、非解;余二定皆解。余一切法,准难可知。
 
  又[84]心若自缘,即有因、果,能、所作,能、所成,能、所引,能、所生,能、所属,能、所缚,能、所相[85],能、所觉无差别过失。亦不应言二缘生识、三和合生识、识亦生识故[86]。亦不应立有邪见心,以邪见心自知邪故。亦不应言恶心遍体皆是不善,以自知心是不善故,此为正智,非邪恶故。其四念住亦应无别,以身等念住,即法念住[87]等故。又四谛智应无差别,以苦智等即成道智等故。又宿念智亦应不成,知现在故,他心智亦尔。又若知他如知自者,知他应是邪,谓他为自故;知自如他,反难亦尔。又用二故,体应非一,如灯自照,其喻不成;喻[88]无能缘等,心有能缘等故。即有因法自相相违,喻所立不成过。又灯若性照,又何须照?若非明者,应非能照,体应是暗!诸如是等种种妨难,更应思择,次第解之。
 
  然《佛地》第三,有解灯照难[89],余难无解[90]。然他界、无为、无漏缘等,依见分说,非自证分[91]。又以坚执,名非量;非比、非亲证,名非量。自证于境虽是邪见,亲证自体故,不作邪正等解。故前诸难,理皆不成。如五识中贪、瞋等惑虽染,仍现量,由他[92]引,故成染;亲得,故现量摄。[93]
 
  于四分中,八识、三慧、三量、因果诸门分别,皆如〈别章〉[94]。
 
  上来已广解行相讫。
 
 
 
【疏翼】
 
  以上第二广解第八所缘行相中,第一广解行相讫。
 
 
 
【论文】
二‧三七九 所言处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及所造色。
 
【疏翼】
 
  第二广解即料简细解所缘行相中,第二广解所缘境。
 
 
 
【述记‧卷十六】
 
  下、广所缘[95]。于中有三︰初、外境,次、内境,后、料简。初中有二︰初、总解释[96],后、诸师说。
 
  此义意言︰由自种子为因缘故,本识变为器世间相,唯外非情[97]。此即能造及所造色,在外处[98]故,言「外大种」,非心外法。
 
  且诸种子总有二种︰一、是共相,二、不共相。
 
  何者为共相?
 
  多人所感故。虽知人人所变各别,名为唯识,然有相似共受用义,说名共相。实非自变,他能用之。若能用者,此即名缘心外法故。然我此物为增上缘,令多人可共受用,名「共相」,如山河等。
 
  不共相者,若唯识理,唯自心变,名不共物。一切皆是他变、是他物,自不能用,亦名「不共相」。然今但约自身能用,他不得用,名为不共,如奴婢等。
 
  然依诸教,共不共中,总分为四,且如《瑜伽》六十六卷[99]:共中有二︰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他趣亦能用。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等所见猛火等物人见为水,余趣、余人不能用故。余房、衣等,准此可知,如下广解。
 
  有根身处不共相中,亦有二种︰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自识依用,非他依用故。二、不共中共:如自扶根尘,他亦受用故,根即不尔[100]。下文难言︰虽亦变他根,由此但名不共中不共。今据正义,不取五根为不共中共[101]。既有此四,即至下文,一一配属。此中「处」言「共相种」者,即共中共。
 
  问曰︰且如色中形影假法,第八缘不?
 
  答曰︰不缘,如所造触。若缘,但缘本实物者,即触处中第八所变,唯能造,非所造,以无体故,但缘着彼[102]俱有四大故。此由四大实不造触处,以果假故,但有造五根、四尘、四大。缘长等时,并不别缘青等外别有长等,非如意识别得缘假。此无别体不可缘故,瓶、盆亦尔。即是若变大小时,但随彼青等大小而缘,非别有长等。若缘本质说,亦得缘长等。由此,准触处亦应作是说。然所造触,是四大种分位差别,缘所造时,即缘四大,假依实故,如长等同。
 
 
 
【疏翼】
 
  此第一总解释中,第一解共相种。
 
 
 
【论文】
 
二‧三八○ 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如众灯明,各遍似一。
 
 
 
【疏翼】
 
  第一外境总解释中,第二解共相果。
 
 
 
 
 
【述记‧卷十六】
 
  此、释共果同在一处,不相障碍。谓外器相,如小室[103]中众多灯明,共在一室,各各遍,一一自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此如何知各各别也?一灯去时,其光尚遍。若共为一,是则应将一灯去已,余明不遍。又相涉入,不相隔碍,故见似一。置多灯已,人影亦[104]多故。
 
  问曰︰若尔,且如一人心上木石更互相隔,以是障碍有对法故;何故众多各变山、河及大地等,不相障碍,同在一处?
 
  答︰由业相似、不相似故,亦由自心碍、不碍故。五十四说︰诸有对法同处一处而非无对者,由随顺转,相顺生故。又由如是种类之业增上所感。一切色者,一切色根共受用故,乃至广说[105]。彼虽说四尘等,与此相似,如山河等业,众人并相似,及心于上共用无碍,故不相障。一心上木等所感业各别,及心受用自有碍故,遂令相隔。
 
  问曰︰若尔,多人共感木等,何故亦互相碍?
 
  答︰彼不碍他心上者,但碍自者,如心上灯明百千不碍,与[106]明相违[107]。无始于中,有碍不碍故[108],此义应思。
 
 
 
【疏翼】
 
  以上第一广解外所缘中,第一总解释讫。
 
【论文】
 
二‧三八一 谁异熟识,变为此相?
 
 
 
【疏翼】
 
  第一广解外所缘中,第二诸师说。
 
 
 
 
 
【述记‧卷十六】
 
  下、诸师说。初、问,次、答。此为问也。
 
  虽知处所本识所缘,「谁异熟识,变为此相」?问能变者。《瑜伽》等[109]论说于外器皆无差别[110],于上界等为是谁变[111]?故今问也。为凡?为圣?为此趣?为他趣?为自界?为他界?为自地?为他地?为唯自变?为他亦变?
 
 
 
【论文】
 
二‧三八二 有义:一切。所以者何?如契经说:一切有情,业增上力,共所起故。
 
 
 
【疏翼】
 
  第二诸师说中、第二答。于中有四︰一、假叙月藏﹝亦作「护月」﹞等计,二、假叙别义,三、假叙破前,四、述正义。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六】
 
  自下、护法菩萨假叙三计,初同月藏。
 
  此言「一切」,即通凡圣、五趣有情、自他界地、己及外身。何以知者?即《立世经》[112]。
 
 
 
【论文】
 
二‧三八三 有义:若尔,诸佛菩萨应实变为此杂秽土。
 
 
 
【疏翼】
 
  第二答谁异熟识变中,第二假叙破别义月藏。于中又二︰一、破月藏说失,二、叙其正义。初中分三︰一、佛等应变秽失,二、异生应变他此净土失,三、圣者变下无用。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六】
 
  护法菩萨假为别义,难破月藏,无别师说。
 
  诸佛菩萨若化变为,我所不讳;若实变为,即违理教,杂秽种子久已亡故,螺髻梵王等,亦是此类[113]。举佛菩萨,且论胜者。
 
 
 
【疏翼】
 
此即《枢要》卷中所说第一「破他」中,第一「圣应变秽难」。
 
 
 
【论文】
 
二‧三八四 诸异生等,应实变为他方、此界诸净妙土。
 
 
 
【疏翼】
 
  第一破说失中,第二异生应变他此净土失。
 
 
 
【述记‧卷十六】
 
  此中言「等」,等取二乘、诸小菩萨。
 
  「他方」者,三千界外。「此界」者,此索[114]诃世界[115]彼应实变为他方、自界诸净妙土!若佛菩萨神力所加,变化所作,我亦无遮。且论实故,然净妙土有别,他方,如极乐等,亦在此界灵鹫山等。有漏净土,外法异生亦不应变,不能用故[116]。
 
【疏翼】
 
  此即《枢要》卷中所说第一「破他」中,第二「凡应变净难」。
 
 
 
【论文】
 
二‧三八五 又诸圣者,厌离有色,生无色界,必不下生,变为此土,复何所用?
 
 
 
【疏翼】
 
  第一破月藏说失中,第三圣者变下无用。
 
 
 
【述记‧卷十六】
 
  诸圣生上,必不下生,变为下土,亦何所用?以本变土本为身用,定不能用。变之何为?此中且举圣生无色,就显处说;色界地,类此亦然。
 
 
 
【疏翼】
 
  此即《枢要》卷中所说第一「破他」中,第三「无用变下难」。以上第二假叙别义破月藏﹝或护月﹞中,第一破月藏说失讫。
 
【论文】
 
二‧三八六 是故现居,及当生者,彼异熟识变为此界。
 
 
 
 
 
【疏翼】
 
第二假叙别义破月藏中﹝或护月﹞,第二叙其正义。文分为二︰一、述正,二、会违。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六】
 
  此、述正义。
 
  由此定应现身所居,及当生者本识,变为现所居界及当生界。当生界者,一云︰次生者变,远者不变。二云︰可应生者变,随其凡圣,可生者变。由此,即无成劫之时先器成过。以上界有情当生者变故[117]。
 
  既尔,无色当生下时亦变为下,何《瑜伽论》五十一云彼识不缘下外器相[118]?
 
  彼约不定境,亦不相违。谓缘种子,即是定境。缘外器等,此即不定。以无色圣者,不缘器故,不生下故。
 
  问︰圣定不生无间[119]之处,应不变为彼所居处,长寿天[120]亦尔。
 
  答此问言︰即现所居地界故得。
 
 
 
【论文】
二‧三八七 经依少分,说一切言。诸业同者,皆共变故。
 
 
 
【疏翼】
  第二叙其正义中,第二会违。
 
 
 
【述记‧卷十六】
 
  若尔,何故说「一切」言[121]?
 
  此会经文。如言一切人共见此物,非他方界亦能见之,约少分故。业不同者,即不变故。若作[122]是说,劫将坏时,既无现居当生者故,是不尽理。此似月藏[123]义,非实月藏计。假[124]为有救,狭于月藏[125]。
 
 
 
【疏翼】
 
  以上第二答谁异熟识变中,第二假叙别义破月藏﹝或护月﹞讫。
 
 
 
【论文】
 
二‧三八八 有义:若尔,器将坏时,既无现居及当生者,谁异熟识变为此界?
 
【疏翼】
 
  第二答谁异熟识变中,第三护法假叙第三计。于中有二︰一、破前二计,二、述己正义。初中又四︰一、器坏时谁变,二、无色身预变何用,三、粗细悬隔变何益,四、于身有用即变。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六】
 
  第三、破之。
 
  若如前言现所居者变为土者,器将坏时无现当生,此土谁变?即有坏器不变之过。现他欲界变为故者,何故但言现所居者,而不说言一切欲界同此界变?又成器时,他方三禅等有情当生,亦有感得;何故但言此界有情当生者变?此便无用。由汝前说「现所居」言,一三千界成坏同者,故我今破[126]。
 
 
 
【疏翼】
 
  此即《枢要》卷中所说第一「破他」中,第一「器坏无因难」。
 
 
 
【论文】
 
二‧三八九 又诸异生厌离有色,生无色界,现无色身,预变为土,此复何用?
 
【疏翼】
 
  第一破前二计中,第二无色身预变何用。
 
 
 
【述记‧卷十六】
 
  谓诸异生生无色界,预变无用,现无身故。生有顶天,寿八万劫,不妨欲界数度成坏,变之何用?
 
 
 
【疏翼】
 
  此即《枢要》卷中所说「破他」中,第二「已厌无用难」。
 
 
 
【论文】
 
二‧三九○ 设有色身与异地器,粗细悬隔,不相依持,此变为彼,亦何所益?
 
 
 
【疏翼】
 
  第一破前二计中,第三粗细悬隔变何益。
 
 
 
【述记‧卷十六】
 
  设纵汝宗如大众部无色有色身[127],及身生有色上地,既变,无益。粗细悬隔,不相依持,如梵王下别变为地[128]。此异地身不能受用,故变无用。
 
 
 
【疏翼】
 
  此即《枢要》卷中所说第一「破他」中,有身无益难。
 
 
 
【论文】
 
二‧三九一 然所变土,本为色身依持、受用故,若于身可有持用,便变为彼。
 
 
 
【疏翼】
 
  第一破前二计中,第四于身有用即变。
 
 
 
【述记‧卷十六】
 
  变,本为身,身不能用,变之何益?「故若于身可有持用,便变为彼。」
 
 
 
【疏翼】
 
  以上第三护法假叙第三计并破前之中,破前二计讫。
 
 
 
【论文】
 
二‧三九二 由是,设生他方,自地彼识亦得变为此土。
 
 
 
【疏翼】
 
  第三护法假叙第三计并破前计中,第二述己正义。于中分三︰一、居他三千界亦变自地,二、器将坏、初成亦现有,三、共受用中有别受用。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六】
 
  下、述正义。
 
  同现居身他三千界所依之处,名为当地。彼当地一切有情皆能变之,非唯是一三千界变,亦非异地当生者变。欲界欲界同故[129],至上,亦尔。
 
 
 
【论文】
 
二‧三九三 故器世间将坏、初成,虽无有情,而亦现有。
 
 
 
【疏翼】
 
  第二述己正义中,第二器将坏初成亦现有。
 
 
 
【述记‧卷十六】
 
  由自地变,无过失故,器世坏、成,而亦现有。
 
  若尔,圣者于梵宫自地及欲界自地,若诸异生他三千界欲界等中,自地无用,不能持身,变之何益[130]?
 
  今此义言︰现虽无用,身若往彼,可得持身;故须变作。非谓现身即令得持用,言可持用故。且如圣者设往地狱中,岂亦不得依彼而住?异生设往他方欲界,亦得持身,以业同故,以粗细等,不是悬隔。
 
 
 
【论文】
 
二‧三九四 此说一切共受用者,若别受用,准此应知。鬼、人、天等,所见异故。
 
 
 
【疏翼】
 
  第二述己正义中,第三共受用中有别受用。
 
 
 
【述记‧卷十六】
 
  若尔,如人见水,鬼见于火,其火外器,人何故不见,而名共变耶?
 
  答此文言︰即当自界一切有情可共受用,说名为「共」──共中共也。若别受用,随与多少有情同变,说名为「共」──共中不共。以人、鬼等所见异故,如大梵变,及孤[131]地狱,随诸有情多少变之,非谓一切[132]。
 
  问︰何故经说一切共变?
 
  答︰《对法》第五说[133]:此显生无色有未离欲业种随故,无现行也,亦非一切一切。
 
  上解「处」讫。
 
 
 
【疏翼】
 
  以上第二广所缘中,第一广解外境讫。
 
 
 
【论文】
 
二‧三九五 诸种子者,谓异熟识所持一切有漏法种。此识性摄,故是所缘。
 
【疏翼】
 
  第二广解所缘中,第二解内境或内所缘。于中有二︰先、解种子,后、解有根身。初中又三︰一、有漏种子,二、无漏种子非所缘,三、不相离亦唯识。
 
 
 
【述记‧卷十六】
 
  次、简执受[134]。
 
  执受有二︰先解种子[135]。
 
  谓即三性有漏种子,俱是所缘,此识性摄故。谓「性」者,体也,体即本识,种子是用,如前已说[136],诸法体用,理应尔故,用是体摄。又言「性者」,即是性类,其并有漏,以类同故,不相违背,得为所缘。又「性」者,性也,若住本识,同无记性,故能缘之,然是识之相分所摄,如前已说[137]。
 
  若据前缘器中三说,若言缘种是相分者,第三师正义也。无色界本识,唯缘内种,故不缘器等。若据前二师义,无色亦但约缘种说,以无身故,实亦缘器[138]。今非彼义,不可用之。无色缘种,亦有解云︰即为自体分,见分缘器故,彼据自体分故,言唯缘种[139]。
 
  前师问︰种是识自体,即为相分缘,真如即自证,亦应相分缘!
 
  答︰彼[140]识性故,此非识性;识上功能,为相分缘,不同如也。设佛见分缘于自证,作影像缘。不尔,便无四分之义[141],故下第八唯除见分非相所缘。许见分亦缘自证分等,但不亲证,影变亦得[142]。
 
 
 
【论文】
 
二‧三九六 无漏法种虽依附此识,而非此性摄,故非所缘。
 
 
 
【疏翼】
 
  第一解种子中,第二无漏种子非所缘。
 
 
 
【述记‧卷十六】
 
  难此解云︰有漏种子依自体分,识即缘之;无漏之种亦依自体,识为缘不?对治识故,体性异故,不相顺故,故非所缘。四分之中,依自体分,非即是识自体分收,性相乖故。
 
 
 
【论文】
 
二‧三九七 虽非所缘,而不相离,如真如性,不违唯识。
 
 
 
【疏翼】
 
  第一解种中,第三不相离亦唯识。
 
 
 
【述记‧卷十六】
 
  若尔,本识既不变缘,何名唯识?
 
  由不离识,故名「唯识」。如真如性,识虽不变,离识外无,故名「唯识」,唯识但遮心外法故。
 
  若尔,心所亦不离识[143],应名唯识!
 
  此亦不然。心所不依识之自体,别有行相,不可例同。然识相应,亦不离识,故并唯识[144]。
 
  问︰有漏种中有三界种,如在欲界,上界善等种不离于识体,即名无记性;体不离于识,应名欲界系,此义应思!
 
  答︰不然,系,据缚义。即法体上差别义故,三界系别,然性是体类义,故同无记性。
 
  仍未了知[145]。
 
  此中三性种,随识皆无记,亦应烦恼种,随识非烦恼!如是一切,皆如理思[146]。
 
  问︰大乘所缘,本是心变,随心何地系,境亦随之故。如在欲界,命终生上,此润生爱,是上界系。依欲界身,缘欲界身,仍相分中所变。相分是上界系,随见心说。第七缘第八,相分亦然。何故不如此中缘种,境是异界系,心是异界系?
 
  答曰︰不例。如本识缘异地身、异地器。异地身者,在下界起他界、地天眼、耳等,此岂非是缘异地身?异地器者,如缘于彼无色,诸天泪下如雨。此非菩萨生彼、化作,圣说菩萨不生彼故。乃是信有第八教,生彼[147]、入灭定,此是利根,亦缘下地,即利根不还、阿罗汉等[148]。又下菩萨等入彼界,定所变生色,此并得缘,故同种子,相、见、地别。
 
  此同前难,何劳为证[149]?
 
  此若不尔,七识缘境,下[150]文但据由分别心,不是定有实用故变[151],本识必有实用故变。他界地身、器、见、相得别系。七识不尔,故系随相。若不尔者,本识亦但随心变境,即天眼、耳无识持故,应名烂坏!应非有情[152]。若一身中起二界身,俱是实有,第八不持,非此身摄,即众生界有增减过[153]!第十卷云:三性杂生[154],故相、见分不必同性。如二禅以上,起初禅眼、耳、身识,缘上地色,此亦相、见,别地所系[155]。
 
  问︰第七识缘但分别有,无实用者,即五识色等,应无质碍!此中问答,下[156]缘识中,自当分别[157]。
 
  难第[158]一师云︰若本识所变,皆有实用,变他根等,应为识依!有实用故,如自眼根[159]。应设劬劳︰他之实根,心外法故,所变之根,便无实用。若亦为他依,便缘心外法!此缘他法,但似彼根,非实有用。若变自法,即实有用。
 
  问︰如变他色等,似他色等,言有用;变他身根[160]等,似他根等,应有实用!
 
  此亦为例︰变似他色等,实非他有用,变似他根等,亦非他有用。若尔,变似他色等,于己实有用,变似他根时,于己有何用?于己有实用,应为自识依,有实用故,如变自根。
 
  此应思度︰若为自受用,变似他根,他根于己,亦名有用!此义不然。岂于他根,己能受用?以无用故,不变他根,故知下文第二说胜[161]。于不缘心等,由此即无妨。
 
  二执受中,上解种子讫。
 
 
 
【疏翼】
 
  以上第二简执受或内境中,第一解种子讫。
 
 
 
【论文】
二‧三九八 有根身者,谓异熟识不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根,及根依处,即内大种,及所造色。
 
 
 
【疏翼】
  第二简执受或内境中,第二解有根身。于中有二︰一、内变,二、外变。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六】
 
  次、解有根身。
 
  此中所言「不共相种」,若如前说,不共中不共,如即自根。不共中共,如在身色等。今此具二,然依《中边》下一师说,亦变他根,亦是不共中共,如色等故[162]。今此不然,变根不似他实根故,若变色等,似他色故。
 
 
 
【论文】
 
二‧三九九 有共相种成熟力故,于他身处,亦变似彼。不尔,应无受用他义。
 
 
 
【疏翼】
 
  第二解有根身中,第二外变。于中有二︰一、总说于他亦变,二、二差别义。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六】
 
  不共中共,名「共相种」。由受用他[163],故变他身。即前不共[164],今名为共[165]。此即最初,总说本识于他亦变,不论根境。
 
 
 
【论文】
二‧四○○ 此中有义:亦变似根。
 
 
 
【疏翼】
  第一解有根身中,第二外变有二差别义。于中又二︰一、亦变似根,二、唯变依处。初中分二︰一、立宗,二、引证。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六】
 
  于中[166]差别︰非唯似尘,亦似根故[167]。
 
 
 
【论文】
 
二‧四○一 《辩中边》说:似自、他身五根现故。
 
 
 
【疏翼】
 
  第一亦变似根中,第二引证。
 
 
 
【述记‧卷十六】
 
  以何为证?既言亦似他根[168],故许变也。
 
  此有何义?若言受用,不变他根;又本识变,皆有实用;若许变根,全无实用!非他依故,变,何用者?
 
  此亦不然。为欲受用他身依处,故变他根,由根若无时,依处亦无故。如色界系鼻、舌依处,根若无者,依处亦无。不尔,彼界应无二根,唯有依处,庄严身故,由为受用,亦变似根。又本识变,皆有实用,此不能生识,故不能变者,理亦不然。色界鼻、舌根虽不能生识,本识亦变故,生盲等亦尔。故知本识亦变他根,然无实根用。非他识依故。
 
  此即安慧等诸大论师解。
 
  然即彼论旧本第四颂[169]言︰根、尘、我及识,本识[170]生似彼。此不应尔,岂复本识亦起我也?亦缘心乎[171]?
 
  今正翻云︰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
 
  「识」者,八识「生」、「变似义」,即是五尘。「义」之言境,以依他法似实有故。「变似有情」,即是五根众生数法。「情」即是根[172],名萨埵故。
 
  「变似我」者,是末那缘变。
 
  「及了」者,六识缘之。即第八识缘尘、根二色;第七缘我;六识缘六尘所了法义。
 
  旧论长行义与此同,彼颂翻错,译师[173]存一意识义[174]。彼颂、长行,自违返故。今此论引彼长行文,彼论但言似自他身五根而现,为是谁缘,不定说言第八能缘自他根故[175]。
 
 
 
【疏翼】
 
  以上第二外变有二差别义中,第一师亦变似根讫。
 
 
 
【论文】
 
二‧四○二 有义:唯能变似依处,他根于己非所用故。
 
 
 
【疏翼】
 
  第二外变有二差别义中,第二师唯变依处。于中分三︰一、变依处道理,二、正解《辩中边》,三、余骸可证。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六】
 
  此、护法菩萨等解。
 
  唯变他根依处[176],他根于己,都无用故[177]。
 
  若无用亦变,何不变七识?
 
  无缘虑用,而得缘故。
 
 
 
 
 
【论文】
 
二‧四○三 似自、他身五根现者,说自、他识各自变义。
 
 
 
【疏翼】
 
  第二师唯变依处中,第二正解《辩中边》。
 
 
 
【述记‧卷十六】
 
  若尔,彼[178]说自他根现文,如何通?
 
  彼说自他阿赖耶识各自变为根,非自变他根︰一则无用,不变他根。二由彼[179]论不定说言自身本识变他根故,不可为证。
 
  又色界、化生,根无,处可无,欲界不尔[180]。又彼色界不变根者,依处便丑,如木人鼻、舌。由善业殊胜所感,依处极甚光净,故要假根相扶,依处方好。此则不尔,不可为例[181]。
 
  若尔,欲界亦有感得他殊妙身而受用之,何不变根扶助依处,令其光洁?
 
  此理不然。色界诸根自识所变,今则变他,何以为例?又彼色界,只是无识。识若依根,根则有用。今欲界者若变为根,殊无实用。非自他识之所依故,殊不相例,是义应思!
 
 
 
【论文】
 
二‧四○四 故生他地,或般涅槃,彼余尸骸,犹见相续。
 
 
 
【疏翼】
 
  第二师唯变依处中,第三余骸可证。
 
 
 
【述记‧卷十六】
 
  何以得知变他依处?
 
  若生他地或上,或下,或入无余,彼余尸骸,犹见相续。不尔,应无余尸骸义!以不能变他依处故,由此故知变他依处。
 
  如生色界,鼻、舌二根,如何会释?
 
  身为自情变,无根,依亦无。他尘,非己情,何必须根有?此理应思[182]!
 
 
 
【疏翼】
 
  以上第二广解所缘中,第二广解内境或二执受讫。
 
 
 
【论文】
 
二‧四○五 前来且说业力所变外器、内身、界、地差别。
 
 
 
【疏翼】
 
  第二广解所缘中,第三总料简,或总略说缘。于中有二︰一、简前未尽,二、总束义门。初中又三︰一、简业力所变,二、简定力所变,三、简所变恒暂。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六】
 
  虽知根、处,各变自他,然他地者,亦得缘不?
 
  自下第三、即总料简。于中有二︰初、简未尽,显所未明,后、「略说此识」以下,总束以前义门分别。
 
  上来所说界、地差别,唯缘自地,以随识系,能受用故。
 
 
 
【论文】
二‧四○六 若定等力,所变器、身、界、地,自、他,则不决定。
 
 
 
【疏翼】
  第一简前未尽中,第二简定力所变。
 
 
 
【述记‧卷十六】
 
  言「定等」者,「等」取通力,或借识起,或大愿力,或法威力,此通诸识有五种力。若第八变,唯有定、通[183]。或总四力,大愿即法力,更无别体故。
 
  通力所变,其事云何?
 
  变异地身者,如除如来得有漏通者,身在下界地,起上天眼、耳,及大、扶根尘时,第八识缘彼为境[184]。即自通力,缘异地身。
 
  「身」者,通名,非谓身根。
 
  此有几处?
 
  谓眼、耳、色、触,或亦有声,无文别说。
 
  起身根者,又无用故,亦无上地起下天眼、耳,以无用故,亦无文故。下欣上,可起上;上厌下,不起下。通力所变,余地器者,如以通力,马胜比丘[185]上入色界见梵王等[186],第八识缘彼身中扶根大等;亦由通力,色界诸天佛前听法,令此界生[187]见彼身等。能见之者,虽未得通,色界天等以通力故,变为色身,令彼得见。下地见者,名由通力;上地见下,佛放毫光至色究竟,令此悉见,类亦应然。
 
  又大菩萨以神通力变为五境,令余地生得见变者,可得五尘。虽第八变,其定之力,不见第八能变异地之内身文,不由定力引他地身下界起故。无色界无通,佛边听法令他得见,但是定力,亦非是身,以无根故。或亦名身,有积聚故[188]。八地以去及在佛身,通、定无差,一念俱起变为身者,理即不遮其定、通力。
 
  若作此解,如上界天见下三灾,身在下界以上天眼等见彼地色等,岂第八亦缘耶?彼既不缘,故马胜往色界处,何必此第八即缘彼色等?若相离[189]者,虽见其色,而第八不缘。若近处者,何妨第八亦变?由此故知:天眼、耳境,非必有本质,此义应思。违下论文五识疏所缘缘必有之文[190],应更思审,如《枢要》说[191]。
 
  余地器者,即法处实色。《瑜伽》五十四云︰法处所摄胜定果色,彼果、彼境,是实物有[192]。定心所缘,名「境」,勤求起故,即名为「果」,即通有漏及以无漏。此谓圣者得威德定[193],变为此色,饶益有情[194]。
 
  然第八识:
 
  一、唯缘有漏,不缘无漏,如种子故。虽缘无漏,遂不相似,体仍有漏,非如有漏形状相似[195]。
 
  又解︰以初禅眼、耳识见上地色等,不异系故,由此三识所知,必同初禅系,此义应思。
 
  又解︰异地系,因缘变有用故[196]。
 
  二、此在色界,亦通无色,圣者亦雨泪故。
 
  三、唯变色触,亦变余尘,此通五尘。三十七说通能变为色、香、味、触[197]。又净土中变五尘故[198],五十三说无色界定色,能变一切故[199]。五十四说「胜定果色」、「唯有显色等相」,以「彼香等生因缺故,又无用故」。此约色界异生、波罗蜜多声闻[200],唯能起色、声触,不能起香、味。以无加行心因别起,亦不能令自他有用故[201]。若十地菩萨,及色界波罗蜜声闻,即许起之。故《华严》等云:闻无色界宫殿之香。《法华》云︰光音及遍净,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202]即菩萨入彼定变[203]。
 
  四、为唯造色,亦变大种?
 
  如《对法》第一卷、疏末[204]解[205],应广如彼五十四解[206]。
 
  五、然与定力有何差别?
 
  二乘、异生若为嬉戏,通果无记,即变化心。可说与彼定境为异──一根本境、一解脱境,一善心境、一无记境,故成差别。
 
  若八地以去,菩萨定之与通,此亦何异?通力由先加行思惟,方乃得生,故心引起变化事等;定力但是任运生故;故二别也。或是根本及果所变[207],此定及通,义分为别。在佛无别故,皆通变及化。通可引起根之与尘,定即不尔,唯起于尘。
 
  六、又依神通变根等不?
 
  九十八说不变四事︰一、根,二、心,三、心所,四、业果[208]。设复变作,似而非真,如下第十,自有二解[209]。由定力变异身、器者,谓即《瑜伽》五十四说:色、无色天变身万亿共立毛端,是平等心[210]。无色既无通,即唯是定力。色界亦说有[211],亦令互相见[212]及器者,《华严经》[213]云: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阿含经》云:舍利弗[214]入涅槃时,色、无色天空中泪下,如春细雨;波阇波提入涅槃时,色、无色天佛边侧立;及实色中定境者,是色、无色天皆由通力现身境等;此有何过?
 
  以《瑜伽论》但说通依静虑,无色现色,但定所生[215]。以慧不均,故无通力[216]。无色界变色,已如前辨。应如《瑜伽》五十四等,及《佛地》解[217]。
 
【论文】
 
二‧四○七 所变身、器,多恒相续;变声、光等,多分暂时,随现缘力击发起故。
 
 
 
【疏翼】
  第一简前未尽中,第三简所变恒暂。
 
 
 
【述记‧卷十六】
 
  所变境身为相续?为间断?
 
  内身多续,少分间断,由有生一念,即便命终故;或如蜉蝣等,生已即死故。若变外器,多分长时,《瑜伽》第二[218]说外器定一劫[219]。若变内身,即随寿故,多分相续[220],声光多暂时,少有相续故。「等」者,等取华色、华香等。
 
  何以然者?
 
  由击发故,声等方生,缘力尽时,彼即不续。
 
  有法师云︰第八不缘声,以间断故,如心、心所,断故亦不缘。若作此说,亦应不缘等流色等,以间断故,如电光等。第七末那既恒相续,何故不缘?
 
  问曰︰若尔,第八恒相续,如何缘断法?
 
  答︰如镜恒时明,境至方影起;第八任运起,有境便即缘,此复何妨?
 
 
 
【疏翼】
 
  以上第三总料简中,第一简前未尽显所未明讫。
 
 
 
【论文】
 
二‧四○八 略说此识所变境者,谓有漏种、十有色处,及堕法处所现实色。
 
 
 
【疏翼】
  第三总料简即总略说所缘中,第二总束以前义门分别。于中分三︰一、依处分齐,二、废立,三、明三界境别。初中又二︰一、正说,二、问起下文。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十六】
 
  下、总略说缘[221]第二段也。于中有三︰
 
  第一、依处分齐者,十色处中五尘通外内,五根唯内,唯缘实境。第八亦缘法处实色,谓威德定所行境色。如《瑜伽论》五十四卷彼极分别[222],应如彼会。
 
  言「堕」者,是摄义,即是「法处摄色」之异名也。种子何处摄,随何处摄。虽唯意缘,以与现行实法不定异故,随现行摄。此中有难,如理应思[223]。
 
  问曰︰本识岂不缘极略等四色[224]?
 
  答曰︰以假故不缘,如不相应法。
 
  问曰︰彼何以假?
 
  无实体故。如《对法》第一、五十四[225]等,极略、极迥,但是第六意识分析为极微故,第八不缘。受所引色中,若定、道共色,即此不缘。唯以现行思为体故。别解表业,此亦不缘,以亦思故;无表色可尔,是思种故,既缘诸种,故得缘之。
 
  若尔,如二无心定等皆依种立,应亦得缘!
 
  由此即是心等种上差别功能,但缘种体,不缘别能。即不缘者,无表亦尔,是思种上差别功能,亦是防色之别能故。故知如彼,亦不得缘。遍计所起色,若说唯是镜像水月,此亦不缘,唯第六识遍计起故。若唯意缘,通根、尘者,此中摄故[226]。第八所缘诸根、尘等,以总从别,以暗从明,皆本处摄,故说不缘遍计所起之色[227]。
 
  又定所生色中,如十一切处观[228],亦此中摄,第八缘不?
 
  答曰︰不缘,假想色故。故此论文,但缘实色,不缘假故。第八所缘,必有用故;彼无实用,第八不缘。
 
  然诸法体:一者、有法,二者、无法。上二法中,第八何故不缘无法?
 
  此任运缘,非分别故,无筹度故。后得智等,有筹度故,诸六识等有分别故,由此故知第八识体不缘我[229]也。第八识变,变必有用,故不缘无,无,无用故;故不缘我等,以无体用故。
 
  于有法中,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何故此识不缘无为?若实无为,因未证故。若假无为[230],无体用故,皆不得缘。
 
 
 
【论文】
 
二‧四○九 何故此识不能变似心、心所等,为所缘耶?
 
 
 
【疏翼】
  第一依处分齐中,第二问起下文。
 
 
 
【述记‧卷十六】
 
  于有为中色、心、心所、不相应行,如前已辨缘实,非假等,何故不缘心、心所法、不相应行?故外人问。
 
  「等」,即等取不相应行,及诸无为、无法为问。
 
 
 
【疏翼】
 
  以上第二总束以义门分别中,第一依处分齐讫。
 
 
 
【论文】
 
二‧四一○ 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随因缘势力故变;二、随分别势力故变。
 
【疏翼】
  第二总束以前义门分别中,第二废立。于中有八︰一、识变有二,二、简别二种识变,三、明异熟所属,四、简须缘亦生,五、成无实用理,六、总结不缘,七、无漏胜慧具二所以,八、有漏异熟所缘分齐。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六】
 
  第二、废立也。
 
  因缘生者,谓由先业及名言实种。即要有力,唯任运心,非由作意其心乃生。即五、八识随其增上异熟因为缘,名言种为因,故变于境。八俱五数,即无胜力,设任运生,境无实用。因缘变法,必有实体,非横计故,非无用故。
 
  谓作意生心,是筹度心。即六、七识随自分别作意生故。由此六、七缘无等时,影像相分无有实体,未必有用,亦非由说分别故变,境体定无,亦缘有故[231]。或初通五、八全,及第六少分;后第七全,通第六少分。此解顺论「有用」等文。
 
 
 
【论文】
 
二‧四一一 初必有用,后但为境。
 
 
 
【疏翼】
  第二废立中,第二简别二种识变。
 
 
 
【述记‧卷十六】
 
  初、随因缘变,必有实体用,即五、八等所变之境。后、随分别变,但能为境,非必有体用,即七识等。今正明第八不缘心等,义兼五识等不缘心等,总谈心等缘境道理[232]。
 
  又解︰初唯第八。异熟主故,所熏处故,能持种故,变必有用。后余七识所变色触等,皆无实用,似本质用,如镜中火[233]。
 
  既尔,五识应一向缘假,青等应非实!
 
  问︰若随因缘,变必有用,第八识俱触等五法,境应有用?
 
  答︰非报主故,非自在故,顺第二解。
 
  由此复言随因缘者,此是何义?
 
  随任运义,随种子义,顺第一解。第八、五数、第六识等中报心所缘非必有用。以此见分虽任运生,不随实体种子因缘变境相故,但是影像种子所生。如彼眼根等,无见用故,不能发生眼等识故。
 
  问︰触等所变根,无见用,故非因变。触等所变色,非因变,故无碍用;五识所变,为例亦尔?
 
  答︰理齐,亦无碍用,七识所变并无用故。此依第二解[234]。
 
  此二义,护法等菩萨解。若《瑜伽》释家,亦有许触等与识同实变,即不违此文,然违《成业》多种共生一芽之失[235]。前解为胜,顺下第三卷等文[236]。
 
  又解︰「因缘」者,是诸法真实有用种子。若用此种子故生诸法,心缘变之,变必有用。以能生者,实因缘故。其八, 俱五数所变之相,非实种生,但假种起,故但为境,分别变摄。
 
  分别变者,心、心所之总名,随心、心所之势力故变,不从真实有用因缘种子所生,彼但为境。无漏亦尔,非必有用。
 
  随其所应,五识相应心、心所,及第八识体、五俱意识,或定心所缘,有实种生者,皆因缘变。余无实用,但名似色、心等,名「随分别势力故变」。此解为正,无诸妨难[237]。
 
  由能缘心任运、有力,彼所变相从实种生,名因缘变。若能缘心不任运起,虽任运起,而无胜力,所变之相,非实种生,名分别变。「初必有用」,无无用者。「后但为境」,当情现故,非必有用。若论依他,假因缘起,亦是「有用」,非是如色有碍等用,称其自相,名为「有用」。若第六报心五识俱者,亦随因缘变,其境或有用。
 
  问︰前所说若随分别变,但为境,定心及五识所变之境,应全无用!
 
  答︰随彼实体种子因生,故境有用。
 
  由此故言随分别者,此是何义?
 
  随加行义,分别变者诸心、心所强筹度义。定心及五识虽有加行生,不皆强筹度,故变必有用。念然一念心,得成二种,如定心缘十八界。返显八、俱,具有二变。性境不随心,因缘变摄;独影、带质,皆分别变。
 
 
 
【论文】
 
二‧四一二 异熟识变,但随因缘,所变色等,必有实用。
 
 
 
【疏翼】
  第二废立中,第三明异熟所属。
 
 
 
【述记‧卷十六】
 
  显变色等,从实种生,故所变法有体用。
 
 
 
【论文】
 
二‧四一三 若变心等,便无实用,相分心等,不能缘故。须彼实用,别从此生。
 
 
 
【疏翼】
  第二废立中,第四简须缘亦生。
 
【述记‧卷十六】
 
  相分心、心所,如化心等,故不缘之;缘,便无用。《深密经》[238]说诸变化心「无自依心」、「有依他心」。《佛地论》第六卷[239]、此第十亦云:无自缘虑实体之心,有随见分,所变相分似虑之心,如镜中火,乃至广说[240]。
 
  问︰若尔,何故心、心所法从第八生?既不能变,不须生故!
 
  须七识等受用于境,从第八生。非不缘故,即不令起,如无漏心,亦从起故。
 
 
 
【论文】
 
二‧四一四 变无为等,亦无实用。
 
 
 
【疏翼】
 
第二废立中,第五成无实用理。
 
【述记‧卷十六】
 
  若有实体,第八即缘;无为有体,应第八缘!若第八缘实无为[241]者,无为无用,此未证故;若似无为,非实无为,故不变也。
 
  论说「等」言。又无为中有「等」字故,亦辨假法不相应行,即前答心及心所法,今解无为,不相应行,亦无有过[242]。此解是本,故前问中「何故此识不能变似心、心所等?」即言「等」者,故取假法及与无为。
 
 
 
【论文】
 
二‧四一五 故异熟识,不缘心等。
 
 
 
【疏翼】
  第二废立中,第六总结不缘。
 
 
 
 
 
【述记‧卷十六】
 
  此、总结也。
 
 
 
【论文】
 
二‧四一六 至无漏位,胜慧相应,虽无分别,而澄净故,设无实用,亦现彼影。不尔,诸佛应非遍智。
 
 
 
【疏翼】
  第二废立中,第七无漏圣智具二所以。
 
 
 
【述记‧卷十六】
 
  问︰若有漏识,因缘有相。分别之相,未必体有。至无漏位,无分别故,应不缘无;因缘生故,皆应缘实?
 
  于无漏位胜慧相应,虽无筹度取相分别,而澄净故,非如有漏体是滓浊。今设无用,亦现彼影。即缘于无,及心等影、无为影等。以亲证故,知无是无,故缘无等。不知无故,非遍智也。由佛第八现诸法影,名一切智,是遍知故。
 
  若尔,诸佛大圆镜智,亦应缘自相应心所?
 
  是遍智故,许亦无失。卷[243]初但遮上座法密亲为所缘,不遮疏故[244]。
 
  若尔,应成心、心所法,不同所缘;自体、见分,不自缘故!
 
  此亦不尔。自自证分与他[245]见分,同一缘故,亦无有失。
 
  又解︰相应心所虽不相缘,亦无有失。自证缘见成遍智故,见分取于相应心故[246],法皆尽故,自证复能缘见分故[247]。但约见分同一所缘,不说自证,斯有何失[248]?
 
 
 
【论文】
 
二‧四一七 故有漏位,此异熟识但缘器、身,及有漏种。
 
 
 
【疏翼】
  第二废立中,第八有漏异熟所缘分齐。
 
 
 
【述记‧卷十六】
 
  此第八识不能具缘十八界故,故有漏位与无漏殊︰境有宽狭、胜劣。其六、七识,非必有用,即现、比二量,是有用心,可应分别[249]。
 
【疏翼】
 
  以上第二总束以前义门分别中,第二废立讫。
 
 
 
【论文】
 
二‧四一八 在欲、色界,具三所缘。无色界中,缘有漏种,厌离色故,无业果色;有定果色,于理无违,彼识亦缘此色为境。
 
 
 
【疏翼】
  第二总束以前义门分别中,第三明三界境别。
 
 
 
【述记‧卷十六】
 
  第三、明三界境别。
 
  如护月[250]等,于无色界亦变器身。此中,但有护法正义,总结于前三界缘也。无色无色,厌离色故,无业果故。若定果色,亦得缘之,如前已辨,于理无违。即此中文,若定、通力,同界、同地、异界、异地,缘一切处。五十三云:无色界定,于一切色得自在故[251]。
 
【疏翼】
 
  以上第二别解行相所缘中,第一解所缘行相讫。
 
 
 
 
 
 
 
 
 
 
--------------------------------------------------------------------------------
 
[1] 本论卷七云︰
 
三、所缘缘: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此体有二︰一、亲,二、疏。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
 
[2] 《瑜伽》卷一说:心所有法与心王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
 
[3] 本论《述记》原作:
 
然唯初解无第二者。
 
 智周《演秘》第二解云「《疏》错。」
 
 今依本论《述记》前后文,及《略纂》改正。由大乘以初解为正故,
 
 由以自证分为事故,缘真如时不起影像故。 
 
[4] 《略纂》卷一云︰
 
「有行相」者,谓行解相状。唯有为缘,非无为缘。无分别智无相状故,如识自影有二行相︰一、影像相分:取本质境行解相故。二、即见分:取亲相分行解相分﹝两解次第正与本论《述记》相反﹞。若取通义,行境体相,名为行相,通无为缘。有为缘中,准前有二,并自证分等各望所缘,思准应思。若影像名行相,即本质为所缘,体一名「同」;行相体别,故名「不同」。若见分名行相,即亲相分体虽各别,相似名「同」;一见分体,缘各各异,故名「不同」。
 
 《演秘》解云︰
 
由此故知见﹝分﹞名行相,第八王、所、相分相似,名同所缘;见分各别,名不同行﹝相﹞,若也相分名行相者,即行相同;如何说不同一行﹝相﹞?第八非定缘本质境。复云何说「同一所缘」?若云相分相似名同,若尔,所缘行相是一。如何而说同不同言?由此故知《疏》颠倒也。
 
[5] 如《集量论‧现量品》第一﹝德格, ce, 16A.6﹞云︰
 
若时唯以外义能作所量时,尔时颂曰︰境显现即此。彼时能量虽为诸识自证,然乃能量此以无所观待为境义之显现。何以故耶?颂曰︰由此义能量。如如诸义行相白非白等,于诸识上显现,尔时即是能量具有彼彼自性境界,即许能了别如此众多行相诸识,如是如是安立能量、所量。
 
 《俱舍论光记》卷五云︰
 
问︰行解、行相,为约何者说名能缘?解云︰据行相说,非据行解。谓彼心等对境之时有影像现;据此义边,名为能缘,境名所缘。以心、心所缘境时,非如灯焰舒光至境,非如钳等﹝原漏「等」字,今依《佛地经论》卷三加﹞押取彼物,据影现义,名能所缘。
 
问︰清池、明镜,亦有像现,应说彼类亦是能缘。解云︰虽有像现而无行解,非如心等亦不说能缘。
 
[6] 明四分义之次、立三分,三、立四分,四、解立一分。
 
[7] 初申自义中分三︰一、似能所缘相,二、所如于心,三、结名二分。
 
 此即初立二分中初又初也。
 
[8] 如理《义演》云︰
 
正量部计心直取前境,如灯照物、日等舒光,而无相分。
 
[9] 如理《义演》云︰
 
彼计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
 
[10] 灵泰《抄》云︰
 
比量云︰如心正缘青时,其心应不能缘青境;宗也。因云:许无所缘相故。喻:如余所不缘声境,或喻:如余人境。
 
[11] 灵泰《抄》云︰
 
然余人不能缘自我之境,我不能缘余人之境。今立量云︰余人心亦应亲缘自我心所缘之心;宗也。因云:许无所缘相故。喻云:如自我心缘我宗之境。或我心亦得缘余人所缘境。许无所缘相故。喻云:如余人心缘余人境。
 
[12] 灵泰《抄》云︰
 
量云︰应许他境外,余自身所缘之色境,亦应为此他人缘他人境之心缘。因云无所缘相故。喻如他人自缘他人之境。
 
[13] 灵泰《抄》云︰
 
论中「自境如余」,即配前「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应不能缘自所缘境」也。若「余如自故」,即配前「或应一一能缘一切」也。
 
[14] 本论卷七云︰
 
已转依位,此﹝疏所缘缘﹞非定有。缘真如等无外质故。
 
[15] 「此」,谓第二破他中第一。
 
[16] 《佛地经论》卷三云︰
 
相分不定。有义:真实无漏心品无障碍故,亲照前境,无逐心变似前境相。以无漏心说名无相,无分别故,又说缘境不思议故。
 
有义:真实无漏心品亦有相分。诸心、心法法尔似境显现,名缘。非如钳等动作取物,非如灯等舒光照物,如明镜等现影照物。由似境现,分明照了,名无障碍。不执、不计,说名无相,亦无分别。妙用难测,名不思议,非不现影。若言无相,则无相分;言无分别,应无见分!都无相、见,应如虚空,或兔角等,应不名智!无执计故。言无能取、所取等相,非无似境缘照义用,若无漏心全无相分,诸佛不应现身土等种种影像,如是则违处处经论。转色蕴依,不得色者,转四蕴依,应无识等,则成大过。
 
有义:无漏无分别智相应心品无分别故,所缘真如不离体故,如﹝证自证分﹞照自体,无别相分。若后得智相应心品有分别故,所缘境界或离体故,如有漏心似境相现,分明缘照。
 
[17] 「十」字,原误作「九」。
 
[18] 本论卷十云:
 
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
 
[19] 见本论卷十。
 
[20] 此意无依他起幻有,全是遍计所执。
 
[21] 即许有遍计所执法。
 
[22] 即幻有。然与清辨等胜义以依他同遍计所执全无不同。
 
[23] 灵泰《抄》云︰
 
心定有能缘用。以能取境故。如灯。﹝但﹞比量不成,灯喻上无能缘﹝虑﹞用也。
 
[24] 如本论卷七云:
 
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
 
 本论《述记》卷四十四云︰
 
「所虑」,即前所缘义;「所托」,即前缘义。
 
[25] 唐不空译《大乘密严经》卷下云︰
 
心识之所缘,一切外境界;见种种差别,无境、但唯心。瓶、衣等众幻,一切皆无有;心变似彼现,有能取、所取。
 
[26] 《续藏》注云:古本作「因」。
 
[27] 《观所缘缘论》原文为:
 
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
 
[28] 「似」字,《义蕴》疑《疏》错,应作「行」。
 
[29] 道邑《义蕴》解《疏》云︰
 
谓大乘自证分上有似所缘之相,所似者,即是相分。见分行于此相,故名行相。
 
[30] 即相、见二分所依自体,名事,即是自证分。
 
[31] 《集量论》原文:
 
诸心、心法皆证自体,名为现量;若不尔者,如不曾见,不应忆念。
 
 藏文《集量论》﹝德格版, ce, 16B.4﹞云︰
 
颂曰︰后时亦即依于念,与说二相则相应。若由是故,知余境时,亦生起后时曾更忆念,即由是故,亦当成就识二相性。亦即自证性。何以故耶?若谓犹如色等亦为余识所领受者,则亦非理。颂曰︰若为余识所领受,则无穷。言「无穷」者,谓又由余识能领受。云何耶?颂曰︰此中有念。若由余识领受此识者,则此中亦须能见于后时忆念故。
 
[32] 此句谓:如青为本质境,诸所缘相分俱是青。
 
[33] 然小乘萨婆多师依变相缘义,破大众部自性能知自性心,有多复次,
 
 于此应辨。
 
 《大毗婆沙论》卷九中云︰
 
问︰何缘自性不知自性?答︰勿有因果,能作、所作,能成、所成,能引、所引,能生、所生,能属、所属,能转、所转,能相、所相,能觉、所觉,无差别过,是故自性不知自性。﹝其一。﹞
 
有说︰自性于自性无益、无损、无养、无害、无成、无坏、无增、无减、无聚、无散、无因、无等、无间、无所缘、无增上,诸法自性不观自性,但于他性能作诸缘,是故自性不知自性。﹝其二。﹞
 
有说︰世间现见指端不自触、刀刃不自割、瞳子不自见、壮士不自负,是故自性不知自性。﹝其三。﹞
 
尊者世友说曰︰何故自性不知自性?答︰非境界故。﹝其四。﹞
 
复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世尊不应安立二缘生于六识︰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乃至意及法为缘生意识。﹝其五。﹞
 
复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世尊不应安立三和合触︰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乃至广说。﹝其六。﹞
 
复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世尊不应安立邪见。谓彼邪见若能自知我是邪见,便为正见,如说邪见。若能自观是邪见者,应名正见,非谓邪见。﹝其七。﹞
 
复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不应建立恶心遍体皆是不善,以了自体,非邪僻故。﹝其八。﹞
 
复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不应建立能取、所取,能知、所知,能觉、所觉,境、有境,行相、所缘,根相义等。﹝其九。﹞
 
复次,若自性知自性者,则四念住,应无差别,以身念住即法念住,乃至心念住即法念住。﹝其十。﹞
 
复次,若自性知自性者,四圣谛智应无差别,以苦智即道智,乃至灭智即道智故。﹝其十一。﹞
 
复次,若自性知自性者,则宿住随念智应不说有,以彼即知现世事故。﹝其十二。﹞
 
复次,若自性知自性者,则他心智应不说有,以彼亦知自心所故。﹝其十三。﹞
 
大德说曰︰若自性知自性者,则应不知他性,于自性转故。若自性知他性者,则应不知自性,于他性转故。若知自及他性者,云何而知?如知自性是自性,知他性亦尔耶?如知他性是他性,知自性亦尔耶?若如知自性是自性,知他性亦尔者,则知自性是自性,可是正;知他性是自性应是邪。若如知他性是他性,知自性亦尔者,则知他性是他性可是正;知自性是他性,应是邪。若尔,应无邪正二智体相差别。若一时知自性是自性,知他性是他性者,则应一智有二解用,解用别故,体亦应别。体既各别,应非一智。一有情身二智并起,不应正理。勿有此失,是故自性不知自性。﹝其十四。﹞
 
问︰若尔,大众部所说喻,云何通?答︰不必须通。彼非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摄故。
 
又不可以世俗现喻难贤圣法,贤圣法异,世俗法异故,若必须通,应说喻过。喻既有过,所喻不成。如灯无根,无所缘虑,非有情数,智亦应尔。如灯是色,极微所成,智亦应尔。既不如是,云何为喻?又彼许灯是照性不?若是照性,复何须照?若非照性,体应是暗,不应名灯。破暗名灯,宁非照性?故不应执灯能自照。由此,所喻亦不得成。
 
 《佛地经论》卷三解灯喻云︰
 
是故四智相应心品一一亦能照知自体。
 
云何不与世法相违?刀不自割、指端不能触指端故、不见灯等能自照耶?云何得知灯等自照?现见无暗、分明显现。若不自照,应有暗障,应不现见。由此,故知灯等自照。
 
灯等非暗,何须照耶?如瓶衣等,体虽非暗,无灯等照边,有暗障不得现见。灯等照时,除彼边暗,令得现见,说名为照。灯等亦尔,自体生时边暗障除,令现得见,说名自照。诸心、心法虽有胜劣,皆能外缘、内证自体。犹如光明,既能照他,亦能自照,非如刀等。诸法法尔,不可一类。
 
[34] 「二」字,原作「六」,依灵泰《抄》牒释改。今不依《了义灯》
 
 卷九六师说,全依《因明疏》。
 
[35] 《因明抄》卷下云:
 
或除伏难。谓有难云︰如尺秤等为能量,绢布等为所量,记数之智为量果。汝此二量,火无常等为所量,现比量智为能量,何者为量果?或萨婆多等难︰我以境为所量,根为能量。彼以根见等,不许识见,故根为能量;依根所见起心及心所,而为量果。汝大乘中,即智为能量,复何为量果?或诸外道执境为所量,诸智为能量,神我为量果。彼计神我为能受者、知者等故。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为量果?智即能量故。
 
论主答云︰于二量中,即智名果,即者,不离之义。即用此量智,还为能量果。
 
彼复问云:何故即智名为果耶?答云︰夫言量果者,能知于彼。即此量智,亲能明证彼二境相,所以名果。彼之境相于心上现,名为显现。假说心之一分,名为能量,故云「如有作用」。既于一心,义分能、所,是故量果亦名为量。或彼所量,即于心现,不离心故,亦名为量。以境亦心,依二分解。
 
或此中意,约三分明。能量──见分;量果──自证分,体不离用,即智名果,是能证彼见分相故。相谓行相、体相,非相分名相。「如有作用而显现故」者,简异正量部,彼心取境,如日舒光,如钳钳物,亲照执故。今者大乘,依自证分起此见分取境功能,及彼相分为境生识。是缘和合假,如有作用,自证分能起,故云「而显现」,故不同彼执直实取境。此自证分亦名为量,亦彼见分。或此﹝所缘﹞相分亦名为量,如言唯识等。此顺陈那三分义解,故《理门》云︰又于此中无别量果,以即﹝有作「即以」者﹞此体似义生故,似义生故,似有用故,假说为量。
 
[36] 《佛地经论》卷三云:
 
《集量论》中,辨心、心法皆有三分︰一、所取分,二、能取分,三、自证分。如是三分,不一不异。第一、所量,第二、能量,第三、量果。若细分别,要有四分,其义方成。
 
[37] 初又分五︰一、立第四分,二、论证第三,三、自证必有量果,四、
 
 破救,五、见分不自证。此即初中初文。
 
[38] 如《摄论》及两释等。
 
[39] 谓立四分道理也。
 
[40] 「见分」,即第二。
 
[41] 《枢要》卷中云︰
 
「心分既同,应皆证故」,此量不定。第四心分应有能证,第三即是,何故无也?立第四分。量云︰心、心所法一剎那中定能自显。如灯、日等。此因,有法差别相违,喻有所立不成。以灯无缘虑,心有缘虑故。
 
 《了义灯》卷九云︰
 
问︰量云自能自照。性能照故。如灯等。此量岂非法自相相违?因、喻所立不成过?答︰取能照义,以灯为喻,故无有过。
 
问︰岂本不欲证心自缘?答︰虽言缘自,意取显证。今缘照虽殊,俱自显证义。或但相例,不是立量;取彼为喻,故无有过。
 
[42] 灵泰《抄》云︰
 
量云︰其第三自证分亦应别有果。因云能量﹝原作「缘」,今改﹞摄故。如见分。
 
[43] 又见分多时非亲缘体相,变相缘故,有待根增上故,有待相应心所
 
 有法助伴故,不证第三。
 
[44] 此意:比量智、非量智二量果即﹝二智﹞各自自证分;比量、非量
 
 二种见分却非自证分体。
 
[45] 灵泰《抄》云︰
 
外难曰︰现量得为比果,比量应为现果!答曰︰自证是内,与外见为果;见分是外,不得与内为果也。
 
 道邑《义蕴》云︰
 
比量缘共相,现量以为果;现量证自体,不以比为果。前以比、非、与现相对,今但现、比相对,故与前别。
 
[46] 〈末那章〉,见真谛译《摄论‧世亲释》卷一。真谛译多分章,此
 
 段明「阿陀那识」,真谛即指末那识,附在〈众名章〉中,玄奘直指
 
 之为如是章,如云︰
 
独行无明,其相云何?若人未得对治道,能障实慧惑,名独行无明,此无明于五识非有。何以故?若人在于五识,不能为障。何以故?若是对治道生处,则是障处。于染污意识,此亦非有。何以故?但由此惑,心应染污故,与余惑相应共行,「独行」名则不成。若汝说第六识由独行无明染污,则第六识一向不清净;以此无明不暂息,云何施等心成善?以第六识恒与无明相应故。若有人说心与善相应生,此人则有过失。若第六识恒被染污,则不得引对治道生。若有人说染污心相应,有别善心,此善心能生对治道,故染污心即灭。若作此说,则无过失。
 
 本论卷四末云︰
 
此四﹝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常起,扰浊内心,令外转识恒成杂染;有情由此生死轮回,不能出离,故名烦恼。
 
 又本论卷五中云︰
 
谓异生类三性心时,虽外起诸业,而内恒执我。由我执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瑜伽》﹝卷五十一﹞:染污末那为识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末那灭已,相缚解脱。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
 
[47] 如前云:
 
此﹝自证分﹞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故。
 
[48] 「有三」等十四字,依日本东大寺本注增。
 
[49] 谓似外显现。
 
[50] 谓见分现量。
 
[51] 见分可从根和境为名。
 
[52] 即见分。
 
[53] 谓不变相而缘。
 
[54] 灵泰《抄》云︰
 
如种子抟附自证分住,即见分缘自证分上种子功能,其自证分即缘见分之功能。
 
[55] 如理《义演》云︰
 
据实,通缘三界,以下二界兼有根尘等,所以不约下二界说。以无色界无根尘,缘种相彰,所以偏举。
 
[56] 灵泰《抄》云︰
 
如下文有二说︰一云︰佛果上自证分、证自证分,若缘外,于自证、证自证分上,各实起相分缘也。此解杂乱,若别识上,可许变起相分,既一识上其见分、自证、证自证上,各变相分;即一心之上,三重相分,故为不可。由此第二又解云︰其佛果上,唯见分能缘一切境尽,故成遍智。其第三、第四分,亦唯缘内,不缘外也。
 
[57] 「废立」二字,《续藏》注云:一本有此二字。
 
[58] 智周《演秘》云︰
 
如彼大得能得本法,复得小得,不立第四。生亦如之。例见﹝分﹞同彼,缘相自证,不须第四。
 
[59] 如理《义演》云︰
 
汝不可将生等为比量相违,难前,言「无量相违」。又分量定故,缘虑非缘虑别故,不可为难也。
 
[60] 智周《演秘》云︰
 
随彼相见同种师释,或约独影,非尽理言。
 
[61] 见《佛地经论》卷三所引。
 
[62] 唐不空译《大乘密严经》卷中云︰
 
内外一切物,所见唯自心﹝藏文作「见唯心所思」,非无「见」义﹞;有情﹝藏文作「有身」﹞心二性,能取及所取。
 
[63] 灵泰《抄》云︰
 
若烦恼种子,若无堪任性,皆名「粗重」。
 
[64] 《对法》卷四云︰
 
问︰何故闻思所生慧及彼随法行所摄心、心所等,非外门耶?答︰等流法为因故,由此势力缘涅槃等。等流法者,谓诸佛真证种类教法。
 
[65] 「如量」二字,《续藏》注云古本无。
 
[66] 道邑《义蕴》云︰
 
前释云︰比、非量等,不证自体,不得为现果,此亦如是。见通比、非,外非内果;自证唯现量,内可为外果。
 
[67] 此即初文。
 
[68] 如云︰
 
能觉、所觉分。
 
[69] 「见」,即「能觉」。
 
[70]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四。如云︰
 
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
 
[71] 《摄论》卷二、两《释》卷四云「一、由唯识:由唯识无有义故」。
 
 外义无故,「体无别故」,故摄为一。
 
[72] 「十」字,应作「九」。
 
[73] 「外境」,谓遍计所执实义。
 
[74] 原作「生」,引文误作「在」,今改。
 
[75] 「唯心」、「唯识」,即唯缘起,唯依他起性。即如《摄论》卷二所
 
 说「诸义无义,道理成就」、「实唯有识,似义显现」、「实无所有,
 
 似义显现」等。
 
[76] 即「亦摄心所」等处。
 
[77] 即《十地经论》卷八。
 
[78] 晋译《华严》卷二十五经云︰
 
三界虚妄,但是心作。
 
 唐译卷二十六经云︰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魏译《十地经论》卷八云︰
 
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藏文北京版(ngi, 254A.2)作「khams gsum pa ni sems byuv ba tsam du zad pa'i phyir ro/」﹞。
 
[79] 「心尔」,金陵本作「尔心」。《义演》牒文无「尔」字。
 
[80] 实则不独陈那,无着、世亲、无性等,亦立唯识体上有见、相二分,
 
 在解「唯二」时说「有相、有见二识别故﹝藏文作「rnam par rig par
 
 rgyu mtshan dav lta ba dav bcas pa'i phyir ro/」﹞。」
 
 玄奘译《摄论‧无性释》卷六云︰
 
谓唯一识,所取、能取性差别故,于一时间分为二种。又于一识似三相现──所取、能取,及自证分,名为三相。如是三相,一识义分,非一非异,如余处辨。
 
 「又于一识」以下文,藏文无。唯「自体分」,尚未名「自证分」。
 
[81] 「逐」字,金陵本误作「遂」。
 
[82] 「自体」,谓自体分。
 
[83] 即第三自体分能﹝返﹞缘﹝第三﹞自体﹝分﹞。
 
[84] 如前所引《大毗婆沙论》卷九,破大众部「自性能知自性」十四难
 
 长文。
 
[85] 缚、相二种,《大毗婆沙论》无。
 
[86] 无须根等为增上故。
 
[87] 即「慧亦自缘慧,但名法念住」。
 
[88] 「喻」,谓灯体。
 
[89] 如前亦引。
 
[90] 但第三缘第二、第四缘第三、第三缘第四,与第二缘第一不同,前
 
三均属自体上内缘。如正智缘如,不待别根为增上缘,不待变相而为所缘缘,行于体相,非相状故,与见分为一体之上,三种义用分故。第二见分行于相状或体相时,即有第三第四与之同起故。亦即第一相分与第二见分,得一体生时,已经具有别根增上缘及亲疏所缘缘,第三同时缘于见分,不再须其余增上诸缘,即随生起。自体分上不但现似二分,亦有第四随生起,共自第二分故。又见分虽亦为能缘,但或量、或非量,与第一或别种生故,故为自体分上之外缘。
 
[91] 道邑《义蕴》云︰
 
以此解前诸难。今缘他界等皆约见分﹝缘相分﹞,不约自证﹝缘见分﹞。若约自证,即缘自界、有为、有漏故,有前诸难。若约见分,皆无过失。此解「心若自缘」以下难。
 
[92] 「他」,谓第六识。
 
[93] 连同「心若自缘」。以上三难作解。
 
[94] 「别章」,应别有〈四分章〉,已佚。
 
[95] 即料简、细解所缘境。
 
[96] 初中又二︰一、解共相种,二、解共相果。
 
[97] 虽亦变现他有情扶根尘、身、语等,是不共中共。
 
[98] 「外处」,对己根身而言外。
 
[99] 《瑜伽》卷六十六「任持诸行七因缘」中第六云︰
 
由善、不善、无记作意引发先业,能牵诸行令住不绝︰所谓外分﹝「外分」藏文作「外事」﹞,共不共业之所生起。
 
[100] 智周《演秘》云︰
 
若言扶尘属自内身,不相例者,祇由此义,扶尘名为不共中共。宅等名共中不共,外内异故,复不属他,故非初﹝共中共﹞摄。……且同地器,有情共变,由有别业,于此复分宅等诸境。
 
[101] 如本论卷二云︰
 
有义:唯能变似依处。他根于己非所用故,似自他身五根现者,说自他识各自变义。
 
[102] 「彼」,谓所造色。
 
[103] 「宗」,《义演》作「宗」,余作「室」。
 
[104] 「亦」字,《义演》牒文有,余无。
 
[105] 《瑜伽》卷五十四原文为
 
问︰何因缘故诸有对法同处一处,不相舍离﹝藏文作「tha mi dad pa」﹞,而不说名无对性耶?答︰随顺转故。由彼展转相随顺生,不相妨碍。又由如是种类之业增上所感,如是而生。何以故?一切色聚、一切色根共受用故。若异此者,一切聚中非有一切地等诸色不相舍离。若尔,眼等诸识境界便不遍满一切聚中,如是应无遍满受用。是故当知定有诸色同一处所不相舍离。又有诸色,或于是处互相妨碍,或于是处不相妨碍。如中有色等,而彼诸色非无对性﹝藏文作「如彼诸中有色等无对」,而非指余色非无对性﹞,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106] 谓与日月等明相违。
 
[107] 《枢要》卷中云︰
 
「如众灯明,各遍似一」,相各各别。《对法》第二眼识于二根发,如二灯共发一光﹝原文为「问︰为常依一一眼故,眼识得生,为亦依二耶?答︰亦得依二,明了取故。所以者何?若俱开二眼,取色明了,非如开一。譬如一室,俱然二灯,同发一光,照极明了。如是一光依二灯转,当知此中,道理亦尔」﹞。
 
此云何通?此,以随说小乘法为喻,彼据大乘体义为喻,亦不相违,如因俱声共大造故﹝《对法》卷一云「因俱者,谓手鼓等声」﹞。
 
若尔,多灯共处,其影便殊;云何共造?今正释者,如一盏中有多灯炷,及因俱声大种邻近,共造一色。两盏别炷,不共造色,故影有别。
 
[108] 灵泰《抄》云︰
 
若灯光与日光相违,即喻自心上木石,遂碍自心上木石也。
 
[109] 即《瑜伽》卷五十一、《显扬》卷一。
 
[110] 如《瑜伽》卷五十一云︰
 
谓能了别依止缘内执受阿赖耶识故,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间相。譬如灯焰生时,内执膏炷,外发光明。
 
[111] 「变」字,《义演》、金陵本作「缘」。
 
[112] 陈真谛译《立世阿毗昙论》卷十〈大三灾火灾品〉第二十五云︰
 
复次,二十小劫来续,是中一千世界处所空无所有,犹如暗穴,上无覆盖,空住二十小劫。佛言︰比丘!是时世界更欲起成,是世间法。然,初起世界时,若有众生已生长业能大梵果报,舍前报已,来入中阴。因色界四大和合,大梵宫殿地自然而起,白净光明隐蔽余处,色相圆满观无厌足,心所爱乐,住未有人。
 
[113] 《说无垢称经》卷一〈序品〉云︰
 
尔时,持髻梵王语舍利子︰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为不严净。所以者何?如是佛土最极严净!
 
[114] 「索」字,金陵本作「娑」。
 
[115] 「索诃界」,梵文为「saha」。
 
 灵泰《抄》云︰
 
旧云「娑婆」,今言「索诃」。……此方菩萨行事时,多有恶人恶事之所恼乱,此方菩萨能堪忍之,故说此世界名堪忍世界。
 
 又解︰
 
此方众生有众苦所恼,不求出离,取生此处说此众生,名为堪忍。故说此土名为堪忍。
 
 后解为胜。
 
[116] 道邑《义蕴》云︰
 
「亦在此界至有漏净土」者,菩萨第八变,故是有漏也。言「外法」异生亦不应变」者,谓他界外异生不能变此界有漏净土也。此界四善根等虽是异生,可能变之。此有漏名相净土,诸佛所变无漏净土,名体净土。或应「外法」误,为「诸」字。
 
[117] 道邑《义蕴》云︰
 
既有当生,即无器成无变之过。
 
[118] 如《瑜伽》卷五十一云︰
 
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于非想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
 
[119] 「无间」即无间地狱。
 
[120] 灵泰《抄》云︰
 
第四禅中无想天,是云外道生处。
 
[121] 指《立世经》所说。
 
[122] 「作」字,《续藏》注云︰一作「依」。
 
[123] 或护月第一义。
 
[124] 「假」字,金陵本作「似」。
 
[125] 如理《义演》云︰
 
前月藏云一切变,此云当生者变者,所以云「狭」。
 
[126] 智周《演秘》云︰
 
以第四禅不坏、不成,故但举彼成坏同处。
 
 道邑《义蕴》云︰
 
此方三禅等未成有情﹝世间﹞故。前师意说此界现居及此界当生者变,故作是难。未成世界先以一劫成器,后十九劫成有情世间;若坏劫,先以十九劫坏有情﹝世间﹞,后一劫坏器﹝世间﹞。
 
[127] 《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中解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四部说「色
 
 无色界具六识身」云︰
 
三界之中,许皆有色、微细根、大,于彼得有。故无色界具六识身。以义准知上界亦有香、味二境。但少异故,略而不举。……问︰无色既有色,何名无色界?答︰有细无粗色,故名无色界。问︰色界色非粗,应名无色界!答︰色色虽胜欲界,然劣无色色,但可名色界,不得无色名。
 
[128] 灵泰《抄》云︰
 
梵王至欲界地上犹如沙上着油,油即直下,又如面中立,又如云中行,皆陷入也,必别变地方,乃得住。又如《大般若经》第二﹝〈缘起分〉第一之二,意﹞说如欲行欲界地上,必须别变金刚,始得行住也。何以故?欲界地粗疏、色身密,若不变者,直陷入地中,故须变之。
 
[129] 「故」字,金陵本作「及」。
 
[130] 灵泰《抄》云︰
 
若二乘人,则不生彼天中。彼天中为有梵天、有邪执,不生大梵天也。意说不还不得生大梵王天,其不还果生梵辅天,以不见大梵﹝天﹞王故。又梵王天虽与梵辅同是一地,其不还圣者即不变自地大梵王宫。以此准知圣者生无云广果天中,其第八识不变无想天宫,以圣者不生彼天故。又欲界圣者更不入地狱,故其圣者第八识但变地狱处所,即不变刃山等苦具。
 
然具实言,其不还既是圣人,亦见大梵王,其圣者第八识亦能变大梵宫也。今者亦总相故,言生梵辅天,若圣若凡皆不见梵王,亦不变梵宫也。
 
[131] 「孤」字,金陵本、《义演》作「个」。
 
[132] 道邑《义蕴》云︰
 
如梵王下欲界时,佛别变为器,方得依持,此共中不共也。所居之处,欲界同变,名为「共」。自所变器,唯自受用,故名「不共」,如孤地狱在山中。欲界器色虽复同变,一类有情见于地狱,亦是共中不共也。
 
问︰梵王下来,变欲界不?若言不变,如何言共?若言变者,异界、异地,如何能变?答︰此由通力变之,无失。
 
[133] 如《对法》卷五,说九种增上义中,第二增上义云︰
 
引发增上者,谓一切有情共业,于器世界。故有漏业于异熟果,如是等。
 
[134] 「执受」,即「内境」。
 
[135] 次解有根身。
 
[136] 如本论卷二云︰
 
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
 
[137] 如本论卷二云︰
 
种子虽依第八识体,而是此识相分,非余。
 
[138] 如理《义演》云︰
 
第八识以种子为相分缘者,是前三师中第三护法正义,谓护法计无色界无色身不缘下器故,但缘种故。前论云︰「由是,设生他方自地,彼识亦得变为此土。」故知许傍变,不言上变下。问︰前二师缘种不?答︰虽前二师无色界亦许缘种,然护月师许第八通缘三界,故上无色第八缘下欲界器等。
 
[139] 智周《演秘》云︰
 
此前二师会《瑜伽》﹝卷五十一﹞文也。此师无色,实缘下器。《疏》有二解︰初云︰以无色界无身,故隐下器色不论,但言缘种。二云︰约自证说,不言缘外器,寻文可解,此同护月。
 
[140] 「彼」,即指真如。真如是识性故。
 
[141] 以证自证分无用故。
 
[142] 本论卷八云:
 
净八识聚,自他展转皆有所缘,能遍缘故,唯除见分非相所缘,相分理无能缘用故。
 
[143] 「亦不离识」四字,金陵本重复。
 
[144] 灵泰《抄》云︰
 
然心所法不依识自体分住,不同种子依自证分﹝为本识之所摄持﹞。其心所不同色法是识所变﹝现﹞,然心所法﹝与识相应﹞,亦名唯识也。
 
[145] 此乃又问。
 
[146] 道邑《义蕴》云︰
 
又若随现行,即名烦恼。若随识性,可非烦恼。
 
[147] 「彼」,谓无色界。
 
[148] 如理《义演》云︰
 
谓摩诃婆阇波提﹝梵文为「maha-praja-pati」,悉达多之姨母﹞入般涅槃,色、无色诸天心生渴仰而生悲感,遂下于欲界,佛边侧立,泪下如雨。此界有情第八识而得缘之,故知欲界赖耶缘异地、器。……此泪身等是定果色,法处摄,色即彼地器。……圣者即能办如是事。以利根故。
 
[149] 此论主难问。如理《义演》云︰
 
我本难意云︰如何相分与见分而不如第八缘种,种子与见别地系耶?今乃将第八缘身器,第八见、相别地系。答我者,此同前难,何劳引来为证?即前疏文﹝意云﹞何故不如此中种子与见别地系。
 
 此为难文。
 
[150] 见本论卷四。
 
[151] 本论卷四云︰
 
应知此意但缘本识见分非余。彼无始来一类相续、似常、一故。
 
[152] 智周《演秘》云︰
 
但若不许缘异界境,天眼、耳根与八系别,第八不持,故应烂坏!若尔,何名有情?
 
[153] 智周《演秘》云︰
 
二界身俱变故,识外别有异界身故,此即增也。第八不持天眼耳根,便成烂坏,故是减也。
 
[154] 如本论卷十云︰
 
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有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识皆是有漏,纯从有漏因缘所生,是苦集摄,非灭道故。善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缘杂引生故,蕴等同异,类此应知。
 
[155] 《俱舍论》卷二云︰
 
身、眼、色三,皆通五地︰谓在欲界、四静虑中,眼识唯在欲界、初定。
 
 又云︰
 
随身所住眼见色时,身、眼、色、识、地为同不?
 
应言此四或异、或同︰谓生欲界,若以自地眼见自地色:四皆自地﹝见、相同地﹞。若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身、色──欲界;眼识──初定﹝见、相别地﹞。见初定色:身属欲界;三属初定﹝见、相同地﹞。若以二静虑眼见欲界色:身、色──欲界;眼属二定;识属初定﹝见、相别地﹞。见初定色:身属欲界;眼属二定;色、识──初定﹝见、相同地﹞。见二定色:身属欲界;眼、色──二定;识属初定﹝见、相别地﹞。如是,若以三、四静虑地眼,见下地色,或自地色,如理应思﹝以上约身生欲界者说﹞。生初静虑,若以自地眼见自地色:四皆同地。见欲界色:三属初定;色属欲界。若以二静虑眼见初定色:三属初定;眼属二定。见欲界色:身、识──初定;色属欲界;眼属二定。见二定色:身、识──初定;眼、色──二定。如是,若以三、四静虑眼见自地色,或上下色,如理应思。如是,生二、三四静虑,以自、他地眼,见自、他地地色,如理应思。
 
 如理《义演》云︰
 
或有与自识见等同地系,如上眼、耳见下三灾。即见分与本识同地系,然相分与他下界本质,同地系。若身在下地,初禅天眼、耳识缘彼色,虽见相同地系;然下﹝地﹞第八不变上地色故,亦见相别地系。
 
问︰如前分别变,而无实用,见相皆同地系,如何此中见、相别地系耶?答︰分别变中,亦有差别︰且如见分缘境而随相增,执境在心横生计度,此即见、相,同地系。若见分是善、无记,又非缚法,现量缘境,不妨相、见别地系。若欲界眼识等,与贪等相应,缘境时,故相、见同地系。上界不尔。
 
问︰上地眼根等,既不能发识者,即第八所变,便无实用。如何乃言因缘变者,皆有实用耶?答︰色界上、二禅以上,五根虽无发识用,而有质碍等实用。又欲令上界身扶根尘严好故,又庄严身故,所以须变。
 
问︰上界五根,几地有用?鼻、舌二根,初禅即无用。以段食唯于欲界有用,上地无香味,所以初禅虽有根而不发识,香因缺故。眼、耳、身三,初禅犹能发识,有寻伺故,闻见梵王说法等事。以上无者,谓无寻伺,所有言说、见色、闻香声等,皆下识。
 
[156] 「下」字,金陵本误作「不」。
 
[157] 本论卷二末云︰
 
何故此识不能变似心、心所等,为所缘耶?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随因缘势力故变,二、随分别势力故变。初必有用,后但为境。异熟识变,但随因缘,所变色等,必有实用。若变心等,便无实用。相分心等,不能缘故。须彼实用,别从此生。变无为等,亦无实用,故异熟识不缘心等。至无漏位,胜慧相应,虽无分别,而澄净故。设无实用,亦现彼影。不尔,诸佛应非遍智。
 
[158] 「第」字,金陵本无。
 
[159] 如理《义演》云︰
 
如下说变根不变根,有二师说。初师即安慧。第二师是护法。
 
[160] 谓男女根。
 
[161] 如本论卷二云︰
 
有义:唯能变似依处,他根于己,非所用故。
 
[162] 安慧《辨中边论释》只说「似根﹝「似根」藏文作「似有情」﹞」与
 
 「似义」境均似「所取性」现,相分均遍计所执,未广分别。
 
[163] 扶根尘及身语等。
 
[164] 如本论《述记》前文说二种不共云︰
 
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自识依用,非他依用故。二、不共中共:如自扶根尘,他亦受用故,根即不尔。
 
[165] 即「不共中共」。
 
[166] 即变似他身诸说中。
 
[167] 此安慧等第一师说。
 
[168] 见《辩中边论》原文为:
 
「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身」,藏作「相续」﹞五根性现。
 
 该论《述记》卷上云︰
 
梵云「萨埵」,此云「有情」。五根是别,成根有情,名有情也。
 
[169] 谓第四颂前半。
 
[170] 「本识」,藏文亦不作「本识」。
 
[171] 《辩中边论述记》卷上云︰
 
非是本识能缘变我及与识也。若许变者,即违彼旧论长行。长行自释云︰「似我者,谓意识与我见,无明等相应故。似识者,谓六种识。」
 
[172] 「是根」,金陵本作「根是」。
 
[173] 此谓真谛三藏。
 
[174] 真谛译《摄论‧世亲释》,以阿陀那识为末那。
 
[175] 《中边论》云︰
 
似根者,谓识似五根于自他相续中显现。
 
 藏文同。
 
[176] 非谓变他根。
 
[177] 谓无起识之用。
 
[178] 「彼」,谓《辩中边论》。
 
[179] 「彼」,仍谓《辩中边论》。
 
[180] 灵泰《抄》云︰
 
此论主逐难。设令色界无段食故,可许无鼻、舌二根。欲界既有香味,是段食故,如何得无鼻、舌二根也。
 
 道邑《义蕴》云︰
 
色界根依可相随逐,欲界不尔。见身死者,余骸在故;眼根枯陷,依处在故;如何前说由用依处亦变似根?
 
[181] 如理《义演》云︰
 
不可将上界变根例欲,亦言变根。
 
[182] 如理《义演》云︰
 
纵然无根,亦变尘故,如无目人,自虽枯陷,亦变他依处也。
 
[183] 灵泰《抄》云︰
 
或借识起者,若借识力,即身在上三静虑借初禅眼、耳、身三识以见色、闻声、触境,不是此中正取,是疏主傍取成。若此中正意,若约第八识所变者,即唯取定、通力。若通前六识言之,自地兼取借识力,即不取法力、他力。所变自地他身器等不定,由此定、通能变身、器等物也。又为疏缘,上地得见下,下地得见上故,引借识力,是正取也。
 
 智周《演秘》云︰
 
问︰与定、通力二有何别?答︰身在于上,不起于下,定、通等也。所以如疏,起下地散识,故有别也。
 
问︰起下散识,岂不依上定、通引耶?若许尔者,即定通摄,何乃别开?答︰不尔,所以别开。
 
问︰设上定、通为缘引者,岂不得耶?纵定通引,然是他地,所以别开。更思。
 
 以上借识力起。
 
 《枢要》中云︰
 
由行大愿引他地色现在前。
 
 灵泰《抄》云︰
 
「或大愿力」者,若地上菩萨欲化有情,随愿受生。
 
 如理《义演》云︰
 
「其大愿力,唯意识有」,或神通变,或受生起。
 
 以上大愿力。
 
 《瑜伽》卷三十七初解「法威力」云︰
 
谓诸胜法﹝此处专指六波罗蜜多为法﹞,有广大果,有大胜利,是名「法威力」。
 
 《妙法莲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第十九云︰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184] 智周《演秘》云︰
 
问︰天眼、耳根既与异熟眼耳同处,同取境不?若同取者,云何异熟而能远取?又如能发眼、耳通?若不发者,如何同取?若不同取,二根同处,云何得有取、不取耶?
 
答︰为二释︰一云同取:通力引生,远取何失?如欲界根,有长养等,既同发识,此亦应尔。二、不同取:言定等力,据识缘境。又若异熟能发彼通,何须起彼天眼、耳根?亦同一处,业力不同,见等各别,同处别发,亦复何失?
 
[185] 「马胜比丘」,梵文为「awvajit bhiksu」。
 
[186] 见《俱舍论》卷四等。
 
[187] 「生」,即众生。
 
[188] 道邑《义蕴》云︰
 
但由定力令他见身,即是器摄,非变身也。若据依止,以无根故,非依止故,不可名身。若据积聚,亦可名身,以可见故。
 
[189] 「离」,谓远离。
 
[190] 如本论卷七云︰
 
前五心品未转依位,粗钝劣故,必仗外质,故亦定有疏所缘缘。
 
[191] 《枢要》卷中云︰
 
其上天眼、耳见闻下色声,不托本质,如﹝下﹞第七卷解﹝「必仗外质」﹞。第八得自相,见、相异界摄;五识得自相,应许别界收!不许别界者,云何名得自相?第七卷解,不许。今解云︰许异界无失。先解,得处自相;今解,得事自相。
 
 智周《演秘》云︰
 
如菩萨等变身为鱼、地、海、金、酪,下界有情得受否耶?若不受者,变之何益?若许用者,有情第八岂不缘彼?不缘而受,非唯识故。故知因他通力而引能变异地、身器等也。即彼扶尘,名为身也,鱼、金、酪等,非欲界故。
 
设若救云︰有情六识托菩萨等所变米等以为本质,变而乃用。亦如上眼缘下三灾托下第八所变为质。此亦不然,纵缘自六所变之者,第八从本言由通力,亦何伤也?与余常时境不同故。
 
前云上眼托下第八,由上第八不得缘下。所以然者,若上第八自变下灾,粗细既隔,于彼何用?又非定通之所引故,由斯不变。若变鱼米,而有用故,复通力引,何得相例?若粗细别,不许变者,即余六识亦应不缘!粗细隔故。
 
若尔,因八,缘无漏失!答︰亦无违,不亲缘故。若言亲用而方变者,第八不应变他扶尘六,亦不变菩萨鱼等,非亲用故。若许亲用,便非唯识!又论明言定通等力,界地自他而不决定,何强分别,致有多违?可谓与蛇而安足矣!
 
 又云︰
 
上来作欲界化,下见自地,理亦不然。言作欲化,似欲界故,实上地系。欲界地法,无修得化,如下当辨。
 
 道邑《义蕴》云︰
 
既相离者,第八不缘,即眼识等缘上下时,据无本质。
 
问︰既违下﹝卷七﹞文,理应有质,此论谁耶?答︰托他第八所变为质,如前已明。
 
[192] 《瑜伽》卷五十四原文:
 
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犹如变化,彼果、彼境及彼相应识等境色,是实物有。
 
[193] 「威德定」,藏文作「mthu las byuv ba ting ve 'dzin/」。
 
[194] 《瑜伽》卷五十四续云︰
 
又定所行色,若依此系定,即由此系大种所造。又此定色,但是世间,有漏、无漏,由定而生,非出世间。由此定色,有戏论行定为因故。又非一切所有定心皆有能生此色功能,唯一类有,如能起化,谓不思惟﹝藏文作「rnam par ma brtags pa/」﹞,但由先时作意所引离诸暗昧,极善清净,明了现前﹝藏文作「mvon par brjod par snav ba/」﹞,当知是定乃能生色。若定力励﹝藏文无此四字﹞,数数思惟,假胜解力而得见﹝藏文作「snav ba/」﹞者,当知不能生起此色。又复此色,虽非出世定之所行,但由彼定增上力故,有一能现。当知此事不可思义。
 
 《略纂》卷二十八解云︰
 
法处色中如对法﹝卷一﹞五种﹝极略、极迥、受所引、遍计所引、自在所生色﹞;定自在所生,有二种色︰谓有威德定,及假相非威德定者,此中唯言威德定。即法处五色中四全、一分是假,一分是实。
 
何故如此者?非定实用故,如理应思。
 
何谓威德而言是实?如下文是无漏故,名为威德。圣者法故,名为威德。其此定色得实作事,如实作色。其非威德定色,唯令他见,非实作事,不如实作。
 
问曰︰无漏定色,见谛方得,此稍可得有漏之定,何故得有如是实事?圣人无漏种类故得,如下文增上力故得。又准下文无分别智增上力故,后得智起此色者,有漏定不得,此中据体实,是无漏,相似有漏,故言无漏有漏。
 
问︰然无漏中,三乘皆得无漏,何人得之?于大乘中,有威德定。虽有,初地、八地二处,皆有其名,依于何地?又大义曰︰此通有漏,有漏者,非实,不任受用故;若非假想观,任用者,亦是实有。
 
此中言彼果彼境者,大义曰︰「果」者,即由定力令本识别变现色尘者是。即入净土后得智力故,令本识别变为尘,此是定果实有也。言心之果故,是定所缘故,故此定色,望定亦是果,亦是境界,而是一物也。
 
问曰︰唯定一数所变之色是实物有?答︰同时心王心所所变,亦实物有。故论云:及彼定相应识等境色是实物有。释通疑难也。
 
[195] 道邑《义蕴》云︰
 
如八地菩萨变鱼米等,无漏心引,唯是无漏。而第八不缘,仍是有漏,故不相似。
 
[196] 道邑《义蕴》云︰
 
此一段文,元本不次。此中正以六门明第八识变通定等色,第一正解变漏无漏。何故乃明眼、耳等识?是故此文合在「天眼、耳非必有本质」等下说。何故尔耶?前解天眼、耳识有质、无质,故次明相、见同系、别系也。
 
言「由此三识所知必同初禅系」者,所知即相分也。意说以初禅三识缘二禅等色,相分随见亦初禅系。今言三识,即眼、耳、身识。《疏》中二解,后解为正。有漏五识,必须仗质﹝卷七云「必仗外质」﹞。既是性境,不可随心。前解且据非必有质,故不正也。
 
问︰眼、耳得离境可能缘依上色;身识合中取,如何上缘?答︰下缘身识不取离,借识依上根,何妨依彼境?
 
问︰三识缘上境,托谁为质?
 
有云︰托自第八所变为质,以同界故。粗细相似得相依持者,此未必然。上下地殊,粗细既别,何必依持?又准正义,唯言自他第八识变,不言自界。故第四禅第八所变各异,理不应言托自第八,托他可尔。
 
[197] 《瑜伽》卷三十七说能化神境智通云︰
 
复能化作相似境界﹝不只「能化作与根相似根所依处」﹞︰谓饮食等、末尼、真珠、琉璃宝等所有色、香、味、触所摄外资生具,若彼相似,若异于彼,随其所欲一切能化。
 
[198] 谓净土中有林声说法等事。
 
[199] 《瑜伽》卷五十三云︰
 
当知此中就业增上所生诸色,说无色界无有诸色,非就胜定自在色说。何以故?由彼胜定于一切色,皆得自在。诸定加行,令现前故,当知此色名极细微定所生色。
 
[200] 「波罗蜜多声闻」,即广慧声闻。
 
[201] 道邑《义蕴》云︰
 
以无加行心因能起,故彼香味生因缺也。
 
问︰何故彼无加行因?答︰一、由无鼻、舌二识,二、无香味种子,三、由无能造四大;故无加行之心,由此,定果无香味也。
 
[202] 《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原作:
 
光音遍净天,乃至于有顶。
 
[203] 道邑《义蕴》云︰
 
此有胜力,不同凡等,故皆能变色、无色界香及味也。
 
问︰俱是广慧声闻,何故无色界者不能变香味耶?答︰无色界中,定慧不均,故彼劣也。
 
[204] 即本论《述记》卷五中及《大乘义林章》卷十五〈胜定果色章〉
 
 同。
 
[205] 如《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胜定果色章〉三门解「自在所生造
 
 色」中:
 
三、大种所造者,五十四说胜定果色「若依此系定,即由此系大种所造」。又说此色胜定力故,先起大种,然后造色变异而生﹝引意,文如上引﹞。又说此色不依大种,然从缘彼种类影像三摩地发故,亦说彼大种所造。非依彼生,故名为造﹝意引,原文如上引﹞。
 
﹝《瑜伽》﹞六十六言︰问︰世尊说有无见对色,当言何等大种所造?答︰若彼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诸法,影像生起,当言欲界大种所造。﹝若彼定心﹞思惟色界有色诸法影像生起,当言色界大﹝种所﹞造亦尔﹝原无「亦尔」二字﹞。
 
《显扬论》十八说法处色有十二相中第五「非实﹝大种所﹞生相」故。
 
虽此五文作诸异说,今详造义,莫过二种,由彼所缘亲疏大种唯二类故。一者、触处:业等所生本四大种,此通身根、身识、俱意、第八识境。二者、法处定果大种:此唯定意,第八识境,或五识境前通异熟、长养、等流,后非异熟。前唯欲、色二界所系,或通不系;后通色界、无色界系及与不系。五中初文依后大造,随能缘定,处所系故。
 
此言「系」者,是摄属义,非系缚义。不尔,无漏应非大造。随所摄属何﹝〈章〉作「何」,《杂集疏》作「八」﹞等至中大种造故。前第二文,义亦同此。谓由胜定先变大种,后造色生,即随能缘定地大造,随定前因及义,说彼大种先起,实俱时故。此大通是三﹝〈章〉作「三」,《疏》作「二」﹞识之境。亦许定力先起定果本识等境,大后造生故。或此文说依初大造,定先击起触处大种,后造生故。前第三文,依初大造。虽定亦变大种亲生,初变境心要托触处、法处方起,故说本质大种所造。定大种劣,不说依起;然非本大亲实能生,亲能生者定大种故。前第四文,义亦同此,随所思惟本大造故。
 
《显扬》意说,非实触处大种亲生,说非大造,非定中无。若初大种,通三识境,大种皆能造后定果色,相依而有,成造义故。是疏远造,非亲近造故﹝《疏》无﹞。若复﹝《疏》作「后」﹞大造通三识境,俱能为依起造色故,是亲近造,非疏远造。若依初造,或以下大能造上色,或以有漏能造无漏,或以自处能造他处;若依后造,唯自地造,非他地造,唯以有漏能造有漏,唯以无漏能造无漏,唯以自处还造自处,皆唯自类,一切非他故。设有诸处,彰造不同,据理寻文,未逾此二。
 
有义:此造应总立三。亦有不依本质,定果得成造故。前初文说随所系定大种造者,此依依处大种所造。如依此处入彼定时,不仗本质,先定期心不变大种,彼所造色岂无大种?即随所依床座等物,或所依身大种所造,故应别立第三依处。虽无加行,然以理摄,即触处大。二大种中,初大种摄。
 
[206] 上已具引。
 
[207] 智周《演秘》云︰
 
通依定生,故通名果。
 
[208] 《瑜伽》卷九十八原作「业及业果」。
 
[209] 如本论卷十云︰
 
虽说变化无根、心等,而依余说,不依如来。又化色根、心、心所法,无根等用,故不说有。
 
[210] 道邑《义蕴》云︰
 
此释先立之所以。由离我执,心无高下,故千万亿共立毛端或「平等心」者,既定心故。由定果变身共立。
 
 《瑜伽》卷五十四原文为:
 
「心自在转微细性」者,谓色、无色二界诸色。如经说︰有等心﹝藏文德格误作「无等心」﹞诸天曾于人中﹝藏文无「曾于人中」四字﹞如是如是资熏磨莹其心,随此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处,展转更互不相妨碍。
 
[211] 「有」,谓有通力。
 
[212] 道邑《义蕴》云︰
 
色界兼有通,亦令二界天毛端互相见。
 
[213] 见《华严经入法界品》。
 
[214] 「舍利弗」,梵文为「wariputra」。
 
[215] 如《瑜伽》卷五十四云︰
 
又定所行色,若依此系定,即由此系大种所造。
 
[216] 「力」字,金陵本作「也」。
 
[217] 如《佛地经论》卷一云︰
 
若尔,菩萨五识不缘受用土耶?虽依彼力,自识变异,然相粗、妙,不相似故,非五境摄。
 
如来五识可不缘耶?佛缘识心,作用相似,假名五识,实非五识。恒在定故,余处宣说五识体是自性散乱,无有定故。
 
若尔,不从五根生耶?如来五根及色、声等,相同根境,假名五根及色等境。定心变故,实是法界自在生色。
 
若尔,四知﹝疑为「智」﹞应不同时!无有一时、一类,多识一身起故。
 
许亦何失?如实义者,如来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非是有漏、亦非无漏,非善、非恶、非无记,非蕴、处、界等法门所摄;但随所宜,种种异说。余处﹝《对法》﹞说言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八无记等,但就二乘异生等境粗相分别,不就诸佛诸大菩萨甚深境界。故余处说如来非实蕴、界、处摄。所有善等皆是示现,乃至广说。
 
  《枢要》卷中以七门分别胜定果色。
 
 其第一门云︰
 
一、凡圣起:如《对法抄》﹝《杂集论述记》卷五「三门分别」中,第一凡圣起门﹞色界通果,可通凡圣﹝如《瑜伽》卷五十四云「又此定色但是世间,有漏、无漏,由定而生,非出世间。由此定色有戏论行定为因故」。又云「『心自在转微细性』者,谓色、无色二界诸色。如经说有等心(藏文德格版误作「无等心」)诸天曾于人中如是如是资熏磨莹其心,随此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处,展转更互不相妨碍」﹞。如三十三文﹝如云「又圣非圣二神境通有差别者,谓圣神通随所变事,随所化事,随所胜解,一切皆能如实成办,无有改异,堪任有用。非圣神通,不能如是,犹如幻化,唯可观见,不堪受用」﹞,若无色界毗钵舍那菩萨﹝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lhag mthov gis spyod pa/」﹞能缘三界及无漏。亦有定果色,泪下如雨,及宫殿香等故,未必要是声闻能变,非是地前故。皆通凡圣,皆能起之,有用、无用,故成差别,如三十三说。
 
 其第二门云︰
 
第二依地者,此有二门︰一、能变依,二、所变依。能变之中通力,唯四定。如《唯识疏》﹝卷十六云「此在色界,亦通无色」﹞定力通无色。色界六地、无色四地,可然。余七方便,作用狭劣,欣厌上下,无胜力能,故不能变。或除方便初未至,亦无能故。
 
有义:非想行相微细暗昧,初近分地亦无广通,故亦不能。此上随所依,通有漏、无漏﹝以上为能变依﹞。所变依者,变色无色界,及与无漏,决定皆得,随能变故。于欲色界中,如身在下界,意引定果色,与上界色类相似及无漏者,欲界五识未必能观,名无见无对。下界第八所缘可尔,如天眼耳通扶根尘等,此类甚多。若有四禅少作欲界化,能引粗色似欲界者,为令欲界众生受用,即令五识第八所得皆欲界系。随意乐力起色界故,亦复无遮。三十三文云:圣神通变能令受用,成办所作故。
 
 其第三门云︰
 
三、有漏无漏:凡夫所变,唯有漏,不能令用,唯令他见,如三十三说。圣者所变,通有漏、无漏。因五、第八见,皆唯有漏,相势同故,唯无记性。在果﹝位﹞,唯无漏善,自、他俱然。第六意变,自他俱通有漏无漏,通善无记,利、戏别故。然无色界及中间禅,唯是善性,无通果,唯定境,无记定不能变故。四静虑果,即通无记。此在七地以前二乘、异生,非八地等。
 
 其第四门云︰
 
四、具境多少,不变根等:如《对法抄》﹝《杂集论述记》卷五「三门分别」中,第二境多少门﹞等。﹝《大乘义林章》卷十五〈胜定果色章〉第二十全同《对法抄》。如云「二、境多少者,五十三说胜定果色『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又《显扬论》第四卷初胜处(一、内有色想,外诸色观少若好,若恶,若劣,若胜,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得如是想,名初胜处)云『若胜』,『若劣』者,谓净不净色、声、香、味、触之所摄色。由如是等诸诚证,故知此色若假、若实,有漏、无漏,皆具五识。九十八说变化不能为四事︰谓业果、心、心所,及根。故余一切,皆能变化。五十四说『胜定果色』、『当知唯有显色等相』、『于彼香等生因缺故及无用』者,此言意显︰异生定前加行因劣,故不能变起香、味等色;设复变之,无彼实用;非诸圣者。又有漏定势力微劣,唯能变起色、声、触三。香、味,无前加行因故,不能变起;设变无用,非无漏心。又二乘者不能变起香、味二种,非诸菩萨。又以欲界为本质者,具有五境。以上界色为本质者,无香、味二,上界地无种子所托二种因故。又变欲界,具有五种;变色界境,但唯有三。随有无故,设托变彼,亦无实用,本质无故。若定果色,不变香、味。《华严经》(〈入法界品〉)说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云:持此经故,光音、遍净,乃至有顶初生退没,闻香悉(〈章〉有「能」字)知。彼界异熟,性(〈章〉作「先」)无香、味,若非定果,此是何香?非独变香,而不变味。故知定果通香、味等。《法华论》(末)云『(闻香知者,)此是知境,(以)鼻根知故』。诸根互用,不可说言。六十五(中)说威德定色『虽不与彼十有色处自相相应,然得似彼自性显现』。眼等五根既无根用,香、味二法,其用亦无。色、声、触三,有实用故。根为识依,所变之根识不依止,可无实用。香等不尔,其用宁无?香、味、色、触,其类同故。似根但是色等五摄。如前道理,已(〈章〉作「既」)广成立。故定果色,定具五境,香积佛饭,具五境故」﹞。
 
五、大种造性:如《对法抄》﹝卷五,已如上引﹞。
 
六、定通别:如《唯识疏》﹝卷十六,如上可知﹞。
 
七、界处所摄者,因中意识,第八所变之色,五识不得,定属法处。以境对根,及果对因,皆定尔故。能缘之根俱是意处、意界、意识界故。以果属因,定法界所摄故。不以影从质,五尘等摄。五不见故,亦得从质为名,名色、声、香、味、触等故。然有不依质而变,故不以影从质摄。若令五识得受用者,即通五外处,及法处摄,法处摄如前说。五境摄者,以境对根,离因说果故。若五识外境,以果从因,名胜定果色,亦法处摄。意俱八﹝〈章〉作「八俱」﹞境,相从亦尔。在佛果上五识、意识、第七、八所变实色者,从五识故,皆名五尘。不尔,佛果十八界,云何名无漏?《佛地》﹝卷一﹞、《唯识》﹝卷十﹞,广成立故;如散心五、八、意所变五尘,皆五尘故;佛果意识中,第七、八所变假色,如八胜处等,可唯法处。若五识等,亦五外境收。今唯于法处说胜定果色者,由在因中根本色故,多五不缘,自体微细,名无见无对。若神通等所变,许五见者,《显扬》第一胜定果色「所作成就」者﹝如云「三摩地所行境色云何?谓由下中上三摩地俱转相应心、心(所)法故,起彼所缘影像色性,及彼所作成就色性,是名法处所摄色」﹞,亦令他见,即非无见无对。非如散色,名无见无对,从本为名,非实无也。三十三云:凡夫神通定,犹令他见故,即依此义。
 
有说︰佛果无十五界。若不尔者,胜定果色应不法处!护法等解,约因位中,安慧许佛但说有处界,故唯法处说胜定果。不尔,如何《﹝集﹞论》言十八界种通有无漏,获常色故?前解为善。
 
[218] 「二」字,原作「三」。
 
[219] 《瑜伽》卷二原文:
 
又感成器世间业,此业决定能引劫住,不增不减。
 
[220] 《瑜伽》卷二︰
 
若有情数,时无决定。所以者何?由彼造作种种业故,或过一劫,或复减少,乃至一﹝藏文作「十」﹞岁。
 
[221] 「缘」,谓所缘。
 
[222] 堕法处色及定所行色。
 
[223] 智周《演秘》云︰
 
难云︰以因从于果,随现法界收,以境对于心,从识法界摄!答︰因缘亲办体,种随于现收。为境引他疏,故非法处摄。
 
 道邑《义蕴》云︰
 
难云︰种与现行非定异,种随现法收。现与种子非定殊,现应随种法处摄。
 
答︰有云︰种子因果俱是现,可随现法收。
 
若尔,现行因果俱是种,应当随种摄;若云亦有现行不能熏故,不可随种摄者,即彼伏种子不生于现,如何随现?又以因果俱现,故种随现;自类之种,因果俱种,复云何通?故知不可以因果俱现答也。应正解云︰现行易了别,种子随于现;种子相沉隐,不可现随种。
 
[224] 即极略、极迥、受所引、遍计所起四色。
 
[225] 如《瑜伽》卷五十四云︰
 
微细性略有三种︰一、损减微细性,二、种类微细性﹝藏文作「rav bźin cha phra ba bid」﹞,三、心自在转微细性。
 
[226] 道邑《义蕴》云︰
 
此第六不与五俱,强分别生,所缘根等,亦遍计摄。若定心等,虽亦犹缘根尘,此非遍计色摄。
 
[227] 智周《演秘》云︰
 
幽隐、显敞,名为暗、明。十处、法处,名为明暗者,义可断矣。
 
[228] 「十一切处观」,道邑《义蕴》云︰
 
即十遍处观也。谓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并空、识二也。
 
[229] 即是无法。
 
[230] 「假无为」,如虚空、择灭、非择灭。
 
[231] 智周《演秘》云︰
 
意说第六与五同缘。虽名分别,缘境有用。
 
[232] 此第一解。
 
[233] 第二解。
 
[234] 道邑《义蕴》云︰
 
第二解中,前之七识俱无实用,故难五识所变色等,应无碍用。
 
[235] 《成业论》中云︰
 
如何一一心、心所法从二种子相续而生?不见芽等从种生法有如是事,可藉多缘生于一果,无从二种有一果生。
 
 道邑《义蕴》云︰
 
《瑜伽》释家既许触等与本识同,即不违前无质碍难。
 
问︰彼《﹝瑜伽﹞论》既说同识变,所变根种不能发识、生现行等,如何名变?答︰彼论且约依他相分从实种﹝生﹞,故说为实,不言所变亦能发也。
 
[236] 本论卷三云︰
 
触等依识,不自在故。如贪、信等,不能受熏,如何有同识能持种子?又若触等亦能受熏,应一有情有六种体!若尔,果起,从何种生?理不应言从六种起,未见多种生一芽故。……
 
 此为第三解。
 
[237] 此第四解。
 
[238] 《瑜伽》卷七十八末同。
 
[239] 《佛地经论》卷六云:
 
化身亦名有心,亦名无心。有依他心、无自依心故。
 
[240] 本论卷十云︰
 
然变化身及他受用,虽无真实心及心所,而有化现心、心所法。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故能化现无形质法。若不尔者,云何如来现贪瞋等?久已断故;云何声闻及傍生等,知如来心?如来实心,等觉菩萨尚不知故;由此,经说化无量类皆令有心;又说如来成所作智化作三业;又说变化有依他心,依他实心相分现故。虽说变化无根、心等,而依余说,不依如来。又化色根,及心、心所法,无根等用,故不说有。
 
[241] 即真如。
 
[242] 《枢要》卷中云︰
 
「变无为等便无实用」等者,等取不相应法。无为「无实」,所等不相应「无用」,合而为文,非无为无用也。
 
有解︰真如未证「实」,假无为「无用」。二俱不缘,合而为文,故言「无实用」。
 
又解︰真如虽无实作用,今言「用」者,力用,即是真如离系之力。今言本识变为真如,不如本体,无实离系之力,名无实用,非无作用名无用也。此解为正。又设变影,心中亦无实用,所以不变。
 
[243] 即本卷。
 
[244] 本卷初云:
 
现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识亲所缘缘,如非所缘,他聚摄故。同聚心所,亦非亲所缘,自体异故,如余非所取。
 
[245] 「他」,谓心所。
 
[246] 「此结前解」。
 
[247] 「结第二解」。
 
[248] 会后解中违。
 
[249] 道邑《义蕴》云︰
 
有漏位中,第七无用;六亦通用、无用。第六之中,比量无用;现可通有用、无用。现量之中五俱者,一向有用。定心通用、无用──缘色等有用,缘根、心等无用。报心通用、无用,理准可知。
 
 智周《演秘》云︰
 
如第六意缘曾实境,熏成实种,后生实现。此虽比量分别变收,容有实用。第六现量,与五同缘,亦有实用。若定心缘十八界者,用通假实,如前应知。
 
[250] 或作月藏。
 
[251] 《瑜伽》卷五十三云:
 
当知此中就业增上所生诸色,说无色界无有诸色,非就胜定自在色说。何以故?由彼胜定于一切色皆得自在,诸定加行令现前故,当知此色名极微细定所生色。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二十、解颂文「不可知」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八、略标第八识相

 成唯识论疏翼 韩老之愿——《慈氏学全集》 成唯识论疏翼 编写《成唯识论疏翼》简介
 成唯识论疏翼 序言 成唯识论疏翼 凡例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一、宗前敬序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二、造论所为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三、释「彼依识所变」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四、广破外执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五、我执差别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六、释诸妨难──云何有记忆等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七、释诸妨难──谁造业受果等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八、破法我执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九、破数论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破胜论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一、破大自在天等执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二、破声常声显论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三、破顺世外道极微实常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四、总破九十六外道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五、别破小乘──正量部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六、别破小乘──经部、萨婆多等师..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