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二四卷
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点击:2169]   [手机版]
背景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二四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欲界日天子偈颂,第十首:
 
  【解脱方便自在尊,若有曾见一供养,悉使修行至于果,此是德天方便力。】
 
  我们从这一首看起。持德天子,他修的法门是「发生清净相续心令不失坏」,从这个地方成就的。偈颂里面把他的发心落实了,落实在哪里?在布施供养。举一桩事情,我们就知道这里面含摄境界是非常广大,也就是将他的清净心完全落实在工作、落实在生活。
 
  第一句『解脱方便自在尊』,这一句话是双关语,我们必须要清楚、要明了。表面上看,这是赞佛,称赞毗卢遮那如来;仔细去观察,这一句说的是我们性德。「解脱」这两个字,上面是讲因,下面是说果。我们凡夫被无明、见思烦恼缠缚住,所以不能脱离生死苦海,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佛教我们要把这个因解除,我们除去见思烦恼,就脱六道轮回;再解除尘沙烦恼,就脱离十法界;再解除无明烦恼,你就圆满成佛了。解就是放下,不肯放下,你永远脱不了现前的果报。如果造作恶业,前途就不堪设想,前途一片黑暗,黑暗是三恶道。所以把这一桩事情摆在最前面,我们修行证果就从这儿下手。「方便自在」,这是世出世间最可贵的,「尊」就是可贵。「方」是讲方法,我们生活的方法,工作的方法,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便」是便宜,宜是恰到好处,不过分,也不是不及,恰到好处;处事待人接物恰到好处,就叫方便,这样你就得自在了。「方便」的意思无限的深广,我们要能体会到。
 
  下面这一句,举一个例子,『若有曾见一供养』。「若有」是假设,有曾经见到一个修供养的人。这句很明显说明,「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发心修供养,什么是「供养」?我们拿着香花、水果、供具去供养佛菩萨,是不是这个意思?不是的,这是形式,不是实质。佛法里面形式是表法的,是教学用的,是提醒我们。实质是什么?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众生服务,就叫做布施供养。你每天以最虔诚恭敬的心,去供养泥塑木雕的佛,有什么用处?这些佛菩萨需要你供养吗?所以人家说我们迷信,佛家讲你着相。我们学佛人要不要做?要做;做要懂得意思,做要不着相。每天早晚,以香花水果,最低限度一杯清水,供佛菩萨。
 
  你要明了这个意思,供这一杯水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一天从早到晚处事待人接物,我的心要像这水一样,干净、平等,水是表清净、平等。如果我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依旧是损人利己,你这一杯水叫白供了,一点功德都没有。只晓得样子,不晓得里头的含义。一切供具当中,最重要的是水,水代表心,清净心,平等心,这是佛心。供养香,燃一支香,香表什么?信香,对佛菩萨的教诲深信不疑。佛菩萨教我们什么?教我们要把一切众生当佛菩萨看待,一切众生当父母看待,孝亲尊师,那是燃香,你这个燃香落实了;否则这个香燃了有什么意思?世间人无知,以为燃得愈多,佛菩萨愈保佑他;愈多,佛菩萨愈讨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么大一个房间,如果好多人烧香,乌烟瘴气,呼吸都困难,怎么不讨厌?我们连呼吸都困难,佛菩萨也一样。香,只要燃一支就行了。所以学佛要开智慧,要明理,这不是迷信。
 
  供花,花表什么?花表因行,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表六度。供这一枝花就表示,我今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一切作为与六波罗蜜相应。供果,果是我们希求的果报,我们修净土的人希求的果报,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你这些供养不能落实,有什么用处?白供了。而且所有一切供养还有极不善的心,什么不善心?自私自利,求佛菩萨保佑我发财,不要保佑他;保佑我长寿,不要叫他长寿;所有的利益都归自己。供养佛菩萨,跟佛菩萨谈条件,说个不好听的话,天天贿赂佛菩萨,把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看待,这个意念就糟蹋佛菩萨,你还会有福?
 
  佛法的形式全是表法,全是提醒自己,所以佛法不迷信,佛法不是拜偶像。可是现在人的表现,佛法确实是迷信,确实是在拜偶像。让别人起这么一个念头,说你学佛人拜偶像迷信,我们就在那里毁谤三宝。我们天天那样做,人家就毁谤,为什么毁谤?是因我而毁谤,我带头毁谤。地藏菩萨说得好,「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天天这样干,将来果报在阿鼻地狱。地藏菩萨在地狱是度众生,我们堕地狱是受罪,总要明白这个道理。菩萨在此地赞颂的意味深长,他不用别的比喻,用供养。真正的供养,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无有私心,不附带任何条件,这叫供养,你是真供养。你为社会大众服务,心行完全跟六波罗蜜相应,你是真供养。这个供养里面,财、法、无畏统统圆满具足。
 
  『悉使修行至于果』。诸佛菩萨加持你,所谓是诸佛菩萨保佑你、帮助你、满足你,到达你所希求的果报,「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导我,他告诉我,你有所求愿而得不到,是你自己有业障,只要把业障忏除,所希求的果报就现前。这是说明,为什么「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要懂道理,如理如法希求,真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如果你的希求不如理、不如法,你要是得到了,那就是谚语里头所谓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如理,不如法,求得来的,祸害来了。中国古人造字,所以我们看到中国这个文字,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都找不到。「祸」跟「福」很像,这就是提醒你要仔细看清楚,不要把祸看成福,不要把福看成祸。这个文字,文字是符号,里面充满了智慧。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面,许许多多人把福看作祸,把祸看作福,颠倒!佛经里面常常讲「颠倒错乱」,「可怜悯者」。末法的现代,佛这两句话,我们读了,体会特别的深刻,佛在三千年前看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
 
  佛菩萨对我们的帮助就是所谓的感应,众生有感,佛菩萨必定有应。经教里面跟我们说,像观世音菩萨,那只是一个代表,「千处祈求千处应」。可是有人说,我求佛菩萨,求好象没有感应。可能!为什么?佛菩萨对人的感应,他有个原则: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你要求享受,增长贪瞋痴,你怎么求,佛菩萨不会感应。如果你求这些东西,感应来了,那不是佛,那是魔。魔喜欢帮助你增长贪瞋痴,帮助你自私自利,帮助你造作恶业,然后看到你堕阿鼻地狱,他很开心,魔来了,佛不来。佛是成就我们的善心、善行,这个有感应。
 
  那我们求到底是佛来是魔来?今天的世界魔多佛少,你看看《楞严经》就知道了。《楞严经》把魔分成五十类,每一类里头不知道有多少。在哪里?到处都是,都在我们四周围,你不细读《楞严》,你不知道。佛通常在经教里面,为了讲经方便起见,只给我们讲五阴魔,《楞严》上每一个阴魔又细说了十个,成五十种阴魔。所以是佛是魔我们也要能辨别清楚,心正、行正,魔也变成佛;心邪、行邪,佛也变成魔;所以是佛是魔不在外境,是在你的内心。这也就说明了,佛讲的话没错,境随心转;心正外面境界都是佛,心邪外面境界全是魔;是佛是魔,这个主宰不在外,在内。我们念念遵守佛陀的教诲,言语造作完全依教奉行,那是佛境界。佛示现来帮助我们,应以什么身帮助,他就示现什么样的身分。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要知道这一个事实真相,这给我们很大的信心。
 
  所以菩萨赞颂,一开头就讲「解脱方便」,这个意思很深,我们要能体会,一定要从断烦恼习气开始,一定要真正明了教理,我们的修行才如理如法。我们凡夫真正想得解脱的自在,唯有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放弃自己的成见,决定遵从佛菩萨的教诲,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我们才能得解脱。法身、般若,那还要进一层,解脱可以先得到。「法身、般若、解脱」,这叫三德,阿罗汉、辟支佛只得解脱,般若没有现前,法身更不必谈了。由此可知,真正得到解脱,必须要断见思烦恼,放下一切执着;如果要得般若,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分别的念头断掉了,妄想伏住,自性般若才能够现前,清净法身才能够证得。
 
  我们没有能力,但是不能不学。没有能力,实在说,是自己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你能够伏住你的烦恼习气,你跟佛菩萨本来没有两样。诸佛菩萨能,我们为什么不能?儒家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大圣大德,人人可以做,只是你不肯做而已。肯做,佛菩萨帮助你;佛菩萨在哪里?社会大众,芸芸众生,无一不是佛菩萨应化的,都在帮助你,你自己不认识。什么人认识?真正修解脱的人,真正修方便、真正修供养的人,他认得。所以这一句话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假的,这是德天子的方便力。我们再看下面一首:
 
  【一法门中无量门,无量千劫如是说,所演法门广大义,普运光天之所了。】
 
  普运行光明天子,他得的是「普运日宫殿,照十方一切众生,令成就所作业解脱门」,这个意思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清凉大师在这一首有注释,第一句就是「能照法门,犹一日宫,千光并照。随举一法,有无量门」。『一法门』,比喻太阳,这一段是日天子,以这个来表法。他的确切含义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就像太阳一样遍照十方,「千光并照」。清凉说这里头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从相上说,「约相类,如一无常门,有生老病死,聚散合离,得失成坏,三灾四相,外器内身,剎那一期,生灭转变,染净隐显,皆无常门。余亦如是」。这一段我们念了,大家懂了没有?这个意思是讲,任何一法都圆满具足一切法,所以《华严经》上说,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举一个例子,譬如佛说无常,无常是一门,世出世间一切法,哪一法不是无常?「无量千劫如是说」。他这里举个例子说,动物有「生老病死」,这是无常的现象。生老病死,几个人能够知道它的真相?很少人懂得,不是真正修道人不懂。给你讲生老病死,你以为真懂?你要真懂了,你对于无常,佛说的无常,你就开悟了,你跟普运光天没有两样。你真懂了,你就是法身大士,你决不是普通人。生老病死在剎那间,我们以为生,这小孩出生了,过了几十年,他慢慢老了,生病,死了,我们都会会这个意思,这不是本意,你要懂得它的本意。
 
  本意很难懂!现在科技发达,照相机我看每个人至少都有一台,还有的人好几台。你们玩照相机的时候,有没有体会到无常,生老病死?你快门按下去之后,生老病死统统具足了,现象都在其中。你再按第二张,绝对不是第一张。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我们进这个教室来的我,跟我出去的时候不是一个我,你要是认为一个我就错了。进来那个我已经灭了,现在的我生,说生,立刻就灭了。我们是迷在生灭相续相里面,不知道真实相。就好象玩照相机一样,前一个快门按下去,跟后一个快门,照了几张,这几张一样的,其实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你按下去的一剎那,那一剎那就是生老病死全具足了。我们就用这个做比喻,这一张照片,你快门一打开,这影像生了;手一拿起来,不拿起来也行,那个快门已经关起来了,关起来就灭了。老的相是时间相续;病的相是产生变化,原来一张空白的底片,现在被污染了,就病了;再不能恢复,死了。生老病死在剎那之间,这是真相。
 
  缘生的相,「聚散合离」;缘聚就生,缘散就灭。聚散是讲有情,合离是讲无情;无情的众生缘合就现相,缘离相就消失了。「得失」是讲有情,「成坏」是讲无情;我们迷在无常里头,得失也无常。得,真得到了吗?连自己的身都得不到,何况身外之物?所以佛教给我们要随缘,随缘你就自在。什么叫随缘?没有一点点自己的意思在里头,就是随缘;有一点自己的意思在里面就是攀缘,就不是随缘。攀缘造业,业不是善业、就是恶业,你都要遭果报。随缘是净业,这里面没有三途六道的果报。普贤菩萨教我们「随喜功德」,那是随缘,随缘是功德;攀缘,纵然是一些善行、善事,是福德,不是功德;这个我们要辨别清楚。
 
  下面说「三灾四相」。三灾是贪瞋痴所感的,水火风三灾。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水淹没初禅天。所以天人福报比我们大,他究不究竟?他还会遭水灾,初禅天;欲界就不必说了;火灾烧到二禅天,风灾吹到三禅天,这水火风三灾。二禅天人悭贪伏住了,所以他没有水灾,但是瞋恚还有,所以他有火灾;三禅天人瞋恚的念头也伏住了,贪瞋都伏住了,他还愚痴。所以能够将贪瞋伏住,就不遭水火这两种灾。他愚痴,愚痴还要遭风灾。四禅天人有福了,四禅天叫「福天」,他把贪瞋痴的烦恼完全控制住了,心行一片慈悲喜舍,所以三灾没有了。娑婆世界六道里面,这才叫真正福田。看风水的人常讲,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什么人是福人?四禅天人是福人。什么地方是福地?四禅天是福地。
 
  可是诸位要记住,净土经里面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上善俱会一处」,我们心里头还有贪瞋痴,那怎么行?还有是非人我,有贪瞋痴慢,怎么能往生?李炳南老居士以前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两、三个而已。什么原因?你不能把这个烦恼习气伏住。所以念佛讲功夫,什么功夫?烦恼习气伏住了。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是烦恼,贪瞋痴慢念头起来了,起来不怕,为什么?这个烦恼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时时刻刻自然会现行,它要不现行,那你就是佛菩萨,你就不是凡人。凡人决定烦恼会现行,现行不怕,要觉悟得快。什么觉悟?「阿弥陀佛」。只要念头一起,头一个念头起了,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取而代之,这叫会念佛。这一句佛号治病,治我们妄想习气的毛病。
 
  这个功夫用久了,功夫就有力量,自自然然把你的妄念控制住了,这叫功夫成片。就是念头起来都是佛号,决定不起贪瞋痴,决定不起自私自利,起心动念决定是利益众生,这功夫成片了。功夫成片,往生凡圣同居土,你决定有把握,功夫成片了。自己要干,别人对我们怎么批评、怎么赞叹,都不相干;不是说他赞叹你就会往生,他毁谤你就不能往生,没这个道理!如果说赞叹能往生,我们大家都赞叹赞叹,他不就往生了吗?哪有这种道理!对外面境界毫不相干,完全是自己内功,心地功夫。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要了解事实真相,自己晓得怎么个修行,不要耽误了这一生大好的机缘。
 
  尤其《华严》,《华严经》长,讲得详细,《华严》是大本的《阿弥陀经》。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三个经里头讲的是一桩事情。大本说得特别详细,而且是多次的重复,目的是让我们多次熏修,我们这才能记得住。小本《弥陀经》便于受持,那是净宗的纲领,掌握住纲领,功夫容易成就。所以行门《弥陀经》最好;解门是《无量寿经》,《华严经》更殊胜,帮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四相」,就是讲生老病死这四种现象。「外器内身」,器是我们生活环境,器世间;内是我们的根身。「剎那一期」,注意这一句话,一期就是一个阶段,生老病死一个阶段。「生灭转变」,生灭就是讲无常,就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生灭它不会终止的,它不会在那里停一下。你说生,生之后它能够停一下,不可能,立刻就灭了。生灭不断在转变,我们今天是被转变蒙骗了、蒙蔽了;转变是相续相,我们错在这个地方。
 
  「染净隐显」,隐是不明显,显是明显。佛经上常说十法界,一个法界显现出来了,九法界隐;隐不是没有,有,只是我们六根的能力接触不到,不是没有,它存在。确实有天道,我们看不见,我们也听不到,也接触不到。为什么?境界不相同。人鬼杂居,住在一起,人见不到鬼,鬼也见不到人。这种状况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全世界几千个电视台、几万个电视台,都在放射讯息,我们这一架机器完全能收得到,现在看是拨频道,拨这个频道,这个画面显,其他的画面不是不存在,隐而不显,就是这个道理。不能说我看这个画面,其他的画面没有;换个频道,立刻就现前了。
 
  虚空法界讯息无量无边,我们今天到底是拨在哪个频道,哪一个画面显现出来?可惜我们自己不能够随心所欲控制,要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随心所欲来调拨,那就是所有一切境界我们都看到,我们都听到、都接触到。有没有这种人?有!《华严经》上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能力。他能力从哪里来的?本能,不是从外面来的。佛给我们说,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能力,你现在能力为什么失掉?因为你有烦恼,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着,这些东西把你的能力障碍了。所以佛说「佛不度众生」,佛没有能力度众生,佛只是把事实真相告诉你,你自己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恢复了。佛所知道的你也知道,佛所见到的你也见到,你就入佛境界。那我们为什么不把妄想分别执着断掉?
 
  昨天下午,我到此地书城去看了一下,我看到书架上琳琅满目,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这个世界应当从头来起,太复杂了,太乱了。你看看这个出版的东西,想到这个时代人脑子里头胡思乱想。所以西方人讲世界末日,一切从头来起,有道理!中国古时候,读书的人所涉猎的典籍:《四书》、《五经》、《十三经》,再看历代这些大德们的注解,所以他的思想不复杂。现在看看,我是感慨万千!看到那个地方,书店的磁场会叫人头昏。本来书店应当是很温馨的,书香气息,现在进到里面,头昏脑胀。这里头东西不是正法,正法不一样,你进去会生欢喜心,心地清凉自在。所以我们看看,赶紧就离开。你再看看书面,书面印的那些图画,那妖魔鬼怪。所以有人说这个世界要从头来起,我看了一看,想想是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
 
  大师在此地举这个例子,让我们从这个例子上去引伸,世出世间一切法,法法皆是无常。既然是无常,你就知道不可得;既然晓得不可得,你还去追求它干什么?所以什么事情,随缘。这几天,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居士在谈「唐城」这个事情,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我们要不要跟他谈?要,「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需不需要坚持?不需要,随缘。我们不是为自利,我们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们对社会、对人民、对众生有更多的服务,这个事情我们要做;如果没有,没有这个机缘,谢天谢地,我们省事,哪要操这么多心?哪要受这么多辛苦?所以我们有愿,我们没有心,我们并不想一定要得到。所以自己一定要衡量,我能力可以做得到的,有这个机会我要做;做不到的不做,绝不勉强。对方对于我们的心态也逐渐了解,我们不是为利润,很可能这个地方会交给我们。交给我们,我们很辛苦,每一个人都要加倍的辛劳,为社会安定服务,为世界和平服务,为一切众生幸福去服务。我们自己深深明了,「无智亦无得」,我们什么都不要,什么念头都没有。
 
  服务是什么?六波罗蜜,我们在修六波罗蜜。布施,完全是个服务的心,服务的行为;持戒是守法,如理如法;忍辱,耐心去做,求三宝加持;精进,不断在工作里头、生活里头,吸取经验,改过自新;禅定,绝对不受外界的诱惑,不受名的诱惑,不受利的诱惑,不受位的诱惑,也不受权力的诱惑,这叫禅定;般若是对事对理、对因对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是佛弟子,奉行佛陀的教诲,修六波罗蜜。所以这个事情成了,这个地方的福报,众生有福。看这个样子,众生还真有福,我们每一个人要多辛苦一点。
 
  昨天我听李文华居士告诉我,我们制作光碟的机器到齐了,他的动作很快,我看到外面墙已经做好了,下个月就可以生产。这个机器开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也要加倍的辛苦;你要有东西给他做,没有东西给他做,机器停摆,那也没有意思;机器要开动,那我们要加倍努力。我们要提供母带让他去做CD、做VCD,这是为社会服务,我们的产品一分钱都不卖,全部是结缘赠送。所有VCD的光碟要把字幕配进去,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们每一个同学在这个地方努力,做这一桩事情。
 
  所以「人生以服务为目的」,这一句话就是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一个意思,两个说法。众生无边誓愿度,古时候的说法;现在的说法,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但是没有古人那句话圆满,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服务的对象没说出来,佛说出来了,佛那个度就是服务;为谁服务?为无量无边的众生。众生无边,不是为一个众生,不是为一个地区的众生,也不是为我们这个地球上众生,地球外面还有外太空,要为无尽众生服务,这是个觉悟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我们也偶尔听说有些人赞叹,你们的心量为什么这么大?心量本来就这么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的心也是这么大。现在你的心为什么变得那么小?自私;这一自私,把你大心量就变小了。你把自私放下、舍弃,你的本心、本性就现前,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清凉讲第二个意思就是这个说法,「就性融」,自性圆融来说,「不可尽也」。
 
  偈颂后面两句,『无量千劫如是说』,「千劫」是比喻,不是数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这个说法,佛佛道同。『所演法门广大义』,「演」,演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法门无量誓愿学」;为一切众生,法门无量要誓愿演;不但是说,做出来给一切众生看。怎么作法?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普度一切众生,理跟事我们都要通达明了。基督教的牧师是不是佛菩萨?是,我完全肯定。佛看到那个众生,应以基督身而为说法者,即现基督身而为说法;应以神父身而为说法者,他就现神父身而为说法。我们眼睛里全是诸佛如来的化身,无论他是什么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是诸佛如来的化身。愚昧的人,不明事理的人,他才有分别、才有执着,所以看不到事实真相,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厚此薄彼,造业了。纵修福,那个福也很小、也很有限,与性德不能相应。这个实在讲,不读《华严》之过!《华严经》第一个大的好处,帮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帮助我们拓开了心量。这真正是大经,真正教我们解脱,不但脱离六道,脱离了十法界,脱离一切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观念,真正认清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心、一个法身、一个智慧,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心开意解,成就方便自在尊。
 
  清凉末后这两句话说,「一门历事,则劫劫难穷。方便多门,终归一极」,他这两句话说明了事实的真相。这个事实真相在我们的分上,我们不知道,完全没有觉察到。谁觉察到?法身大士知道。我们在讲堂常说,起心动念,一切作为,点点滴滴都遍虚空法界,都遍过去未来。现在科学家讲波动,这个地方也是说波动,什么波?心波,现在科学界里面所讲的思想波。思想波是起心动念,不论圣凡,念头一动,周遍虚空法界。不但跟诸佛菩萨有感应,跟所有一切天地鬼神统统都起感应,《太上感应篇》里面给我们透了这个消息。我们起心动念,天地鬼神知道,真的知道,一点都不假。我读了这个书,听了这个话,丝毫都不怀疑,为什么?理上讲得通,理在《华严经》上。一念分别执着,全真即妄;一念舍弃妄想习气,全妄即真;真妄是一,不是二。凡夫只能够体会到妄的这一面,二乘能够体会到真的那一面,两面合不起来;权教菩萨总想两面融通,还融不过来;法身大士这才完全明了,透彻了,融通了。
 
  「所演法门」,这个法门是任何一个法门,佛家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任一,无量法门。《华严》告诉我们,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那个一是任一,不是独一,不是专一,是任一。任何一门都融通一切法门,为什么?都是一个自性显现的,一个情识所变的。真心、妄心是一个心,觉悟的时候这个心叫真心,迷了的时候这个心叫妄心,真妄不二,性相一如。佛教跟其他的宗教,中国人跟其他外国人,汉族跟全世界各个民族,当然能够融通,当然能够和睦,当然能够相处;什么道理?一个自性变现的,哪里会有冲突?不能相处,不能够和睦,不能互相尊重,不能互助合作,原因都在不通,什么不通?理没有通,情没有通,事没有通。不通就是迷,通了就觉悟了。
 
  所以我们今天在此地的工作,工作是什么?学佛,学佛就是学通,我们跟不同的族群要沟通,不同的宗教我们要融通。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融合?真诚心,没有一丝毫的虚伪。对人、对事、对物清净心,没有一丝毫的占有;如果想在这里头得一点便宜,心不清净了。无私,无条件,清净。平等心,各个是第一,人人是第一,法法是第一,没有第二。我们在《华严》上看到,各个第一。诸位在《楞严》上看二十五圆通,各个都说第一,没有人说他第二。这个我们要肯定,各个都是第一,这才平等。正觉心,觉悟,不迷,觉而不迷;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以真诚、清净、平等、大觉的慈悲,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这是「所演法门广大义」。普运光天从这个地方修行证果的,我们应当要学习。今天我们将这一段讲完了,下面是另一个单元。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二五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二三卷

 弟子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发现念了无量无边的佛...佛可千百亿化身,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佛塔是否可以放在转轮盘,让佛塔顺时钟转动,这样是否..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浅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总目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2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3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4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5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6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7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8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9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0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1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2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