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法空恩师讲《广论》92讲
 
[广论·法空法师] [点击:3893]   [手机版]
背景色


  阿弥陀佛,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讲说听闻《广论》了,首先让我们做加行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又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学习研讨讲说《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叫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学修研讨中,破除内外一切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我们现在展开深细地讲解三宝的意义和原理,让大家从多方面了解三宝的原理,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五点了,今天我们还是接着往下总结:

  (六)小乘派关于“三宝”的概念

  大、小、显、密乘的“三宝”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于“三宝”认识深浅和概念的划分却有很大的差别。对于这个问题学佛的人必须搞清楚。

  在丁福保等人所编的汉文《佛学大辞典》中,关于“三宝”的注解作:“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的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其中关于佛宝的解释,虽然简略(“佛陀”一词不知具体指什么),但还能说得过去。至于法宝和僧宝的解释过于粗疏,会使人产生很大的误解。佛陀“所说教法”只说到了佛法的一半,另一半却只字未提。《俱舍论》中明确指出:“佛法有两种,一是教言,二是悟性。”“教言”是语言文字性的东西,是宣教佛法的手段,只能算是准佛法、俗谛佛法。“悟性”所代表的佛、菩萨的思想行为、神通智慧、道德品质才是真佛法。“真法无相”所指的就是这种法。
  “教法”可以算作“法”,但绝不能算“法宝”。
  如前所述,对于僧宝的解释“随其教法而修业者”,混淆了“僧”与“僧宝”的概念,这条注释只适合于“僧”的概念,不适合于“僧宝”的概念。僧宝无论大乘、小乘都指“圣僧”,即见道以上的僧众,绝不包括凡僧。

  小乘毗婆沙论派,对佛的色体只承认肉体和化身,不知有报身,认为佛的肉身属于苦体,如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和成佛后是同一个色体,不能把这样的色体截然分成凡体和佛体。色体身具有三十二相,可以被看作“佛身”,但不是佛和佛宝。“佛宝”是指佛身上的那种特有的觉智。经论派对佛的概念与毗婆沙派稍有区别,他们认为:具有三十二相的色体和佛的觉智法体都算是佛和佛宝。
  对法的概念,毗婆沙和经论二派基本相同,认为“法”有“教诲”之法和“悟性之法”两种,真正的“法宝”是道谛和灭谛所代表的觉智和寂灭境界。
  僧的概念两派也是相同的,是指能拯救苦厄的真僧,是见道以上的圣僧。但“僧宝”是“圣僧”所具有的离欲状态和觉智,不是僧体。
  小乘二派在三*轮中,只知初期运转、“四谛*轮”,不知有“诸法俱无自性*轮”和“三性空有分别*轮。”

  佛像、佛塔都属于佛的象征,是纪念品,见到佛像、佛塔,能引起对佛的无量功德的回忆,产生恭敬信仰,起到净化思想意识的作用。朝拜、供养这类偶像,其实是对佛的敬仰,和朝拜、供养真佛具有同样的功德。佛弟子要尊敬爱护佛像、佛塔,决不允许不恭敬和毁坏佛像,诽谤佛与佛法。禅宗当中曾有烧佛像、辱骂佛陀之事,那是修禅走火入魔的表现,精神正常的佛门弟子决不会做出反佛的邪教徒才会做的那种坏事。救度众生的那种方法,不是我们现在这些凡夫众生所能够做到的。但把佛像和佛看成同样的东西,认佛像为真佛是对佛法一窍不通的表现。佛像是物质的东西,佛具精神智慧的特性,佛像可以毁坏,但佛是不生不灭、无可毁坏之物。佛像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没有,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也就是说,佛像的存在是有时空局限的,但佛的存在没有时空界限,像虚空一样,无处不在。

  三藏法典是宣传佛法、实施佛法教育的主要工具。佛的无量功德中,说法的功德是救世度众的最大功德。那些正确解释经义的论疏与佛经具有同等的效果力量(详细见《宝性论》)。通过学习经论,才会获得对佛与佛法的正确认识,一切真智慧和高尚的功德,通过对佛法的闻思修才能得到。因此,绝不能轻视经典和经教的作用。佛像和佛经相比较,佛经的作用比佛像的作用要大。因此,尤其我们到藏传佛教的地区可以看到,藏传佛教在经典和佛像的陈列位置上,经典在上,佛像在下,决不允许把经典放在佛像下面,就象我们汉地藏经楼在上面一样。那些所谓经典是“文字般若”而贬低经教的作用,不学习佛法理论知识而盲人骑瞎马式的坐禅,是绝不会悟出什么正道来的,包括念佛、想解脱往生都不可能。这种不“播种”而想获得“丰收”的做法,是头脑发育不全的表现。因果规律不爽,有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不懂理论知识,没有智慧这面明镜来照,脑子里面漆黑一团无思无想的入定,只能产生思想迟钝、愚昧无知的因果同质效果,绝不会产生无知生智的违背因果逻辑的怪事。

  佛法经典虽然非常重要,决不可忽视,但经典、经教只是象征性的“法宝”,不是真正的“法宝”。真正的“法宝”是指那种通过闻思修,在思想品质方面、具体行为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悟性。通过学法,在思想意识和行为动作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才能真正拯救自己离恶脱苦,所以才是真法、法宝。口头空说,光念经文,不解决思想行为方面的实际问题,和扮演佛、菩萨念经的演员一样,不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对这个问题,学佛的人不能不引起重视。

  演员的职业是演戏,象《西游记》一样,假装人僧、假装佛、假装观音菩萨等待,观众明知是演戏,演员本身也不会有借此骗人的动机,故他们没有罪过。但当今世上,和尚、法师在“演戏”的比比皆是,我们无论在家人、出家人在修行上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口头上,要实际去做。自己没有真心皈依,却给别人传皈之法;自己本无戒体、戒行,还给别人传戒,末法时期这种事情多啊;自己本无法学传承,还给别人传法,这种怪事已见多不怪,到处都是。就象净法师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乱得很啊!这无异于演戏,这种“演员”的最终归宿如何,只要看看佛经,就会知道。

  现在很多信仰大乘佛教的人,对三宝的认识和前面介绍的小乘派的认识没有什么区别。很多宣传佛法的文字资料,分不清佛与佛宝、法与法宝、僧与僧宝的概念,学了佛这么多年的人,有的对三宝是什么都不知道。对三宝的理解都没有超出小乘的范围。三宝弟子连三宝的概念都不清楚,还能谈得上什么“理信”?所以说这些的目的是让那些信三宝的人知道三宝是什么。信仰的态度,也应该和迷信有所区别。很多人将自己一片纯朴的心灵,奉献给了无明的茫茫黑夜,这是很值得可怜的。

  (七) 大乘教和大乘 “三宝”的概念

  佛教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三乘佛法是根据不同对象的机缘慧根所设的方便法门,所谓“法无定法,应机施法”就是指这种情况,并不是外形所说的随心所欲。大乘和小乘教,虽然都是佛教,但信仰对象、追求目标、思想境界、价值观念、智慧见解、行为准则各个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虽同一术语,正如经中所说那样,“说同样一句话,理解人各不相同”。同样一个“四谛”法,大小乘理解各不一样。“无我”和“空”,大小乘都讲,但没有相同的含义。研究佛法的人,必须分清同一个术语大小乘各派的不同概念。讲大乘法时,必须按照大乘各派的说法理解,绝不能稀里糊涂,张冠李戴。靠佛学辞典读佛经的人,永远无法分清这类概念。现在解释佛法的人当中,很多是分不清大小乘教义的,有些人认为原始的小乘佛教是真佛教,大乘佛教经典和密法经典都是后人的“伪造”。这种“井底之蛙”只知有井,不知有大海,也并不奇怪。

  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将大乘概括为“七大”,就是大法门、大事业、大智慧、大精进、大方便、大成就、大作用。

  大乘法包括经、论、律所示现一切法门和深广不可思议的理事,蕴涵着三乘道法、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智慧神通妙法,因此是“大法门”。

  大乘法以大慈大悲心发大心,以度脱众生,修证无上菩提,智不堕世、悲不离世、永远济世救度众生为目标,自利和利众的事业同时并举,互为因缘,因此是“大事业”。

  大乘法当中蕴含明察万事因缘、事相体用差别及法性平等如一的深广敏细智慧,以无数的事例开导显现二无我深邃妙理。菩萨具有根本智、道智,佛具有遍知一切的大智慧,因此是“大智慧”。

  大乘修道众以忍苦、大无畏的精神,用三个大无量劫发心(三大阿僧祇劫),积资粮,圆满六度大行,因此是“大精进”。

  大乘菩萨悲智双运,慈悲不忍离世入寂灭乐境,智慧永断烦恼,是不堕世俗的大方便法门,住世度众生,因此是“大方便”。

  大乘法能成就十神力、四无畏、十八种独有品行(十八不共法)等无上智慧神通,因此是“大成就”。

  佛陀救世济众的愿力和发心行圆果熟,平等无为地济度众生、利乐众生的作用无始无终、永无间断,遍及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因此是“大作用”。

  在《现观庄严论》中用“大心”、“大破”、“大悟”--“三大”概括大乘。

  “大心”--以大慈大悲心平等对待一切有情众生,济世救苦,利乐一切众生,发心、修道、行善、证果成佛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为利有情愿成佛”,这种伟大的胸怀、伟大的抱负(抱――救起众生,负――荷担救起众生的使命)就是大乘佛教的“大心”。

  “大破”--破除自身无始以来虚妄颠倒意识造成的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恶习和妨碍遍知一切智慧的无明所知障便是“大破”。

  “大悟”--佛具有明察一切事物本质法性的如理智(就是真的智慧,胜义智)和明察一切事物因缘、事相差别的如量智(俗智,世俗智),无著无碍,事事明了,是“大悟”境界。

  以上“七大”和“三大”高度地概括了大乘法的精神境界。“乘”是运载工具的称呼。运载无量众生出苦海,一个船能够同载六道众生,这个“船”大到无法再大了。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大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和那些以独善其身、自求解脱、自已享受快乐为目的的“小乘法”相比较,就有“小井”和“大海”的差别。法无大小,就是看你的心发到什么程度,是为了自己解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正如寂天菩萨所说那样:“一般世人,别说对别人发这样的大心,就连为自己也不会想这样长远有利的心(世间的人只想眼前的利益、只看眼前的利益)。”又说:“别说做到了,就连思想上出现一次利益众生的念头,(如果生起了利益众生的心)其功德亦大于以无数珍宝供养诸佛。”我们自己是不是大乘教法的信徒,不能从自己皈依的教门、衣服和旗号上区别,而是要从有没有上面所说的大乘菩提心上区别。有这种利益众生菩提心,不论念经不念经,不论在家出家,都是菩萨。如果没有利众慈悲心,戒行修持再好,最多修成个离欲小乘罗汉,别说成佛,就连进入佛道资粮道的资格都没有。因此,有人说“念经不如想好心,做好事”,这句话很有道理。光念经不行善是只说不做的“空谈家”。一切世间的幸福都是干出来的,佛法的一切真正成就也是按佛的教导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修行也是干,靠空想空谈是成不了事的。学佛的人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不论出家人、在家人都一样。

  大乘佛法对理、事二谛,方便和智慧二道,色身和法身二果,对戒、定、慧,对观、见、行,都具有独特的见解、内容和修持方法。要想全面掌握大乘教义的道理,就要学习龙树菩萨、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等等开道大乘师的经论,和全面继承龙树、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深广二派法流的宗喀巴大师的般若、中观、菩提道次等等绝学大论,这里就不一一地介绍了。
  大乘教由于义理深广,施教的对象是利根众生,对一切法义的理解都具有利根大智慧的特点,因此,对“三宝”的认识、概念和理论知识,都有大乘教的特点。正确掌握大乘“三宝”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对于正确认识佛与佛法、正确起信、正确皈依修持,对破除来自佛教内外的各种无明邪见和偏见错误的观念见解,维护佛法的尊严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当今这个知识社会里,佛门修持之士,尤其是主持佛法的出家人,若不能运用正确的理法教徒、弘法、护教,便没有立足之地,一个信徒,如果不懂得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佛教的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基本问题,皈依的师父也不给你讲明白,那你皈的什么依?也很难坚持信念,战胜邪恶势力的围攻。为此根据大乘经典,龙树菩萨、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等等大乘论师的经论,根据藏传佛教历代大师,特别是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甲操杰论师解说的《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等涉及的有关三宝的义理,集中简要地作一介绍。

  佛宝具有无为、自生、非思维言传境、大智、大慈悲、大神能、自事圆满、他事圆满等八大功德。

  前三德属于自事圆满的自性法身,后三德属于他事圆满的智慧法身。
  又按佛身划分,佛有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又分自性身和智慧法身。自性身具有五种功德和五种特性;智慧法身具有二智、五智、二十一组智慧神能。报身具有五常和五种特性。化身又分殊胜、工艺、普通化身等等。

  法宝具有无思、无二、无念、清净、光明、对治、灭谛、道谛等八大功德。

  僧宝具有如理见、如量见、自我见、离贪著、离滞碍、离俗气、悟德、断德等八大功德。

  上面的内容,我们下面再一一地细讲。

  二、 佛宝解说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印度话梵语Buddha(布达)的音译,翻译为中国话为“觉醒者”或“觉知”。“觉知”是从虚妄颠倒的迷梦中觉醒和觉知一切事物现象和本质的意思,其中包括“破妄”(破妄想)和“知真”(知道真实的道理)的双重含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佛的本质和特性。

  (一)佛的定义

  具有无为等等八种殊胜功德者为佛宝。

  1.“无为”是佛的自性身中的“自性清净分”的特点。说“无为”就得先说“有为”,“有为”是靠因缘所生(我们读《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生有灭、不离时空之各种事物的特性。无为法如虚空,非因缘所生,无相无色,不生不灭,没有时空的界限。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天空是眼视的对象,是一种颜色,不是真虚空。“虚空”非色,如何能见?“虚空”的概念是凭知觉获得的,“虚空”就是“无物”之义,是“有”的对立面。“空”虽然是“无物”,但如果没有“虚空”的存在,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没有宇宙空间,这个地球和太阳、行星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空中生有”是事物的客观规律,要认识“佛”的“无为自性”,就要知道什么是“原本心性”--本觉和其离垢状态“始觉”。

  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包括高级生命的人和天人、低级生命、微生物都具有一种程度不同的感觉和反应能力--原本觉心。凡是清澈晶莹的东西都有反映能力,比如水晶和镜子。《因明论》中“心”的定义是“光明能见”,所以将有情生命的这种能见特性称作“光明心”。这种光明心的本质自性如水晶体,是清净光亮的,所以称“自性清净”。但由于受无明虚妄颠倒意识所产生的贪、嗔、痴、疑、慢、邪见这五毒烦恼的影响,光明的心变得浑浊不清,就像一潭清水流进污泥浊水,变得浑浊不清一样。光明心的这种受污染状况称做“带垢光明心”(即受染污光明心)。因这种无明烦恼污染不是后来才有的,而是无始劫以来与原本的光明心同在,所以将原本光明心分为染分和净分。净分是从心性的本质上来说的,假如心性本质混浊不清,就没有澄清、磨光变得亮晶晶、莹澈的可能性。就如同岩石再磨也不会变成水晶。正因为心性本质清净,再受污染也有变清的可能性。本心的这种可变清净的可能性,就是众生共有的佛心--如来种。如来种或者叫佛种,仅仅是一颗菩提树的种子,绝不是菩提树。这个概念要搞清楚。《佛心经》中明确指出:“这种自性在未除去垢染之时,是‘众生种’,除去部分染污之时是‘如来种’,除去全部染污之时是佛的‘法身’。”有人曲解《佛心经》的精神,说什么“众生本来就是佛”,既然本来是佛,那么什么时候变成无明凡夫种子了呢?说“众生本来就是佛”这就等于说“树种就是树”一样的荒唐可笑。把这种“原本光明心”称做“佛种”、“如来藏”的原因有三点:
  (1)佛从众生中出(佛是众生修成的)。
  (2)诸法自性平等,即相同,众生的自性和佛的自性,本质上都是缘起性空(佛性本空),没有两样。
  (3)众生的心性本质光明清净,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有消除无明、明见真理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三个原因说“一切众生都有佛种”(详见弥勒菩萨的《宝性论》)。

  “自性原本光明”这句话,本身就暗示了“现状混浊”。本质光明,现象混浊,是众生心的特点,“光明”表示心性的净分,“混浊”表示心性的染分。一染一净,一事一理,这就是心性的辩证法。佛法的根本就是解决心性去染的问题。如果众生原本就是佛,心性没有被污染,佛出世、转*轮、慧光普照的一切工作就毫无意义了。如果众生心智昏暗。没有可塑性,这佛法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众生心性本质光明,混浊不清非本质,可以改变。这就是佛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前提。

  众生的光明心性、佛种从迷梦中醒悟的表现是理性的发现和爱与慈悲心的萌发,这方面的差别就是无明污染的轻重差别。唯识论认为有断种,即无可救药的坏种,但中观论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本具光明心这种自性,万物自性平等,不可能有断种--这就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理论根据,和唯识派有差别。

  心性虽然有染、净两个方面,但清净受染污,污染在清净之中,水乳相融,无法截然分开,因此,众生的染、净二心,本是一体。在见道以上(就是所谓的开悟)才能分清本质和现象,分清染分和净分,直至消除全部污染成佛。消除污染所获得的清净分,被称作始觉,或自性清净。众生心性受污染,清净分不显露,处于潜藏状态,污染未除,也谈不上“离垢清净”。所以众生没有“二净”,见道以上的菩萨处于染净掺半、半染半净状态,只有佛才有“二净”功德。

  对众生心性的潜藏状况,在《宝性论》中分别列举了九种比喻,分别是:“莲心有佛,蜂腹有蜜,稻皮包米,污秽藏金,地下藏宝,种子小芽,烂衣袍佛,贱妇怀王,地现金色。”这些比喻表示众生自身有非常珍贵的宝藏,如贫贱的妇女怀着转轮王,仍然受穷;贫穷的人不知地下有珍贵的宝石矿;不知肮脏的垃圾中有金块而抛弃等等。如果发现它的价值,取出自身的宝藏,就会变成最富的“富翁”。对“自身宝藏的开发”,说的就是自身光明心的开发,真智的开发。对这种开发过程,在《等持自在王经》是以擦拭宝石的过程作了比喻。再好的宝石也要经过能工巧匠的细致加工,否则的话,就不会变成无价之宝。这就说明人光有原本光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这个光明心受无始劫以来无明恶习的熏染,已经变得昏暗无光,混浊不清了,如果不经过智慧妙法的彻底加工、澄清、磨光,杂质污染和沉淀越来越厚,就很少有重显光明、“黄土变金”的可能。众生从总体上来说,都有成佛的良好因缘,但实际上成佛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成佛不但要内因,而且还需要充足的外部条件,就像没有适当的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的植物种子永远不会发芽一样。因此,众生虽然有佛种,但从人心的受污染程度和外部环境估计,人变恶魔的可能性比变佛的可能性大,向下堕落的可能性比向上进展的可能性大。

  众生的受染污的原本光明心,经过世间道和出世间二道的洗涤净化,达到佛地时,不但变成二净法身,而且由于福慧双修的功德愿力、善行,会生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智慧神通。这种新增成就是“增长种”的成就。
  “自性种”的事谛属性是无始劫以来生生灭灭、相续不断的生命和意识的续流。“生生灭灭”是无常性,“相续不断”是连续性。有人把这种“原本自性”看作“永恒不变”是违背佛法“一切事物皆是无常”的根本原则的。这种自性从理谛角度讲,是“性空”。佛经中所说的“佛性本空”就是从这理谛角度说的。讲佛法不分二谛、二义、有时说空,有时说有,说空,则空洞无物;说有,则本性实有,这是自己陷于矛盾、悖论不能自拔的表现。

  很多人在“佛心论”的问题上理解产生错误,主要有两点:
  一是认为“众生心中本来有佛”。这是违背“诸法是因缘和合,佛也是善因缘的结果”这一逻辑的。如果本来有佛,何需重修?如果说佛被无明烦恼染污,需要重修开悟的话,就等于认定“佛会退转堕落”。如果佛也会“退转堕落”的话,关于佛的四身的殊胜功德,没有一个能站住脚的,这等于对佛的全面否定。

  二是认为“原本自性是永恒不变的”。既然众生的自性是永恒不变的,要么纯洁污染,要么染无净,只有这两种可能性。因为“染”是一种变得浑浊不清的“变化”,既然是“永恒不变”,怎么会有“变化”?这种“不变与变”的自相矛盾,如何解决呢?凡是物质和精神的一切存在都是变化中的存在,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只有否定的概念“空”所表达的事物才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如虚空、未生、已灭之物。原本自性以及转世的灵识等,是生灭连续不断的续流,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有个解释佛经的人说:“太阳、山河都和原来一样,没有变。”这不是佛教的观点,也不是科学的观点。佛教的观点是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即生即灭、生灭之流,包括佛的报身这类所谓“永住”之物,也是无间断续流,绝对不是什么绝对的永恒。

  “增长种”是指通过修习,产生无量功德的可能性。比如同样的植物种子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生出形状和质地不同的植物和果实来;同样的原材料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就会变成不同的物品;不同智力层次的学员,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培养出水平大致相同的人才。这充分说明后天加工培养的重要性。
  有的人说什么:“佛说:不增不减,众生的自性中有的成佛后不会减,没有的也不会增加。”这正是不懂佛法,到处乱套公式的错误。
  从理性的角度讲,宇宙的空间和空酒瓶中的空间性质上没有什么差别,打破十万个空酒瓶,宇宙空间的数量不会增加;空出十万个酒瓶,宇宙空间的数量也不会减少。

  因为虚空的本质是无增无减,《般若》中所谓的“无增无减”这句话,仅仅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佛的八功德中“无为功德”是佛身中的“自性清净功德”。正如上面所说,众生的自性在本质上虽然清净,但实际上受染,从来没有清净。见道以上菩萨,开始破障断惑,处于半清净状态。十地的末期用金刚禅彻底破除烦恼、所知事理二障的最细微的种子和习气的第二刹那,便进入彻底断除、圆满觉悟的佛陀境界。从断德方面来说,佛具有自性清净和离染清净的“二净”特点。

  “断”就是破除、消灭的意思,作为“灭谛”的断,特指根除、不再复生的意思。 “灭谛”是苦与苦因断除的一种永恒清净状态。“灭谛”断德为什么称永恒无为呢?凡是有色有相、有作为、有时空特点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无为的,只有虚空无生、无灭、无为。过去经曾有过,但现在已不存在的东西,属于“永恒”,如昨天的时间,已打碎的玻璃杯,不会复生,已变成断灭、无为的状态。未来的时间、未生的事物,现在还没有出现,也属于“无为”。

  “灭”分择灭和非择灭,未生、自然已灭之类属非择灭;破除烦恼之类属择灭。“择灭”的意思,是用智慧进行分辨抉择,将错误的东西破除之义。断灭状态是原有之物的被消除状态,比如一个很干净的水晶瓶,原先瓶子里面装着很脏的东西,有人倒掉了瓶中的脏东西,并用清洗剂洗得干干净净,莹澈放光,这时瓶子就处于清除掉脏东西的清净断灭状态。“清净”就是瓶子的“断德”,这个瓶子从此不会再装脏东西,永远将保持清净。但是,“清净状态”本身不起变化,无所作为,这就是清净无为、永恒不变的寂灭、虚空状态。佛的自性清净就是永断二障的清净无为、无形无相、虚空寂灭状态。

  2.“自生”功德。“自生”功德是指无动机目的、无意识、不动念、说法度众等一切利乐众生之事自然而然,按众生的意愿完全可以完成的自然作用。这种自然、自生、自如作用,像雨露和空气,或山水环境对众生的有益作用一样。这类自然物,虽无心无意,却能以本身的自然性能利益万物。这种自然性能,因“无心”所以才无选择、无私、无倾向,一律平等地起到利益万物的作用。因不受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作用才完全进入自然运行轨道,比如说,地球的运转周而复始。佛的这种利益众生的自然性能,是佛没有成佛前发的大愿心、大慈大悲利众的心和无量劫以来修六度万行的殊胜因缘结果,是长期修慈悲、从事利众事业的惯性作用。或者说,佛的不可思议的作用,完全进入了一种自然运行轨道,不需要主观意识的推动。

  有人也许会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加持、皈依佛会起什么作用呢?这和请太阳保佑、请天上下雨有什么不同呢?”太阳是普照万物的,但有些地区看不到太阳,或者这些地区的上空有烟尘云雾笼罩,或者这些地区就是在背着太阳的地方,这能算太阳的过错吗?太阳没有白天黑夜,地球上形成白天黑夜是地球本身运转的结果,能说太阳晚上没有光吗?下雨能改变气候环境,能使万物生长。春天种在地里的麦种受春雨的滋润就会发芽,但腐烂的麦种不会发芽,放在仓库里,不接触雨露的小麦也不会发芽,所以麦种不发芽能说雨露不起作用吗?利用人工技术可以用太阳能发电、取暖等等,如果人们不积极主动地利用太阳能,太阳也会自然产生上面讲的作用吗?

  上面所举的例子对佛的自然利众作用和众生自身的条件、众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之间的关系是否会有启示呢?

  平常说“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个“月”就如同佛,“江水”就如同众生的信念,如果江中无水,就不会有月影。天上虽然有“月亮”,如果地上无江河湖海之类的反射物,就反映不出皎洁的月容。

  对人来说,智慧和信念就是反射物。因反射物的性能不同而同一个物体可以现出各种不同的形状,混浊的水中反映出的月亮也是昏暗的,波动的水中照出的月影是无规则的碎片,哈哈镜中的美人也变成丑八怪。人对佛的认识也是如此。

  有人也许会想:信仰自然物怎么会有灵感呢?怎么会应验呢?“灵感”、“应验”对佛来讲,是一种自然的性能,要充分发挥这种自然性能还要靠自己。一个有经验的人,可用凸透镜对准太阳燃起火来;如果没有这种放大镜,想借助阳光取火,恐怕做不到。矿物、植物、动物都有各自的性能特点,若能合理地利用就会产生应有的作用,如果不利用就不会有什么作用,所谓的“灵感”、“效应”也就是这类自然性能的作用。

  佛的这种自生成就、自然作用,是破除所知障的结果。菩萨在八地以前彻底破除了烦恼障,从烦恼性无明形成的十二因缘轮回圈子中已得到彻底解脱。但八地到十地还有以执著习染为特点的所知障,还有微细的思维意念活动,不能完全处于无念、无分别的智慧境界当中。这种微细的动念,是一种执著习性的表现。执著习性,妨碍遍知智慧的产生,所以称所知障、意识障。因妨碍无著无碍智慧的产生,妨碍彻底明见真理,所以也叫理障。这种微细的非烦恼无明障和无漏业,又产生另外一种轮回因缘,就是所知障无明轮回因缘,产生意生身,靠细微动念造无漏业,这种思维动念正是妨碍自生成就和自如、自在、自然作用的最后障碍。破除所知障,佛的一切行动作用都进入自然运行状态。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述可以仔细看甲操杰大师的《宝性论解说》。佛自性的这种特性是破除二障的断功德,也称作“离染清净”。佛有三德:断、智、悲,这就是断德。

  关于知识障,有些当今解释佛经的人毫无根据地乱作解释,说什么“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的佛经越多,也会变成知识障了。”,等等。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照这些人的说法,没有知识的人就不会有知识障。弥勒菩萨说:“不精通五明,虽然是大菩萨,也成不了佛。”佛主张“无明”是苦根祸源。开发智慧、破除烦恼性无明和非烦恼性无明(所知障)就是彻底解脱、彻底自由。而开发智慧的途径是闻、思、修,即要博学多闻,慎思明辨、反复实践。哪能说“不闻不思,懂得越多了障碍越大”?

  佛法中的术语、概念,虽然各派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在佛教内部,还是有比较统一的解释标准,否则,佛教内部就不会有共同语言。所知障、知识障、智慧障、理障都是翻译上的差别,它的含义都一样,是指“非烦恼性无明”。非烦恼性无明很多,最典型的是“四不可知因”,即:
  1、因时不可知。说是说,过去的、未来的很多事无法知道。
  2、因地不可知。就是发生在别的地区、别的空间的事物不可知。
  3、种多不可知。就是事物种类很多,不可能全部知道。
  4、细微不可知。就是很多事物没有显露的极细微性能,差别不可知。
  这四不可知的因,都是不可知的客观原因。但“二障”当中的知识障或者所知障,是指众生主观意识中的一种特殊障碍,是获得理全知(如理的智)和事全知(如量的智)的主要障碍。
  要从轮回中求解脱,要破除烦恼障,要想证无上菩提、成佛必须破所知障。
  所知障的本质是一种执实妄见(执著实的),比如说诸法本无自性,却执著有自性妄想;所有的现象本是虚幻不实的,却妄想它是实在的,执著不放等。这类实执妄见,按“般若”部的说法,分主观和客观执和物执、遍计执各有九中,共计三十六种。按欲界、色界、无色界分类,属于见断的所知障共有一百零八种,属于修断的所知障共有一百零八种。

  按照中观驳论派的说法,一般执实妄见属于烦恼障,只有执实妄见的细微习染,才算所知障,从八地才开始断破。

  至于那些一般世俗观点和各种宗教哲学方面的偏见,都属于见惑,一旦生出见道智慧,它们便自动消失,和妨碍遍知一切智慧的所知障无任何关系。那种所谓的“知识越多,知识障越多”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3.“非思维言传境”。这是佛的见性真智的特点。见性真智,也译作如理智、真智、法性智、理遍智、无上菩提等等。
  见道以上的菩萨也有定中见性智,但学道的见性智慧,因未消除所知障,所以并不完全真实、透彻,不能明了一切事物的法性。“法性平等”就是说一切事物的根本性质都一样,若了解一个事物的法性,就了解一切事物的法性共性。但在没有开悟的见道以下的众生,对法性、自性、共性的了解,要通过分析、推理,它的结果只是一种理性概念,而不是现观经验。在见道中产生出世间第一智,就是见道智后,观照法性、自性,就不需要经过分析、推理、思维分辨的认识过程,好象眼睛看东西、嘴里品尝食物那样,完全是不参与思维活动的现观直觉。这种现观直觉亲验感受,是具体的体验,不掺杂任何主观想象中的抽象概念成分,因此无法用表达抽象概念的符号语言来表达得那样具体充分。所以,这种现观直觉境,称做“离言境”、“离思维境”。人的思维是借语言符号进行的,离开语言,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但五官直觉感受不需要借助语言思维,没有语言思维功能的动物也照样有五官感受,而这种直觉感受,也无法用语言直观地表达。语言所表达的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也是抽象的。对语言所表达的情境的理解是依靠经验的,如“苹果”这个词,对吃过苹果的人来说,能引起回忆,想起苹果的香味,能起到理解苹果的作用,但对从未见过和吃过苹果的人来说,“苹果”这个词,再加上很多有关苹果的形状和色香味的表述,也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绝不会产生真实的直觉感受。
  所以,开悟以后的菩萨等圣人的定中现观智的感受境界,凡人因没有开悟的经验而无法了解。佛的现观智境,没有成佛的菩萨也没办法感受,因此,这种智境被称做“自见自悟”的境界,是无法想象、没办法用语言表达的深密境界。
  佛的见性真智有三个特点:

  一是现观直觉。如镜中显现的影子,无名相思维活动,如前所述。

  二是无二见。即主体意识和客体对象融为一体,如梦中境。梦中吃苹果,并无苹果,吃的人和所吃的苹果都是主体意识,实际上这是“主客无二”的最好例子。但由于虚妄意识的习惯性作用,在梦中仍然现出主客观对立,似乎自己是自己,苹果是苹果。这种主客观对立的消失,就叫“无二”见智。

  三是遍知一切。见道以上的圣智都有现观和无二见两个特点,但所见范围是有限的,其准确性、清晰度也是有限度的,而且只有入定中才有这种现观智,出定之后仍变成有名相的、有分别的世俗智。而佛的见性真智(胜义谛的智慧)是遍及一切事物的、真法性的,是“全知”,已没有入定、出定的分别,一智同观一切事(谛)理(谛),智慧圆明通达,无滞无碍。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讲到这儿,这是对佛的功德、智慧、成就展开来说的,希望大家反复串习、思维、认识了知。

  (回向……)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法空恩师讲《广论》93讲
下一篇:法空恩师讲《广论》91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3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4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6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5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7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8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9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0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1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2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3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4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5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6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7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8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9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50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51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52讲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