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6-117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点击:3536]   [手机版]
背景色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六卷A面
  觉得他能够如是信解,这个时候你就送给他,这是无罪,这里面有一点要注意啊,就是容或他像你所想的,他能够深入,或者他虽然不能而你觉得他能够这样,那个时候啊,你自己的意乐当中是正确的,说你现在送给他了以后啊他能够如实的真正的深入信、解,那个时候你送给他,那个时候那是没罪。
  【“若令诸具正信有情,书写相似正法典籍,或外道论,或先已写现在手中而行施者,或从他乞而施与者,是名有罪。”】
  下面这个注意一下,或者我们哪,令那个具正信的有情哪,写,写什么啊,写相似正法典籍,相似正法典籍,喔,也是正法喔,但是呢这是个相似法,或外道论,外道论嘛当然不可以啰,就是我们现在布施啊,布施那种外道,外道正是啊对内道,对佛法有损害的,不可以,不但外道而且佛法当中相似典籍喔,现在把那个经送给别人都不可以,这个是财施喔,如果我们讲给别人家听,法施也是同样的道理喔,这一点我们现在啊往往很容易犯,啊,现在我们看见各式各样的经典,然后呢有很多啊什么那种伪造的经典哪,不谈,还有呢就是不伪造的经典,有很多人现在知见不成熟,啊说了一大堆道理,这个都是相似见解,这种不可以,送那个书固然不可以,说那个道理同样的不可以,佛经里面尤其告诉我们破坏佛法,谁?不是那些外道,有两种人,第一个说相似语,他,你说他不对嘛,嘿,他好像他也讲得对啊,说他对嘛,实际上似是而非,这个一点哪说起来容易辨好像很容易,说难辨是真难辨哪,所以我们真正修学佛法的弟子啊要想开口,要想乃至于不开口,辩论如法与否的话,自己的的确确须要一点努力啊,能够辨别出如理以及非理,尤其是中间的似是而非的那种,那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那么这种情况之下,你送给别人那是有罪的。
  【“手中现有已写似典,菩萨应令改拭彼典书佛圣教,自亦应知彼无坚实亦应为他说其非善。”】
  哪,不要说叫他写不可以,就是现在已经有了那种似是而非的那种,那怎么办?把他改掉,啊改写别的东西,改写什么,改写佛圣教正法相应的,自己晓得他错误的不坚实的,晓得了以后还要告诉他,这个不对的,这个不对的。那么关于这一点哪首先应该有一个能力,什么,自己能够辨别得出来事、证之间,事、证之间,对于目前有太多这种情况,常常有人说,嗳呀,某人啊,老法师啊!你该怎么,怎么办哪?啊,我自己衡量衡量,我始终晓得的很清楚,所以我告诉你们哪,我只是个常败将军,我只是把我的失败经验告诉你们,真正的正法我实在谈不到正确的认识,在座的诸位啊,如果说有这个经验的话,我们互相共同勉励,要想得到正确的知见是不容易啊,所以呀我们说动不动说,嗳呀我去弘法啊,我常常有一个感觉,你法不弘啊,啊,这金字招牌固然人说藏之深山,然后呢等到一旦有时候的话,传之其人,他那个金字招牌不会坏,古来人就是这样啊,那怕世间做生意的人,呃,他愿意把那东西藏起来,等到真正相应的人出来,拿出来这个金字招牌还在,现在我们忙著要想去传哪,你不传不坏,被你一传,完了,为什么?因为人家来学的人,他总觉得呃你是一个法师来传那个法,他自己没有能力,所以跟你学,他把你看成法师,所以结果你所传的是相似之法,他以为这个就是佛法,以后他就拿著这个做为佛法,这个相似的跟正确之间一定互相影响的。真的好的东西来了,他就听不进了,然后呢他就拿这个相似的来判断、来行持,好了,完了,佛法的真正衰就衰在这个地方啊,所以现在有太多人哪心是好啊,了凡四训上面一再说啊,好心而行坏事啊,这是我们哪无论如何应该避免的,绝对不因为你好心而得到的好报,好报究竟是会有的,但是这个外面的坏影响,你先要往往要先受这个果报,啊,乃至于你虽然一番好心,传了个相似法害了人家,你把别人家先送下地狱去,这个是真的好心吗?说到这地方这“相似”两个字,我们应该特别认识,本论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不要说我们现在自己做,就是要求善知识的时候也是一样,这个善知识,什么是真善知识形象摆在那里,而不是那些他略有知解,稍微碰到一点什么,嗳唷,好像乃至于说得头头是道,这种是千万不可以,啊,继续下去。
  【“若诸纸叶犹未书写,有来乞者,尔时菩萨应问彼言,汝今以此欲何所为,若云转卖以充食用。”】
  那么假定那个纸叶,这个纸叶就是以前印度书写那个佛经哪,是一种树叶,啊,一种树叶,就是这个树叶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纸张一样,空白的还没有写,那么有人要来求,好!你本来是写经的,那就,这个菩萨就问他了,说你啊来求这东西干什么啊?哦如果他说,嗳呀我没得吃啊,现在看见你有纸啊,我来向你求的这个纸啊,去卖掉了,然后呢去吃饱肚子的,这种情况之下。
  【“菩萨若是将此纸叶预书正法,则不应施。”】
  你本来你这个,这个纸张啊准备写正法的,那不要送给他,不要送给他,不要送给他,那怎么办呢?
  【“若有财者应施价值,若无价值,二俱不施亦无有罪。”】
  你有钱,他本来的目的就是要钱不是要纸,那么你把那个纸相当的价值给他,如果说你没有钱的话呢?你根本不施,不施也没有罪,这是第一种情况。换句话说,你那个纸是准备有大利益的用场的,那个时候为了小小的,这个前面原则就说得很清楚,对吧,为了小小的这个,不送,这没有罪。
  【“若非预为写正法者,即应施与,令彼随意受用安乐。”】
  假定你原来这个纸不是为了正法的,哦那么好了你就送给他了,送给他了,让随他的意,使他得到快乐。
  【“如是若乞欲书最极下劣典籍,不施无罪。”】
  他拿去了这个纸,如果来求的人拿到了那个纸以后,干什么啊?写那种很下等的、恶劣的这个书,那个时候不要送给他,不要帮忙他造坏事。
  【“如欲书写极恶典籍,如是欲修中典亦尔,若欲书写最胜经典,不施求者,当知有罪。”】
  那就是说,下劣的不可以,罪恶的不可以,就算是中等的也是这样,他总要有好处的,而反过来他如果说,拿了这个纸张是写殊胜的经典的,那个时候你不送给他,你有罪了,前面那个原则告诉我们很清楚,你送给人家的时候啊,看他的现在,看他的究竟,两个都有利益,这个一定要有详细的比较,那个时候再送,比如像前面那种,啊这个他拿了去以后做坏事不可以,然后呢你送给人家,送给人家说相似法、写相似法,不可以,这是害人的,眼前好像很动听,究竟的话不可以,这个是第二,对于你所布施的对象来说。
  【“三、就自身门不应舍者。”】
  那么反过来,不是这个对象,所受你东西的你布施的对象,而是说你布施的自身,在什么情况之下,不应该呢?
  【“若自了知,于经卷等意义未辨,又于经卷亦无悭垢而将经卷惠施求者。”
  】
  你自己晓得啊,他要来求的这个经书,你自己还并未了解,有一本书你自己还没有了解,他要来求,那个时候啊,下面加上一个条件,说你对这个经典本身啊,倒并没有小气,舍不得这个心,那时候你不要求给他,不要送给他,不要送给他,这个条件注意哟,就是说第一个你自己心里面并没有舍不得,然后呢你自己并不了解,你要求了解他要来求你的时候,你可以不要送给他。
  【“此不应施之理者,谓行如是法施,为成三种随一所须,若不施者,尚有后二殊胜所须,施则无故。”】
  你为什么不送给他呀,因为呀你现在要想研究这个经典的深刻的内涵,了解了以后你才能够如法行持,菩萨的如法行持什么?广利一切有情,然后呢把佛法能够流传世间,他有这样的殊胜的好处,你现在送给他了呢?最多满了他的一点的愿,以及舍了你自己悭,所以这样的做法的话,他虽然不舍,可是后面还有两种殊胜的利益在,你一旦送给他了,后面这两个殊胜的利益就没有了,所以他下面解释。
  【“初一所须已辨讫故,谓我自心都无悭垢,故悭烦恼不须更除。”】
  他这个布施有三种利益,第一个呢就是除掉我的悭贪之心,而像上面这个情况,我自己心里面啊并没有悭垢,既然既没有悭垢的话,嘿这事情不要更办,所以并不违背,而同时如果你不施,不把那个经布施,能够干什么呀。
  【“若不施者,见增众多妙智资粮,施则无之。”】
  所以你把这本经摆在这地方,自己研究的话增加的妙智资粮,送给别人就没有了,如果反过来不施呢?
  【“若不者,便能修集妙智资粮,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即为爱念此一有情及余一切,若施唯是爱此一故。”】
  这个就辨别了,现在你不送给他的话,你就研读深入这本经典的那个集聚胜妙智慧资粮,由于这样的胜妙智慧资粮,能够安乐利益一切有情,这样的,现在呢你如果送给他了,只是为了他一个有情,即为爱念此一有情及余一切,若施唯是爱此一故。你这样的一比较的话,那就不舍了,那就不舍了,因为你不舍那是顾及一切有情,如果舍只是他一个,这个比较,所以不舍。
  【“菩萨地中所须轻重如是宣说。”】
  哪菩萨地中就把这个轻重分别了,像上面这样说清楚了。
  【“入行论亦云:‘为小勿舍大。’”】
  不但菩萨地,入行论也这么说。
  【“故不施此非仅无罪。”】
  所以呀不送给他有大利益,不但是没有罪还有大利益哟,但是不施虽然不施哦,他还有个善巧的方法。
  【“不施方法者。”】
  不是说随随便便的,他有一个善巧方便。
  【“不应直言此不施汝,要当施设方便善巧,晓喻遣发。”】
  你要善巧方便的说明哪,打发他,打发他,那么什么是:
  【“方便善巧者,谓诸菩萨先于所有一切资具,以净意乐回向十方诸佛菩萨。”】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用的方便是这样的方便哟,不是为我们自己的烦恼啊,找一个借口而开的方便哟,这个善巧的怎么说,这菩萨啊修学菩萨的人,把我所有的一切啊以及清净意乐,统统送给回向给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下面这个比喻。
  【“譬如苾刍于法衣等为作净故,舍与亲教轨范师等而守持之。”】
  出家人持那个三衣的时候啊有作净法,就是我把这件衣服啊舍给某人,然后呢我代某人啊来持受这个,这个戒律上面平常我们不大注意,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说你这样做得清净了,你如法受持,实际这个道理是为什么?实际上你了解这个大乘,了解的千真万确,这个大乘行者你的一切受用为什么?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因为要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所以你要利用这个暇满的人身,内是自己的身,外面这个身所受用的资财,的的确确你要那些东西,那么现在呢这个东西,不管是你舍给上面的尊长,不管是舍给别人,就像前面所说的为有主财呀!为以有主身,护有主财,哪,这个是有主的我已经舍给了,然后呢你拿这个身哪保护他们那些,所以呀这个苾刍的这个作净,有他这么特别的意义在,有他这么特别的意义在,所以说已经舍给那些人哪,你代他来持守而行如法事。
  【“由如是舍,虽复贮蓄众多资具,亦名安住圣种菩萨,增无量福。”】
  哪哪哪,这个对了,你像这样的舍法,虽然你呀储蓄了很多东西,但是的的确确这个是啊安住相应的圣种菩萨,不是个败坏菩萨,是一个菩萨而是如法如理的可以增无量福,这地方注意喔特别前面说明,就是说菩萨自己在增上生当中,所以受用这些东西,他绝对不是增长自己的烦恼,绝对不是的,他把持这个东西,他要帮助别人,他要钱他要财,他要身体,他要种种这个东西,所以为了这样而去受持这个,所以他要作一个法,啊,实际上啊说现在我送给某人了,现在是为某人而持,这个比丘戒当中羯摩当中的这个真实的意义,在这地方简单的说明了了,所以。
  【“此于如是一切资具,如佛菩萨所寄护持。”】
  现在你所有的一切资具啊,的的确确都是什么啊,诸佛菩萨寄在那里,寄在你那里的,你是帮忙他而护持著。
  【“见来乞者,若施与彼此诸资具,称正理者应作是念,诸佛菩萨无有少物不施有情,思已而施。”】
  你有了这个上面的这个认识,有了这个了解以后,那么有人来,向你讨啦,讨了以后啊,是的啊,没错,你是代诸佛菩萨看守的,那时你就想,嘿,佛菩萨的目的干什么,佛菩萨的目的啊是无非利益有情,没有一点点东西啊舍不得的,那么既然如此,他来要了,我代佛菩萨看,好好,他来我送给他,就是这样,那个是说他来要的这个人是合理的,如果他来要的不称理,他来要你的人是不合理的,那么怎么办呢?
  【“若不称理,即当念先作净施法。由已舍故,告言贤首,此是他物不许施汝。”】
  如果他在求的人,或者你这样送了以后不合理的话,那怎么办呢?你就想了,嘿,我这东西送给别人啊,那已经舍给送给别人了,那当不是我了,所以对于来求
  的人就告诉他,唉啊,贤首,现在我们说善知识啊、菩萨啊、仁者啊,你这位先生你大德等等,我现在这个东西啊,我已,这是别人的啊,这个别人哪,既然是别人的,我没办法送给你,所以。
  【“●言晓喻。”】
  这个就是布施的方便,上面假定说他,来求那个书写正法的纸等等,怎么办呢?那个纸不送给他,另外。
  【“或以纸价二倍三倍施与遣发。”】
  这样。
  【“令他了知菩萨于此非贪爱故不施于我,定于此经不自在故,不能施我。如是行者是巧慧施。”】
  那么所以他要来求那个,这个经典的话,你不送给他,而把这个经典相应的纸的价更超过几倍的价钱来送给他,让他了解你呀的的确确不是贪爱难舍而不舍,而的的确确你没有权力,所以对这个经哪不自在,自在就是说,那我可以做得了主,是作不了主,所以既然做不了主,别人的,他怎么可以把别人的东西送给我呢?这样的作法那就是我们行者的善巧,对的,所以他不送也有不送的方法哟。现在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两百七十六页,第二段,第二段上面这个关于外物舍不舍的道理,舍不舍的道理分两个大段,一个呢外物不舍,第二个舍,那么这个不舍当中又分五个小段,前面三个已经讲过,今天讲第四。
  【“四、就施物门不应舍者。”】
  这个第四点啊,就是你所送的东西,说我是能送者,送给一个受者以及所施的东西,所施的东西有一类不应该送的,下面说明他。
  【“若自父母,有虫饮食,妻子,奴等未正晓喻,虽正晓喻若不信解。若自妻子形容●弱,族姓之人,虽说此等不施为奴。然亦即是物之重者,故堕物数。”】
  有些东西不应该舍的,尽管菩萨一切,已经是发心的时候,受戒的时候,送给别人,但是他所以送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增长自他善法,所以凡是这一类不舍的就是说,他不能增长而反而有相反效果的,前面说的很清楚,所以他重点哪在舍的原因、舍的目的,所以这样去舍,当舍了以后对他的目的相反的话,那就是不舍的,第一个总则已经说明,那么现在这里呢,细则所以自己的父母,父母当然不能送给别人,有虫的饮食,你送给别人是利人的,这个不但不利人,而且有损,那么平辈乃至于最亲近的妻、子,自己的夫妇、子女,那么以及下面的佣人等,虽然这也可以送人,但是你一定要如理的告诉他,如果不告诉他,或者虽然你如理的告诉他,他绝不能了解也信赖不过,这种情况之下结果他固然是不服气,受的人哪到那时候也会产生同样的不合和的现象,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不送,还有呢就是不管妻也是子,他很差形容软弱,这有病哪,这样如果送给别人的话,人家要派上种种用场啊,结果他身体又差啊有病,乃至心力又差,这个不行,这个不行,还有呢族姓之人,就是他出身很高贵,这个很高贵的出身的人哪你送给别人,送给别人由人家支配啦,印度当年的习惯,那是就是奴隶一样的,送给别人就是奴隶一样的,他出身高贵的人做不来这个事情,他虽然你送给他了以后,跟你的原来的原意达不到,产生了反效果,这个不送,那么原则上呢?上面这一类就是物之重者,故堕物数故,前面曾经哪讲过,就是平常啊轻微的东西,稍微有一点损益,这个影响不大,现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一点点弄得不好的话,就产生绝大的反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避免,避免。
  【“菩萨地摄决择分说,若是三衣及余长物佛所听许,无悭意乐于修善品极所须者,虽不施与亦无有罪。”】
  那么除了上面这个以外,在菩萨地摄决择分当中,摄决择分就是瑜伽师地论上面,讲菩萨地修学菩萨的人,根本意趣说明了以后,本地分就是说明根本意趣,然后呢决择就是这个里边细辨,细辨,讨论一些问题,那是说我们出家人的三衣,这个是自己啊修学佛法必须要的东西,那么除了三衣以外呢?跟我们日常生活必须要的其他的长物,就是多余出来的东西,这个佛所听许的,那么我自己本身哪修学是很用得上,所以呀能够增长我们自己的善法的,所以呀修善品哪非常须要的,而自己也并没有对他,放不下“悭贪”的这种心情,这种情况之下不施也没有罪,没有罪。
  【“如云。”】
  下面就引哪:
  【“出家菩萨除三衣外,所余长物佛所听许,身所受用顺安乐住,若故思择施来求者当知无罪。若顾善品非堕欲贪,虽不施与亦唯无罪。”】
  说我们修学佛法的人,那么在家菩萨当然没有这个,没有这个不须要,出家人那么三衣就是我们这三衣,以及其他的出家人,佛所听许的那个,这个在我们出家修行的人,不要说菩萨就是声闻也是如此,他受用的目的,不在乎长养世间的若身若心的这一个哦生命以及染污,而是由于利用自己的暇满人身,以及暇满人身所必须要的外面的受用啊,修学佛法,修学佛法,所以这个必须要的,如果你对这个有了认识,那么说这个是我必须要的,所以故思择施来求者当知无罪啊。这个如果说你在这种状态当中,是你觉得可以送。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六卷B面
  所以他不是冒冒然的像别的东西,人家来要我就送给别人,所以你必须要了解,这样子送了以后,是不是对人家有利,对你自己也有利,对现在有利,对将来也有利,反过来说你是需要的,但是呢你并没有悭贪的意思,我们布施的真正最重要的,第一个在悭贪上面哪决定要去除,而且要至心与无贪的心去布施,现在,在这个悭上面我没有,而修学善品当中这是需要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呢?这个不施也没有罪,不施也没罪,换句话说我们在这地方要辨别得清楚。
  【“菩萨别解脱经云:‘舍利子,若诸菩萨重来求者,舍与三衣,此非修习少欲。’故出家菩萨施自三衣,即是有犯。”】
  乃至于菩萨戒经上面说,特别说明说关于自己的三衣,就是人家怎么来求你呀,这个不要舍,因为这是你自己必须要的,我们少欲其他东西可以舍掉,这个三衣是出家人根本需要的,这个不算少欲,所以你把你自己必须要的三衣舍掉了,那个反而有罪的,那上面就辨别有一些东西,东西来说那个不应该舍。最后第。
  【“五就所为门不应舍者。”】
  就他为什么要来乞这个东西,乞了这个东西去干什么?我们要了解,如果说他拿了这个东西做不合理的事情,那个就不要送给他,所以下面就解释。
  【“若有来乞毒火刀酒,或为自害或为害他即便施与。”】
  那么这些东西呀,来有毒的火、刀啊、酒啊那些东西啊,不管他自己伤害或者伤害别人,这个不可以送给别人。
  【“若有来乞戏乐等具,能令增长堕恶趣因,是应呵止,反施彼物。”】
  这个还有一种呢虽然不是伤害,眼前伤害,而是将来能够堕落的、戏乐,这个没有义理的事情,没有义理的事情,眼前虽然不伤害,但是将来就是堕落恶趣的,这种事情啊是应该呵斥,不应该做的,那个不可以呀布施,不可以布施。
  【“若有来求或来学习罩罗罝弶为害有情,教施彼等。由此显示,凡害众生身命资财,皆不应学彼等教授。”】
  还有呢有的人来求,求这些东西,或者来学这些东西,求什么?罩罗罝弶,那个就是捕捉鸟兽的东西,罩通常就是竹子做的一种竹笼,摆在河里面捕鱼用的,罗就是罗网捕鸟的,罝也是种罗网,他不是捕天上飞的鸟捕走兽,通常捕兔子什么这些,弶就是种弓箭,那个弓箭上面有雕刻的特别的就是这样,这个东西或者直接来求,或者是学这个东西,他的目的干什么?这些东西都是伤害有情哪,你有不能送给别人,然后你知道了也不能教给别人,所以啊更从这个地方说明了,凡是伤害众生的生命哪资财的话,哪皆不应学也不可以教。
  【“若为杀害或陆或水所住众生,来乞水陆即施此等,若为损害此国人民或为害他,来求王位而行惠施,若有怨家来求仇隙,施彼仇敌。”】
  这些都不应该的,他不管是水上或者陆上,那么有众生所以他来求这些,比如这一段我们现在说这个土地是你的,像我们目前在这里呀,我觉得我们对这种概念不大清楚,比如说一个田荒在那里,我们任何人就可以跑得去踩上去好像无关紧要的,哦在西方在美国,我就看见就不是,仅管一块荒地在那个地方,荒地在那个地方,你不能证明他这是公家的,我们随便决不踩上去,有的地方他那个边界上面就写一个,比如说那个公路旁边哪,他那个标一个他自己的姓名或者写一个private这是私有的,那在任何情况之下我们不会站到那地方去,万一有的时候不小心踩过去了,没有人那当然无所谓啦,有人一定再跟他打个招呼:“对不起不方便”,“好好好”,不像我们现在这地方随随便便,哎呀进来了,怎么妨碍你呀?就是这样,随便这么都不可以,何况你要,所以在那种地方,譬如说到了春天啦或者什么人家去打猎呀,打猎呀他们一定有一个区域,有一个范围,凡是那个地方标了一个"private",那个因为他那个地方的地方很多啦,那个很多林野很多,那个我们跑过去看见那地方一标,那就不进去,打猎人都不会进去,所以像这个上面就说明如果这个地方有水、陆等等的东西,那么人家要来为了伤害这东西,譬如说捕鱼啊,那条河是你的,人家来要求,你不要让给他,不要让给他,不要伤害那有情,这个是对畜生来说,那么同样地对国家来说有人求王位,求了王位而要伤害你这个国民,那不要,还有呢这冤家,这个冤家跑得来,不是为了目的,比如我们,现在有人呀说舍什么身上的什么东西呀,他可不是为了救命哪,他是来伤害你,那不可以给他,这个是,这些东西我们容易了解,那么上面说的五项是不应该,下面呢什么是应该施的?
  【“第二应施外物之道理者。若即此身非是大师所遮之时,于彼补特伽罗舍所施物,非不称理,于彼相宜即应施与。”】
  他还是照著这个次第,上面第一个嘛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呢虽然你发了大心啊,样样东西送给别人哪,但是你那个悲心还没坚固,舍心还没培养,做的时候那个佛不让你随随便便送的,说,如果说他不是佛所遮止的,这种情况之下,所以说这个,就是对我们自己身体来说,你够了这个条件,然后呢佛不遮止的时候,那么那个时候啊是合理的,合理的你能够做得到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要,对人家有用
  你就送给人家。
  【“又若自身与前相违,于诸经卷有悭吝心,虽未已辨经典之义,应施来求乐胜智者。”】
  那么前面曾经说过,说有的人哪来求那个经典,可是你自己对那个经典的道理还没弄通,还没弄通,所以你修学这个经典哪,有后面的大利益在,有大利益在,你现在送给了别人了以后啊,是的,你啊第一点哪对于悭贪舍那一点做到了,可是后面的大利益却不行,所以你可以不必送,但是现在呢情况不是一样,说你是的你对这个经典的道理你没弄清楚,你应该去弄,可是你的这个悭贪心在,在修学布施的时候最重要的目的干什么?破除你的悭贪,结果你的悭贪心,在这个地方的话,对不起,在这种状态当中啊!那你就应该送给别人,要破除你的悭贪。
  【“此复若有二书即应施与,若无二者应与书价,价亦无者应作是念,我行此施,纵于现法而成痴呆,不忍悭贪,如是思已定当惠施。”】
  下面就说这个道理,说这个时候假定你有两本书的话,那就送给他哦,你自己还留著一本,假定是没有两本的时候,因为你要想办法了解这个,所以你尽可能的想办法,给他跟书相等的价值,如果说连这个也没有的话,那个时候你怎么办呢?就想是的呀,我送给了他了以后,那我自己呀没办法深入了解啊,就痴呆,但是呢我现在的目的是什么?破除悭贪,破除悭贪,我拿了这个借口,结果啊增长自己悭贪,我宁愿痴呆,我不可以悭贪,这样,结果还是把它送出去,这个地方啊有一点我们很值得注意的,他在这个两者取舍之间啊,碰到这种问题关键所在的话,他宁愿送出去不愿意忍受自己的悭贪,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平常做很多事情的话,就是实际上呢自己烦恼,他现在的是悭贪,我们哪什么不一定,或者好戏论,或者好悭贪,或者好什么,实际上呢内心真正的重点放不下,然后找借口,说唉呀修行哪要这个身体呀,然后呢所以你要讲营养啊,要好好的睡呀,要好好的弄呀,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呀,哪就是这个悭贪,看看菩萨怎么做的,菩萨怎么做的?换句话说我们真正想修行的话,你要自己内心检点,如果说你那个悭贪心在的话,在这个地方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宁愿把命送掉,不要让那个悭贪长养它,大家了解不了解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往往拿一个很好听的名词,做一个借口,保护自己的烦恼,修学佛法的真正的内涵是什么?我们要全部精神去对治烦恼,本来这个最好的借口,不是借口,是最好的方法,用来对治我们的烦恼的,结果却是保护了你的烦恼,变成功保护烦恼的借口,这个是修学佛法吗?这一点哪,我们务必要自己好好的反省,务必要好好的反省,不过前面已经一再说过了,我们做有一个渐次,至少第一个理论上面要清楚,清楚了以后自己做不到,那个时候应该什么呢?怀著惭愧的心情,第一个,唉我怎么做不到啊?我要好好的努力,单单这个惭愧的心情不够,更应该了解,长养这个烦恼的结果是什么?对自己的伤害,对自己的伤害,为烦恼所使贪一点小便宜,结果受到绝大的大痛苦,受到绝大的大痛苦,你所以放不下是为了贪一点快乐,结果呢伤害了你自己,就是这样,所以你觉得啊这个是不能忍耐,不能忍耐,然后呢你要找种种方法去对治他,所以在这地方就特别把这个道理说出来,所以我特别欣赏了凡四训的原因,了凡四训的改过之方当中起出三个办法来,耻,然后呢畏,第三个勇。耻,耻些什么,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觉得唉呀我怎么这么差啊,这个佛法里面说惭愧呀,惭愧两个字啊一切百法的根本,又惭耻之服,遗教经上面,那就行了,如果你没有惭愧,那你就完了,什么叫惭愧呢?就是说一个恶行的人,当他辨别清楚是非以后,一看,唉呀自己觉得我怎么这么糟糕,嗳,拿我们中国人来说,耻呀,自己呀,不如,不对,所以你一定要如理的辨明邪正是非,然后自己觉得唉不好呀,自己不好呀,单单这个够不够?不够,我们更要进一步,他这说“畏”,畏什么呢?就是刚才这个,你了解你的根本原因所以贪,为什么呀?还是求快乐,结果你贪了半天的话,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大大的伤害你,嗳唷,那个时候啊就不但有耻而且有畏,前面哪旁边哪都策励你的力量,后面推动你的力量,那个时候啊,你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以后啊,这个正确的认识叫正信,所以信为欲依,你那个善法欲就升起来,有了这善法欲,那勤精进就跟著来了,所以就有一种精进的力量,世间圣人说知耻近乎勇,不是就是勇哟,近乎勇,这一点我们在这地方要特别说一下,他现在这地方,对法是如此,对其他的亦复如是,所以关于这一点哪,尤其是一心向上的出家同修们,在这一点务必要三思而行。我们继续下去。
  【“若所施物除前所说,又自作王时,终不抑夺余妻子等,令离其主而转惠施,唯持村等可施求者,如是不为堕恶趣因。”】
  那么这个,还有呢在上面所说的除前面所说的这一些东西,前面说的不应该送给别人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如果说自己是王者,古代的王者对于他属下的一切东西,他有主权,他虽然有主权,但是呢不抢夺夺取人家的妻子,然后转送给别人,这个不做,还有呢他可以任意的比如说,国王封下面的臣下,有功的或者什么人哪,那些地嗳呀这个给你,有人来求他给他,不过跟上面相违背的,你送了他以后,他不会做坏事,因此他不会堕落,这种情况之下,你可以,下面。
  【“诸戏乐具及罩罗等,不损于他众生所居水陆之处,不伤众生无虫饮食应施求者。”】
  这个容易懂,就是跟上面所说的恰恰相反。
  【“若有来求毒火刀酒,为自饶益或饶益他,即当施与。”】
  前面说过的毒火刀酒这些东西,它不舍的道理,不在这几样东西本身,而是因为这个东西能够伤人的,也能够致害的,他现在拿了这些东西,能够自己饶益能够利益他人,那就送给别人,那个送给别人。比如说毒,嗳!毒这个东西妙不可言,人家以毒攻毒,如果你身上面有了不好的东西,或者外面的疮,或者里面的病,往往啊要那个毒药来攻,就把他弄好了,那个时候对啦,这样,那么下面的火呀、刀刀呀、酒呀,亦复如是。
  【“若如是行财施之时,来二求者,一贫一富应如何施。”】
  嘿,你在布施的时候,两个同时来求,那么一个穷人,一个有钱的,那怎么办呢?
  【“先作是念,设二求者来至我所,若堪于二充足满愿,即当俱施满愿充足。”】
  事先你心里面哪先要有这个认识,说,假定说有两个人同时到我那里,我能够同样满,满他们的愿,那最好,不能呢?
  【“若不堪者,则当圆满贫者所愿。”】
  这个是不行的时候,那个取舍,先满穷人之愿。
  【“由其先作如是念故,若不能满二所欲时,即当满足贫者所愿。”】
  那么因为他以前,先已经有了这样的心念,所以到两者不能满的时候,先贫者所愿。
  【“应以●语晓喻富者,告曰贤首,我此资具于此贫者先已舍讫,切莫思为特不施汝。”】
  这个既然你只送给一个人,另外的人得不到,那个时候他始终有一个原则,你不能让他啊过分失望,那时候啊你呀轻言善巧的来给他这么说,说嗳呀这个大德呀,我这个东西呀先已经哪对这个穷人哪,已经送给他了,已经准备送给他了,所以你来呀实在太对不起,太对不起,我倒不是不送给你。要这样去做法,那么他为什么要先这样想呢?这个我们要了解,菩萨之所以为菩萨,他固然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大菩提愿,这大菩提愿的最中心、最坚固的什么啊?大慈悲,大慈悲是看见人家苦,他要帮助人家拔除,要使得人家得到快乐,现在贫富两者当中,当然是对这个贫者来说更需要,他的痛苦更大,给他一点点利益更大,所以他这个取舍是这样,但是他为什么先想呢?因为先想了,他心里的的确确他存著这样,如果先不想临时这样说的话,那他这个欺诳或者分配不公平,不好,所以这种小地方特别说明了一个什么事实呢?即便是菩萨,他平时的时候用一点方便,所以这个善巧方便哪,我们常常方便妄语方便妄语,实际上他不是妄语,他是方便而不妄语,因为他的的确确事先也已经想好了,我这个东西这样分配的,他的确有这个概念,所以他来的时候,哪,这个是真正叫做方便,我们现在常常讲方便,方便,人家方便的结果是什么?善法增长,善法增长,增上生到决定胜,我们现在也说方便,说了方便以后开恶趣门,忍非说因,就是这样,该忍的就不忍,这个是烦恼,然后呢不该忍的去忍他,长养这个烦恼,还找种种的借口,这个地方我们务必要辨别得很清楚,这个文字很容易懂,这个文字一看就懂,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这个这样安立法的这个特则,你必定要把握得住,这个才是我们真正学佛法应该了解的这个基本概念。
  【“受菩萨律初发业者,如是学施极为紧要,故特录出,凡无别义者,皆如菩萨地意趣而释。”】
  上面这些道理啊,这个对于刚开始学菩萨的人,受了菩萨戒以后,那么第一件事情就学布施,这个事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特别从菩萨地,菩萨地就是广说这个的,把他摘录出来,如果你们要详细的了解深刻的个别的意义,那可以到这地方去,我们这里也有这个书,你们愿意好好的看,那么上面说这个外财应舍的这个呃道理,那么下面呢我们紧跟著说明,当不能舍的时候该怎么办?在不能舍的时候。
  【“第二不能舍时当如何行者。若有求者正来求时,为悭覆者,应作是思,此可施物定当离我,此亦弃我我亦舍此,故应舍此令意喜悦,摄取坚实以为命终,若舍此者,则临终时不贪财物,无所忧悔发生喜乐。”】
  那么这是第一个,我们虽然学了大乘的佛法,乃至发了这个愿,可是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性所使,愿是发了,真正境界上的时候,心里面就会唉呀舍不得,那怎么办啊?这样告诉我们,说假定说境界当前人家来向你要东西,那个时候啊你呀为这个悭贪心所覆盖,换句话说那个时候悭贪现行当中舍不得,舍不得,那么这个该怎么办呢?他下面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这样思惟观察这件事情。注意哦这个思惟观察,一定在事先学习的时候啊,先哪如理的思惟观察,假定前面没有善巧的话,你到临时的时候,你脑筋里面这个道理的影子都没有,这时候唉哟这个心里面觉得唉哟给人家怎么可以呀?他只想到那一方面,这个如理的思惟,这种正念绝不可能提起来的,所以境界现前所以能提起来,还必须要我们平常的时候啊多学习思惟观察,
  然后呢在很多小小的境界上面哪,有了对治这个工夫,那么到那时候境界现起的大一点的时候,你这个如理如法的这个力量才能升的起来,那么现在是说碰见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想呢?说那个东西呀我现在舍不得那个东西,尽管你怎么个舍不得,对不起,到最后你一定要离开他的,没有一个人哪可以保得住。所以我们古人有一句话,“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啊哟,这个秦始皇的雄心大略不得了,以那个时候这样的一点工具都没有的,造了万里长城,一直到今天这样科技发达,算起来世界的几个大奇观当中,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摊他一份吧,这么了不起,结果请问你保得住吗?这万里长城都保不住,现在我们这些东西你保得住吗?千真万确没有一样东西例外的,所以不管你怎么个舍不得,对不起,到时候一定舍离掉,反过来呢此亦弃我我亦舍此,彼此都是如此,既然如此的话,你何必牢牢执守呢?啊,早点送掉,送掉了以后欢喜啊,啊,好啊,这圆满了布施波罗密,以前由于这个悭贪难舍,一天到晚忙这个我,结果呢你忙著我啊,他这个我啊就偏偏把你送到地狱里面去,唉,一直在轮回生死当中受尽了痛苦,现在呢我舍掉了,结果呢唉把这个不坚牢的物啊,换得了坚牢的这个法财,呃,好啊,好啊,最后呢送掉了以后,嗯!到最后,这样你的一生这样的努力,岂不是好吗?所以说若舍此时那么你一直舍舍舍,舍到后来的时候啊,生前已经养成功了舍,到临终的时候你心里面是了无挂碍,是了无挂碍,不但没有挂碍,因为你没有挂碍啊,同时因为你一生都集了那个善法,所以你一直觉得哎呀!好啊,好啊,否则临终的时候这个放不下,那个放不下,现在样样送掉了,我集的是法财,那个财呀集在极乐世界,或者集在天上,啊,现在我正好啊,到时候了,去享受了,欢喜啊,欢喜啊。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七卷A面
  到时候了,去享受了,欢喜啊,欢喜啊,所以,平常我们到临终的时候,唉呀,这个也不行啊,那个也不行啊,那个也不行啊,这样,于是呢,就因为这种贪著,这种力量啊,就把我们牢牢的绑在这里,所以关于这点啊,我们可以把前面那个十二因缘当中那有支的力量啊,你们多多的去反省观察,那时候你们就晓得了,嗯为什么朴穷瓦那个大善知识啊,在有支上面下功夫的,道理就在这里,就在这个地方。
  【“如是思已仍不能舍。”】
  像上面这样你思惟了以后啊,还不舍那怎么办啊?咦,他妙啰,这个佛菩萨啊真了不起啊,啊他倒不一定强迫你,啊他强不强迫你,还有一个更退一步的善巧。
  【“如勇利经说:‘应以三事晓喻求者。’”】
  以这样的三件事情来好好的给求的人说。
  【“谓我现今施力微弱善根未熟,于大乘中是初发业,随不舍心自在而转,住于取见我我所执,唯愿善士忍许,不生忧恼。如何能满汝及一切有情意乐,我当如是渐次而为。”】
  第一个呢?是的,说我呀,虽然啊想修菩萨道,然后呢要学菩萨行,可是对布施这件事情啊,啊力量还不足,善根还没有成熟,在修学大乘当中啊,是刚刚开始,是刚刚开始,譬如说,我目的将来做一个什么啊,医生利人的。或者做一个什么利人利国的,乃至于做一个工程师,尽管你有这个目的,可是现在你在小学乃至于幼稚园,对不起,那是将来的事情,我将来要做到的,啊所以这个同样的这样道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目的是如此,咦,因为没有如理的修习,所以我在目前的状态呀,还是呀被烦恼所捆住,是呀,所以啊这个烦恼就舍不得,被它所捆住。谓不舍心自在而转啊,这种情况之下,为什么舍不得啊,住于取见,就是啊这个恶见当中的见取见,见取见大家还记得吧!对于不是真实的殊胜的东西啊,他自己的见解觉得啊这个好的,这个重要的,这样,所以他把那些啊,该舍的东西由于世间一般无明相应的染污知见哪,他觉得这个对他很好,啊舍不得,至于这种见解啊被他自在,换句话说这种心里笼罩之下,以及我、我所这些概念,所以啊祈求你原谅啊,那你不要生忧恼啊,啊不要生忧恼啊,虽然如此,但是这个布施的这件事情,要满一切众生,利乐的这件事情啊,这是我的志愿,现在眼前我不能做,但是我正在努力做啊,将来我一定要这样认真去好好、好好,做到,圆满了,然后帮助你们的,这样的啊去自己努力,去对这个呀对治这个自己不能舍,以及来求的人。此是断除。
  【“此是断余不信过失,非无悭过。”】
  不过这地方要注意喔,这样做,不是你没有过失喔,你这个悭贪的过失是有的喔,不是没有喔,只是说经过了这样的善巧的做法以后的话,免得人家啊在你的地方失去信心,这一点避免,所以你看这个地方啊,辩得实在好呀,在一步一步,那个次第是一点不染,然后呢崇高,万一你这个做不到,退一步该怎么办?这个做不到,退一步该怎么办?再退一步该怎么办?这样,把我们做的这个次第啊,层层说明,还有呢?他做了以后,你的内涵啊也分析得清清楚楚,所以他最后这两句话就是这样子,你这样去做的话,至少有一个好处,人家来向你求乞的那个人啊,他不会失去他的信心,啊,乃至于啊他不会啊生嗔心等等,这个至少做到了,但是你应该破除的这个悭贪那个过失,对不起,这个过失是有的,你还得努力。
  【“集学论说,菩萨悭吝是应呵责。”】
  关于你没有破除的这个悭吝啊,这个是应该大大努力啊,呵责,你眼前虽然做不到,如果你在这种状态之下你肯努力呵责这个悭吝的话,将来你渐渐渐渐就,就能做到了。
  【“然如是行似能遮免:‘由悭不施财法他胜。’”】
  除了上面这个道理以外,还有一点,菩萨戒当中啊,有一条啊,这个悭贪财,悭贪自己的财法,犯那个他胜,他胜是根本罪喔,你如果能够这样去做的话,把这个根本罪能够遮止,噢,所以这个地方就特别说明这点。如果那个根本罪不能遮止的话,对不起!你破了戒你就完了。
  【“摄波罗蜜多论亦云:‘若有求者现在前,力极微故不能施,必令求者不退弱,应以软语慰其意。’”】
  那么这个啊,摄波罗蜜多论上面啊也这么说,若有人哪跑到你跟前来啊,来向你乞讨,那个时候你的布施心啊还,还差,所以不能送他,那个时候啊你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温言软语来安慰他,不要让求的人啊失望。不要让求的人失望,为什么这地方要说这一点,我们重新再想一下,我们现在所以要布施的原因是为什么?不是世间一般的,我们是要求无上菩提果,无上菩提果的特质是什么?为利益一切有情,今天他来向你求,即使你没有直接的当下的圆满他的欲望,至少你不要使他失望,对不对,哪,所以这个层次很清楚,所以虽然我今天没有圆满他的意,但是那个时候啊至少保护他,这点啊我们在修学菩萨道上面,多多少少也向前了一步,结下了一个下次见面的善缘,等他的好好好,那等到你呀,慢慢、慢慢的修习,啊然后呢?到那时候你力量强了再来,这个缘结下了,实际上呢我自己也是想,我怎么自己这么悭吝的,呵斥自己,努力修学,心里面也强了,下一次来了,那东西也会送出去了,自他俩啊都得到利益啦!
  【“以后若再来前乞,必定不应令失悔,当除悭吝诸过失,为断爱故应勤修。”】
  下面就说,若以后再来的话,那一定啊不可以呀再使他失悔、懊悔,也绝不可以再让自己失掉这个机会,所以等到他走了以后,努力的把悭贪那个过失啊,把它去掉,对治掉,然后呢在这种状态当中,自己啊努力勤修,把这个贪爱难舍啊断除掉,这个是说万一我们真正碰到境况,做不到的时候应该这个样。在这里布施是一个,其他的所有东西都是这样喔,所以凡是我们目前该学的东西,啊,做不到的时候该怎么办?注意哦这个地方,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认识的那一点啊,我们常常说,唉呀!我还差啊,是一种回答,还有一种呢,唉呀!这个是佛菩萨境界呀!这话倒是没错,是佛菩萨境界,现在的问题,不在这个境界是不是佛菩萨,在那里?请问你跑到这里来干什么的?如果说你忙的是忙世间那个,是,那是应该的,你本来应该忙世间的嘛,不必到这里来,如果你到这里来,你要学佛菩萨的,你应该怎么做,这个地方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时时告诉自己我来干什么的,我努力学这个,来对治我的烦恼,而且前面那个也是一样,不是等到境界来,而是说事先要学习,事先要认识,所以我刚才说昨天晚上,我们羯磨的时候有个同学,在那地方啊忏悔,唉唉,我非常赞叹、非常高兴,是啊,我觉得我也是这样,我的确是个凡夫,但正因为我凡夫绝不宽恕凡夫,啊我说我是个凡夫就这个样,那你跑来干什么,我因为是凡夫所以跑得来,所以要努力地学,这个时候就分得很清楚,因为我是凡夫啊,所以啊还没学的之前一个不小心就犯了,但是呢?因为我是凡夫来学,来学所以犯了以后,假定你保护你,说我该如此的,你赶快回去,唉,那时候心里啊呵责自己呀,我一定要改过,一定要改过,在我的经验当中,我自己觉得自己学的以及看见佛菩萨,这是我们目前真正该做的就是如此,我们能够这样的努力,不断的策励的话,自然而然将来会做到的,我们更进一步看看佛菩萨怎么?佛菩萨说得清清楚楚耶,没有一个天生弥勒、自然释迦,绝不是天生生下来的啊,祂,没有一个佛菩萨例外的,最初的时候都是什么?唉都是三恶道当中众生啊,祂然后呢也是如理如法的,所以啊勤勤恳恳努力多少阿僧祇劫,就这个样嘛,照这件事情说,啊,一听就会了,那这无量阿僧祇劫算什么啊,那些人真是笨得实在不能再笨了,当然不是,天下唯一真正了不起的就是他们,祂们这样呢,那我现在所以要学祂们,哪我们也是这个状态,所以,这个概念啊!我们要特别注意,啊,再说一遍,我们真正学本论的时候,这个才是我们跟著应该学的,这个是文字里边的真正的意思,你能够把握住这一点,一定学得成功,一定学得成功。实际上呢,我们现在真正应该学的也就是这么一点,再下面。
  【“第三习近对治布施障。”】
  唉!妙极了,不能舍是为什么啊?由于障碍嘛,由于障碍嘛,所以呢,现在你好好的修习,怎么样对治这个障碍,怎么样对治那个障碍,呀,这地方虽然单说布施啊,实际上呢。所有一切的障碍同样的,啊我们应该推而广之,闻一知十。
  【“障者如摄决择分略说四种。”】
  这个障碍有四种,这个障碍就是不能送,那四样。
  【“谓未串习,匮乏,耽著,未见大果。”】
  这四样东西,第一个没有习惯,这通一切毛病的,就是你还没有好好的练习,修习这个障碍,老毛病嘛!习气嘛!我们所谓堕性嘛!第二呢你匮乏,就是你自己没有东西。第三个呢?虽然你有啊,但是对你自己的东西呀耽著难舍,最后是啊未见大果,没有了解,没有正确的知道这样做的殊胜,伟大的果报,现在一样一样来说,一样一样来说,这个事件对我们很重要喔,我们要想修学就在这地方,啊,所以前面制戒的时候啊,讲那个中士道的时候啊,他讲戒之前,他不说这个戒的体性特质,而是说犯戒四因,现在一样的,所以要修布施之前的布施的时候啊,那个障碍的原因,你能把那个障碍的原因找到了,能够对治去掉它,那布施就行了,其他的亦复如是,第一个是什么?
  【“其中初者,谓虽现有可施财物,然于求者不乐惠施,能治此者应速了知如此过患,是我于施先未串习,今若不施,则于后世亦不乐施,强思择已而行惠施,不随未习过失而转。”】
  这一点非常重要喔,嗯说眼前啊我有可以送的东西,但是呢?人家来求啊你就啊不愿意送给别人,那这个毛病呢,什么方法去对治它?对症下药,什么呢?要了解啊,不送的这个过失,不送的祸患,说,因为我以前啊没有啊习惯,啊没有练习,这个串呢就是继续的,啊一串,继续不断的练习,因为没有修习啊,所以不习惯,假定我现在还不开始去做的话,对不起!这个布施的这个习惯啊,始终生不起来,这是第一个,倒是什么,不送的这个习惯啊老在长养,所以注定你永远堕在这个里边,害了,于是经过这样的思惟观察了,勉强自己、坚强自己,然后呢提起勇悍的心来,说,啊!我一定要去做,绝对啊不跟著这个老毛病,这个老毛病有祸害的,嗯,不要让它这样做,布施是如此,其它一切都是如此,啊!所以我们前面经过了一段修学以后,以后啊现在有很多同学有好现象,他心里就坚强起来,一点都没错。啊,先心里坚强起来,然后呢碰见小事上面去做,眼前我们看得见,处处地方都是如此,我想在座的各位,这是我最欢喜的一件事情,啊最赞叹的,大家这么努力啊,做了这么多功德啊,我沾了大家的光,可以说啊非常感谢大家,沾什么光啊?随喜功德。尽管啊我啊坐在这地方,可是你们这么努力啊,我真是感激不尽,我想啊,你们自然也是更欢喜无穷,就是我们在这个地方啊,慢慢、慢慢一点啊,一点的积累起来,把我们啊,十足是的生死凡夫,渐次渐次啊,转向于超脱生死的圣贤,乃至于帮一切人解决都好,这是第一个,第二呢?
  【“第二者,由其财物极●阙故不生舍心。”】
  因为自己匮乏嘛,自己很少呀!啊自己都很少你怎么送给别人呢?
  【“能治此者应作是念。”】
  咦!妙了,要平常我们自己都穷的要命怎么送给别人呢?他自己很穷啊,他有对治的方法,他说,他就应该这样想啊。
  【“我于生死流转之时,或由宿业或系属他,于他人所未能饶益。令我具受众多难忍饥渴等苦,设由利他,于现法中发生众苦乃至殒殁,此施于我犹为善哉。”】
  嗯!对呀,说,就是你没有东西啊,对不起,他还有一个正确的对治的方法,说:我啊,一向在无始生死当中流转啊,因为啊宿业,啊宿业所感啊,所以系属于他,系属于他通常指什么?就是啊,被啊业力所绑,这是大原则,啊,那个别的来说呢?因为啊我宿业啊没有造好事,做了坏事,所以啊被人家做庸工等等,就其自己啊乃至于做做不了主啊,啊这样,所以呢?总不能真正的帮别人的忙,不但不能帮忙,自己呀受尽了种种痛苦、饥渴等苦。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宿生啊一直悭贪、一直不舍啊,假定我以前啊了解了不忙自利,能够利他的话,啊,一定不会这样的,一定不会这样的,所以眼前啊我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能够转一向这种无知的自利,而去利他的话,这样,就算啊眼前啊受种种的苦,乃至于命都送掉,好呀,还是好的呀,为什么?因为所以眼前这样不行的是宿业,假定这个宿业,你还不努力转的话是每况愈下,现在虽然穷啊,还把这个穷人啊再穷下去的话,你就是畜生再下去是饿鬼、地狱了,啊,所以想到了这点啊,就要拼命了,啊不要说拼命,想到这地方啊,就算是再苦啊这也是值得的,所以我们常常说的那个譬喻,平常啊躺在那里,哼呀,哈呀站不起来,一下那个地震的时候,塌下来的话,哇逃出去,还是有气力啊,他这一身累啊,逃出去把命救出来了,就是的的确确我们应该这样想,啊这个对治的方法之善巧啊,真是赞叹、无限的赞叹。
  【“非空发遣诸来求者,纵无彼财尚有菜叶可以活命,如是思已,忍匮乏苦而行惠施。”】
  嗯,既然这么好的话,他今天来求了,不成就我的布施吗。唉!绝对不让他空手而返,我虽然少一点,啊他比我更穷送给他,送给他了以后啊,那怕没有米物,我还有一点菜叶子啊,唉呀还可以多多少少啊,啊自己活下来,这样的啊,忍受了自己的匮乏而行惠施。说实在啊现在我们远比他好啊,啊远比他好啊,所以刚才我们常常说到,唉呀,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啊,实在是我们没有如理的去思惟啊,没有如理的思惟啊,你真正如理思惟的话,我们现在太多的事情啊,绝对不会说,唉呀,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啊,我们会样样都行几乎,啊这个就是啊,得、未得正知见,以及是不是照著这个正知见去如理思惟,如理思惟。二百七十九页,啊菩提道次第广论二百七十九页,嗯上一次已经讲到,第三习近对治布施障,说讲那个六度布施的时候啊,他如果有障碍,那么这个障碍啊,用什么方法去对治。说这个障碍一共有四种,前面二种没有习惯,那么我们晓得怎么办?还有呢?缺乏怎么办?上次特别说:没有习惯的不但是布施,我们做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啊,我们怎么样想办法,现在最主要的啊要努力,如果现在放弃了不努力,那以后永远没希望了,那么呢第二,现在下面是第三,第三耽著过失。
  【“第三者贪可施物极为悦意最上胜妙,于来求者不能生起舍与之心,能治此者应速了达耽著过失。”】
  啊就是对自己有的东西,啊这个本来应该舍的,居然耽著难舍,那么对于这个自己难舍耽著的这个过失啊,我们要了解,了解了以后啊,你就不会再耽著难舍了。
  【“我今于苦倒执乐想,由此能生当来众苦,如是知已断除耽著,即将此物而行惠施。”】
  说,对于这个对治的方法这样,你啊,先要看见他这个的过失,啊这是错的,这是错的,有种种的患害的,明明这个是苦的因,我现在要除苦,却不在苦因当中除,反而还增长那个苦因,请问这个苦除到那一年呀,岂不是愈除愈多,愈弄愈错唉,所以他说:明明这是苦的因哪,我现在颠倒了,而不但颠倒,而执著这个颠倒以为这是快乐的,这是错误的妄想当中,如果说我对这个不能认识,以及虽然认识了还做不到,这样的话,仍旧是为这个烦恼贪所使,造了这个烦恼贪相应的恶业,是啊将来啊会感得啊众苦,啊既然我现在怕苦而来的话,一点小苦都忍受不住,将来感得这个大苦,而且辗转的增长这怎么可以忍受啊,唉呀!不可以,不可以,无
  论如何啊唯一的办法,就是趁现在苦还小,第一个,而且知道的时候断,到那个时候,又大,苦又大,又不知道,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到那个时候就完了,所以你对这个概念啊努力观察,然后呢思惟,这样一定能够断除得了,于是就把那个东西舍掉了,它不但如此啊,实际上呢,你舍掉了以后还应该怎么办呢?还应该啊随喜,这应该高兴啊,唉呀高兴啊,你看,你们只要去做,那个时候你内心当中一定会有相应的觉受,那个时候你会产生跟法相应的快乐,这美不可言,所以不管你前面对于这过失的认识、思惟、观察,断除它也好,以及断除掉了以后,对于这个功德的思惟庆喜也好,这两方面,一个是忏悔业障的功德,一个是随喜功德的功德,假定说你能够由此而引伸出去的话,那十大愿王都在里头,而这个本身就是什么啊?随佛学嘛,又是法供养嘛,都不是这些道理都在这个地方吗?尤其是你在行布施波罗密,这个又是啊几乎十大愿王每一个包含在里头啦,所以你必定要了解他的啊,这样的一个过失,啊那么第三。第四呢?
  【“第四者未见行施能生正等菩提胜利,观见广大资财胜利而发施心。”】
  这个话应该这样念的,啊若,未见行施能成,能生正等菩提而发施心,是观见广大资财胜利。或者应该这样念,但见广大资财胜利,而未见行施能生正等菩提啊,所以啊,不能发那个布施之心,这个意思就是这样。你因为对法没有正知见,不如是的了解,所以你呀只看见啊,这个财物的好处,而你没有看见啊,把这个财物送给人家,行布施波罗蜜多,而得到这个殊胜菩提果的伟大的利益,所以你不能发心,这个道理。
  【“能治此者当速见其过。”】
  要对治他的办法呢?还是啊见到这个过失,啊上面是见到对于自己财物耽著的过失,现在是见到什么啊,见到看不见这个大利益的这个过失。平常我们只看见眼前的小利益,只看见眼前的小利益,是这个人的真正的可怜愚痴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来学啊,来学就是说我们不知道,偏偏我们学了半天啊,真正他好的地方却学不到,还始终在这地方,缠著最可怜的一个地方,最可怜的地方,所以我们如果真的晓得了以后啊,我们这个罪啊叫你犯也不肯去犯,通常很多事情啊我们啊譬如说,常容易见到啊,这个语言上的过错,乃至于利害上的,都是啊不见他的真正的殊胜的大利益,始终被自己的烦恼所捆,颠倒的眼前的啊只似是而非的小利益上面在转,结果造了大罪还不知道。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七卷B面
  结果造了大罪还不知道,啊这个真是好可怕啊,所以在这地方啊,我们特别要说明,我们要见到发无上菩提以及信,跟这个广行六度,所以跟菩提相应的行持这个伟大的鼓励,对于这个道理,见不到这个过失,过错啊是应该呀改过来,怎么改法呢?以最快的方式,想办法观察思惟看见它、认得它,我们看见有一个远大的,好的果报在这地方的话,那我们啊眼前这种小,很小的啊就挡不住了,挡不住了,这样,所以平常我们总是唉唷,怕人家笑呀,怕人家什么呀,这个世间的人啊,因为你怕人家笑怕人家什么啊,一天到晚就缠死在这个里边,你们看古来这种大德是属于那他们这种啊,那属于用的这种真正了不起的大手段,都是啊超乎常情的,都是啊有绝远大的眼光,这样才谈得上说啊出家呢大丈夫事啊,非将相所能为啊,这是很明白的啊,我们眼前啊是目光如豆,唉呀,那只是看见一点点,唉呀总觉得,喔唷这个也这么说,那个人也这么说,你在这里学佛啊,还是学那些人,如果你学那些人,是嘛,你本来就不必到这里来嘛,你就跟他们去混在一块儿去算了嘛,啊。如果说你要学佛的话,那一定要看,佛是怎么做的,啊佛是王帝喔,王子喔,啊他这个王位都舍呀,这样,为什么啊,他是见到这个啊绝大的鼓励啊,啊唷,这样,他哪眼前事情都挡不住啦,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总应观察一切诸行,皆念念灭,特观资财速灭速离,一切所施皆当回向广大菩提。”】
  那么他观察的时候怎么办呢?哪,就是啊从两方面,整个的来说,诸行无常啊,这没有一样东西啊能够啊保,保得住的,这个无常这东西啊,有粗有细,现在我们这里始终讲的只是讲粗相,那个细相我们这里根本谈不到,啊就是一念一念,念念在灭当中,啊这样,而特别是那个资财啊,更是啊很快的去舍离,所以,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啊,样样东西趁他还可以利用的时候啊,赶快用来布施,赶快用来种下无上菩提大果的这个因,这样就可以啊,把不坚固的,毫无意义的这种事情啊耶换来,坚固的、广大的大胜利。
  【“若唯顾视财等异熟,则唯能得广大财位,不得解脱。”】
  假定你只看眼前的异熟的话,你呀,就算你得到,得到了广大的财位的话,这还是不能解脱啊。啊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啊特别看这点,固然这地方是讲那个财物,其实世间,那一样东西不是如此啊,啊那一样东西不是如此啊,所以我前几天啊到台北去的时候啊,我那天啊我们这里有个同学离开了,咦他虽然离开了,那离开那天他还说,唉呀,我听了这个广论是很欢喜啊,就是这样,但是呢他说他家里头啊为了一些事情,啊结果我到台北去,事实这个同学非常好,到台北去看见他的一切的行为也是,他去干什么啊,去请广论这个带子,他的的确确相应的,啊,实在他听了欢喜,他不只请一套咧,啊他要去送给别人去,那时候我心里有个很大的感慨,唉,所以我觉得人哪,总是看不见远大的地方,是,他只看见眼前的这些东西,乃至于我们常常有人说啊哎唷要顾虑到那个,有人要顾虑到那个,这样啊,所以古来那些那些出家人啊他的确是一样,啊我们常常说一句话,这个很有意思的,壮士断臂,就好像被毒蛇咬了以后,那个毒啊很快的啊循著心脏来,唉唷,我们痛惜,唉唷这个不行啊,对不起,你痛惜一个手指头啊,最后那条命就舍掉了,所以这个壮士最唯一的真正有智慧有勇气的人,那时候晓得唯一的办法拿起剑来叭一下,连手臂切断,是啊,是要一点损失的啊,佛陀绝对没有说天上掉下来的,你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啊,你要它好,啊那个食量很大,你要它不吃草对不起,这匹马注定啊跑都跑不动,你要背它都背不动,噢你还要骑它吗?这样,所以我们啊一定要了解这个,不要为眼前这些啊小事情所捆住。
  【“如诸商贾为与价故,一切资财悉无●惜舍与于他,此唯得利非能得福。”】
  要晓得,假定你不了解这个菩提的无上的广大的功德,啊那个时候啊,你呀所注意的只是啊异熟的财位,那就像什么?做生意人也是一样,做生意人也是一样,尽管你也布施,就像做生意人一样那个东西也送给别人啊,但是他为什么啊,咦他把那个东西卖出去,又是毫不顾惜,喔,噢卖给人家,啊东西送给人家来得人高兴喔,他也晓得什么,他赚到钱嘛,他得到了什么,他那是得到的利益,世间的利益,不是得到福。
  【“四百颂曰:‘云于此行施,能生大果利,为报而行施,如商利应呵。’”】
  说我们现在这地方呢?行的这个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啊,要晓得它有无上大果,啊什么果啊?菩提大果,就这样,不是为了一点点眼前的报,如果为了报而做的话,那就像做生意人也是一样,那个呀应呵斥的,啊那个要呵斥的,所以我们眼前啊千万注意喔,啊,不要说求将来人天这种不要,眼前的不要,人天的不要,乃至于声闻的小果都不要,要求无上菩提大果,这是我们必须应该了解的,这个四点。第二,啊那么下面继续。
  【“第二唯意乐布施者。”】
  上面这一段啊,就是说啊将财施,财施当中的话呢,啊说,分辨这几个项目。现在呢这个属于第二的话,针对著布施当中有二项,一个呢,实际上的东西来,第二个呢?单单我们观念当中,所以这个是叫唯意乐布施,说。
  【“内居闲静由净意乐淳厚净信,分别化现种种广大无量财宝,胜解惠施一切有情,以少功用生无量福,亦名菩萨巧慧布施,是菩萨地说。”】
  那时候啊,我们不是在外面,以实际上的财物,自己送给别人,而这是啊自己啊,静静的安居在这个里头,而依什么啊?依净意乐,啊这是内心清净的淳厚的这个心情,啊还有啊净信心,关于这个净信心,我想我们大家都了解了啊,这里特别说明,我现在这个布施是为求无上大果利,所以这个财物是无条件的送给别人,还有呢,送给别人了以后,绝对不望报,平常我们啊送给别人哪,总是觉得,唉唷,我帮了你的忙啊,好像啊就是做了一个好人一样,这个千万要不得,不要求回报的,就是这样,然后呢?不但不要求回报,而且呀这个布施了以后得到的一个善根也是啊一起舍给一切众生,一定是根据前面的这个大菩提心相应的一种心情,这个才是啊淳厚的净信心,清净信心,那么以这种信心,我们分别化现种种广大无量财物,就是观念当中啊去想有无量无边的这种财物,啊,胜解惠施一切有情,以这样的殊胜的正确的认识,运用自己的思惟,来布施给一切有情,你这样去做的话,不要花太大的气力,不像我们啊身口实际上的行为,辛苦得很,但是他也有无量的福德,啊这个地方的福啊,要注意啊我们往往啊把它看,在这个梁武帝跟达摩祖师的这个公案,一个说福报,一个叫功德,把这个福看做福报,不是在本论上面啊,前面已经说过的,一个利,世间的这个利益,现在这个地方的福的话,就是福智二资粮的福资粮,这个福资粮是一定有慧来摄持的,啊所以这个,这地方的福资粮,就是将来圆满报身宝土的资粮,这是慧摄持的,是成佛必不可少的,这一点我们要了解啊。亦名菩萨巧慧布施,哪这个就是啊最善巧的,真正有智慧的布施方法,这是菩萨立场说的。
  【“妙手问经虽说此是无资财者所应修学,非有财者不应修习。”】
  这个说法上面那个经典上面,虽然只是说你没有资财的时候啊,要这样修,但是呢不是说有财的人就不要喔,有财的也要,这个意思是说,有财的人啊不但要实际上的财物施,还要拿意乐来施,如果说你没有财物的时候,你就单单意乐施,尤其其中有一点很重要的,如果是个出家人的话,我们真正应该的千万不要以财施,啊现在有很多人啊,出家人啊还要去忙财,那完全错了,啊如果说你是已经说过了,如理如法以及你的宿业所感得的,那个时候啊你要毫不顾惜的去布施,求来的布施那完全错了,这个绝对不是佛法里边的事情。那么继续下去,继续下去。
  【“无资财时巧慧布施,是为乃至未证增上清净意乐初极喜地,若证此地,则诸资财定无匮乏。”】
  上面这些啊,是没有资财的善巧的布施的方法,是说只要在你还没有证得初地,这个初地特别的说明叫增上清净意乐初欢喜地,这,这地方不详细的说明它,换句话说这是见道以后,啊这个之前是这样的,为什么呀?说当你真的修菩萨道,一旦真的证得了那个初地的话,这个初地的果报不得了的大,他的那个财位啊是一定不会缺乏的,一定不会缺乏的,所以在这地方啊,这地方文上面并没明确的说明啊,特别,但是旁边有一点啊,证明一个事实,证明一个什么事实呢?就是现在,哦我们哪常常尤其是在我们,譬如说啊国内我们是禅宗很盛的地方,禅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大法,这是千真万确,但禅这个法呀,很妙,从凡夫地一直通到佛地,都可以用的上,都可以用得上,所以它是没有渐次的渐次,所以是种最殊胜善巧的方法,所以单单用这个方法是不能判断你的位置的,前面曾经说过了,大小乘的判断不在这个般若慧,而在你发心的方便,这个我们要了解。当菩萨证得初地的时候,他一定也见道,换句话说那个时候他一定也是个开悟的状态,这样,但是呢他开悟了是不是算初地,还是二地啊,佛地啊乃至于还是个凡夫呀,加行啊,那个不在他见,而在他的行,前面记得吧,见是行,行是见,所以如果说,真正的地上菩萨的话,从初地开始,这个十地经论上面有很多乃至于像那个入中论等等它都说,那个初地菩萨的福德是不得了的,不得了的大,他绝对不会说啊证得了初地啰,还是穷光蛋一个,绝不可能的,这个我们要了解,啊但是,二乘果那是没错,见到的时候啊,他见到的空性固然是可以,但是对不起,他如果说没有修福的话,他可以穷的饭都吃不到,那这地方也是顺便提一下,继续下去。
  【“如菩萨地云:‘如是菩萨现无财宝,巧慧方便而行布施,此说乃至未证增上清净意乐,若诸菩萨已证增上清净意乐,如已获得超诸恶趣,如是生生必当获得无尽财宝。’”】
  他下面就引那个论上的文,那个是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上面的,这个我们要学菩萨行的人,譬如说在资粮位啊,加行位啊,那是容或现在我们资粮不具足嘛,那个时候,用上面这个意乐来布施,这是啊非常好的方法,假定你一但真正的证得了这个初地以后的话,那绝定不会啊再穷,一定有啊无尽的财宝,那么上面关于啊,布施的几个特质都说明了以后,最后。
  【“第四此等略义者。”】
  这个啊,值得我们这地方啊很认真的研讨一下,啊是上面大要都说完了以后,还有一个重点哪,这个地方重新,也可以说是一个结论,也可以说,在布施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把握得住的,说。
  【“正受菩萨律仪已,学习大地布施道理,发愿修学。”】
  说是当我们啊发了愿心,然后呢,正受了菩萨这个戒以后,开始学,学什么?要学像地上菩萨那样的,这个道理,我们啊虽然现在是凡夫,但是一定要发愿去学,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这样说,我们一定这个追根究底要把握得住,反过来,我应该问一下自己说我为什么到这里来,我到这里来是要求无上菩提之果,我们不妨更平铺直摆,更确实的说要彻底解决一切痛苦,要究竟圆满啊一切福德,对,如果是你要求这个果,请问你因地应该做些什么,因地当中第一个是:正知见,然后呢根据这个发这个广大的愿力,说我一心一意要求这个,一心一意要求这个,你有这样的这个心愿力的话,自然而然不断的增长,逢缘触发,耶它就来啰,要不然你没有这个心的话,你处处地方畏缩,唉呀,我不行啊,我不行啊,我马马虎虎,算了,你平常一天到晚想著这个心的话,一个退缘来的话,你就退了,然后呢?真正那个进的上缘,上来的时候啊,你又上不上,唉,总是反正我没有份的,我就这个样啊,因为为什么啊?因为你因地当中啊,播下去的那个种子,就是失败的,退缩的这个因啊,所以遇到这个缘啊,长起来这个失败退缩的那个种子啊,都在这个地方啊,所以他这个地方尽管啊,我今天啊身体这么衰,年纪也比较大,可是我自己一直告诉我,噢唷这个只要有一天命在,啊我一,真正能够做到的就是这个,我一定要做到,一定做到,啊,绝对不是说等到下一生,下一生,下一生,当下这一念,我牢牢把握住这一念,我绝对不放过,这一念“果”那我就不去管它,应该这么说,我正因为要得到这个果,所以我必须在当下一念上面这个因当中要把握的牢牢的,我发愿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就这样,就这么简单哪。这个佛法你说它啊,深奥是深奥,但是呢它就这么,这么个踏实法,就这么个踏实法,然后你拿你这个心愿你去念佛,念佛一定上品,你一去持戒,持戒一定上品,你去参禅,参禅一定上品,不管你学那一个,所以我们千千万万啊,不要说唉呀我不行啊,我不行啊,啊前面一再告诉我们,乃至戏笑,你乃至于笑,说笑话,你千万不要说我不行,不,要忏悔的时候,同样的是,忏悔的时候啊,不要说,唉呀,我这个样啊,我一定要是连根把它拔起,是不是现在能够连根拔起,那没关系,但是我这个因本身啊,要没有一点点漏洞摆进去,唉,一直加强这个因,所以外面的任何一个缘碰到的时候啊,一直碰到了,助长你那个连根拔起的,把恶业连根彻底断除的,反过来说呢,你一直发这个圆满的圆成这个因,所以外面任何外缘碰到了时候啊,触发的啊都增长你那个圆满得到这个,那个就是个直路,这个我们要了解的,这个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我们平常的最重要的是心里建设,千千万万不要把那个失败主义摆在心里。譬如我们上一堂课那个检点等等啊,没有别的无非说来说去,就是共同的目标,所以你一定要把这个什么,大的,殊胜的大利益摆在这里,啊你有了这个的话,什么小事情都挡不了你,你如果没有的话,唉呀,那风吹草动啊,就跟著人家,人家这个眼睛看你一眼呀,你心里面又那么嘀咕的半天,人家要跟你说一下,噢唷,你又在那里转,那个弄了半天,你搞什么呀,你要解决进入法界,虚空界一切有情之苦,现在一点小事情你就缠在这地方,就转不过来,唉,所以啊我这写在黑板上面,所以这么讲啊,嗯,我来干什么啊,嗯记得这个话,你时时记到,我要尽苦,乃至于要尽法界一切有情,虚空一切有情的苦,那苦的根源在那里啊?惑业,所以呢要发这个愿,而且这个心啊你一定要非常强有力,要猛力,如果你能够啊,正确而且是个猛力的话,哇这个力量不得了的大,我告诉你,就是这么不得了的大。
  【“如前所说布施之理,当先了知现在进修开遮之处而勤学习。”】
  那么前面已经说过了,那些对于第一步,这个地方特别讲布施,那么你真实发了这个愿以后,这个愿子能不能成满,还要如法行持,你要去如法行持啊,必定要了解正确的方法,所以什么是该做的是开,什么是不该做的是遮,了解了以后啊精勤努力,照著去学这个原则,而在这个原则当中特别是什么啊。
  【“特于悭吝身财善根而修对治,励力增广能舍之心。”】
  对于坏的那一面,对自己的身财善根啊,这个舍不得的地方啊,要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如理如法的去针对的这个毛病去治疗它,要努力增广能舍之心,正面的要把那个能舍的心啊,要把它增广,这地方妙了,他叫我们是啊能舍之心噢,你心真的能够能舍的话物就能舍了,反过来呀,我们不了解这个特质,唉,这个什么特质啊,我们把那个心跟物啊,往往啊分开来看,在这点啊让你们体会一下,这个心跟物呀,世间说是两样,佛法里面说分不开的,看起来是两样东西,但是那个彼此间啊,这么个密切,譬如说,现在,我有一样好东西,摆在那个地方,平常摆在那里你不觉得什么,那有人啊要你的时候,你是最欢喜的东西,唉呀到那时候啊,你就心里面啊什么感受啊,那个感受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去体会,所以那个心啊,难舍这个心啊,是从物上产生的,但是绝不是物,耶所以这个心,这个时候主要的,假如说你真的了有了这个心以后,当人家来要你这东西的话,你就是平常以为你这,针对这个去想这个要是,一旦有人来了哎唷很欢喜的送给别人,这样,所以他前面一直告诉我们啊,说布施的特质在心,但是啊你不要误解了,说啊,既然心的话由心送就可以了,实际上那财物积了一大堆,真是要送的时候又舍不得送,那个是骗自己,那没有这样的事情,啊这个我们要分得清清楚楚,布施是这样,讲其它的都是这个道理,都是道理,下面两句话。
  【“能如是修应自庆喜,心若未能如是薰修应生忧恼。”】
  咦妙了,这两句话,你能够这样做啊,他不仅仅是教我们做了就算,还有什么,应生庆喜这四个字噢,这是个大学问噢,前面我们一直说,随喜功德,随喜功德,要晓得真正修学佛法过程当中最善巧,最有帮助的就是随喜一支,啊真是美不可言啊,实在好啊,啊你自己的功德啊,也要随喜,别人的功德啊也要随喜,说,总之一句话,你一切事处随喜功德的话,那个本身的功德固然在无限的增长,而随喜本身也就是无比的功德,而这功德又绝大的力量,这个力量还是帮助你下面行持这件事情啊,会产生绝大的力量,布施如此,像我们刚才说改过等等也是如此,你一旦改过了呀,你对自己改过还要随喜,能做了,啊欢喜啊,唉呀,我居然做到了,你自己也欢喜呀,功德也增长啊,下次你做的时候能力也增强,还有呢万一不能做怎么办呢?咦他有一个巧妙的办法,唉,应生忧恼,如果不能做的话,那个时候要应生忧恼,平常我们现在啊,做的恰恰相反,不能做还欢喜,还找一个借口,唉呀,我这个东西为什么啊,我本来要舍给你,应该这样做的呀,可是如何如何呀,唉呀,他自己呀保护烦恼,就这样,所以前面告诉我们啊,我们跟烦恼斗的时候啊,要什么啊,要对这个烦恼啊不能忍耐,如果说这个烦恼留在你心里啊应该生忧恼,应该总要想办法去除它,你能够这样做尽管眼前一时做不到,可是你这个心理状态,你这样的行持本身却是在忏悔业障,对不对,当你能够这样去做的话,慢慢慢慢的,自然而然这个障碍减小的话,那个时候啊你就能够改善了。所以啊我们在整个的修行过程当中,无非三件事情,净除罪障、积聚资粮、增长广大回向无尽这三件事情,哪哪这个里面就告诉我们,就是这样,而且如果你能够善巧运用的话,所以它不管是好事也好,是坏事也好,没关系,那事情是有好坏不同,可是对我来说是一直增长功德,或者是用第三支的忏悔业障,或者是用第四支的随喜业障,你那一支做对的话是常随佛学,那一支做对的话是以法供养,对不对,而且这个里边,一定是啊有回向无上菩提,这个事情实在好啊,因为你这样做,处处地方都是如法,处处地方都是增上,不管是好,是坏,实际上你能施,那么是庆幸啊,是不能施,那么是忧恼忏悔啊!
  【“若如是者,则如妙手请问经说。”】
  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话。
  【“于当来世,少用功力能满布施波罗蜜多。”】
  这句话最重要。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8-119卷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4-115卷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一课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二课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之三主要道 第三课 接触佛法快3年了,但一直在门外打转,至今还没有皈依。看过法师讲解的《..
 现在汉地许多人在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请您介绍一下这部论在佛教中的.. 有人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密法论典,禅宗和净土宗的人没必要学,这话对..
 如何理解菩提道次第中的三士道? 《菩提道次第略论》导读(释宏演)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架一 概述《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的总体框架二
 入菩提道次第--显明佛陀密意(堪布泽仁扎西 译) 菩提道次第直授·趣入一切种智速疾道(第五世班禅大师洛桑耶喜)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3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4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5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6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7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8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