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演讲的重要意义及其实践
 
[多宝讲寺学僧文稿] [点击:3675]   [手机版]
背景色
演讲的重要意义及其实践
化宇
 
  在此非常随喜常住组织了这次演讲。
  在此之前本人也听到一些说法,认为不必要讲。因为上师已讲了那么多那么好,佛经也讲了那么多了,还要我们再讲什么?讲得再好,也不至于超过上师吧?就算你讲得再好又能怎样,快去实修吧!等等。
  确实这些看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有一定可取之处,但绝非通照全局之"大鉴"。
  这使人想起了高僧佛图澄,在那传奇性的一生中经历了几个战乱频仍的朝代,凭借自己的德行与辩才保全了成千上万人的头颅,也善巧的制止了多位乱世王臣滥杀无辜之罪,又成就了成千上万人的法身慧命,又如印度的龙树、无著等八大论师凭著无与伦比的智慧与辩才降伏了无数的外道,令佛陀教日再现光芒。
  再观察我们的大师佛陀,就曾明确的指示出,其一生的度生事业,最要者即为"以正法教手拔众生出生死泥。"
  这些都是靠语业中的辩与讲成办的,故善言法语之行也,可兴邦化世乃至出众生于生死,佛弟子皆有弘法利生之责,而不应学杜口默然之哑羊也。
  以上是就利他方面而言,若就自利方面而言,我们可以从经验或历史中了解到,由于各人不同的业流与习气,使得我们常常在同一件事上重复犯同一个错误,看待事物也总是局于片面,而非全体,做事多偏颇,理解多乖舛,所以要靠同行善友相互帮助、切磋,演讲就是这样一个相互帮助与探讨的机会,因为把自己精密抉择的见解公诸于众,接受舆论的评检,让我们一起来想象出一幅图画,一群人站在一只深锅前,里面有水,他们很渴,但他们的手是直的,不能弯曲的,指端有一勺子,可以盛水,想想看,他们如何能够喝到这水?
  有人说互相喂,太好了,完全对,也只有这样才是唯一聪明的办法,只有会帮助他人的人,才不会被渴死。这句话适用于人生,也适用描绘演讲在我们学修之中的作用。
  目短于自见,镜不能自鉴,我们的眼光都有局限,有观察不到的地方,耳朵也一样,唐代有善讲说之僧安法师(见唐高僧传),曾自信地说自己讲解经义是"义若恒沙,何可尽也!"时人嘉称其为"沙安",在我们凡夫位,所知所见有限,但只要通过集体的智慧,一百个人演讲的话,每个人都可得到一百个人的心得,虽不及恒沙之多,也增加了大量的闻思,大家讲的话很多,喻以沙聚,从这沙聚中实披简得不少之金沙,闪著智慧的光芒,有价值,能利益于人。
  我们常常在听完上师讲经由同学复讲讨论时发现,很多内容居然一点印象都没有,而这些内容都正是上师讲过,而为多人所听到。
  所以我们应当热忱地参与演讲,在演讲的实践中去获取上述之巨大利益,从几次的演讲活动当中,发现存在著这样的一些误区:
  第一种是不敢讲也不想讲。第二种是想讲却不敢讲,第三种是敢讲而想讲,第四种是敢讲不想讲。
 
  第一种误区,是一些初学者,或所学甚少,或因文化程度较低又或不善谈吐,故缺乏胆量在人前演讲,若上台便十分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对演讲也就谈不上欲乐心了。
  第二种误区,是已有所学,有所闻思,能够表达出一定的思想,相信自己若正常发挥便能讲好,但又由于生性内向,对当众演讲难为情,怕别人笑话等等,仍然具有面红心跳等特征,故想讲而不敢讲。
  第三种误区,是所学更加充实,也经历过若干次演讲,对于临场之紧张也能克服许多,甚至自我感觉不错,又得到一些他人的赞扬于是很想讲,似乎有一种欲表现的动机,于是敢讲想讲。
  第四种误区,是经历了前三种误区,忽然发现自己正处于这样一种心相,表现的欲望,当用法去观照,发现是一种烦恼之相,于是乎想扭转,但是发现并不等于解决,还是想得人赞叹,就内心想逃避演讲,以免生烦恼。
  如何走出这些误区?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些误区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想法,所以对治也是用一些内心想法,以下为大家提出几点忠告和建议,以助于走出误区。
  第一点是建立自信,不可妄自菲薄,当想自己所学虽少,然而重在参与,只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学习心得,向大家汇报出来就是成功,不要去同学识深广者比较讲得好,而与自己过去比较,是否真有收获与心得这样就较能投入。
  第二点是发现面红耳赤是我执之现行,不要理他,就是让他倒一次架子,另外就想你此次讲说是面对著如母之有情,他们由于缺乏佛法甘露而受无明恶业逼恼,自己为这些如母有情介绍佛法,这时你一定希望自己有无边的说服力令彼信受,自然也不会太过紧张。当然也可以打一草稿或拟一提纲,以防因临时紧张而忘记所要讲的内容,以致沉默间断,或脱离主旨,漫无所归。
  第三点是端正我们的动机与应机说法。
  善知识博朵瓦曾说过,我没有一次说法是为了令他人赞言"善哉"而讲说的。完全是念无常观众生之种种痛苦后而讲说的。这正是我们的良方。这位大德指出我们病根所在,为世俗八风所吹动的名利心,而为等起欲令他人赞是求名,若再攀比又会引发嫉妒(对强于己或等于己者)轻慢(劣于己者)再加深加广前一种误区之对治法,既观彼听众为母亲,沉沦苦海盼己救拔,则己之标榜心成无用,以利他出发之心出发,便不会在乎别人之毁赞了,当你劝说母亲信佛时,又怎会为得到她的表扬而说呢?
  其次是应机而说,因为你真诚地为利他而说,你就必须考虑,什么是目前最适合他的根机与习气的演说,就不会为炫耀自己而空讲道理。比如本人的一位亲属,从一个谤佛谤僧的人转变为信仰三宝,每天念诵几千遍六字大明咒的修行者,其主因是看到本寺的画册所载法会壮观场面,并在居士介绍下了解了僧人丰富的学修生活,度生的精神事业,使她扫除了印象中出家人整日面对青灯古佛、枯燥黯淡的低调画面,也对于本寺师资高文化程度而生起了钦佩之心。若反之对她去演说出家十二头陀行,冢间坐等等,那只会把她吓跑。
  第四点,除了要树立起正确的动机并做到应机说法尚需了知,吾终不因此演讲而能脱离生死病死忧悲苦恼,然彼诸巳灭生死者尚有不能演讲者,如是灭除骄慢,对治烦恼就是要先认识烦恼,有的是境远离,有的是心远离,出家修梵行则首断生惑之境,即不结婚独身,然于饮食之贪则不能全靠远离境,只能提高心远离,将易起贪之美食尽量远离,总不能说不吃饭对治食贪,演讲也一样,不可因噎废食,毕竟演讲本身具有极大利益,那我们就应去其弊,存其利,除了平时端正动机,对治烦恼,在讲的时候就观察自己是否又起烦恼,或者说得而行不得,光说不做?也请别人监督,你那么会说为什么不做呢?以此籍事炼心,籍境发心,不断地完善自己,也学会听别人"讲"别人是怎么理论联系到实际的,比如刚才许居士于小事上见到上师之功德,我们就得到一个启示,下次逢事即可观师德,又如朱居士从病人之死亡中见无常,我们也可以从每次的超度中观念无常,这样集思广益,功莫大矣!
  最后,愿大家通过此次演讲闻而思,思而说,说而修,说修一致,知行而一,细体宗大师一切圣言皆现为教授之殊胜,让如理依师乃至通达二无我之证达在相续中速疾生起。☆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事师五十颂广解》听闻纪感
下一篇:回顾五年来皈依佛门的历程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