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布施如播种 1994.6.1~1994.6.15
 
[星云日记] [点击:4094]   [手机版]
背景色

星云日记
布施如播种 1994.6.1~1994.6.15 
 

  六月 一日 星期三                
  为了将高雄市建设成更进步的大都会,一群政经、企业、学术等各界人士,将在本月十九日发起成立“高雄都会发展基金会”,随后该会将于二十六日举办一场“我爱大高雄––六合希望之鸽”活动。这项活动除以发展高雄市为诉求目标外,同时将争取二○○二年亚运在高雄市举办。

  身为发起人之一的国立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所长汪明生教授,今天冒着滂沱大雨,专程来访,希望我对大高雄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

  高雄市是台湾第二大都市,总面积约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四十多万,是一个集农、渔、工、商、港湾于一体,极具发展潜能的大都会,早在一九七九年就已升格为院辖市,与台北市并列为台湾省两大直辖市。

  然而长久以来,由于台北市行政地位特殊,在国际间享有高知名度,因此大家一直视台北市为台湾的中心。以新闻报导来说,凡是发生在台北的消息是全国版,一到高雄就成了地方版,因此予人有“重北轻南”之感﹗高雄地方人士有心积极建设高雄市,期与台北市并驾齐驱,此乃地方之福、国家之福,因此我也很乐意提供我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要发展高雄市,应该多举办国际性的活动,藉此打开知名度,同时建立市民的信心。此外,一个都市的发展,最怕滥建、乱建、违建等情形,这些都是都市发展之瘤,因此应有防患因应之道,最好能早作规画。

  再者,所有的发展计画要有前瞻性、未来性,因为过去政府的部分建设,乃至政令的实施,总予人有“慢半拍”、“走在民间之后”的感觉,甚至要等到发生问题,才来研究对策,不但不能带动社会发展,反而有被时代拖着走的无力感,因此为人所诟病。我建议基金会这次可以结合政府与民间企业的力量,先作好全面性的规画,再来逐一实行,如此才能把高雄市建设成为繁荣进步的现代大都会。

  我的一番浅见,汪所长深表同意,因此邀请我担任该会的顾问,我欣然同意,并且允诺以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的名义参与协办这次活动。

  送走汪所长,随后大陆学者汤一介教授与陈来教授联袂来访。汤教授是佛学泰斗汤用彤的公子,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及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这次与陈来教授应邀来台参加学术会议,今天拨空来山,特别带来汤用彤教授的著作稿本,准备由佛光出版社出书。

  汤用彤教授是学术界研究中国佛教史学的权威,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历任东南、南开、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及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精通梵文、巴利文、英文、日文,熟谙东西哲学与文学,曾在南京支那内学院亲近唯识学大师欧阳渐,佛学造诣深湛,义理、史学也都很通达。他的著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在一九三八年出版后,荣获教育部学术研究一等奖,此书将收录在佛光出版社准备出版的《汤用彤全集》中,全集共分八卷,分别是––

  第一卷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第二卷 隋唐佛教史

  第三卷 理学、佛学、印度学

  第四卷 印度哲学史略

  第五卷 校点《高僧传》

  第六卷 魏晋玄学

  第七卷 餖飣札记

  第八卷 论西方哲学

  这一套书出版后,相信学界对汤用彤教授一生的研究成果更能有一全面性的了解。

  最近不断从电视上听到一句广告辞––七侠五义在华视。记得去年华视才刚播过“包青天”,据说在将近一年的演出中,广告天天满档,收视率高居第一,无人能比。何以“包青天”有这么大的魅力?我想这跟社会需要公理、正义,不无关系﹗包青天不畏权势,除暴安良,所伸张的正是公理与正义。

  其实,娑婆世界更需要有人救苦救难、拯贫济危,所以今天能代替包青天的,我认为唯有观音与济公。

  最近也有徒众说:佛光山的包青天在法堂﹗我说:不只包青天,还有观音与济公。

  六月 二日 星期四

  昨晚趁着汤一介教授来山,特别请他跟佛学院同学讲话,让同学见识当代名家学者的风范。今天汤教授行将北上,一早就和陈教授来辞行。汤教授提到北京大学即将设立宗教学系,我说宗教未来必然成为人类的一部分,所以不管哪里个种族、地域、国度,都不能拒绝宗教,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大学跟进。

  汤教授接着谈到两岸的文化学术交流。我说,早在十几年前我就主张开放大陆学者来台参观,我甚至希望开放高阶层人士互相访问。记得一九八九年我率团到大陆弘法探亲,当时曾面邀李先念先生来台访问,他说:“我等不及了﹗”我想,唯有双方多沟通、了解,两岸才能和平统一。

  临行前,汤教授说,希望有机会能到佛光山来打禅七﹗他说: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想要修行﹗原来汤教授昨天到佛光山禅净法堂参观,适逢二百多名佛光山的僧众正在禅修,汤教授深受感动。

  佛光山禅净法堂自去年底启用,已有不少社会人士及机关团体报名参加,反应很好。这次专为佛光山僧众举办的禅七,邀请陈履安院长与孙春华老师两位禅者指导。今天正好是禅七圆满日,中午请陈院长和孙老师到法堂用餐。乍见他们二人,感觉他们脸上的气色都不一样了,全身充满了道气。孙老师说:“太殊胜了﹗这是全世界最好的禅堂。”陈院长说:“从开始到结束,一切都是最好的,这是我参加十几次禅七以来,最殊胜、圆满的一次﹗”陈院长这次并带了他的朋友刘振玮律师,及侍从陈金源、林国泰、郭建智等人一起参加。感谢陈院长在百忙中抽空指导,以及孙老师的慈悲跟大家结缘。

  平时我们虽然说,“吃饭睡觉都是修行,行住坐卧即是参禅”,但这是功行很深,修行有了很高境界的人才懂得的修行。一般初参别说在境界中不会修行,即使进了禅堂,要与禅真正相应,也还不容易,因此有人进了禅堂还用录音机录音,还忙著作笔记,却不知道参禅完全是一种心地法门,是要在心地上下功夫的;虽然有所谓的参话头,主要也是要让我们认识自己。所以在禅堂中要如何认识自己呢?所谓从禅定里去找乾坤,去体会法界一如,从禅心中才能找到自己。

  经过这一期禅七下来,我不知道大家的心得如何,不过我想,禅堂总有禅堂的境界,所谓“饱餐法味”,希望经过了这次的体验以后,将来大家在待人处事上都能有禅者的修养。

  晚上与从各别分院回山的实习生座谈。实习就是职前训练,一方面也是把自己过去在佛学院所学,实际应用在弘法度众上,所以是考验自己、验收成果的时候。

  当初同学之所以到佛学院就读,我想每个人都是为了理想、抱负才走入佛门的,因此每个人都负有匡正社会、安抚人心的职责,照理说,大家也都应该有自我健全的能力才对。但实际上,同学初出学院,马上面临新的环境,有的与主管之间不能作良好的沟通,因此表现优异者,主管未必能够提拔;有的有所欠缺,主管也未必懂得指导,于是在自我摸索中,慢慢的就产生烦恼、失去信心、丧失意志,甚至走偏了路,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与人沟通是很重要的。

  尤其要能“知己知彼”,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学问、能力、处境、发展、未来、潜能;知彼就是认识佛教、常住、大众。一个人不能知己知彼很麻烦,所谓“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这次召集实习生回山讲习,就是希望帮助大家“知己知彼”。

  今天与同学谈到的问题有––

  1.如何与主管相处?

  2.如何应对是非闲话?

  3.如何申诉不平与委屈?

  4.如何认识常住?

  5.如何自课修行?

  6.如何弘法度众?

  最近有徒众抱怨说:“我给师父写信,一封不回、二封不回、三四五封师父还是不回﹗”我说,你们真是太冤枉我了﹗我平时跟大家讲话,不就是给你们回信吗?你们所有的问题,我哪里一点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你们解答?是大家不能会意、不懂得接受,而不是我没有回信。甚至你们还没有给我写信,我就已经给你们回信了﹗算算我一年当中给大家的言教,除了面对面的,还有书本上的、电视上的,集合起来少说也有几十万字﹗而大家出家以来,又交给我多少文章呢?就算是写信,有三、五千字,一万字吗?你们写几个字给我,就斤斤计较,我苦口婆心天天跟大家讲话,你们却一点一滴轻易的一笔勾销,这太不公平了吧﹗

  所以,我说:希望佛光山的弟子、学生,要会算帐,不要只算我给人家的,也要算一算人家给我的。尤其要懂得会意、接受,要觉得每一句话都是对我讲的,如果你觉得那是对别人讲的,那么永远也没有人对你讲,永远也没有接受,永远也没有财富,永远也没有法宝,你又怎么会富有呢?所以希望大家要能接受,接受才能受用﹗

  六月 三日 星期五

  最近偶发有感,觉得人的适应能力很强,不管环境怎么改变、怎么恶劣,到时候自然都能适应,自然都会过去。记得以前我的眼睛很好,再怎么远的地方我都能看得很清楚,那个时候看到一些人戴眼镜,心里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也需要戴眼镜,不晓得会是什么怪模样?结果现在我也戴起了眼镜,觉得也没有什么不一样。所以人对于适应环境真的有很高的本领,但是也要有力量才能适应。

  甚至于讲到人的生死,年轻的时候也曾想过,假如有一天我老了、死了,那个时候不知道会怎样?其实不必害怕,到了那个时候自然会老会死,一点都不必紧张、罣碍。所以一个人如果连生死都能适应,那么世上还有什么不能适应的呢?问题是:你愿意去适应吗?

  今天继续与实习生座谈,谈到的问题有:工作的态度、工作的意义、工作的要领、如何自己用功、如何学习说法等等。

  此外,还谈到不能作住持和领导人的原因,结果我一口气就举出几十条,譬如:不吃早餐、不做早课、不懂法务、不负责任、不会说法、不肯发心、没有立场、没有忠诚、没有人和、没有能力、私心太重、俗情太浓、情绪太坏、脾气太大、习气太多、频于购买、喜养宠物、爱好玩偶、没有恒心、不能忍耐、不辨是非、不懂善恶、不明因果、没有表情、不肯微笑、没有正见……等。其实作住持就是作人,不会作住持就代表不会做人,所以或许有人会说:反正我又不作住持;但是你却不能说:我又不作人﹗

  根据前日报纸所载:一位黄姓病人住进台大医院,经医师诊疗一段时日后,指称将成半植物人,并且一再强迫出院,岂料病人在转院治疗后,已经会说话了。为此病患家属十分不满,决定出面指控台大医生收取红包没有医德。

  此事引起社会舆论的齐声鞑伐,这两天报纸继续大篇幅深入报导,并有民众投书,陈述自己被迫送红包的经验。从这个事件中,更加令人感觉到:一个优良的医生除了要有精湛的医术外,医德更重要﹗

  平时我常告诉徒众,待人要慈悲、亲切,一个人如果不能慈悲待人,不能尊重别人、维护别人的尊严,同样的,他也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与尊重。

  说起看病,我想每个人都有看病的经验。我自己在近几年因腿伤、眼疾、糖尿病而经常进出医院,感谢所有帮我看病的医生都对我很好。不过坦白说二十多年前,我很害怕看病,我自忖是个很有自尊心的人,我不想看医生的脸色﹗譬如当你向医生询问病情,话还没问完,他就阻止你不要讲了;或者你问他话,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纵使说了,也显得不耐烦,甚至前半句讲完,后半句还没听清楚,他已经走了﹗我觉得身为一个医生,病人把生死都交付给你,想想这是何等庄严、尊重的事啊﹗如果没有悲心、爱心、耐心,实在没有资格当医生。

  昨天的报纸赞歎台大医院已故院长高天成教授有“视病犹亲”的襟怀;在佛教则讲:“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因此过去的丛林均设有如意寮、养老院等安老养病之所,这些都是慈悲的大德才懂得设立,后世的佛弟子不懂,因此常说人生无常、不要把生死看得太严重等高调的话,其实生命是庄严神圣的,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因此我觉得医生收取红包的弊病应该要改,因为医生的责任和宗教师一样,应该是不计代价的﹗

  这次的事件对台大而言,是危机也是转机,如果能因此事件而革除积弊,则何尝不是台大之幸,更是病人之福﹗

  佛教的僧侣也如医生,为众生医治心病。佛陀说:“视众生为己”,我们僧侣能做到吗?甚至“红包”,也以少收为妙。

  六月 四日  星期六

  在西来寺负责英文佛学班的满学,昨晚带了十位佛学班的美籍同学回山,今天一早到法堂来销假。满学去年年底经就读的加州大学选派,到大陆游学一个月,回西来寺后,有一次在英文佛学班上课时,谈起了他在大陆的所见所闻,不意竟引起同学的好奇与向往,央请他带队,于五月二十三日出发,以十二天的时间,走过成都、西藏、上海等地方,而于昨日六月四日前夕离境。由于这些同学都是第一次来山,中午特别请他们在法堂享用一顿素食的中国菜,同时嘱咐满学,在停留期间应好好安排他们到各地参观。

  下午在檀信楼主持一场皈依三宝典礼,共有八百多人参加。我发现最近每次皈依,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乃至小孩子,甚至襁褓中的婴儿都有。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可以说将人的一生中所得的利益总合起来,都不及皈依三宝所得利益的千百万分之一。经典中在在处处指陈皈依三宝的利益,如:

  “夫三宝者,千生难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譬如灵丹之妙药,疗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宝为灯烛;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

  “皈依三宝能永远解脱一切苦难……”

  “若人受三自皈,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全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皈依三宝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

  皈依三宝以后,不但可以从恶道除名,人天有分,而且终有一天,必定得度。由于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殊胜无比,因此每次看到那么多人皈依,心里真是为他们高兴与祝福。

  傍晚,彭伯平先生陪同海军第一军区司令高法鹏少将夫妇来访。高司令是为了军区用水问题,特地上山请我帮忙。

  据高司令说:四十多年来,左营海军军区每个月三万吨的用水,均赖大树乡的十一口水井供应。最近大树乡长黄登勇先生向海军提出每年付给一千万元的“水权回馈金”之要求,并且限期在三月二十日前解决,否则即予断水。由于事关国防编列预算的问题,需要时间呈报,因此高司令希望我能协助斡旋,延长限期,留给他们一点缓冲时间。

  虽然我是一个出家人,但有机会替社会排纷解难,我就不能放弃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当即允诺帮忙。事后打电话给高雄县前任县长余陈月瑛,余陈县长闻言,极表关心,答应帮忙,并约好明日上山。

  今天高司令送我一幅由东沙岛的海沙制成的沙画,以及大理石所刻我的法像。无独有偶,彩浮宝石画有限公司的陈聪智父子,今天也专程上山,送来我的一帧照片,只不过这是经过玛瑙镶制而成,整件作品从背景的蓝天白云,到身上所穿的海青袈裟之纹路、色彩,甚至连皮肤的颜色都那么自然,看上去就如同照片一般,制作手工之精巧,令人歎为观止。这种宝石画的特色就在于它的色泽历久不褪,所以我建议陈先生,不妨多以佛菩萨圣像,或以经文为制作题材,相信会受到佛教徒的喜爱。

  六月 五日  星期日

  素有“妈祖婆”之称的高雄县老县长余陈月瑛是一位难得的女性,她曾担任省议员十八年、县长八年之久。期间,她对人民的服务不遗余力,尤其是她那头戴斗笠,脚踏布鞋的亲切形象,更是深入民心,成为高雄县民景仰的父母官。今晨九时,与余陈前县长一番谈话后,我邀请她分别于陈诚副总统夫人五周年冥诞纪念会上致辞,并出席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南区新分会联合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除了余陈月瑛女士莅临,还有台南佳里镇长黄仙井、西螺镇民意代表廖国民、中华总会常务理事陈顺章、理事林宗贤、陈潮派、南区各分会督导、会长有潮州林怡和、陈溢惠、麻豆施江美珠、骆和子、中钢黄坤玉、鼓山林昭忠、阿莲陈进成、新埤锺菊莲、苓雅柯珠美、仁武江安乐、旗山黄松木、善化龙连心、右昌涂瑞兰、陈文腾、南州谢仁兴、东港陈顺幼、新市雷瑞朗、路竹李素绵、大树李玉河、旗山柯玉瑕、万丹杨基富、左营林天生、鸟松柯瑞婉、陈修源、连庆铭、新市陈义雄、台南南区杨铁田、教师陈天枝、三民第一分会胡瑞霖、第二分会庄陈扇治及佛光会员千余人,均到檀信楼大礼堂致贺观礼。

  会中,分别为以下十二个分会授证

  分会名称  会长  副会长  秘书 

  高雄教师

  大千

  高雄青年

  中船

  大社

  田寮

  枋寮

  小琉球

  佳里

  土库

  西螺

  美浓

    郭祥麟

  李堂安

  余淑棻

  陈丰霖

  江珠敏

  郑进发

  杨淑霞

  许春发

  林春梅

  曾胜忠

  廖黄夏

  锺绍恢

    叶培湍

  郭绍齐

  梁锡铭、白玉兰

  韩声瑞、苏义雄、赖信编

  曾永昌、林进良、童俐龄

  林秋益、陈英美

  陈玉镗、谢淑惠、周文教

  蔡泰发、陈吉雄、林武男

  张美慧、蔡仙福、曾进展

  李黄至霞、吴天来

  卢虹珠、廖翎均、萧照英

  冯金松、锺绍和、朱邦雄

    叶信诚

  王烈钧

  方宝华

  梁健雄

  许锦章

  蔡美年

  林荣囍

  李荣华

  林美英

  林瑞满

  林启谦

  邱国源

  成立大会圆满后,接着又再为信众主持了一场皈依三宝典礼,约一千余人皈依。

  典礼结束后,饭也顾不得吃,包了便当立即搭车北上。今天是星期日,路上的交通不太顺畅,车子也开不快,看看手表,看看窗外,如果能有对翅膀展翅高飞该多好﹗

  下午四时,终于准时赶至桃园讲堂,为中华总会常务监事兼桃园分会督导黄益三的公子黄国瑞先生和严开莹小姐主持佛化婚礼。今天真可谓宾客盈门,喜气洋溢,桃园市长李信宏、经济部水资会主任委员吴建民、内政部长吴伯雄夫人戴美玉、国大代表徐振英、桃园市调解委员会杨定城、桃园农田水利会会长李总集、前任会长徐振通、名医徐振性都来为这一对璧人恭喜道贺。难得的是新郎九十二岁高龄的奶奶也精神奕奕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并一直含笑地看着心爱的孙儿,在三宝的福证下完成终身大事。

  晚上七时半,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和杨航博士来到道场,与我谈及“国际特赦组织”的内容,包括:特赦政治犯、异议人士、全力救助良心犯、公平审判政治犯以及废除死刑。

  对于废除死刑这点,我稍有异议。我认为特赦不一定要反对死刑,因为佛教重视因果,杀人不处罚是违背因果原则的做法。佛教首重戒杀,但其中亦有多种层次,小乘的罗汉以慈悲宽恕敌人,也有的因自卫而杀死对方;大乘的菩萨却以杀少救多,杀坏救好担当起杀人的责任,这也要视其内心起念的不同去衡量。像安乐死的问题,我又觉得至亲至爱的人才能对是否采取安乐死作决定。在“非、理、法、权、天”五项之中,法律并不究竟,像心中的罪恶,法律无法制裁;内心的牢狱,法律也不能将之去除。唯有在因果的理则之下,才有公平可言。

  晚八时,《联合报》记者林秀芳、陈碧华小姐来台北道场,请我为现代人应有的布施观念作一说明。

  布施,表面上看似给人,实际上获益的却是自己。布施如播种,不在田里撒下种子,怎么会有收获?正确的布施应以智能去判断其有无价值、是否需要,而不是一味沽名钓誉,期求回报。有计较、有所求的布施福德有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无相布施功德才是无量无边。

  布施的方式不只是金钱物质一途,出力做义工、说好话、讲佛法、心香一瓣、随喜赞歎皆不失为布施的好方法。佛教十分讲究供养,对于佛陀的供养,我们有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等十供;僧伽方面,也有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四事供养。以上这些是属于敬田,另外还有悲田,悲田的施舍是解决人们生活上的苦难,在衣食住行方面给予他们帮助与方便。

  物质的布施有金钱、房屋、土地、衣物、饮食乃至器官的移植等等。目前的社会除了穷苦的救济之外,急难的扶助和残障的照顾,也是我们应该参与和关心的事情。当初佛教设立磨坊、当铺、油厂以及各处的施茶、施灯、修桥、铺路等,都是为了给予众生方便。近年来,佛教徒支持各地道场、办理养老院、孤儿院、功德会、施诊所等,这不但是最标准的财物布施,也是最好最现实的功德。

  假如说我们自己本身的金钱、衣物都不足,又如何布施做功德呢?我们可以做小小的布施,例如一钱、两钱同样也是功德一桩。就像贫女一灯、因一钱布施而成为皇后;或者我们可以作服务义工来奉献,所谓出力,发心服务,在道场里作清洁、打扫、种花、浇水、建寺、开山等劳力的布施。

  在众多布施之中,以语言的赞美最为重要。四摄法里的“爱语利行”、十大愿中的“称赞如来”,佛弟子面对三宝的时候更以梵呗唱诵来加以赞歎,甚至每部经典的最后,都记载着弟子们在听闻佛法后“欢喜赞歎,信受奉行,作礼而去”的殊胜情景,由此可见,赞歎是多么的重要啊﹗

  释迦牟尼佛当初在因地与弥勒菩萨同时修行,只因佛陀多修了一项赞歎法门,而较弥勒菩萨提早三十劫成佛。当今的社会国家需要赞美,家庭个人也需要说好话,平常只要我们对花草赞美,花草会长得很茂盛;对小动物赞美,小动物也会变得更活泼健康,何况对人,我们更应多多赞歎。中国古人将隐恶扬善视为美德,佛教则以随口功德作为修行。像赞美这种不花任何金钱、任何力气,只将我们本具的功能发挥而做的布施功德,是多么的经济实惠。

  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诸布施行愿中,心意的祝福布施最为第一。因为其它的布施都是有形、有相、有为的功德,而心意的祝福却是无形、无相、无为,功德也是无量无边。又如别人做功德行布施,我心中欢喜赞歎,和对方也有同等的功德。在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祝福,夫妻之间要每天赞美,子女对长辈要诚意恭敬,同事之间也要常常互助,一切有情众生都应以心意来相互祝福,这样,人间净土的理想才会早日实现。

  六月 六日  星期一

  台中东海道场满舟传真来说,继上月台中佛光缘书画义卖的高潮之后,信众个个希望我能够写字给他们,为了随顺大家的要求,利用清晨阅报的时间,写了数十张毛笔字满足众愿。

  天下文化符芝瑛小姐负责撰写我的传记已进入最后阶段,为了弥补其它单元资料的不足,今天符小姐又来台北道场与我详谈。

  首先,她问我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我告诉她,在我的性格观念里,我总是希望别人好,希望大众好,希望佛教的发展能够蓬勃兴隆,尽自己的力量给人利益,希望在众缘所成之下,实现人间净土的理想。我曾与太虚大师有过接触,而我少年时代的理想亦与太虚大师的思想不谋而合,如今发觉所有的办法皆可行。对于自己的出家,我觉得这是一份与生俱来的殊胜因缘,从小我就钦佩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向往西装革履的胡适之、仰慕长袍马褂的梁启超、黄花岗革命牺牲的林觉民,凡是别人好的一点一滴,我都将之纳入我的脑海之中,成为我平常学习和规范的对象。幼年我深受笃实厚道的父亲所影响,而仗义直言的母亲在我做人处事方面也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因此,正义、公理、诚恳、认真成为我做人处世的首要条件。

  我修学的成长过程中,曾到各学校、监狱积极讲演,对往来客人亲切接待,遇到挫折时也默默承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为时代的大环境不断地修正自己,经过一段长时期的磨练,渐渐地通达了各种人情世故。

  一九五四年,我率先发起倡印精装本的佛书,我提倡街头布教,慢慢地我又将之发展为监狱学校的弘法以及电台电视的讲演,我组织了全台湾第一个佛教的歌咏队,从事环岛宣扬佛法的教义。四十年来,我努力地将寺庙演进为讲堂,将课诵本演变成佛教的读物,将个人的修行扩展至集体的共修。最后,我更将念经转化成讲经,让人间佛教的蓝图逐步在佛光普照的理念下一一实现。

  下午一时三十分,到省立基隆女子中学主持一场佛学讲座。校长王丽君是一位热心的佛教徒,她除了护持道场之外,还积极地参与佛光会的各种活动,每逢佛学会考,她总是欢欢喜喜地提供场地,推动基隆学佛读经的良好风气。过去的基隆被大家视为文化沙漠,但如今已完全改变,学佛的风气深入社会各阶层。像今天莅临听讲的贵宾就有台湾省议员刘文雄、国大代表杨思勤、基隆女子高中校长王丽君、圣心高中校长施宜材、成功国中校长王仁君、百福国中校长郑阿雄、基隆市政府主任秘书邱云仪、中央社工会副主任黄泽青、基隆市社会局长郑炳焕、基隆市警察局长陈秉三、《中国时报》特派员翟大龙、一信文教基金会顾问黄文荣、基隆女中家长会长雷天旺以及书画家吴朝鸿。在讲演的两个小时中,全场两千多名学生没有一个人讲话,也没有一个人走动,更没有一个人打瞌睡,呈现在我眼前的都是一双双专注的眼神和一张张安静的脸孔,我提起了全副精神,用心地将佛法注入每一个人的心田。

  演讲完毕,驱车回山,路经三义途中,顺道至小故宫森磊观拜访陈学明居士,在陈学明夫妇盛情挽留下,享受了一顿美味可口的丰富晚餐。

  晚十时,抵达佛光山。

  六月 七日  星期二

  处理完办公桌上堆积的各类卷宗,看见旁边放着一本《中外民间智能故事》,随手一翻,发现一则有趣的故事,讲给法堂的徒众听––

  话说有一天,纪晓岚陪伴乾隆参访大佛寺。

  来到天王殿,乾隆看见殿中的大肚弥勒佛,袒胸露腹,对着他们憨笑,很是有趣。因而他灵机一动,想为难一下纪晓岚。于是,他指着弥勒佛问纪晓岚道:

  “纪学士,弥勒佛见了寡人,为什么笑呢?”

  “这是佛见笑佛呀﹗”纪晓岚不慌不忙地答道。

  “这话如何说起?”乾隆又问。

  此时,纪晓岚一本正经地说:“皇上乃文殊菩萨转世,是当今活佛。活佛来到佛殿礼拜,弥勒佛见了,怎能不笑呢?”

  乾隆听了虽然很高兴,但由于没有难倒纪晓岚,心里有点不快,他故意走了几步,突然回过头来问纪晓岚道:

  “我看见弥勒佛也在对你笑,这又是怎么回事?”

  话问得实在厉害,纪晓岚不禁一怔。乾隆见了,暗中偷笑,谁知纪晓岚竟一口回答:

  “陛下,弥勒对微臣笑,是笑微臣不能成佛啊﹗”

  这时,乾隆终于佩服纪晓岚的急智,乐得哈哈大笑。

  在东禅楼召开的住持主管讲习会中,首先,我以四点告诉大家––

  1.自我要求

  2.如何处众

  3.调职观念

  4.规画前途

  接着,我又以戒律、信仰、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与大家讨论。例如:出家人可否参加选举?可否积聚金钱?应具备什么资生条件?……我大致认为,身为一个出家人应以弘法利生为主要目标,对于政治抱持的态度是问政不干治,政府的职务可以不做,但是关怀政治、社会的热心却不可以没有。出家人应积聚的是道行资粮,而不是金钱,因为太多的金钱会埋没一个人,丰厚的供养也会毁坏一个人。总而言之,我们在佛教里要求法,对社会要护法,对众生要弘法。

  如何做一个主管?我提出了“十要”与“十不要”––

  做为一个主管的“十要”:

  1.要守时守分

  2.要慈悲亲切

  3.要多赏少罚

  4.要决断负责

  5.要预思计画

  6.要和众商议

  7.要简明扼要

  8.要多种特长

  9.要公正公平

  10要同甘共苦

  做为一个主管的“十不要”:

  1.不要公私不分

  2.不要轻心慢心

  3.不要推诿护短

  4.不要感情用事

  5.不要强分是非

  6.不要私交信徒

  7.不要重利轻义

  8.不要结党分派

  9.不要刚愎自用

  10.不要忘记本山

  六月 八日  星期三

  早上,慈容、慈嘉、心定、依严来法堂找我,随后慈庄也到了。和这些跟随我三、四十年的弟子在一起,望着他们不同的神情,也让我想起他们不一样的性格。

  我觉得心定很好请托,任何人请他讲演,他从不推辞,我笑他可以从十八层地狱升到三十三天去了。说到慈嘉,他特别留意别人上下班的时间,反而对于工作的内容却不怎么计较。慈庄无论什么时候总要迟到几分钟,我算一算一生中等慈庄大概等了几千分钟以上。依严是一个耿直刚烈的人,他的言语措辞常常让人不容易接受,但我看依严是位充满慈悲心的人。这个世界上,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我也从不要求一个人要能“十全”,我倒认为“残缺”更能体会娑婆世界的真味﹗

  在我一生,我觉得自己有几个缺点:第一,我没有音乐的天分,可以说是个五音不全的人,像出家人最基本的梵呗唱诵我都无法应用,于是我将兴趣转至文字方面,想不到著作立书竟然让我获得不少的稿费。前阵子便将三百万元稿费捐助给六个社会弱势团体,帮助他们,让他们发挥更大的功能。

  世间上的父母通常依靠儿女来奉养,我虽然孑然一身,却自觉很有办法。我不喜欢唱歌,但我一直在推动佛教的音乐,我还作了多首佛教歌词,甚至分别在台北台南举办了多场老歌义唱晚会。

  我不谙外文,过去虽然学过四次日文、两次英文,也许是因为我是江苏人的关系,讲话只有三个音,英文怎么也学不起来。纵然如此,我仍然坚持开办英文佛学班和日文班,大力鼓励有兴趣的有志青年入学就读,因为我深知佛法是应众生所需,所以我绝不会因为自己的不懂而阻止别人对语文的学习。

  我不会写字,也没有练过字,只是从一九五三年开始,连续在宜兰雷音寺写了三十年的佛七标语,承蒙信徒对我的厚爱,像最近在高雄举办的港都之爱义卖筹款会中,我写的一幅书法“妙吉祥”竟然得款七十万元。只要社会大众能够获益,我愿以写字来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仔细想一想,我一生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原谅别人,凡事总是往好处去想,因此有人问我看人准不准,我自认不准,但是我也从不后悔,因为我宁可将坏人看成好人,也不愿将好人视为坏人﹗

  我有不念旧恶的个性,常常有很多罪大恶极的人欺负我、伤害我,甚至千方百计地打击我,但是只要他对别人好一点,对我存有一分好意,哪里怕他对我说一句好话,我也宁可上当,不能错过他改恶向善的机会。

  我不喜欢墙倒众人推,对人落井下石,徒众也常问我:“师父,那个人这么坏,您为什么还要原谅他?”我觉得他已经无路可走,就不要再怪他、逼他,六祖惠能大师对猎人逮捕的兔子都能网开一面,难道我们就不能给人一条生路,网开一面吗?

  向来,我秉持着佛陀的精神,对于有病的众生总是给予多一些照顾和关怀,我不会因为他们的好与不好而在对待方面有所差别,反而我认为处人要处难处之人,做事要做难做之事。像弥勒菩萨宽广潇洒的胸襟,凡事忍辱、礼让,以慈悲柔和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我没有报复的性格,也不喜欢侵犯他人,我觉得事情做错可以重来,东西打坏可以再买,但是伤害了人情却不能回复,因此,我以给人欢喜来作为佛光人的工作信条。

  六月 九日  星期四

  前两天在本山召开徒众的住持主管会议,这次不少海外别分院的住持主管都回来参加。今天上午特别邀请大家来法堂相聚谈话,计有:美国圣地牙哥的依日、澳洲布里斯本的依来、澳洲雪梨的永东、满可、菲律宾马尼拉的永光、永昭、夏威夷的满谕、纽约的觉麟、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慧海,以及这次会议的召集人––海外都监院长慈庄等十余人。

  从大家的表情来看,每一个人对我所讲的话都非常专注留神,大概平常很少见面,觉得比较宝贵。我有时候也会感觉有的徒众与我接触太过频繁,不但不觉得我的建议宝贵,甚至还会嫌我找麻烦,对于这些不懂得珍惜的弟子,我也只好兴叹奈何。会中,徒众发表的问题大部分围绕着几个重点––

  1.海外别分院急需英文佛学的人才,希望本山能够加强英文人才的培育与训练。

  2.海外别分院的寺院行政及法务不比国内的道场简单,因为大多数海外的华人均以佛教为生活的主要指南针,像诵经、念佛、礼忏,方法和模式都与国内一样。接着,又谈到越棉寮人士对佛教的信仰有胜于台湾的趋势。在海外侨界,可以不会当地的语言,却不能不会广东话,本山若要将佛法国际化,广东话是弘法布教的必备条件。

  3.在别分院服务的出家弟子,光懂得法务行政已经不够,因为信徒大都喜欢聆听佛法。又如过去《弥陀经》、《普门品》等强调信仰义理的经书也已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现在海外华人渴望接触的是有关谈玄说妙、论空说有的佛教义理。

  4.海外英语系人士和汉语系信徒同样喜欢活动,他们对佛光会所推展的各种活动,如家庭普照、佛学座谈会、梵呗音乐会、交响乐团、佛学文艺写作训练,乃至各种技艺训练班,像插花、绘画、舞蹈、唱歌、书法、烹饪都非常热衷,因此也希望佛学院的课程中,能够兼顾弘法技艺方面的训练。

  5.在各别分院弘法传教的同时,英语系的外籍人士亦受佛法的薰习,希望也能出家学佛。但考虑到英语系人士都有吉普赛个性,较缺乏恒心,又想到现在有些人出家后又还俗,带给常住诸多困扰,因此,各别分院都不敢为其介绍,深恐回山出家后得到反效果。

  6.海外信徒自学佛萌发信心以来,别分院的发展与财务方面也稍有基础,因为信徒们有的舍家为寺,有的将房子扩建为道场,只可惜本山人力不足,无法派人前往接受管理。

  由于大家正谈得兴高采烈,虽然听闻午饭板声,但我临时决定众人不用去斋堂过堂,改在法堂与我一起用餐。大家纵有师徒的辈分,在饭桌上还是可以增进彼此了解。

  海外回来的职事离去之后,彭伯平与永全一起来找我商谈新竹法宝寺的建筑问题。有的徒众虽然在名义上向我请示,内心却早有主张,对于我提出的建议已不易采纳,我对于他们既胸有成竹又要来请教的作法,颇不以为然。记得在年轻的时候,我就常常警告自己:将来老了不要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因为执着己见只会引起彼此的不悦与代沟,所以后来,我对“新人类”徒众的看法,大都“OK”通过,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晚上七时,召集于殿堂服务的职事五十六人在开山寮闲话家常。在殿堂担任知客,不仅是本山对外的先锋,也是常住文教事业的幕后功臣,因此,我对每一位于殿堂发心的弟子都很重视。在殿堂服务,大致虽能做到熟能生巧、应付自如的程度,事实上,总也有许多地方不能尽如人意。不过,我仍然告诉大家不能就此灰心,更应秉持一股欢喜的热忱,为来山的信众提供最完善的服务。

  六月 十日  星期五

  天下文化交代符芝瑛小姐为我撰写一部传记,上个月符小姐至洛杉矶访问许家屯先生,请他谈谈对我的看法,许先生欣然应允,并表示要以文字来表达与我结识的因缘和感受。今天,许先生如期寄来文稿一篇,记录如下––

  “我与星云大师‘有缘’相识,具有很奇特的色彩。

  一九八九年大师率领庞大的‘弘法探亲团’从洛杉矶西来寺出发,访问大陆,所到之处,都受到数十万善男信女和地方当局的朝拜、欢迎,还得到国家主席杨尚昆、政协主席李先念的接待。

  我当时在香港新华分社工作,视大师为一位佛教高僧、一位台湾的宗教领袖、一位国民党的中央评议会委员,以及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和政府中颇具影响力的‘统战’对象。因此,在大师访问大陆途经香港回洛杉矶时,我亲自过问,隆重安排大师的接待。我们单独见了面––大师造访了香港新华分社,我们还邀请香港有关高层人士,盛宴款待大师。

  当我们以带有故乡的口音交谈后,一见如故。我幼年有三、四年是在大师故乡扬州度过的,我们先结了‘乡’缘。

  当时大师对我介绍了他随行的弟子比丘、比丘尼。他们年轻,多具高学历,硕士、博士学位。席间,并高颂佛歌,与大师谈话一样,将佛理深入浅出,化为歌词。给我极为新鲜而深刻的印象是,大师以什么样的法力吸引这样高知识层的青年信仰佛教?出家人诵经念佛,居然采用俗家歌咏曲调,宣扬佛理?我初步意识到,大师可能是一位佛教革新者。

  当时,大师邀我在方便时,可访问西来寺(我已经知道西来寺是佛教在西方的第一大寺),我欣然接受。

  大师在从大陆返回洛杉矶之后,又来函对我在港的接待表示谢意,并重致邀请说:此邀请不受时间所限,任何时间都有效。时值六四事件之前,我还在新华社内办公会上传观了此信。岂知第二年(一九九○)真的应验了大师这一邀请,一九九○年五月,我竟去国‘旅游休息’,成了大师的客人,结了‘客’缘。

  我在美‘息影’期间,大师始终尊重我的意志,不加干涉。在我日常生活、身体等方面却关怀备至。确如大师常说的一样:‘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菩萨心肠,使我们之间又增加了一份‘佛’缘。

  这几年,我读了不少星云大师的著作及有关书籍,从实地观察了大师的言行,我进一步认识到星云大师是一位当代杰出的宗教领袖、是一位当代佛教的改革大师。他把出家出世的消极理念,演化为出家入世的积极精神,弘扬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弘扬‘大自由、大平等、大开放’的‘众生平等’教义,弘扬舍已为人、救世救人的大乘菩萨行愿。他深入浅出,将精深的禅理,化作妇孺易懂的日常生活佛理,并采用各方人士喜闻乐见的形式宣扬佛法,令大众广泛接受。真是:星云大师说法,岂止‘顽石点头’﹗

  星云大师把宗教演化为人生信仰,让其和迷信、灵异有所区别,给人以人生希望,教人为社会奉献;予人明白宗教不是鸦片,它对个人、对社会都能成为一种积极、向善的精神,形成一股对社会稳定、建设的力量。我终于体悟到大师在访问大陆时,对杨尚昆、李先念所说:‘你们共产党人不相信宗教没有关系,但一定要懂得宗教。’这句话的道理,因它对大陆为政者,确有作为座右铭的必要。

  当前世纪,各种信仰、主义面临危机,一种新的教派、新的道德力量的兴起,是时代需要,绝非偶然。星云大师创始的‘佛光宗’,能从‘东土’乘着现代的航空器‘西来’,以积极的入世态度,普渡天下有情,弘法的脚步更遍及世界各洲,真是前途无量。因此,我常以这样一位中华佛教改革大师朋友为傲,亦以这样一位将佛教现代化、国际化的佛教大师朋友为荣﹗”

  这是许先生的书面意见,一位共产党高干对我的看法,语多赞美,愧不敢当,先记录于此,作为纪念,原稿寄去给天下文化符芝瑛小姐。

  六月 十一日 星期六

  上午七时,从佛光山开车北上。

  车子在绕过彰化狭窄的街道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别看彰化市容参差不齐,这里可是一个人才备出的好地方,像前副总统谢东闵、考试院院长邱创焕等皆出身于彰化。

  十时,内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四总队副队长陈云英、主任秘书崔桂清、组长黄国珍等人将我迎进警署大礼堂,为七百位精神抖擞的警员演讲“如何树立工作者的形象”––

  幼时,我心中默默地许下了两个志愿:第一当和尚,第二就是做一个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的警察。因此,每逢遇见警察,就像看见知己,同时也有一股亲切的感受。警察能够防止罪恶,而佛法则可弥补法律之偏,两者如能相辅相成,定能将一切乱象防患于未然。如何树立工作者的形象,我有四点意见––

  一、要有因果道德的观念:人人心中有因果道德的观念,就不会轻易犯错。因果是我们处世的准则,因果是我们生存的龟监,人也许可以逃脱国家的法网,却永远无法避免因果的制裁。在这世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因与果,像勤劳地经营事业,生意自然兴隆;刻苦读书,知识自然增长。此外,快有快的因果,慢亦有慢的因果,只要我们明白因果,遵从道德,受持五戒,自然就能树立起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二、要有忍耐刻苦的精神:忍耐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刻苦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佛陀之所以能够得成正道,是因为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也因为佛陀的忍辱,修得了庄严圆满的容貌。忍,不是懦弱的表示,忍是勇者的象征。一个人只要能够忍耐,再困苦的事也能坚持下去,因此,我们要以忍为力,平常训练自己忍苦、忍难、忍饥、忍饿,最要紧的忍一口气,凡事忍耐,委屈求全。

  三、要有敬业合群的习惯:一个人的工作光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仰赖大家共同去完成。所谓众缘和合,工作中我们要培养合群的风范,与人友善相处,如果要获得大众的认同接受,就要懂得广结善缘,给人方便。其次,在工作方面要常怀着一种兢兢业业的恒心,以积极敬业的精神去克服困难,创造佳绩。

  四、要有恭敬感恩的美德: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法华经》中对一切众生常抱恭敬之心的常不轻菩萨,就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什么人最富有?心存感恩、懂得惜福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所以,我们要感谢国家给我荫护,感谢社会大众给我服务,感谢同事给我帮助,因为有了感恩的心,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也会欢欢喜喜地去做。

  下午二时,于国光国小礼堂主持中华总会中区九个新分会联合成立大会,非常感谢国光国小校长杨昭提供宽广的场地,让成立大会得以顺利进行。此外,对于百忙中拨冗前来观礼的台中市长林柏榕、立法委员沈智能、台中市议员林张久美及沙鹿镇长陈孟森等人,我亦深表致意。近来,我分别于高雄、三重、台北等地多次参与佛光会多个分会的成立大会,望着台下一片身着黄色佛光会背心的干部会员们,心中甚为感动。三年来,随着会务的推动以及会员的增加,国际佛光会已成为目前贡献最多、发展最迅速的宗教团体,每一位会员对佛光会的感情真可以说是舍身舍命也在所不惜。家里的事不重要,佛光会的事很重要,自己不重要,佛光会最重要,即使自己再忙,只要听说佛光会有需要,汗也顾不得擦就跑来帮忙,这股血浓于水的浓厚情分叫我如何不为之动容呢?

  在数十位各分会督导、会长以及二千名会员的衷心祝福中,我为下列九个分会授证––

  分会名称  会长  副会长  秘书 

  福平

  南屯

  沙鹿

  福山

  秀水

  溪湖

  花坛

  伸港

  埔里

    江陈月娥

  黄汉洲

  余丽花

  沈素贞

  郑启贤

  刘添发

  赖崑林

  黄琦洲

  林昭明

    吴隆兴、张嘉芸、陈碧月

  陈阿纯、曾纯纯

  林阿梅、陈淑满、柯品

  郑明生、廖凤玲、陈琼玲

  张炎辉、张云玉、颜庭育

  林富基、杨东茂、杨明贤

  林玉完

  姚美园、吴淑卿

  谢宗辉、张伯忍、张鸿儒

    江义隆

  陈秀珍

  廖丰一

  锺韦秀丽

  张柏南

  陈建州

  谢秀丹

  张锦锈

  林茂雄

  在头份禅净中心匆匆用过晚餐,又应竹南欧金水夫妇之邀,赶至竹南布教所洒净普照。布教所虽小,但充满了热情,尤其是欧太太忙前忙后地招呼信徒,其真诚与热忱岂是一位知客所能相比?

  晚九时,再回到头份禅净中心为念佛共修会的信众开示持诵《阿弥陀经》的意义。

  又再坐车赶路。抵达东海道场已经晚上十一时了。看看手表,我的一天又在与时间赛跑中过去了﹗

  六月 十二日  星期日

  昨天赶到台中来,是为了主持台中市长林柏榕先生的公子林孟铿和赖倩如小姐的结婚典礼。

  今早起床,第一件事情:请人准备笔墨,一偿四十份的字缘。

  中午十一时,准时来到十四楼佛殿,为两位新人主持佛化婚礼。新郎林孟铿,美国加州诺斯雷济大学毕业,新娘赖倩如,国立艺专音乐科毕业,我为两人证婚,主要是来自于与林柏榕市长的甚深因缘。过去二十年来,我每至台中弘法,林市长几乎没有不到,去年世佛会于台中举行早餐会,林市长更以漂亮流利的英文致辞,让各国代表惊歎中华民国县市长的英文水平。印象中的林市长,总是予人一股怡然自得的样子,但是今天的典礼可不一样,林市长一会儿找住持依空询问程序的内容,一会儿又告诉义工站立的位置,不久又看见他叮咛司仪措辞的运用……,一直忙进忙出,忙得不亦乐乎。今天莅临的贵宾不少,有立法委员沈智能、省议员赖诚吉、台北市议员张廖贵尊、台中市党部主委李耀群、台中市警察局局长孟宜荪、省府委员林仁德、省府主任秘书林丰正、台中市府主任秘书蔡政忠、台中市议员江宗杜、立人高级中学校长何清松等。

  典礼中,前来观礼的数百名宾客还是喜欢听闻佛法,大家对于我所讲的怎样做个好丈夫、如何为人妻子以及夫妻相处之道均屏息凝听,事后也有不少人赞美佛化婚礼的庄严与隆重,并建议林市长和我应推动佛化婚礼,如此有益于社会风气的改进。立委沈智能目前还是独身,她说我讲的话可作为一个和睦家庭的准则,在座的客人则怂恿她快点结婚,让我再来东海道场当她的证婚人。

  说到佛化婚礼,是应时代的趋势、大众的所需,才慢慢地普及至社会各阶层。自古以来,人们总在丧葬的时候才想到要采用佛教的仪礼,反而生养婚庆却极少以佛教的仪式进行,因此,我感觉佛教之所以无法在中国生根,就是因为佛教只顾及人生后面的一半,对于另外前面的一半并未表示特别关心。

  在西方社会,上至国王登基加冕,下至百姓从生到死,都举行宗教的仪礼,像杀鸡宰羊也都经过诵经作法,可见日常生活的种种都离不开宗教。佛教不重视人间生活,才导致慢慢地沦落,不为大家所推崇。记得过去,只有太虚大师在上海佛教青年会提倡过佛化婚礼,在台湾早期三、四十年前,纵有人举行佛化婚礼,由于佛教界长老的落伍思想,并未得到他们的认同。如今,台中市长林柏榕为了推动佛教,特地请我为其独生子的佛化婚礼主持证婚,甚至当场有一位女青年也要求父母,她将来的婚礼要依佛教的仪式进行。在竹南布教所演讲时,也有人问我如何才能说服父母采用佛化婚礼,可见并不是佛教在提倡佛化婚礼,而是民间信徒对佛化婚礼的渴切需求。

  婚礼后,我以飞车的速度前往台北道场,由于时间的关系,约了有关人员于十一楼等我。我一到,陈学明、陈合正、江曲将森磊观佛教艺术展览又为我作了一些详细的说明,然后又带领我参观了刚刚运来的艺术品。接着,我又到佛光会办公室巡视了一下,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后来竟然有人跟我说今天是星期天,佛光会休假。我听了,心中很不以为然,我虽身为国际佛光会总会会长,但是从来没有礼拜天,一生也未曾休过假,因为我始终认为忙是精进、忙是法喜、忙是修行,而闲却是懒惰、罪恶。

  我经过佛光大学办公室,最后来到了宗务堂,与永芸、依门、觉范、戴月静谈话。下午五时,驱车至桃园讲堂看王昌硕写的书法,字写得很好,只是木刻的力道不够。后来又与督导黄益三、护法金刚王启祯、杨重雄、杨朝荣、简文杰、邱乾崑、陈赐福、义工陈丽真、张秋玉、徐千惠、黄美华、林牡丹、罗秀兰、黄宝莲、郭玉如、张吴春花等人座谈,看看时间差不多才直奔机场,搭乘华航六○八的班机飞往香港。

  晚上十时二十分,由刘黄小苹、林耀明、林张丽琼、翁裕雄等人接机,送我回佛香精舍安单。

  六月 十三日  星期一

  今天上午起,在佛香讲堂为香港佛光协会的干部授课。首先我为佛光会员们讲说理念的问题,对于“国际佛光会会歌”的意义,我亦为大家作了一些详细的解释。

  一、我们的宗旨,从事弘法利生:说明了我们佛光会不是一般的社会团体,也不是单纯的慈善机构,甚至与民间的狮子会、扶轮社亦有所不同,我们是一个弘法利生的宗教组织。今天的社会,虽然有知识的传承,技术的相授,但是缺少了佛法,仍然不能安抚人心。

  二、我们的信念,辨别是非邪正:告诉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首先大家要具有八正道的正见,常常去亲近明师大德,多参与佛法研讨来提升我们信仰的深度。如此,就不会让富有神秘色彩的迷信和邪信来控制支配我们。

  三、我们的精神,效法四大菩萨;我们的希望,建设佛光净土:也就是说每一位佛光会员应以象征悲、智、愿、行的观音、文殊、地藏、普贤四大菩萨做为我们的楷模,以自利利他、牺牲奉献的精神来创造充满希望的佛光净土。在佛光会,我们福利社会,放眼全球;人与人之间,我们同体共生,胸怀法界。因为大家共同的心愿是要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下课时,东普陀寺了知法师因林耀明督导不允许他加入会员一事来找我申诉,我一听很是讶异,立刻找来佛光会督导林耀明、理事翁裕雄医师、何显贵律师一起谈话,跟大家说明佛光会的会员包括正信的僧俗二众,而了知法师是香港的大德,他的参加真是欢迎之至,林督导闻后,随即拿来报名表请他填写入会。

  在走廊上,看到从加拿大来港的郑羽书,据说她是要来帮忙依门选画义卖的。之后,又遇见郭翠叶,郭师姊是基隆极乐寺修慧老法师的家人,护持佛法,十分热心。不久,吃饭板声响起,只见一群为数约三十人的青年于斋堂门口列队欢迎,进去才知道我被讲堂的法师分隔开了。我立即指出:吃饭并不是什么公宴,而是会员大众的聚会,在这时候,正是会员们互相联谊交谈的大好机会,不应为我另设餐食,建议佛香讲堂下次能够改进。

  这回来港,我很想安排一点时间与老朋友见见面,叙叙旧,特别请副会长林张丽琼为我邀约,订定了以下的行程––

  六月十五日

  上午十一时~下午一时:与企业家素斋谈禅。

  下午一时半~二时半:泰山功德会陈英杰访问。

  下午五时半~六时半:与新闻界朋友聚餐。

  晚上七时半~九时半:为信徒会员开示。

  六月十六日

  上午十一时~下午一时:与范子安、千家驹、潘宗光、刘千石、张文达、柳和清等人会面。

  晚上六时~八时: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人生讲座。

  六月十七日

  上午九时~十时:为何、许府佛化婚礼证婚。

  上午十一时~下午一时半:功德主会。

  下午五时半~六时:电视专访。

  晚上六时~八时: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佛学讲座”。

  晚上八时半~十时:演艺界人士餐会。

  六月十八日

  下午三时~五时:台湾旅港人士座谈会。

  下午五时~七时:会晤港府知名人士。

  六月 十四日  星期二

  上午,于佛香讲堂为佛光会的干部授课,我以当今社会的问题作为教材,与大家共同做了一些探讨––

  佛教徒可以说谎吗?

  在佛教里,杀、盗、淫、妄、酒是根本大戒。根本戒的妄语是指:“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也就是说,没有得到神通,却说得到了神通,没有证果,却说已得正果,这种说辞构成了妄语罪。像古今附佛外道的人,自称活佛,还有自谓无上师的人,所说的皆为妄语。

  很多江湖人物,也常用如此欺骗的诈术赢得别人的信仰、恭敬,这也是妄语。至于我们常讲的:“大家吃过饭了吗?”明明没有,但为了怕别人麻烦,于是会说:“我吃饱了。”这类的话并不严重,因为话中含有善意,叫作方便妄语。经云:修道之人,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绮语者,这点很重要。

  对烟酒的看法:

  佛教的戒律,有戒酒,却没有戒烟,因此现在很多佛教徒有抽烟的习惯。在南传佛教的国家里,有的比丘会公然地在街上抽烟,对于这种举止,我们看了会不习惯。抽烟的比丘会反驳说,戒律里并无规定不可抽烟。至于佛陀所制的戒律,我们不可更改,但也不能增加。不过,凡是扰乱人类神经的物品,如“速死坑”(速赐康)、安非他命、鸦片、白粉等刺激性的东西,皆属于酒。佛经里说:酒是作一切恶的因缘。自古以来,多少帝王因酒而亡国,多少英雄因酒而遭殃,许许多多的车祸更是因喝酒驾驶而引起,所以,我们不能轻视喝酒。

  佛教徒可以烧金银纸吗?

  可以,但不可过分。外国人以献花来表示对亡者慎终追远的诚意,但是他们献花时只拿一束花,并没有拿一担花。现在中国人不仅烧金银纸,还烧纸房子,我觉得如果没有在阴间买土地,岂不是变成了违章建筑?除了烧房子,甚至还烧摩托车、汽车、电视机……,本来亡者是因车祸而死,若要再烧车子给他,难道希望他在阴间再出一次车祸吗?车祸之后,又要到哪里里去呢?其实,表示孝意不一定要烧金银纸,印经、造佛像、铺路等善事的功德均可回向给亡者。

  佛教徒可以看风水、地理吗?

  我认为不必要。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世间上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理。当然,地有地理,地理风水有其道理。譬如:将窗户打开,就有风和阳光进来,这也合乎风水,并非只有方向、位置才叫风水。又如:同一条路,同一个方向的房子,有人赚钱,也有人亏本,是因为方向的关系吗?不是。是因为经营的不同,所以,不能盲目地相信风水。

  如何处理家庭暴力?

  父母打小孩,丈夫打妻子,尤其是虐待儿童,为现代社会所不容,我觉得丈夫打妻子的行为不文明,很可耻。要知道家庭是我们人生的根本,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最安全、最美好的地方,因此,无论是先生或太太都必须冷静理智地来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美好。我认为男女婚姻,每一个人心目中的爱情,要能谨慎、不改变,要能永恒、升华、宽容和体谅,大男人主义绝对不可有,要互相尊重与包容。

  佛教赞成离婚吗?

  有人说,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不可以离婚。佛教也是赞成正常的夫妻生活与家庭伦理。不过,到了夫妻水火不容的时候,我想可以佛教的缘起缘灭作为参考。世间上的一切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在变化的世间、变化的人生、变化的感情中持有一颗永恒不变的真心。

  六月 十五日  星期三

  中午,邀约了海外集团主席陈达、江雅琦伉俪、董事长丘东、硕新工程设备总经理吴慎之及畅润货仓总经理周权等人,于精舍共享午餐。

  席间,丘董事长告诉我,他刚才读了一卷《金刚经》,竟然对佛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得悉其发心学佛非常欢喜,即以一套《星云禅话》相赠,并鼓励他撰写阅读心得。陈达先生是一位总经理,平常不看佛书,也从未与佛教接触,但是对我的《心甘情愿》一书居然仔细研读了整整十遍,为了嘉其所志,再送他一套《星云说偈》,并勉其好好用功,看来,香港青年才俊的可度性甚高。

  丘董事长临行时,希望我写一幅毛笔字送他,我马上卷袖挥毫,满其所愿,我也一一题字赠予其它的来宾,广结善缘。

  送走他们之后,我在十楼精舍接待了泰山功德会陈英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宗石、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秘书周定亮、华影制作顾问沈金城。陈英杰说他最近成立了一个“灭癌献爱心”委员会,希望藉宗教力量,来帮助癌症病患去除心理障碍,重新振作起来,展现生命的光辉。对于陈英杰的作法,我表示赞同。

  会谈结束,接到温哥华赵翠慧的来电,说加拿大的篮球队七月将来台角逐琼斯杯篮球锦标赛,又向我介绍该队是由大学明星联队组成,队中有五人去年获得世界大学运动会银牌,实力最被看好。曾经天主教有一归主队征战天下,因此我也一直渴望佛教能有个归佛队将佛法带至世界,但是,要成立归佛队谈何容易?不过,今天传来喜讯,说加拿大篮球队将代表国际佛光会出征篮球比赛,届时将以海外的佛光照耀全球。

  傍晚时分,郑羽书代约了《香港联合报》社长胡立台、总编辑薛兴国、《星岛日报》编辑主任何景龄、《明报》社长夫人董梁康蓝、香港影剧作家邝小燕、英国保险公司经理杨继圣等人与我会面,并表示有心赞助今年十二月将于红磡体育馆举办的佛学讲座,并帮忙为佛光大学筹款的书画义卖,我除了向其道谢之外,亦以自助餐与大家结缘。

  用毕晚餐,来到佛殿为五百名信众开示佛法,香港人尤为热情,在我演讲过后,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送我红包,让我不胜感动。

  闻说影星曾志伟要来找我,一直到九时五十分他才到达,他热衷于香港佛学院的兴办,也提出一些详尽的构想和计画与我商谈,真是一位有心人。

  原本来回精舍都由刘黄小苹的司机负责接送,今天为时太晚,只好劳驾刘太太亲自开车,一路上深感过意不去,谁知刘太太说她这么做完全是心甘情愿的。曾志伟一心为佛学院奔波呼吁,他也觉得非常心甘情愿。讲堂服务的师姊一直为来寺信徒斟茶递水,一趟一趟与大众结缘,她们认为心甘情愿。在厨房发心的香积菩萨,他们心中只想着以酥酡妙味供养大众,纵使被闷在高温油烟的厨房,他们也心甘情愿。每次步入讲堂,青年会的义工总是对我笑脸相迎,亲切合掌,临行时,又对我高歌一曲“佛光照耀着您”,从他们愉悦的神情中,知道他们是心甘情愿的。看来,“心甘情愿”已成为香港人对佛法虔诚的另一种象征了。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生活禅 1994.6.16~1994.6.30
下一篇:婚姻之道 1994.5.16~1994.5.31

 布施如播种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