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七、佛教与佛学
 
[慈航法师] [点击:2962]   [手机版]
背景色

二七、佛教与佛学

  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要知道这个原因,就请看下面的解释。
  在未作解释之前,先将四个标题,略加说明:
  (1)佛教——教育
  (2)佛学——学理
  (3)佛化——化导
  (4)佛法——法则
  佛是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条件的大觉悟者,换言之,就是自利利他与福德、智慧圆满的一个人。诸君类多已明,兹下详释。
  怎样叫做“佛教”呢?教是教育,佛教就是以释尊倡行的教育去改造人类的恶行变成善行,破除生死的烦恼,以及出世间一切圆融无碍的意思。
  怎样叫做“佛学”呢?学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学理,可以使人类根据这种学理,达到成佛的愿望。所以这个学理,也就是学佛人的一种工具。
  怎样叫做“佛化”呢?化是化转引导的意思,能够用各种方便化转引导众生,从染污中变成清净,从凶暴中归于道德,从生死中求得不生不灭、种种圆融无碍的正道,所以叫做佛化。
  怎样叫做“佛法”呢?法是法则,具有两个条件:“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譬如火车的铁道,能保持它的自性,不与其他树木石头等杂乱失其自相,叫做“任持自性”。火车从上面走过,有条不紊,叫做“轨生物解”。如桂花能保持它的自性,不与其他树木草石乃至其他的花卉杂乱失其自相,也叫做“任持自性”;又如人见了桂花,决定知是桂花,不是生其他茶花荷花等知觉,叫做“轨生物解”。但这个范围极大,凡是世间人物山河,及种种名言文字,乃至心中思惟所到,或者修行亲证所得的,通通叫做法。所以我们佛教,教化人群,实在是至深至广啊!
  现在我们既然有了佛教、佛学、佛化、佛法这四个宝鉴,作为我们学佛的依据,为什么我的题目又只用佛教与佛学呢?因为“佛教”与“佛化”,同是教化的作用,可以摄为一类。“佛学”与“佛法”同是教化的一种工具,也可以摄为一类。所以我的题目定为“佛教与佛学”。
  现在分作“教”、“理”、“行”、“果”四段来讨论:
  怎样叫做“教”呢?凡释迦牟尼所说的一切经典,通叫做教。乃至依释迦牟尼经典所产生的历代大德著述,亦叫做教。现在流布全世界的,总合起来大约可分为四大系——(1)巴厘文系,(2)藏文系,(3)华文系,(4)英文系。
  (1)巴厘文系——乃印度一种方言的白话文,类多用于小乘经典。所流布地点为缅甸、暹罗、安南、锡兰等处为特多。
  (2)藏文系——乃接受印度文雅语梵文的一部份,及中国唐太宗时中国文言文一部份,密宗为最多。现在流布于尼泊尔、蒙古、西康等处。
  (3)华文系——印度的方言白话文和雅语的梵文都有,教义则包含大、小、显、密各宗;现流布地域为日本、朝鲜、西藏等处。
  (4)英文系——最近输入欧美各国的,类多印度、中华、日本的雅语文,和锡兰等处的巴厘语的方言文,但均以英文为基础,故统属英文系。
  若是归纳起来,无论是巴厘文、藏文、华文、英文、统统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所诠的不出“理”、“行”、“果”。不过讲到这里,又似乎麻烦了!怎样呢?经典有这么多,《华严经》有《华严经》的道理,《法华经》有《法华经》的道理,《般若经》有《般若经》的道理,形形色色,岂不又麻烦了么?其实有四个道理就可以统摄,那四个呢?(1)五法三自性,(2)八识二无我,(3)诸法毕竟空,(4)法界无障碍。
  怎样叫做五法呢?⑴名,⑵相,⑶分别,⑷正智,⑸如如。
  怎样叫做三自性呢?(1)遍计所执自性,(2)依他起自性,(3)圆成实自性。
  “名”是什么意思呢?茶杯有茶杯的名,桌子有桌子的名,这个便叫做名。“相”是什么意思呢?茶杯是圆相,桌子是方相,这个便叫做相。“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茶杯它不是自己称为茶杯,桌子不是它自己称为桌子,圆相方相,它不是自己称为圆相和方相,乃是世间众生由一念“分别妄想”心所生起,因此就有生死等苦的流转,所以叫做“分别”。
  五法已说明了三个,现在再来讲第四、第五。
  世间上没有一事一物,不是相待而有的——如高、低,大、小,一、异,空、有等。既是相待而有,那么、名相的对方是什么呢?当然是远离高、低,大、小,一、异,有、无,断、常,增、减,生、灭,去、来……,种种分别名相的境界,这个无分别境界,如理如量,所以叫做“如如”;但是怎能证到这种无分别的境界呢?那么、当然是须要离分别的“正智”,方能亲证这如理如量的境界。这是一种出世间的智慧,所以叫做“正智”。
  还有一点,应当明白:这个如如境界,要我执、法执,完全断尽的佛,才能完全证到,但破我执的罗汉,只能证一分。
  五法已讲了,三自性又怎么讲呢?
  (1)遍计所执自性——凡夫异生,于一切事物,周遍计度长短、方圆、有无、来去种种名相,完全空无所有,如石女儿、兔角杖。例如说火不能烧口,可见名字不能诠火;说茶不能解渴,可见名字不能诠茶。这一类的妄分别,惟凡夫异生所执,所以叫做“遍计所执自性”。
  (2)依他起自性——依托众缘的他而无自性,如幻假有,所以叫“依他起自性”。
  (3)圆成实自性——于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名相等的妄分别,成就圆满无碍、真实不虚的正智,所以叫做“圆成实性”。
  五法三自性都讲完了,现在讲第二句——八识、二无我。怎么叫做“八识”呢?(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7)末那识,(8)阿赖耶识。
  怎么叫做“二无我”呢?(1)人无我,(2)法无我。
  眼、耳、鼻、舌、身五识,以明了取外境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为用。如镜照物,不起名言计度,若是起了名言计度,便是和第六意识中一分同时意识俱起。
  到了佛果位上,他便转为成所作智。诸佛现微妙色身和国土度众生,都靠着它的力量。
  第六意识依第七识得名,意思是说这个识乃是意的识,以一方面和前五识同起取色等境。又一方面缘过去、未来、法尘影子为用,就是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的这个心。它的力用最强,流转生死,是由它种种执着,成佛也靠它,作我空法空二观,它第七识不执我,生死才得断。到了佛果位上,它便转成妙观察智。诸佛观机度生,种种说法辩才,都靠它的力量。
  第七末那识——中国叫做意——含有思量的意思,以念念不断,从无始乃至未成佛前,决定执着第八识见分是我为用。
  若是前六识我法二空观完全成功,它便不执,佛果位上转为平等性智。诸佛运无缘平等大悲,现微妙色身,而十地菩萨所见各各不同,都靠着它的力量。
  第八阿赖耶识——中国叫做藏识——含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的三个意思。
  怎么叫做能藏呢?世间一切法,无论有形无形,它都能够含藏,所以叫做能藏。例如我曾与某人见过面,但是时间上已过了几十年,已经不记不忆,忽然一旦会面,仍能认识,这个便是能藏的力量。
  怎么叫做所藏呢?世间一切法,现起行为,藏识被覆,似乎不显,所以叫做所藏。
  怎么叫做我爱执藏呢?第七识念念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贪爱执着故。
  它还有一种伟大的功用——凡有形的色法无形的潜在功能,它都能执持,使不失,不散,不杂。
  执持那几种呢?共有三种:
  (1)执持无知觉的山河大地的“依报”世间。
  (2)执持有知觉的眼耳等根身的“正报”身子。
  (3)执持不能看见的一种潜在功能的种子。
  第七识若是不执着我的话,到了佛果位上,藏识它便转为大圆镜智,普照十方尘刹,无障无碍。
  怎么叫做人法二种无我呢?最初的浅说,都应当这样观察:
  现前这人身子,用正智观察,眼有眼的主宰,耳有耳的主宰,鼻有鼻的主宰,乃至意有意的主宰,好比将鸡鸟鱼狗蛇等拴在一处,各有各的趣向,找不出一个一定的主宰来!由这种观察久久力纯的结果,生出一种真智,知道这个身心内面实在无我无主,将我执丢掉,便叫做“我执空”。连这个知我空的真觉都弃掉,便叫做“法执空”。由这个道理,所以第三句便曰:“诸法毕竟空”。
  这就是说一切法是毕竟空,是由不可得故空,是当体空,不是要将茶杯打碎,桌子拆烂才空。凡是人、天、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缘觉、声闻、菩萨、佛,十种法界,都是如同百千盏灯燃在一间屋中一样,彼此相摄相入,无障无碍,故第四句曰:“法界无障碍。”
  上面所说的,凡明了“我空”的道理,《阿含经》、《俱舍论》等一类的书即是。明了“八识、二无我”的道理,《楞伽经》、《成唯识论》等一类的书即即可。“法界无障碍”的道理,《华严经》一类的书即是。
  “教”已说过了,“理”也说过了,现在所要说的,便是“行”。怎么叫做“行”呢?总括起来,不出下列四种:
  (1)律行——依小乘大乘律仪,防护身口意三业。
  (2)净行——清净身口意三业,念佛忆佛。
  (3)禅行——不净、数息、四禅、四空、三止、三观、法界观、般若真空观、五重唯识观等。
  (4)密行——三业清净,便证不思议境。
  我们为什么要去实行呢?法也闻了,什么我空、法空、我执、法执、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等等道理,都明白了,还要修什么行呢?你试试看:人家打你一下,你会暴跳如雷;打碎了一个茶杯,便会唉声叹气;死了个儿子,便会哭天呼地,连命都不要!这样看来,不实行可以吗?但是实行最好的方便,是不要过于性急,一定去避境存心,劳形弄影。顶好拿“我空”、“法空”的道理,去应付世间一切万缘,随事遣除,渐渐修习;那末,一方既不虚度光阴,一方又庄严佛地的功德,既有正“因”,又何患不成佛“果”。
  果亦略分为四:
  (1)信果——信果,就是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已起信仰恭敬心,比较不信者,亦名得果。
  (2)闻果——闻果,就是对于三宝信了之后,又能进一步研究佛经,听闻佛法,比较徒具信心而不闻者为进一步。
  (3)思果——思果,就是闻法后,仔细详察法性,随顺入观,比较徒具信闻而不思者更进一步。
  (4)修果——修果,就是既思惟随顺,又能如实修持,例如思惟“我空”、“法空”,日用应缘,对治一切环境,这又更进一步。
  上来教、理、行、果四个字都已说了,那末、这种功德庄严的佛果,到底从那里来的呢?
  “发心毕竟二无别,菩萨以此初发心”;我们应当知道最后成佛,离不了当初发心时的一念信心。《法华经》云:“一举手,一低头,皆共成佛道。”若是我们打破了时间的妄想,那么、当然相信释迦牟尼佛这种道理,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请照着下表一步一步实践去,一方自己随事遣除,一方普利众生:
  (图缺)
  (1)未信者令信。
  (2)已信者令住。
  (3)已住者令增长。
  (4)已增长者令究竟。
  上面这段谈话,就是先要使人知道佛教与佛学,不容糊混。佛教好比药方,佛学好比药味。中间广明“教理行果”,乃是将药方、药味,揉和起来,成为一个佛法大系。附表于下:
  佛法大系(图缺)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八、佛教的因果原理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六、佛法的究竟与方便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肆、唯识二十颂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陆、观所缘缘论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柒、六离合释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捌、因明入门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拾、真唯识量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二)大乘起信论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三)十二门论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对于佛教误会之解释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二、迷信的辩论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三、为什么不结婚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四、为甚么要吃素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五、因果是迷信吗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六、佛教是保险公司吗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七、几个小问题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九、宗教研究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救国研究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