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前行讲记 第一百八十九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分类-佛宝-身-无记动机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点击:1444]   [手机版]
背景色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桑昂丹增                传讲

第一百八十九讲 2014年2月3日

  【原文】

  如果对三宝加以分析,每一宝都有本体、分类和功德三个方面。

  其一、佛宝:

  一、佛宝的本体,断证究竟就是佛陀的本体。那么,佛陀的断证是如何达到究竟的呢?声闻缘觉证悟了人无我,灭除粗大的法我执而断除了所断业和烦恼障,而并没有断除所知障和习气障。作为菩萨,一地见道证悟法性谛,顿然断除遍计的障碍,在五百大劫中入定以后,在其后得断除吝啬烦恼,究竟布施度。随后从二地开始,依次跨地,断除所断,证悟所证,他们的证悟与小乘相比,更有所提高和进展,因此直接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是从一地开始间接减少,到获得七地时,无余断除剩余的烦恼障,从三清净地开始断除一切粗细的所知障,到了十地相续末际,以金刚喻定的智慧将细微的习气障尽摧无遗,从而无余现前剩余的智慧,自此再没有所断,所证方面再无所提高、无所进展的,因此断证究竟就是佛陀的本体。  

  二、佛宝的分类,分为所依身体、能依智慧、所为事业三种。

  (一)所依的身体,也分为本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四类。有关佛陀本性身,新派旧派所持的观点,新派认为是远离五蕴的空性,它的这种空性的空分是一种断空,因此他们承许佛陀没有遍知智慧。旧派认为,佛陀的本性身是法界、智慧双运空性智慧藏。  

  法身,是自性空明的智慧。梵语为嘎雅,引申出来,就称为聚者。也就是聚集二十一种无漏法的体性。本性身和法身这两者都是意——一切种智的智慧,因此是从佛陀自身侧面来安立的。报身和化身是从所化他众的角度来安立的,所化有清净不清净两种,在清净者的面前,依靠佛陀的自性大悲、愿力以及所化十地菩萨们的福德力,而显现具五决定的报身。所谓的五决定,处所决定是密严刹土;本师决定,即是五部佛,每一部也都有小部的五部眷属,虚空遍及之处,法身周遍,法身遍及之处,为了调化清净所化有情,报身周遍;法决定,是远离言说的大乘法;眷属决定,是十地菩萨;时间决定,即恒常相续。也就是说,不是本体常有,而是相续恒常。不清净的所化众生面前,依靠受用圆满身的发愿力和所化众生善法增上福德力,显现佛陀殊胜化身。  

  化身包括殊胜化身、投生化身、工巧化身和种种化身四类。其中佛陀的殊胜化身,只有住于大资粮道和加行道四顺抉择分者才能得以拜见。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佛陀现于世间之际,青蛙、乌鸦等也得以朝见。不管怎样,圆满示现二十相的佛陀,就是殊胜化身。  

  投生化身,是指在六道之处的六能仁和上师善知识们。依照《涅槃经》中所说的“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末时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佛陀的投生化身就是上师善知识大德们。  

  工巧化身,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化现为嘎玛布秀等工巧王;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土匠、石匠、铜匠等等,泛指从事铸像、画像、雕像等增上善法的能工巧匠。  

  种种化身,船舶、航船、桥梁、台阶,甚至在炎热逼迫之时的凉风,严寒逼迫时的暖流,凡是成为给众生带来利乐之因的事物都属于佛陀的种种化身。

——《前行备忘录》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而宣讲。前行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宣讲论义。

  论义乃大圆满龙钦心滴共与不共之前行,由吾等殊胜上师无谬口传所著之备忘录。此又分为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修持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分三。共同外前行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第二、不共内前行”。

  不共内前行分为六个科判:一、诸圣道之基石——皈依;二、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三、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四、积累顺缘资粮之供曼茶罗;五、顿然断除四魔之古萨里——积累资粮;六、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今天所宣的是“第一、诸圣道之基石——皈依引导”。

  皈依之引导分四:皈依的分类、皈依的方式、皈依的功德和皈依的学处,首先宣讲皈依的分类。

  总的来说,能开启一切正法之门是皈依,开启皈依之门必须依赖于信心。信心分为四种信心:净信、欲信、诚信和不退转之信心,之前已宣讲完毕,今天宣讲皈依之分类。皈依之分类分三:小士道皈依、中士道皈依和大士道皈依,前两种已宣讲完毕,今天宣讲大士道皈依的方式。

  小士道、中士道和大士道皈依的区别在于意乐、时间和对境之上,此等区别希望大家要认识。大士道皈依具足三种特点,此等已宣讲完毕。大士道皈依分为显宗和金刚乘,接着宣讲大士道在所皈依的对境三宝上面的区别。

  再再教诫如理抉择动机的重要性

  同样今天闻法之时,自己的分别念不应被外之贪嗔痴所缚,同时反观自相续,观察自己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闻法的方式方法比所闻之法更重要,一切大小乘都取决于这个心,因此时时刻刻观察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动机分为不善、无记和善的动机,时时刻刻反观自相续是非常关要的。比如说,今天早上从家里出来到经堂听法之时,你们有没有观察自己的动机呢?你们走到经堂以及坐下来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自己的动机?当你们闻法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自己的动机?自己是不是没有任何观察、处于随意的无记动机之中?走出经堂的时候没有任何动机,是无记之念;同样坐在这里的时候,仍然是没有动机、随意的无记之念;同样听法之时也是随意的、没有动机……你们是否如理观察自心了呢?如果你是以随意的无记动机来闻法,是不允许的。

  如果你没有观察动机、没有对治动机的话,今天所做的是善业还是罪障呢?今天听闻的大圆满法是不是仅为形象呢?仅仅这样闻法而没有转变自己的动机,只能是一种形象而已,此等能转变为大圆满法吗?是无法转变成为大圆满的。因此,我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和教诫大家动机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弟子根本没有听闻。藏地有一种谚语云:“打的次数太多,不会觉得痛;讲的次数太多,不会明白。”意思就是打的次数太多以后,被打的人麻木了,就不觉得痛;讲的次数太多以后,对方就只会说:“哦,知道,知道。”但却无法领悟含义。与此比喻同理,如果仅仅听闻而没有实践,则无法领悟法义;如果听闻后并实践,自然会生起道验,也能领悟法义。因此应时刻观察自己的动机。

  首先宣讲不善之动机。为了此生的善愿或救畏的动机,以这种意乐闻法、修法、思维或者如何观想,都属于不善之动机,因此要反观自相续。自相续不需要遍知、上师授记或者打卦,自己反观自相续自然就能明了。接着是无记之动机。无记之动机既非是不善之动机(善愿或者救畏的动机),也不是善的动机(信心、出离心和菩提心所摄持的动机),称之为无记的动机。我们时时刻刻都可能会被无记的动机所缚,如同狗随人般,应该时时观察自相续。

  观察动机是非常关要的。比如说,我为大众宣讲法,我在听法、讲法、思法或修法的时候,故意被不善的动机所缚是少数情况,以善的动机摄持也是少数,我闻法、讲法或者思维法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无记之动机当中。我就是这样的修行人,闻思修或者身语意所做的业就是这样的,那么你们是怎么样的呢?你们的身语意所造的一切业或者闻思修的时候,是不善的动机多?还是无记的动机多?还是善的动机多呢?是怎么样的呢?应反观自相续。我自己讲法、闻法、修法之时,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无记的动机所缚,我认为你们大部分时间也是同样被无记的动机所缚。在座的弟子中个别一两个弟子故意被不善的动机所缚,除此之外应该说没有的。

  有些人来到亚青听闻法,听的法是大圆满法。闻法的场所是喇嘛仁波切的圣地,如今亚青在世界上也有名气,因此他们来到亚青闻法、依止喇嘛仁波切或者修行的话,他们就认为以后会得到他人的赞叹:“哦,他是在亚青修行过的弟子。”他们具有欲求得到名誉的动机,在汉族弟子当中少数人具有这种动机。同样,有些人来到亚青以后依止上师或者听闻大圆满法、实修大圆满法,也是为了以后得到他人的赞叹:“哦,他在亚青实修过,他在亚青依止过上师,他跟其他人是不一样的。”这样回去以后能得到很多利养和受用,有些弟子具有这样的动机。同样也有很多弟子期望他人赞叹自己:“哦,他去过亚青。亚青的上师不一样,法也不一样。哦,他作为亚青的弟子也不一样,也实修过。”这样就能得到别人的恭敬。如果真的以此生的名闻利养为动机,此生也许你能得到名闻利养,但是你所实修的大圆满法一生一世无法得到金刚持的果位。

  如果有些汉族弟子具有得到名闻利养的动机,现今我在教诫之时,你们应该如服毒般地断除这样的动机,时时刻刻如理如法取舍动机和行为是非常关要的。此等要点本来应该天天都要讲解,但是以后因为时间的关系可能无法天天讲解,因此之故,时时刻刻都要如理如法取舍动机和行为。

   

  如果对三宝加以分析,每一宝都有本体、分类和功德三个方面。

  三宝是什么呢?佛法僧称之为三宝。皈依的对境就是三宝——佛法僧。

  如果对三宝进行分析,比如说佛宝,佛宝的本体是什么?如何分类、具有什么功德?每一宝都有本体、分类和功德三个方面的详细讲解。如果通过详细听闻而明了此等法义,皈依自然能成为一个清净的皈依。

  其一、佛宝:

  一、佛宝的本体,断证究竟就是佛陀的本体。那么,佛陀的断证是如何达到究竟的呢?声闻缘觉证悟了人无我,灭除粗大的法我执而断除了所断业和烦恼障,而并没有断除所知障和习气障。作为菩萨,一地见道证悟法性谛,顿然断除遍计的障碍,在五百大劫中入定以后,在其后得断除吝啬烦恼,究竟布施度。随后从二地开始,依次跨地,断除所断,证悟所证,他们的证悟与小乘相比,更有所提高和进展,因此直接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是从一地开始间接减少,到获得七地时,无余断除剩余的烦恼障,从三清净地开始断除一切粗细的所知障,到了十地相续末际,以金刚喻定的智慧将细微的习气障尽摧无遗,从而无余现前剩余的智慧,自此再没有所断,所证方面再无所提高、无所进展的,因此断证究竟就是佛陀的本体。  

  首先宣讲佛宝的本体,断证究竟就是佛陀的本体。声闻、缘觉和阿罗汉,他们的断证还没有达到究竟,为什么没有达到究竟呢?因为声闻缘觉只是证悟了人无我,只是灭除了粗大的法我执,还没有证悟微细的法无我;接着再看所断,声闻缘觉阿罗汉虽然断除了业和烦恼障,但仍然没有断除所知障和习气障,因此所断也没有达到究竟,所以说声闻缘觉阿罗汉的断证都还没有达到究竟。

  而佛陀的断证是究竟的。比如说作为菩萨的话,从一地见道证悟法性谛,顿然断除遍计的障碍,在五百大劫中入定以后,其后得断除吝啬的烦恼,得到究竟的布施度;随后从二地开始依次跨地,贪嗔痴烦恼逐渐减轻,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和智慧等六度次第圆满,如是断除所断、证悟所证,他们的证悟有所提高和进展,从而直接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从一地开始间接地减少,到获得七地时,无余断除了剩余的烦恼障。从三清净地开始,断除一切粗细的所知障,到十地相续末际,以金刚喻定的智慧将细微的习气障尽摧无遗,从而无余现前剩余的智慧,自此以后再没有所断,所证方面再无所提高、没有任何进展,因此断证究竟圆满是佛陀的本体。

  上述内容今天不做详细讲解。比如说声闻缘觉断除烦恼的方式方法或者证悟地道的方式,论中都有详细讲解。如果想详细了解的话,可以翻阅一些论典或智者成就者的一些著述,比如说如何认识地道,声闻缘觉断除烦恼障的方式方法如何等等,都有详细陈述。但是今天因时间的关系,这样讲解和认识就可以了,接着宣讲佛宝的分类。

  二、佛宝的分类,分为所依身体、能依智慧、所为事业三种。

  (一)所依的身体,也分为本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四类。有关佛陀本性身,新派旧派所持的观点,新派认为是远离五蕴的空性,它的这种空性的空分是一种断空,因此他们承许佛陀没有遍知智慧。旧派认为,佛陀的本性身是法界、智慧双运空性智慧藏。

  关于自性身,旧派和新派所持的观点不同。新派(黄教)认为自性身是远离五蕴的空性,这个空性的空分是一种断空,断空无法具足遍知智慧,因此他们认为佛陀没有遍知智慧。旧派认为自性身并非是一种断空,佛陀的自性身是法界、智慧双运空性的智慧藏,如是而承许。此处新派的“断空”并非是什么也没有,而着重于空分;旧派认为自性身是法界和智慧双运的空性智慧藏;这是两者主要区分之处。

  所依的身体分为四类:自性身(本性身)、法身、报身和化身,接着宣说法身。

  法身,是自性空明的智慧。梵语为嘎雅,引申出来,就称为聚者。也就是聚集二十一种无漏法的体性。 

  所谓的“聚者”指的是:很多种聚集;也就是聚集二十一种无漏法的体性,称之为法身。

  本性身和法身这两者都是意——一切种智的智慧,因此是从佛陀自身侧面来安立的。报身和化身是从所化他众的角度来安立的, 所化有清净不清净两种,在清净者的面前,依靠佛陀的自性大悲、愿力以及所化十地菩萨们的福德力,而显现具五决定的报身。所谓的五决定,处所决定是密严刹土;本师决定,即是五部佛,每一部也都有小部的五部眷属,虚空遍及之处,法身周遍,法身遍及之处,为了调化清净所化有情,报身周遍;法决定,是远离言说的大乘法;眷属决定,是十地菩萨;时间决定,即恒常相续。也就是说,不是本体常有,而是相续恒常。不清净的所化众生面前,依靠受用圆满身的发愿力和所化众生善法增上福德力,显现佛陀殊胜化身。

  自性身和法身从佛陀自身而安立,报身和化身从所化徒众的清净和不清净的角度来安立。首先宣讲报身,报身在清净者即十地菩萨之前,以其福德力显现具五决定的报身,即处所决定为密严刹土,本师决定为五部佛,法决定为远离言说的大乘法,眷属决定为十地菩萨,时间决定为恒常相续,此称之为五决定的报身显现。

  在不清净的所化徒众面前,依靠受用圆满身的发愿力和所化徒众善法增上的福德力,显现佛陀的殊胜化身。

  化身包括殊胜化身、投生化身、工巧化身和种种化身四类。其中佛陀的殊胜化身,只有住于大资粮道和加行道四顺抉择分者才能得以拜见。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佛陀现于世间之际,青蛙、乌鸦等也得以朝见。不管怎样,圆满示现二十相的佛陀,就是殊胜化身。

  投生化身,是指在六道之处的六能仁和上师善知识们。依照《涅槃经》中所说的“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末时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佛陀的投生化身就是上师善知识大德们。  

  总之,度化一切众生而在六道之处的六能仁和上师善知识们,称之为投生化身。

  工巧化身,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化现为嘎玛布秀等工巧王;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土匠、石匠、铜匠等等,泛指从事铸像、画像、雕像等增上善法的能工巧匠。  

  种种化身,船舶、航船、桥梁、台阶,甚至在炎热逼迫之时的凉风,严寒逼迫时的暖流,凡是成为给众生带来利乐之因的事物都属于佛陀的种种化身。

  以上内容称之为佛陀身之区别。

  上述所宣内容是佛宝的本体,本体为断证究竟,接着宣讲了佛宝的分类,分类第一为所依之身体,此身体又分为自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尤其化身又分为殊胜化身、投生化身、工巧化身、种种化身。此等法义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多翻阅法本,翻阅以后明了我们所皈依的佛陀的身如何定义等等,今天的法就讲到此。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前行讲记 第一百八十八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分类-风脉明点
下一篇:前行讲记 第一百九十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分类-佛宝-智-亚青法规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三十二讲 祈祷-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正..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三十一讲 祈祷-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正..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三十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前行..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九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分类..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八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功德..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七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总说2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六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总说1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五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四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4..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3..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2..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一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1..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8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九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7..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八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6..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5..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六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4..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五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3..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四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2..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1..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