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前行讲记 第一百五十四讲 普贤上师言教-因果不虚-一切为业之自性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点击:1683]   [手机版]
背景色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传授

  桑昂丹增传讲

  第一百五十四讲 2013年8月24日

  【原文】

  所有善不善业的作者唯一是自己的这颗心,尽管身体的一举一动、口中的一言一语并没有表露出来,但是心的分别念也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善果与严重的恶果。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态,如果处在善心之中,理应生起欢喜,尽量使善业与日俱增;倘若处于恶意之下,那就必须立即忏悔,而且暗暗自我谴责:我这个人真是恶劣,虽然听闻了那么多正法,竟然还生起这样的恶分别念,实在惭愧。并下决心: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使这样的分别念在自相续中永不再现。

  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善事,首先务必要详详细细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确实是善的动机,就去做那件善事;如果处在与别人竞争的心理或者装模作样、贪图名誉等心态中,那就必须要认真加以纠正,做到以菩提心来摄持;如果不论怎样也无法扭转自己的动机,还是延缓做那件善事为好。

  从前,有许多施主预先约定前来拜访奔贡甲格西,当天上午,格西在三宝所依前摆设供品,装饰得极其美观。当时,他观察自己的动机,结果发现竟然是为了在施主们面前显得庄严的不清净心态,于是顺手向三宝所依和供品上撒了一把灰,并自言自语:“你这个比丘不要那么虚伪。”帕单巴尊者得知此事后说:“西藏的所有供品中,要数奔贡甲的那一把灰尘最好。”

  因此,我们随时随地要仔仔细细观察自相续,一旦心术不正,有造罪的苗头出现,就要马上意识到,并且忏前戒后,绝不能让自相续与恶业同流合污。当然,在凡夫地的阶段,相续中不生起恶分别念的意乐加行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从前,奔贡甲格西来到一位施主家中,当时各位施主出门在外。格西心里琢磨:我没有茶叶,不如趁机偷一些茶叶,留着以后住山修行时用。当他把手伸进茶叶袋里时,立即提起正念。于是,他大声呼喊施主们:“我这个人正在干偷茶的勾当,把这只手从手腕处砍断。”

  阿底峡尊者也这样说过:自从我本人进入别解脱门之后,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对于菩萨学处(菩萨戒),偶尔出现过一两次过失;而步入密宗金刚乘以后,虽然零零碎碎的过失屡有出现,但(都是当下忏悔,)从来没有让堕罪过夜的情况。尊者在行途中也是一样,每当闪现恶分别念时,马上取出一个木制的曼茶罗,立即忏前戒后。

  ——《普贤上师言教》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而宣讲。

  此前行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宣讲论义。论义乃大圆满龙钦心滴共与不共之前行,由吾等殊胜上师无谬口传所著之备忘录。此论义分为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今天宣讲“第一、共同外前行”。共同外前行分为六个科判: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前三者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第四、业之因果”。

  业之因果引导闻法的方式和宣讲法的方式与之前宣讲暇满难得时要求一样,应无误无颠倒地如理如法取舍动机和行为而听闻今天的法。所宣之法分三:所断之不善业、应行之善业和一切为业之自性,前两者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第三、一切为业之自性”。“一切为业之自性”已宣讲完毕部分内容,今天继续宣讲下半部分内容。

  相反,即便是违犯了细微的学处,也会导致无穷的后患。

  从前,翳罗叶龙王以转轮王的身相来到世尊面前。世尊义正词严地说:“你不仅破坏了迦叶佛的教法,难道还要来毁坏我的教法吗?你现出自己的原形来听法。”

  翳罗叶龙王说:“我面临着众多威胁,因此实在不敢以原身前来。”

  于是世尊让金刚手菩萨保护它。这时,一条遍布数由旬的巨蛇出现在人前,只见它被头上长的一棵翳罗大树重重压着,树根的部位昆虫弥漫,它感受着巨大的痛苦。

  弟子们请问世尊这其中的原因。

  世尊讲述说:他曾经是迦叶佛教法中的一位比丘。有一次在途中,一棵翳罗大树刮了他的法衣,他勃然大怒,无视学处而砍了那棵树,这就是那一罪业的恶果。

  一切善业恶业之中,是黑是白,是轻是重,关键还是要看人的起心动念。举个例子来说:一棵大树,如果它的根是药性,那么它的树干和树叶肯定是药;如果它的根是毒,那么树叶和树干也必然是毒性,毒性十足的树根绝不可能生长出灵丹妙药的枝叶。同样,如果带着贪嗔的动机,居心不良,意乐不净,即使表面上所作所为是善业,但实际上只会变成不善业。假设内心清清净净,纯正无暇,那么纵然从外观看起来好像是在造恶业,但事实上已经成了善举。

  此处法义提示了不要认为“这个善业是渺小的、无益的”而轻视,也不要认为“这个恶业是渺小的、无害的”而造作,哪怕是微渺的恶业都要予以断除。同时要如理区别“已经认识恶业而造作的恶业”和“未能认识恶业而造作的恶业”,此处以公案来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在迦叶佛教法中有一位比丘,他在一次出行途中法衣刮上了一棵翳罗树,虽然他曾听闻迦叶佛宣讲了比丘的学处,但是当时他非常生气无视学处,就砍断了那棵树,最后此等罪业的果报现前,他转生为翳罗叶龙王。本师如何知道这个因缘呢?翳罗叶龙王以转轮王的身相来到世尊面前听法,本师具有遍知,知道它是翳罗叶龙王,因此要求它现出原形,否则本师不讲法,并呵斥它:“你已经破坏了迦叶佛的教法,难道你还想毁坏我的教法吗?”当时翳罗叶龙王说:“因为我面临着种种威胁,实在不敢现出原形。”后来本师让金刚手菩萨保护它,此时翳罗叶龙王现出它的原形——一条遍布数由旬的巨蛇出现在众人面前,它被头上长的一棵翳罗大树重重压着,树根的部位昆虫弥漫,感受着巨大的痛苦。

  此处法义为何义呢?明知故犯而造作罪障所感受的痛苦会更为严重,如同这位比丘虽然知道自相续的学处而轻视学处,哪怕仅仅砍断一棵树就造下如此深重的罪过。同理,明知嗔心的过患而故意以嗔心造作恶业,此罪障更重。如果不知道恶业的过患而造作恶业,有没有罪障呢?虽然具有罪障,但是此罪障不重。如果知道恶业的过患,仍然以贪嗔痴所摄而造作罪障,此等罪障非常严重。

  比如说树根是药,枝叶也会是药;如果树根是毒,枝叶也会是毒。当你的起心动念都是贪嗔痴等不清净的意乐,造作的一切都是不善业之罪障。虽然昨天念诵并讲解了此等法义,但是没有讲解清楚,而今天重新念诵和讲解此等法义的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微小的罪患或罪业没有害”而轻视,罪业虽然微小,但是仍然具有很重的罪过。

  尤其汉族弟子在自己的根本上师之前,轻视微小的恶业会造作很重的罪业,因此你们在自己的根本上师面前不应放逸,时常要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的身语意非常关要。现今我成为你们的上师,你们对我造作罪业,于我无关紧要,但是你们会造作很重的罪业,因此希望大众谨慎。

  有些人见到上师之时,瞪着眼睛看上师,或者脸上露出很不高兴的表情,或者以生气的脸色和姿态面对上师;有些人见到上师时不悦意,背对着上师,或者侧着身子面对上师,或者说以傲慢心的姿态坐在上师面前,或者伸着腿冲着上师,或者身以不恭敬的姿态面对上师,或者口说粗语或绮语以及贪嗔痴所摄各种无关紧要的话语,或者说在上师面前哈哈大笑……上师是严厉的对境,哪怕你造作微小的罪障,也会造成你无数劫在金刚地狱之中无法脱离,除非你无知而造作罪业,如果明知故犯而造作这种罪业,此等罪业是很重的。因此希望大众谨慎微细恶业,不要认为恶业微小而轻视,微小的恶业也会造作很重的罪业,尤其在根本上师面前造作恶业。根本上师是极其严厉的对境,为什么呢?因为上师是一切如来、寂忿本尊之遍主,一切坛城的摄受之自性尊。如果令上师悦意,一切如来及本尊都会悦意;如果令上师不悦意,一切诸佛如来和寂忿本尊都会不悦意。上师是严厉的对境、忏悔的对境和供养的对境,因此不应该在上师面前造作恶业。尤其根本上师为你灌过顶、讲过法、传授过解脱窍诀,更应该谨慎。

  此处如是讲解并非要求你们恭敬对待我,不是这样的。任何时候面对你的根本上师,哪怕造作微小的恶业,也会成为你无数劫中在金刚地狱无法出离之因,因此务必谨慎在上师面前的意行。有些弟子在上师面前接受灌顶或者成熟窍诀之时,生气、瞪眼或者言说粗语等等,此时哪怕你再生气,在根本上师面前都应该谨慎。

  以上所讲内容为昨天宣讲的内容,我再次提醒和教诫大众。以贪嗔痴所摄而造作的任何业都是不善业,因为树根是毒,所以枝叶也是毒。虽然开许造作十种不善业中身和语七种业,前提是“未被贪嗔痴三毒所缚或者没有以自私自利之心而造作”,但是不允许故意为之,除非你根本没有自私自利之心。而并没有开许造作意之三种业,以任何发心造作此三种业都无法成为善业。

  所有善不善业的作者唯一是自己的这颗心,尽管身体的一举一动、口中的一言一语并没有表露出来,但是心的分别念也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善果与严重的恶果。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态,如果处在善心之中,理应生起欢喜,尽量使善业与日俱增;倘若处于恶意之下,那就必须立即忏悔,而且暗暗自我谴责:我这个人真是恶劣,虽然听闻了那么多正法,竟然还生起这样的恶分别念,实在惭愧。并下决心: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使这样的分别念在自相续中永不再现。

  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善事,首先务必要详详细细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确实是善的动机,就去做那件善事;如果处在与别人竞争的心理或者装模作样、贪图名誉等心态中,那就必须要认真加以纠正,做到以菩提心来摄持;如果不论怎样也无法扭转自己的动机,还是延缓做那件善事为好。

  此处以公案来说明道理。

  从前,有许多施主预先约定前来拜访奔贡甲格西,当天上午,格西在三宝所依前摆设供品,装饰得极其美观。当时,他观察自己的动机,结果发现竟然是为了在施主们面前显得庄严的不清净心态,于是顺手向三宝所依和供品上撒了一把灰,并自言自语:“你这个比丘不要那么虚伪。”帕单巴尊者得知此事后说:“西藏的所有供品中,要数奔贡甲的那一把灰尘最好。”

  因此,我们随时随地要仔仔细细观察自相续,一旦心术不正,有造罪的苗头出现,就要马上意识到,并且忏前戒后,绝不能让自相续与恶业同流合污。当然,在凡夫地的阶段,相续中不生起恶分别念的意乐加行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真是这样的,一个修行者应反观自相续。比如说经堂里的庄严的供品,这些供品供奉的时候,你们以何种心态所摄而供养?你们是不是这样想:“哦,这里有很多僧众、男众或女众,上师也到这里来。他们看到这些供品会赞叹供品的殊胜。”你们是不是为了这样一种动机而供奉的呢?还是说“为了自己圆满二资”或者“为了自他一切众生的圆满二资”而供奉呢?作为一个凡夫,虽然相续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叹,但是你有没有及时改变并予以断除呢?

  真是这样的。以前有些人在喇嘛仁波切尊前供养的时候,刚开始供奉的时候,喇嘛仁波切会赞叹:“这个供品非常殊胜!”接着喇嘛仁波切会问:“这个供品真的殊胜吗?这是一个贪心的供养,真没有必要供养,应该放弃这份供养。”

  喇嘛仁波切在弟子供奉的时候开始非常欢喜,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弟子相续生起欢喜和喜悦心,因此喇嘛仁波切示现高兴之相。但是当这个弟子对供品产生贪著之时,喇嘛仁波切会教诫弟子:“放下!这样供奉没有必要!”以此来对治弟子相续中的贪执之心。因此作为一个修行者应时常具足正知正念和不放逸,依止正知正念非常关要。

  从前,奔贡甲格西来到一位施主家中,当时各位施主出门在外。格西心里琢磨:我没有茶叶,不如趁机偷一些茶叶,留着以后住山修行时用。当他把手伸进茶叶袋里时,立即提起正念。于是,他大声呼喊施主们:“我这个人正在干偷茶的勾当,把这只手从手腕处砍断。”

  阿底峡尊者也这样说过:自从我本人进入别解脱门之后,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对于菩萨学处(菩萨戒),偶尔出现过一两次过失;而步入密宗金刚乘以后,虽然零零碎碎的过失屡有出现,但(都是当下忏悔,)从来没有让堕罪过夜的情况。尊者在行途中也是一样,每当闪现恶分别念时,马上取出一个木制的曼茶罗,立即忏前戒后。

  现今已经宣讲了善恶取舍的道理,你们也认识了此等道理,因此应该微细取舍因果。尤其善恶主要取决于这个心,“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比如说,奔贡甲格西来到一位施主家,当时施主家没有人。他心里琢磨:我要偷些茶叶,留着山上修行之用,当时奔贡甲格西没有以正知正念摄持。当他把手伸进茶叶袋里偷窃之时,此时提起了正知正念,认识到自己是偷窃的行为,马上呼唤施主:“你看这个人的手在偷茶叶,应该砍断他的手腕。”从而杜绝了这种恶念。

  阿底峡尊者也这样说过:自从我本人进入别解脱门之后,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对于菩萨学处(菩萨戒),偶尔出现过一两次过失;而步入密宗金刚乘以后,虽然零零碎碎的过失屡有出现,但都是当下忏悔,从来没有让堕罪过夜的情况。阿底峡尊者经常背着一个包,包里装有一个曼扎盘。尊者在途中不管任何时候,每当起现恶念,他马上拿出曼扎盘忏悔。因此一个修行人应时常反观自心。当心里出现恶念的时候,应该以畏惧之心而忏悔、惩前戒后。

  真的是这样。虽然我们很多人自称自己是修行者,外相也是一个修行人,但是内心被贪嗔痴所缚,被杀生、不与取、邪淫、离间语、恶语、粗语、绮语、贪心、害心和邪见十不善业所缚。你们应该详细反观自心:虽然你们的身未造作十种不善业,但是意呢?意仍然在起心动念之中。意是根本,若树根是毒,那么枝叶也是毒。因此应时时反观自心,这样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罪障。认识到自己的罪障之时,有时真的会为自己感到羞耻和悲伤;有时会感到恐惧,也会忏悔自己的私心;有时会觉得自己可笑;有时会自己拍着自己的胸口哀叫:“我真是惭愧啊!真是悲伤啊!”

  当认识自己的罪障之时,应该具有恐惧之心而发露忏悔。

  作为一个修行者应该时时反观自心。哪怕大小便的时间之中反观自心,都会发现自己被十种不善业所缚,此时应该生起羞耻、恐惧和忏悔之心;此时自己无法对治此等过患,应祈祷上师赐予加持,同时生起惭愧之心而忏悔,并念诵百字明,应该如是奉行。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

  回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前行讲记 第一百五十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因果不虚-一切为业之自性
下一篇:前行讲记 第一百五十五讲 普贤上师言教-因果不虚-一切为业之自性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三十二讲 祈祷-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正..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三十一讲 祈祷-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正..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三十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前行..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九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分类..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八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方法-四无量心-功德..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七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总说2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六讲 前行备忘录-发心-总说1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五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四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4..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3..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2..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一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喜心1..
 前行讲记 第二百二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8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九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7..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八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6..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5..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六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4..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五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3..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四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2..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1..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