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入菩萨行论》第86课
 
[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点击:3204]   [手机版]
背景色

《入菩萨行论》第86课

  我们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现在仍讲第二个科判“理当以未得之因而嗔己”。前面颂词分析了,没有获得利养的因,是因为自己不具足前世的福善、今生的功德和对方的信心。如果自己没有修持或者守护获得利养的因,那么就应该嗔恨自己,不应该嗔恨施主和怨敌。

于昔所为恶,犹无忧愧色,

岂还欲竞胜,曾培福德者。

  对于以前自己所做的这些恶因,没有一点点忧愧的神色,难道还想要去和以前培过福德的人去竞胜吗?这是绝对不应该的事情。

  这里进一步分析,一方面自己曾经造过的恶业,应该通过反思而认知;另一方面,如果还有没有具足的福德,就应该去具足。如果没有真正重视以前的恶业,还想进一步地去竞争、打击已经获得福报的人,这样就是错上加错的发心和行为。

  “于昔所为恶”,由于以前没有真正地去修持获得福善的正因,比如因为悭吝没有供养三宝、供养僧众,没有布施其他痛苦的有情,这就是“所为恶”。今生中也没有修持福报、持戒、闻思修等的功德。自己在反观的时候,通过没有获得利养这一点这个果,反推没有获得利养的因,应该有忧愧之心。

  前面讲过,在安忍苦的过程当中,痛苦也有很多功德,它可以让自己产生惭愧、羞恶、乐行善等诸多功德,此处也是如此。平时我们在修法、生活当中,如果遇到了打击、挫折、没有利养、没有福报的情况,对我们来讲还是有意义的。关键看我们怎么样去思维面对这个问题。如果在遇到违缘打击的时候,怨天尤人、迁怒于人,或者把问题归结到上师三宝上面,这是不正确的。这样有可能通过违缘本身,又衍生了其他的罪业,这不是修菩提心的人应该有的反应。

  如果我们把所学的佛法,活用在生活和修法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上,由这个果来推因——比如现在我遇到了违缘,通过违缘的果来推因,为什么会遇到这个违缘呢?是因为前世或者今世,自己做过这方面的恶业,通过这个违缘应验了因果不虚,这样就可以引发忏罪的善法,就会想到培福、祈祷上师三宝、代受众生的痛苦等等。通过这个修法,可以引发内心当中的善念。由果了知恶因,然后引发一系列的修法和善念。这就是在活用佛法,以一个事情为契机,引发相续中平时学习佛法所得到的正见和因果观。这对我们的修法,今生后世都有真正的利益。

  如果相续中没有具足智慧,受到违缘打击的时候,有可能做出一些负面的反应,导致恶性循环的因果。我们学习了佛法,就有了生活、修法当中的指南。有的时候很多事情难以避免,再怎么样努力,也难以避免结果的产生,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结果,但是可以改变心态。心态我是可以自主的。虽然事情结果本身没办法改变,但是面对它的心态可以通过佛法去调整。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我们在生活和修法过程中,从来不缺少这方面的素材。这些素材每天都有,每一刹那都有。在修学佛法时,不要认为修学佛法是佛法的系统,还有另外一个世俗的系统。在上班、生活的时候,按照世俗的标准去做;在打坐和道友共修的时候,按照佛法的系统去做,佛法和世间法完全脱节了,这是不正确的。

  有时候我们觉得修学佛法的时间太短,很多时间、精力都放在世间法上面,认为修学佛法就是在佛堂打坐的半小时,念诵课诵几十分钟、一个小时,早晚打坐二十分钟的时间是修佛法,其他的时间都没有办法修学佛法。刚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我们可能要有专门的时间来修学佛法。现在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学习佛教的思想、佛教的智慧呢?是为了用在我们的生活修法中。其实平时修行的素材从来就不缺少,因为佛法和世间法二者之间并不是两条路,修学佛法可以贯穿在生活当中。

  比如我们观察无常,就是对世间的人和物观无常;观暇满难得,是对现在的人身观难得;观大悲,是对世间上的众生观大悲;修空性,并不是抛开现在的身心与世界之外,单独找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观空性,而是对现在所显现的、当前的身心、世界,当前所执著的东西观空性。所以,佛法从来没有离开世间法。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果离开了世间去寻求菩提,“恰似觅兔角”,去寻找兔角就有问题了。

  修佛法就是观察世间的本质,怎么样用佛法的智慧去对待它。有两种不同的思想,一个是沿世间法的固有的思维模式,一个是以佛法的思想来对待世间法。

  世间法的本质,从它的实相来讲,没有离开过佛教所讲的实相和本质。佛教的修行不是完全抛开世间法,在世间法之外,单独地去找一个所谓清净的佛法。既然这样,我们就要用学习经典、论典所获得的智慧,去观待当前的事情。对于佛法修习得非常熟悉的人来讲,面对世间的任何人和事物,他都可以完全应对无碍。

  当然,如果我们修学佛法还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有时就会觉得佛法和世间法有抵触。我们以佛教的观点去观察世间法,有时会得到一些在感觉上与世间法相抵触的结论。其实佛教的思想和世间法没有真正的抵触,而是在运用佛法的时候,由于自己对佛法的见解、修行不太完善,才会发生抵触。

  在佛菩萨或修行有素的修行者看来,每一个在我们眼前显现的、耳朵里听到的、所接触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修学佛法的素材。这样我们修法的素材就很多了,并不是我们重新发掘了修行佛法的素材,这些素材本来就有。只不过我们自己对佛法的认知有偏见,认为离开了这些素材之外还有一个佛法,没有运用这些素材来修行佛法。

  我们通过佛法智慧观察就会发现,看到的任何东西、接触的任何人,都可以用佛法的观念来应对,去培养我们的菩提心、出离心,这就是在生活当中活用佛法。我们应把佛法的观点运用在生活、学习和修行当中,培养全天候的修行,当然这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串习,之后才可以获得这种智慧。不是每一个初学者都可以获得的,但是可以作为预期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靠近,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在观察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佛法就在世间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修行的素材。比如每天都有各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以去修持安忍制止自己的嗔恨,对自己的家人、儿女、邻居,都可以修安忍;有时生活非常不如意,也可以在这方面修安忍。

  常说人无完人,人也许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可能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有一个可以修持安忍的对境。穷人被生活所困,富裕的人虽然在生活方面没有负担,但是内心的压力比较重。《中观四百论》中圣天菩萨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教诫,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分析观察。在一次又一次修安忍的挑战当中,我们内心佛法的思想观念就一次次地加强,还可以让我们去面对每天新出现的挑战。在每一刹那,每一个事物当中,用佛法的思想修持菩提心、慈悲心、空性见和无常观。

  所以,我们在和别人接触、谈生意的时候,并不是必须要抛开佛法。谈生意也有菩提心、空性见,二者之间没有矛盾之处。我们通过长时间闻思之后,掌握了适合自己观修的窍诀,可以用来面对生活当中的人和事。世间中本来不缺少修行的素材,只要我们愿意去观察分析都可以获得。

  颂词当中提到,自己以前所造的恶业,通过果去分析,可以产生忧愧心,然后再产生培福的心,接下来产生菩提心。如果我们遇到事情时没有如理面对,对于自己碰到的挫折、违缘没有忧愧色,反而对曾经培福报的人产生不好的心态就不对了。那么是产生什么样的“竞胜”呢?这个“竞胜”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竞争,压服对方,其实这里有嫉妒嗔恨之类的意思。

  “曾得培福者”,直接来讲指的就是怨敌。怨敌前世培了福德,今生当中由功德得到了信心、善根。我们对自己曾经不具足的功德,所造的恶业没有忧愧色,还要对曾经培过福德的怨敌产生嗔恨,那就不对。间接地讲是对施主,谁对我的怨敌做供养,我不单单对怨敌本人不高兴,还对给他帮助的施主也产生不高兴的心态。施主也是曾经培了福德,今生当中有财力的人,我们对这种有福德的施主也产生不高兴,这也是不对的。

  这里面体现了两层意思,对以前的恶无忧愧色,还要去打击有福报的人就错上加错;引申出来的意思——对以前造的恶要忏悔,想获得利养就应该认真地修持佛法。当然这里并不是鼓励为了获得世间的福报去修持善法,在《大圆满心性休息》等论典中讲到,如果对利养非常有兴趣的话,应该发誓成佛。因为佛在获得利养、赞叹、功德等方面,在所有凡圣里面是最为超胜的,他获得的是整个三界的供养和赞叹。如果我们对利养、名声很有兴趣的话,应该修菩提心,应该修学佛法。我们可以利用当前对赞叹、福德、利养的这种欢喜心作为引导,成为让我们生起菩提心的一种方便。大乘佛教当中,并不是鼓励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求世间的福报上,因为必定没有什么意义。颂词中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说不应该嗔恨曾经造过福报的人。

  辛二(遮破于障碍所欲者生嗔)分二:

  首先看这个科判,“所欲者”有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个“所欲”,指我喜欢怨敌受到伤害;第二个“所欲”,指我希望我所有的亲友得到功德、利益,这是科判中“所欲”的意思。“障碍所欲”,谁障碍怨敌获得不愉快,获得不好的事情,我就对他生嗔。本来希望我的怨敌受到伤害,那么谁障碍这个事情发生,这就是障碍所欲,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我希望我和我的亲友得到利益,谁障碍我和我的亲友获得利益,就是障碍所欲,对于障碍所欲者生嗔。面对这两种情况就很容易生嗔心。所以说要遮破这种嗔心。下面分科判就讲得很清楚。

  一、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二、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

  这两个科判中一个造罪,一个行善。要注意的是,这里造罪、行善不是通常讲的造作罪业、行持善业的意思。这里造罪是指伤害的意思,行善是利益的意思。

  “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就是谁障碍我的怨敌受伤害,我就要生嗔。第二个科判是“破嗔于亲友行善者”,即谁对我和我的亲友获得利益作障碍,我就嗔恨他。“破嗔”即破除这种嗔心。把这个科判理解清楚了,下面的颂词就比较容易理解。

  壬一(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分二:一、敌人痛苦于己不利;二、愿敌痛苦之心有害。

  第一个科判是“敌人痛苦于己不利”。如果敌人痛苦对我真正有利益,我也可以看着敌人受苦。但是,其实敌人痛苦不痛苦对我来讲,并没有办法产生利他的关系。第二个科判,我希望敌人痛苦的心,对我的菩提心是有很大伤害的。所以要制止这种心的生起。

  癸一、敌人痛苦于己不利:

纵令敌不喜,汝有何可乐。

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

  字面上的意思是,纵然自己让敌人不高兴,那么我自己有什么可以欢喜的呢?只是内心盼着敌人受苦,也不会成为真正损害他人的因缘。

  进一步观察这个颂词的意思,即便是敌人非常不高兴,内心当中每天都在郁闷不乐、痛苦不堪,我们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为什么因为敌人不高兴,我们就很高兴呢?其实仔细分析时,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敌人不高兴是因为他曾经造了不高兴的业因,敌人不高兴和我高兴之间并没有一个因果关系。所以说敌人不高兴,其实我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但是现象是什么样呢?情况就是,当看到我的怨敌痛苦的时候,我内心当中就感觉很快意,觉得很舒服。比如我和张三关系非常不好,不知哪一天张三忽然得了重病,或者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他很痛苦,他全家都很痛苦,我就觉得非常高兴。

  或者再放宽范围:如我很不喜欢某一个民族,那么这个民族突然受到很大打击,或者民族内部出了很多丑闻,我听到的时候就会觉得很高兴。或者某个我不喜欢的国家,突然受到了袭击或者爆发了战争等等,自己也很高兴。然而,这个心态对自己来讲有什么可乐的呢?

  当然从现象上讲,看到这个情况的发生,我们有些人觉得很舒服。其实自己本来没有真正得到可以快乐的因素,只是看到敌人不高兴,严格来讲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我们看到这个情况,却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快乐。这是一般的世间人,或者我们在修习菩提心、初入菩提心教法的时候,比较容易产生的情况。

  此处我们要分析,生起这种心理其实是没有什么理由的,敌人受苦这件事里面,其实没有什么真正可以让我们获得快乐的根据。生起快乐的理由根本是找不到的,纵然敌人不高兴我又有何可快乐的呢?二者之间根本不成立因果关系。“唯盼敌受苦”,有些时候我们是盼望别人受苦,尤其是我们和对方、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自己和其他人出现敌对的时候,我们就很期盼对方能够受苦。只要敌人受苦,我们似乎就很高兴,所以我们总是盼着敌人受苦。但是,总是盼着敌人受苦,也不会成为损害他的因缘,也就说敌人受苦要观待他自己有没有恶因。他没有恶因而我们盼着他受苦,实际上我们的想法也不会因此就变成现实。但如果别人有这个苦因受了苦,是因为恶因成熟他才受苦,并不是我盼着他受苦他才受苦。因为他相续中的罪业成熟了,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我快乐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意识作了一种非理作意。敌人的痛苦和我的快乐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我盼着敌人受苦,敌人也不一定受苦。但我们平时所做的事情,恰恰和这种情理之事完全相反。敌人不高兴我就开始快乐,然后我也天天盼着敌人受苦。这种情况说明,我们内心还没有真正安立一个正常的因果规律。所以观待来看,敌人痛苦于我没有什么利益。即便是敌人非常痛苦了,已经痛苦到极点了,或者堕到地狱了,但是对我来讲,有什么可以快乐的呢?自己内心当中并没有真正产生快乐的因缘。

  如果有真正快乐的因缘,与前面我们分析的一样,若敌人痛苦就是我快乐的因缘,成为一种直接因果关系的话,那么有些怨敌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堕地狱了,按理来讲我也应该产生很大的欢喜心。但是很多怨敌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堕到地狱,感受了最为猛烈的痛苦,而自己却没有在那时立即快乐起来。不知道这个情况,我就不快乐,知道了才快乐。由此可见,就是因为我和怨敌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所谓怨敌关系,而我恰恰看到他受苦,才好像感到快乐。其实真正分析下来,即严格观察的时候,敌人痛苦不等于我快乐,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仅是一种非理作意而已。

  癸二、愿怨敌痛苦之心有害。

汝愿纵得偿,他苦有何乐。

若谓满我愿,招祸岂过此。

若为嗔渔夫,利钩所钩执。

陷我入狱篓,定受狱卒煎。

  首先看颂词的意思,“汝愿纵得偿”,就算是你愿对方受苦的心如愿以偿了,他真正痛苦了,那么你又有什么可以欢喜的呢?如果因为满足了我愿他受苦的心愿的话,“招祸岂过此”,寂天菩萨说:那么你这种心愿所招致的过患“岂过此”,还有比这更大的过患吗?

  打个比喻讲,如果一条鱼被渔夫的利钩所钩执,它一定会被这个渔夫暂时放在鱼篓当中,究竟肯定会在厨房当中被煎炸,受极大的痛苦。同样的道理,如果众生被嗔心的利钩所钩执,一定会在地狱当中遭受狱卒的兵器伤害,感受很长时间的痛苦,字面上的意思就这样理解。

  对“汝愿纵得偿,他苦汝何乐”和前面的“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做一个连接。因为前面我们盼着敌人受苦,寂天菩萨说了“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你只是盼着敌人受苦,也不成为损害他的因缘。因为他没有这种痛苦的因,没有造恶业的话,你怎么盼他受苦,他也不会受苦。比如佛陀,他已经完全断除了导致痛苦的恶业,所以即使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人天天盼着佛受苦,但佛的相续中根本没有受苦的因缘,因此,再多人盼着他受苦,也不会成为损害佛的因。如果怨敌相续中以前造过恶业,在你盼着他受苦的时候,他的确也因为恶因成熟而受苦了,“汝愿纵得偿”——你盼他受苦的愿望得以实现了。即便他受了痛苦,“汝何乐”,你又有什么快乐的呢?他受到很大的苦和你自己快乐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他苦汝何乐”?有什么让你值得高兴的?没有。

  “若谓满我愿”,就是跟着前面两句话的问答而来。其实对我而言,并没有因为敌人受苦,我就马上能感受到快乐,这个直接的因果关系是没有的。但是,因为我盼他受苦,他一受苦之后好像满足了我的愿望,我是因为心愿满足了而快乐,关键问题在这儿。

  为什么说看到怨敌受苦的时候我快乐呢?其实我们前面分析了,怨敌痛苦和我快乐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那么没有因果关系表明,并不是他一痛苦,我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快乐,这种因果关系是没有的。

  既然没有这个因果关系,为什么看到怨敌受苦的时候,我就真正感受到快乐呢?的的确确在现实当中,当我们看到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国家民族,他们在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觉得好像有点舒服。既然没有因果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个地方回答了:“满我愿”。并不是说敌人的痛苦和我的安乐之间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那么,我的快乐来自哪里呢?因为我盼着对方受苦,现在我看到对方苦了,我内心当中得到满足。这种所谓的“快乐”是来自我的愿望的满足。有的时候在我内心深处,可能多多少少盼着敌人不舒服、盼着敌人受苦等等,当我看到这个怨敌受苦的时候,我的这种愿望得到满足了。

  这是一种满足的快乐,而不是由真正的因果关系产生的快乐。敌人痛苦我就乐,这种因果关系没有,而是我愿他苦,他现在苦了,我感觉我满足了。这种满我愿的快乐,其实是不善的一种恶心。这种所谓快乐是恶因带来的,夹杂痛苦之因,夹杂恶业。所以,寂天论师马上讲“招祸岂过此”。如果是因为满足了我的愿望,所以我高兴,那么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所招致的祸,那是非常大的。“招祸岂过此”,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祸患吗?

  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以前有两个修行者——两个格西。这两个修行者相互之间有矛盾,相互敌对,内心当中都盼着对方受苦,盼着对方身败名裂等等……有一次,其中一个修行者从外面回来,很高兴地吩咐小徒弟去烧一壶好茶,因为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侍者把茶烧好问:“上师有什么好消息?”“告诉你,我们对手有女人了,他破戒了。”言下之意就是,对手破戒之后,紧接着就是身败名裂。他看到这种情况时,就判断他的对手要受苦了。现在他的对手果然就出现了身败名裂的因,所以他就觉得很高兴很欢喜。

  这个故事有两种版本。前一个版本是,结束之后有另外一个大德评价说,这两个人谁的过失大呢?其实都差不多,或者后面的人过失更大。前面那个人因为破了戒律,当然有很大过失。但是后面那个人随喜而且宣扬它,这样他的过失应该更胜一筹。大德评价的时候也很不高兴,所以“招祸岂过此”,他所招的过失,其实是很大的。还有另外一种版本:这个格西讲完之后,小侍者还有点正念,他说:“上师,我还以为你见了本尊了呢!你见本尊了,我们要煮个好茶来庆祝,这哪是什么好消息呢?”小侍者觉得这不是好消息。

  总而言之,“招祸岂过此”。我们平常也经常盼着我们的竞争对手受苦,比如在工作单位里、公司里有个竞争对手,我很愿意对方倒霉、或者做错事情被批评、被革职、降工资、扣奖金,乃至被开除,或者怎么怎么样。平时两个竞争对手之间,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者修行人对修行人之间也是这样,比如,这个人很有福德有智慧有口才,然后自己似乎也觉得对他有些看不惯……诸如此类,世间出世间都会有。

  如果我们平时经常有这样的心态,盼着对方受苦,盼着怨敌受苦,对方受苦了,我自己觉得很高兴的话,那么寂天菩萨就送我们一句话,我们要记住“招祸岂过此”。

  我们觉得没什么,但是寂天菩萨就说,这是很大的过患,所能招致的过患当中没有超过这样的,没有比这更严重的过患。一方面是因为随喜别人过失的过患很大;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修菩萨道的人,这种心态的生起标志着菩提心已经严重退失、亏损了,过患太大了。

  本来发菩提心的时候,是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利益,但是现在呢?我们第一是盼着敌人受苦,盼着对方受苦。第二对方受苦之后,我居然很高兴。那我们的菩提心到底在哪?我们还算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吗?根本不算一个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招祸岂过此”,过患真的是太大了。因为离菩提心的正道,已经偏得太远太远了,应该回头。再不回头的话,自己会彻底失去菩提心的。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好好去思考。

  当然,作为内心的习气,我们有一个固有的思维模式,就是盼着怨敌受苦。如果让自己改变这个心态,就觉得很痛苦。但是不管怎样,这种心态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对于修菩提心的人来讲。再痛苦再难以改正,我们都要去尝试慢慢改正它。如果不改正,我们永远是一个凡夫众生。改正之后,我们就会相应于菩提道、相应于圣者,才有希望获得真正的圣者果位,才有希望真正地远离一切轮回的思维和轮回的果。

  下面讲这个例子:嗔心就像一个渔夫,他下了诱饵把我们钩上来,之后装进鱼篓拿回家,把鱼杀死拿去烹调。诱饵可以说是我们贪执的东西,或者就是我们当前遇到的事情。我们很容易因为当前遇到的一些事情或人产生嗔恨心,这就是渔夫抛出的诱饵。比如,遇到别人打我或者欺负我,其实这个就是诱饵。如果我遇到的时候拒绝了,那么藏在诱饵后面的渔夫,也就没办法得逞。如果我没有拒绝诱惑,遇到诱饵就吞钩了,这个嗔恨心的渔夫就容易控制我们了。

  所以我们遇到某些人和事本身是个诱饵,鱼直接接触的首先是鱼饵,我们首先直接接触的是什么?就是人和事。比如自己的家人或者同事、顶头上司,或者外面的任何一个人,就相当于鱼饵。遇到鱼饵的时候,这个鱼它是吞饵,还是拒绝、游走,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我们如果是选择吞饵,就相当于我采取强烈反应,他伤害我我就伤害他。如果遇到事情这个“鱼饵”的时候,我采取安忍,就相当于鱼抵制住了诱惑,游走了。我们一旦生了嗔心,就会被嗔心的渔夫的利钩所钩执,我们就会堕入地狱,受到狱卒的折磨。如果我们选择安忍,就不会被嗔心的铁钩钩住,然后被钩到鱼篓中受到煎炸的痛苦。因此如果修安忍,就能避免后面这一系列的痛苦。如果遇到鱼饵的时候,我们没有抵制,那么就会感受到一系列痛苦。

  实际上,鱼是游走在很多饵之间,因为渔夫不只一个。河边很多渔夫都在拿钓竿钓鱼,他们下了很多饵。我们在生活和修法当中,也会遇到很多饵,遇到很多人和事。这时如果我们选择了安忍,很多痛苦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如果我们以牙还牙,别人欺负我我就欺负回去,或者别人伤害我,我就生嗔心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就会不断地吞钩,一次又一次地被抛到地狱受苦。每生一次嗔心,就是一次堕地狱的因缘,所以我们不注意的话,每天都会造很多堕恶趣的因缘。

  因此我们要小心翼翼的。第一,每天遇到人和事的时候,要用佛法的智慧去观察。第二,每天我们要在事后,或者在睡前,对一天的罪业做一个忏悔,尽量不要让它过夜。这样就可以减少罪业带来的不好影响。

  这个比喻是很形象的,我们应该好好思维。否则,如果我们经常遇到事情就发火的话,其实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已经上了嗔恨心渔夫的铁钩了,后果是非常悲惨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去思维。

  下面我们来讲第二个科判。

  壬二(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分二:一、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二、破嗔于福德作障者。

  癸一(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分二:一、阻碍赞誉者并非有害;二、将阻碍赞誉者视为有益。

  这里世间法只是以赞誉为例。谁阻碍我和我的亲友得到赞誉,其实并不是真的有害。我们还要将阻碍赞誉视为有益。通过这两个观想,来有效地制止我们的嗔恨心。

  子一(阻碍赞誉者并非有害)分二:一、赞誉无有利乐;二、不应喜之。

  丑一、赞誉无有利乐:

  赞誉对我们来讲没有什么利乐,若有人对赞誉作阻碍的话,对我们也没有什么伤害。这里用四个颂词说明赞誉无有利乐。今天讲第一个颂词。

受赞享荣耀,非福非长寿,

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

  “受赞享荣耀”,我们受到赞叹的时候,我们感觉很荣耀。其实这种荣耀“非福非长寿”,它并不是我们福德的因,也不是长寿的因,没办法给我们带来力量,也没办法免去疾病,更不是我们身体安乐的因。

  既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利乐,那么赞誉获得也好,或者失去也好,或者怨敌破坏我们的赞誉,对我们没有害的缘故,为什么要生嗔呢?如果谁破坏我的声誉,谁在造我的谣,谁在诽谤我,破坏我的好口碑,我们就很容易对他产生嗔恨心。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会有这种反应。

  我们遇到这个情况要怎么做?我们首先要分析赞誉到底有没有实质。分析以后就知道,没有实质和利乐可言。我们要把这种观念融入到我们的内心当中。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再遇到谁去诽谤我们的名誉的时候,或者阻碍我们获得赞誉的时候,由于我们知道赞誉没有实质,就可以有效地制止嗔心。

  其实这些颂词的意义很深广,我们只是听一两次,也不一定马上产生效果。就像前面讲的,我们要反复学、反复去观察,时间长了之后,这些意义就慢慢融入到我们心相续当中去了。到一定时候,我们就能深深地认识到赞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谁再去诽谤它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动怒了。

  下面我们分析“受赞享荣耀”,在五个方面没有实质的意义。

  第一,“非福”。赞誉是不是有利于未来的福德?比如,布施的福德会带来财富,持戒的福德会带来人天果报,安忍的福德带来相好等等。那么赞誉是不是像这些福德一样,有利于未来呢?并没有。我今世获得赞誉了,后世我就可以通过这个赞誉,获得很大的福报——没有这样的事情。虽然有可能别人赞叹你的名声好,赞叹你是个好人,赞叹你是个好修行人,赞叹你口碑非常好……但是,赞叹本身不是有利于未来的福德因,它是没有实质的,“非福”的意思就是如此。

  第二,“非长寿”。会不会因为你得到了赞叹,你就获得长寿呢?实际上赞叹也不是长寿的因。有些人的口碑很好,但死得很早。一个人长寿不长寿,不在于有没有获得赞叹。长寿就在于你以前有没有伤害过众生,或者你放过生没有。如果你曾经伤害过众生,这个伤害众生的业因成熟了,即使你布施获得了很多福报,或者你获得了很多的赞叹,也不会长寿。如果你以前做过放生,即便没人赞叹,你也会长寿。所以,赞叹和长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大家都喜欢长寿,但是赞叹是不是获得长寿的因呢?不是。所以,赞叹也没有实质。

  第三,“非力”,赞叹会不会让你身强力壮?赞叹本身不是身强力壮的因。那么身强力壮的因是什么?比如帮助别人推车,帮助别人修房子……反正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就去帮助。有些经典当中讲,如果佛塔破损了,你去修缮,或者塔外表脱落了,你去刷白漆。像这样的话,就是身强力壮的正因。如果你没做这个正因,单单获得赞叹,它是无法获得身强力壮的果的。所以,它没有实质。

  第四,“非免疫”。赞叹能够让你健康无病吗?也不能。无病也需要以前做过利益众生的事情。比如,在《贤愚经》当中讲,曾经以前有个人,他救了一个被判了死刑、即将被杀的人。他劝说国王放了这个死刑犯,然后让这个死刑犯去修道。以此因缘,他在九十一个大劫当中一点儿都不生病。这是很难思议的,就我们现在的世间,一个人一生当中没病都很难得,何况在九十一劫中丝毫没有病?所以,无病的前因是什么?就是放生,救众生的命。

  当然有人说,我现在放了这么多生命,为什么我还有病?这是两套因果的,现在身体有病是因为以前伤害众生的业因成熟,现在放生是以后无病的因。有的时候,我们就把两套因果整成一套因果。他认为,我放了生我就应该无病,如果有病,就说明放生没用。不是这样的。恰恰是因果不虚的缘故,以前伤害众生的因成熟,所以现在有病,现在放生这个因导致以后无病,每一条因果线都是清晰的,绝对不会混淆。所以,健康无病有以前的因,而赞叹本身无法让我们身体无病。赞叹不是正因,所以它没有实质性的利益。

  第五,“非令身安乐”,那么能不能让我们的身体舒适呢?身体安乐也有以前的正因,比如修行佛法等。《入行论·精进品》有一句颂词“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就是讲菩萨在轮回中度化众生,没有身心的痛苦,所以他可以长久安住轮回。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修持福德,而福德的因导致身体舒适。“智巧令心安”,他智慧很善巧,所以他心也很舒适。所以,身体舒适的因是福德,而赞誉本身不是福德。因此,赞叹无法引得身体的舒适,所以没有实质意义。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发现赞誉无法给我们带来实际意义,所以“赞誉无有利乐”。既然没有实际利益了,别人阻碍我们获得这种利乐,也对我们实际没有什么伤害,那么为什么要对对方产生嗔恨心呢?实际上是不应该的。

  今天的课就学到这个地方。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第85课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第87课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五)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四)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三)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二)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零一) 《入菩萨行论》讲记(一百)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九)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八)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八)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七)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六)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五)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四)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三)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二)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一)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 《入菩萨行论》讲记(八十九)
 《入菩萨行论》第88课 《入菩萨行论》第87课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