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六、三殊胜法
 
[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点击:1591]   [手机版]
背景色

  六、三殊胜法

  偶尔生起“我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的想法并不难,难的是让菩提心成为一种内在品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真实无欺地生起,这需要在日常修持善法时和日常生活中长时间反复地训练。

  三殊胜法是让二菩提心融入善法的非常善巧的方便法,这三殊胜是指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所缘殊胜、结行回向殊胜,之所以称为殊胜是因为初中后都有二菩提心的摄持。传承祖师遍知无垢光尊者说:“加行发心正行无所缘,结行回向殊胜所摄持,趣至解脱道之三关键。”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在行持任何一个善法时,初中后都要以此三殊胜来摄持,这是趣入解脱道的三个关键要点。

  首先是加行发心殊胜

  发心是说我们做一件事情的目的、动机。做任何一个善法前我们先要明确自己的动机,因为做任何事情动机是最重要的,不同的动机会带来不同结果,殊胜的动机会带来殊胜的果报。

  如果一个人行持念经、持咒、禅坐等善业是出于恶劣的发心,即使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精进用功,来世也可能立即变成厉鬼邪魔之类的众生。如果一个人行善时根本就是毫无目的的无记发心,那么不管他有多么努力、吃了多少苦,所得到的只是轮回中无记业的果报。如果一个人皈依三宝、念经念佛、放生、布施、供养、忏悔、甚至打坐禅修、修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的法时,目的是为了获得今生的快乐、世间事业和家庭的圆满、健康长寿、无病无灾等等,由于他的发心是出于对世间的贪恋,并不打算离开这个痛苦的六道轮回,因此与解脱轮回不相关,只属于世间法,只能得到一些人天乘的福报。以上这三种发心都不能算是殊胜的发心。

  如果一个修行人对世间圆满及自身五蕴(肉身等)非常厌离,渴望尽快摆脱五蕴的束缚,早日从六道轮回中得到解脱。他所行持的一切善法的发心,虽然不是为了追求世间的圆满,属于出世间法,但由于他慈悲心的深度不够,因此不会为了其他众生的解脱而放弃自己的解脱利益,这只能算是小乘修行人的发心,只能得到个人解脱轮回的果报。这也不能算是殊胜的发心。

  如果一个修行人皈依三宝、念经念佛、放生、布施、供养、忏悔、或者打坐禅修、修大圆满、大手印等一切善法的发心,既不是为了追求世间的圆满,也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脱离轮回痛苦,而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彻底摆脱轮回痛苦、获得究竟的成佛利乐,这是属于出世间大乘菩萨的发心。他所行持的一切善法得到的果报会不断增长直到成就佛果。这样的发心才算是殊胜的发心。

  我们在修任何一个善法之前,先要检查自己的发心是否殊胜,如果是恶劣的、无记的或自私的发心就要及时调整过来。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们过去时时处处为自己打算的自私发心慢慢会自然调整为时时处处利益他人的大乘菩萨的殊胜发心。

  其次是正行无所缘殊胜

  正行是说我们正在修一个善法的时候。比如正在念经念佛、放生、布施、供养、忏悔、或者打坐禅修、听经闻法、讲经说法等一切善法时。

  正行时,心无所缘为殊胜的正行。胜义的心无所缘只有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做到。因为菩萨已经证得一切诸法如梦如幻的般若智慧,因此,他们在行持一切善法时不离此般若智慧,没有任何执著,他们的一切所做所思不会在阿赖耶识中留下业的痕迹,因此也就不会产生业的果报了。这是最为殊胜的正行。

  没有证得般若智慧的一般修行人,可以在了知行善法的人、所行的善法、善法本身三者无有自性、如梦如幻的见解中,以相似的心无所缘行持善法。如果这两种都无法做到,那最少也要在行持善法的时候如理如法、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去做。这样的正行也可以算是殊胜的正行。

  最后是结行回向殊胜

  回向就好像是把我们做善法的功德为了某种目的而保存起来。修任何善法之后都要及时回向,没有及时回向的善根会在凡夫的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烦恼生起来的时候摧毁无遗,就好像非常辛苦地做出来的电子资料突然断了电源没来得及保存一样,前功尽弃。

  很多人想:可能回向给我自己,我会得到更多利益,回向给其他众生我就得不到多少好处了,就像吃的食物,分给越多的人自己得到的就越少一样。事实上,善根的回向像是一个快乐的心情,分享的人越多,就有越多的人得到同样快乐的心情。同样,善根的回向越广大功德也越广大,回向给一个人时有一份功德;回向给十个人时有十份功德;回向给千万个人时有千万份功德;回向给无量无边的众生时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回向应该与发心相对应。为了个人的世间利益所作的回向是有漏的,它会在果报成熟后就消耗完,因此称为有漏回向,不算是殊胜的回向。

  把修持善法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得到暂时的快乐和究竟永恒的成佛利乐,这样回向的果报会不断增长而且直到一切众生成就菩提之间都不会穷尽,因此称为无漏回向,是殊胜的回向。其中无漏回向又包括“随顺回向”和“真实回向”。诸佛菩萨怎么回向我们也怎么回向,并且念诵正规的回向文(比如《普贤行愿品》等),这叫随顺回向,是殊胜的回向。对于已经认识心的本性的修行人可以安住在回向的人、回向的功德、回向本身三者空无自性的状态下作回向,这叫真实回向,是最殊胜的回向。

  以上三殊胜法非常巧妙地将二菩提心融入我们日常修持的每一个善法中。我们平时行持任何一个善法,即使只是刹那发善心,只要有以上这三殊胜法摄持就会成为解脱之因;如果没有这三殊胜法摄持,那么不管你表面上多么精进——即使你的大圆满境界很高,禅定非常好,但如果没有殊胜的发心和回向,你的修行也是不圆满的,不能算是究竟的解脱善行。

  如果我们能如法地长时间串习,二菩提心将会自然地融入我们内心,成为我们的一种内在品质。这对每一位修学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管修哪宗哪派的修行人来讲都是极其重要的。

  大恩上师阿秋喇嘛仁波切说:“我们平时修持任何一个善法,即使念佛一分钟,都不要忘记以此三殊胜来摄持。这种修道过程中的发心殊胜、正行殊胜与回向殊胜,可以将自己所行持的一切善法最大程度地利益众生及自身的解脱成佛,否则它们会成为有漏的人天福报,沦为无常的牺牲品。”

  对于一个已经证悟胜义菩提心的修行者来说,保持安住胜义菩提心,当下已经圆满了三殊胜,则不需要刻意地修持此三殊胜法。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七、让二菩提心融入生活
下一篇: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五、胜义菩提心

 光明之旅 自序 再版前言 目录 光明之旅 慈成加参仁波切 修学传承简介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一、因果轮回的概念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二、认识痛苦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三、寻求解脱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一、何谓纯正的出离心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一)暇满难得..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二)生命无常..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三)因果不虚..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六道..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地狱..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饿鬼..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傍生..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天道..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阿修..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人间..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三、出离心如量生起的标志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