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直心是道场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点击:1519]   [手机版]
背景色

  直心是道场

  『直心是道场,调直无疑虑;佛智难思议,唯信能入道。』

  也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人人要培养这念直心。直心就是道场,我们之前不就说过吗?『直心是道场』,直心就是三昧,就是禅定。我们若能心时时行兹在兹,在做什么事情,心就是专心做一件事情。我们在听法,就要专心听法。听法,我们闻法要信受。佛陀来人间,用多少的深思智慧观众生的根机,投众生所需要的教法。每一位若能信受奉行,这念心叫做『调直心』。

  我们听法,心是不是有在听法?听了法,法是不是有入心?这就要看我们的心。所以说,修行就是要『调』,调伏我们的心,调伏我们这念心能『直』,因为『菩提大道直』。我们调伏我们的心,在这大菩提道上,这样叫做直心。所以『调直无疑虑』,不要有怀疑,直心就是我们的道场,我们调伏我们的心,向大直道走,不要有怀疑。

  『佛智难思议』,佛陀的智慧在我们凡夫是难思难议,不是我们能去体会到。佛心、佛智是难思、难议,难以议论。不过,我们要尽心力。所以『唯信能入道』,唯有信。

  所以在《法华经》前面说过了,佛陀告诉大家『当生大信力』。『当生大信力』,我们要听经,必定要生起了大信的力量。所以各位,学佛真正是要用直心、调直心,还要大信心。这就是我们每天所要调摄我们的心。

  所以,佛经里面的这段文说:『禅定解脱等,不可思议法。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

  ⊙『禅定解脱等,不可思议法。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这段经文就是要告诉我们,禅定,佛陀的心时时都是在禅定中,佛陀已经修到世间烦恼一切全都解脱了。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法,这不是我们平常凡夫所能体会得到。因为佛陀的智慧是这样,所以『无能发问者』,没有人能够来发问。因为无法了解佛陀的心境,怎么有人能够发问呢?

  到底佛陀的智慧,我们过去,佛陀所教育的,我们已经很尽心力,也得到心灵的平静,也以为我们这样就是解脱了。但是,佛陀现在又说,还要再向前前进,还有一乘的实道,微妙甚深。到底这一乘的实道,微妙甚深的法,到底是长什么样?我无法发问。因为大家的智慧、知识,还无法体会到佛的心意,因为这样,就『无能发问者』,没有人能够提出问问题。

  舍利弗他就说:『我意难可测。』因为这段(经)文是舍利弗在向佛陀请法,一来,赞叹佛陀的境界;再来,表达大家无法体会到佛意。尤其,舍利弗是弟子中智慧第一,舍利弗自己也这样说,『我意难可测』,我都无法测量佛陀的心境,那种甚深微妙的法,我都没有办法了。『亦无能问者』,也没有人能够问。我无法测量,但是别人也无法提问。这是舍利弗说的。

  但是现在佛陀『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没有人提出来问,佛陀一直一直在称叹、赞叹,『我所得到的法,有多么深、多么微妙啊!』一直一直描述他本身心灵的境界。大家无法问,佛陀这样称叹『所行道』。

  佛陀自己说,我过去已经是亲近过百千万亿无量诸佛,诸佛所有的智慧,他很精进用心,就是将道完全受于内心里,已经是百千万亿诸佛。他赞叹,在所有诸佛的道场,他行道的过程。这是释迦佛无问自说。

  这个『行道』,到底我们要行什么道呢?修行,我们的开始,我们凡夫开始也要发心亲近善知识,这是佛陀以他自己的过程要来启发我们未来的众生。佛陀过去的过程是亲近诸佛,我们现在应该亲近善知识。我们现在才开始起步,有这个因缘听闻佛法,所以我们必定要发心行道。

  我们发心行道,要行什么道?我们要首先立志,要报『四重恩』。所以在经文,有一段这样的文,那就是我们要有这分感恩心,启发我们的爱,启发这分的感恩。

  ⊙称叹所行道:志心报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

  佛陀的道理,教育我们要感父母恩、要感三宝恩、要感天地恩,还要再感众生恩。所以我们发心立愿,开始要有这『四重恩』,我们要身体力行。

  尤其是有善知识,有苦难人,有在引导我们走入佛道的人,这叫做师长,这叫做益友,亦师亦友来引导我们走入正道,这都能够称为『师长恩』。

  众生呢?众生苦难偏多,启发了我们的悲心,让我们不忍心而去付出,这就是『众生恩』。尤其是我们人在人间生活,一个人无法生活下去,一定要有社会群体和合起来,提供给我们物资,我们才能够生活。何况『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能够成就菩萨道,就是因为有苦难众生。所以说起来,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要用感恩心。

  有报『四重恩』的人,『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得道疾』就是说,要得到这个道理,就能很快速,所以叫做『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就很快。

  ⊙于四衢道,合掌恭敬,旋繞行道,归依礼拜,行道进德。

  我们能在很开阔的道路中,我们要用很恭敬的心来修行。这个开阔的道路,那就是觉悟之后的菩萨道。我们要了解,『觉』就是菩提,我们在菩提道中用恭敬心来修行,对天下众生同样用恭敬心去付出,这叫做『行道进德』。所以叫做『行道』。我们在行这个道,自然能增长我们的德行,这就是『进德』。

  再接下来说:『智慧甚微妙,诸佛之所得。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

  ⊙『智慧甚微妙,诸佛之所得。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这段(经)文就是要说,『智慧甚微妙』,这个智慧还是说佛陀的智慧,佛智甚微妙的智慧,其实我们应该要学。

  ⊙智慧甚微妙:谓有智慧信受正法,身心明利,能修梵行。

  有智慧的人就能够『信受正法,身心明利,能修梵行』。我们若能信受佛的正法,甚至我们的身,身躯没有受污染。所说的身躯没有受污染,就是我们修行保持着情操,保持这个身体不受污染,非常的贞洁。不是说泥土来污染我们的身,不是,就是我们这辈子的这个身体的行为,都没有犯人道的轨则,还能够保持得很贞洁。

  就如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很长久以前,九十多劫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做钵摩国,那个地方有修梵行的人名为『儒童』。他就是以童子身开始,从小就开始修行,在修行当中渐渐地年龄长大,都是保持着他的身很清净,就是如童子那样的清净。他的老师看到他的智慧很纯真,就鼓励他说:你要出去外面去游学,多多闻、见识。

  听老师的话,出门去了。到了邻国,有五百位婆罗门设一个讲堂,讲堂中设一个很高的讲座座椅。就公告说:『若有人有智识,敢上去讲座,所说的法让大家都能很接受,若能如此,讲座的座椅上有五百两黄金,还有一位很美的美女就能够送给他。』

  这位儒童看到这么大的讲堂,这么多的婆罗门,大家在讲座之下,没有人敢上去,他就说:『我能否加入你们这个会?我是从钵摩国来的人,是你们邻国的人,我能否参加你们这个讲会呢?』大家看,『可以,你上去说。』所以让大家来问,有的人问到很粗浅的,他就用很微妙的法来回答。问到那种很顽劣、很粗的语言,他就以很优雅的方法来回答他。又是回答他的问题,又是教育他。

  大家听了之后,心开意解,那种粗劣的语言完全收摄下来,没有人敢再说很粗劣的话。了解这位儒童所说的道理,大家对很深的道理,能够很清楚的了解,所以大家向他顶礼,当成活佛一样,向他顶礼。

  后来,大家要将那个女孩送给他,将五百两金送他,他全部都婉拒掉,他的心保持着那分清净。这个女孩是很美,五百两金也很多,但是,他还是不动摇他的心。向前再精进,到其他的地方去游学。一路走过来,就是清净的直心,接收到了很多见闻,增长知识。

  佛陀说,以前那位儒童,虽然走过很多国家,有很多的欲来利诱他,但是他都一一将他所得的法、所见解的法与大家分享。再回到本国时,还是保持着那么清净,心无污染、身心无污染。这样叫做修梵行,这叫做梵行,这也叫做『身心明利』,身与心都是很明朗,利益人群。

  平时所受的教育就是正法,这就是有智慧的人。所以佛陀说,他过去所修行的就是那么直心,直心做为他的道场,调直了他的心,绝对不受周围的环境所诱惑,智慧是这样不断地累积来的,所以叫做『智慧甚微妙』。

  各位,我们要用心。学法、听法,不是随着经文这样一直下去。我们对每一段、每一句话都有很深,难思、难议,要解释也是很困难,但是我们要用心去思考。用这么浅显的举例,说明如何能保护我们的身心清净,才能智慧深入微妙的道法。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道场所得法
下一篇:专精破疑网

 直心是道场 捌零 直心是道场
 直心是道场——构建和谐社会与清净道风(若宽法师) 直心是道场——构建和谐社会与清净道风(若宽法师)
 直心是道场 直心是道场(净宗)
 直心是道场(宣化上人) 直心是道场
 略谈“直心是道场” 直心是道场——为僧众开示坐禅(妙祥法师)
 直心是道场——为僧众开示坐禅 直心是道场
 直心是道场 当下即是禅─ 浅释「禅」的真义 直心是道场是执持一句佛号的心吗?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