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念亲恩(邹相)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点击:1850]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念亲恩
 
邹相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的生命源于父母的恩赐,敬重父母、孝敬父母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现实生活中,不能尽孝于父母的情况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虐待、谩骂父母,让人心寒不已。谨以此文,献给“为孩子生,为孩子死,为孩子辛苦一辈子”的天下父母亲!
  清晨上班的时候,看到一对父女在我前面走着:父亲个子很低,女儿快高出父亲半头。那位父亲背着个书包,沉甸甸的,加上他佝偻着腰,活脱脱一个“忍者神龟”的模样。旁边的女孩倒剪着双手,轻挪着小步,一副悠然游哉的样子。
  在那对父女前面,还有一对母子:母亲体弱瘦小,儿子厚墩结实。和那对父女相同,那位母亲斜挎着儿子的书包,牵着儿子的小手,还时不时弯下腰,垂下脸,小声地问着儿子什么。只听到她儿子时不时地嚷着,说不想去上学。估计,她应该是在安慰儿子,鼓励他勇敢地去学校吧!
  看到这幅画面,我的眼角湿润起来,一股莫可名状的酸楚之感侵袭我的全身,我颤抖了一下,泪珠摇摇欲坠。
  三十年前,一声啼哭将我带到了人世间,父母也由二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体弱多病的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折磨着父母,吵闹声、打针时撕心裂肺的哭声让父母心力交瘁。因为体质太弱,我三岁的时候才学会走路。哪知,我刚走路不到半年,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又不会走路了。于是,父母就轮班抱着我,哄我睡觉,带我上街,抱我去亲戚家……直到我四岁的时候,小儿麻痹症才得到彻底地治疗。当我重新站起来走路的时候,父母紧紧抱在一起……
  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每逢过年的时候,也是家里最为紧张的时候。老家那里的风俗习惯是,不管平时过得如何,到过年的时候必须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在我印象里,父母在过年的时候很少给自己买新衣服,但少不了给我们兄妹买好吃的和新衣服。
  我上高中的时候,正赶上妹妹上初中,家里就更加贫苦了。妹妹几次提出不上学,好让父母全力供我上大学,但都被父母严厉喝止了。他们说:“就是砸锅卖铁,上街乞讨,也得供你们兄妹上学!”因我在城里上高中,每到月初,父亲就从家里赶过去,给我送来足够的生活费。每每看到那些满是褶皱甚至是搓成一团的纸币时,泪水就会溢满眼眶。父母啊,你们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即便是现在,我已经参加工作几年,每到周末,父亲或母亲还会打来电话,说长道短,嘘寒问暖,还是大人对小孩的关爱口吻。是啊,我在他们眼里,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经常从电视上,从报纸杂志上,从网络上看到一些不孝顺父母的例子,比如“某某不尽赡养义务,老父无家可归”、“八十岁老母无人问,儿女心比蛇蝎毒”、“为上网,无良少年残杀双亲”等等。每每看到这些新闻,我都感觉到一股无名怒火在心中燃烧,心里暗暗斥责着那些不孝的子女。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人类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思想道德观念。孝敬父母是人类的传统美德,可现实中还是有一些人对父母不尽孝道,或拒不承担赡养义务,或虐待、遗弃年老多病的父母,让人心寒。
  时下,一些学校为倡导学生心存感恩父母之情,对父母尽孝,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给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是“回家给父母磕个头”;山西太原市四十五中利用每年的寒假,组织学生开展“孝敬父母,做新三好学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宁夏石嘴山市胜利学校每年开设“孝敬父母月”活动;湖北仙桃市仙源学校定期组织“孝敬教育”;广东东莞市养贤学校的校训中,有一条是“一个好学生,从孝敬父母开始”;等等。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明月朗相对念母亲,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怀念怎不悲莫禁;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遥路远碧海示我心,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里问何日报;亲恩应该报,应该惜取孝道,惟独我离别,无法慰亲旁,轻弹曲韵梦中送。”著名歌手陈百强的《念亲恩》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离不开其中的“孝心”思想——念亲恩。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
  佛教中提到“上报四重恩”,其中的一重恩就是“报父母恩”。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曰:“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佛说盂兰盆经》曰:“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不?佛言:大善!”;《梵网经》中记载:“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以佛教的观念来说,自己的生日,正是母亲的难日,应该把怀念“母难”的情绪提高,应该于“母难”的日子特别怀念父母的生育教养之恩,应该十倍百倍地孝敬于父母,而不是尽情欢乐地为自己庆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要及时,行孝要在当下,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身体力行。“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如果你不和父母在一起,记得常回家看看。如果你不能常回家看看,记得经常给他们打个电话。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父母也应该是孩子的“宝”。
  当你还在为和父母拌嘴而耿耿于怀时,去读读《二十四孝》、《劝发菩提心文》吧!
  当你还为父母的赡养问题,同其他兄弟姐妹勾心斗角时,去读读《百孝篇》、《劝报亲恩篇》吧!
  当你还拿父母的关爱当成不思进取、任性自我的幌子时,去读读《醒世文》、《佛说盂兰盆经》吧!
  当你大学毕业后,还是一位“啃老族”时,去读读《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吧!
  ……
  念亲恩,并积极付诸于行动,我们才会无愧于父母的一片苦心,才能为我们的孩子树立起孝顺、慈悲、仁德的良好形象。
                                  
摘自《报恩》2009年第17期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寺院的黄昏(李勤安)
下一篇:一颗谦卑的心(湛空)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