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宣隆大师传 15、回答法遍安大师的第二次提问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点击:2633]   [手机版]
背景色

宣隆大师传:15、回答法遍安大师的第二次提问

  在 1925 年 9 月 19 日,法遍安大师(Phet-pin-aing Sayadaw)在下午六时左右前来访问迦韦大师,与他同来的有:他的两位侍者潘那大师(U Puñña Sayadaw)与楂嘉啦大师(U Jāgara)、一些比丘与一些善信。法遍安大师向迦韦大师说:

  (a) 「我从邀请信(可能来自美铁拿镇的耶拉大师)得知迦韦大师会来,因此便在今天下午来了,我本打算在明天午饭前来的。到了我这把年纪,要外出旅游真的很麻烦。」

  迦韦大师回答:「真的是啊!大师。」

  (b) 「好啦!让潘那大师和楂嘉啦大师与迦韦大师闲聊一会吧!我需要休息片刻。」

  潘那大师与楂嘉啦大师回答:「大师!你好好休息一会吧!之后便可与迦韦大师交谈了。」

  可是,法遍安大师又不想休息了,随即与迦韦大师进行下述的谈话:

  (c) 「迦韦师!我们已经见过一次面,应该不算陌生了,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交谈吗?」

  迦韦大师谦虚地回答:「好的!大师,请视我如你的弟子一样告诫吧!」

  (d) 「那么,让我们继续上次的谈话吧。当我初次与你在勃固镇(Bago Town)的阿比村(Abyarvillage)见面时,大家都很陌生,而且都是那里的访客,所以未能详谈,现在,我们可以深入些和讨论多些问题了。」

  〔下面就是他们当时的对话记录〕

  〔问〕 迦韦师,现在接近雨季安居结束(Tha-din-gyut),你在雨季安居期间会忙些什么?

  〔答〕 我会忙于教导佛法(1)(Sāsana),大师。

  〔问〕 你怎么样教导佛法?佛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教理(Pariyatti),另一个是行道或实践

  (Paṭipatti),你参与哪个方面的教导?

  〔答〕 因为我对三藏经典所知有限,故无法在教理的讲解上作出贡献;我只能帮助未得定力的人得到定力,指导已得定力的人成就他们的目标。

  〔问〕 那么你是怀着慈心(Mettā)去做的了。

  〔答〕 是的,大师。

  〔问〕 慈心(Mettā)是针对人的,那意味你的心仍安住于世间法(2)。你是怎么样安住于出

  世间法(3)的?你也会安住于出世间法吧?

  〔答〕 是的,我也会的,大师。

  〔问〕 为什么你不完全用心审视出世间法呢?为什么你容许自心去思惟世间法呢?

  〔答〕 由于这身体负担太重了,我无法完全用心于出世间法,有时候我不得不把心意转向世间法。 (注:指要照顾身体上的需要:如饮食、睡眠、清洁、走动等。)

  〔问〕 让我们暂时不去讨论有关审视世间法的事,你是怎么样审视出世间法的?

  〔答〕 我审视刚领悟到的东西。

  〔问〕 那么,让我们暂时不理经藏的引述,你是依照《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ṅgaha)所说的:

  “Maggaṁ phalañca nibbānaṁ paccavekkhati paṇṭito”, i.e. paccavekkhaṇā

  「证果后回想过去了的事情。」那即是省察,是吗?

  〔答〕 是的,大师。

  〔问〕 那么,用心审视道(Magga)、果(Phala)与涅槃(Nibbāna)等出世间法与用心审视世间法两者,你认为何者较为困难?是前者较为困难吗?

  〔答〕 在我来看,大师,两者都不困难。

  〔问〕 请告诉我,你是怎么样用心审视道(Magga)的?

  〔答〕 假设有位禅修者,他在修习内观禅(Vipassanā)时不断进步,到了某个水平,当他的心到达有分识(Bhavaṅga consciousness)(4)时,(道心)前面的三个心识会消灭烦恼或污染,(紧随道心)后面的心识会觉知涅槃。接着,心、心所与色等的生灭变化被了解为苦,心意在审思苦因时会领悟到贪爱就是苦因。这种领悟是在电光火石之间生起的,可以说,就在我开口解释时已经发生了。

  〔法遍安大师打断说:「对!请继续说下去吧!〕」

  就在苦因被领悟那一剎那,苦因就被道智(Magga Ñāṇa)所消灭,就在那时,心、心所与色等(就好像被捣乱而功能尽失,)无法正常运作,于是因果链就在瞬间断开了,那就是涅槃。果心(Phala consciousness)亦会紧随其后生起。那就是我亲身体验到的知识,大师。

  〔问〕 等一等!当道智生起时,你可清楚地注意到它吗?

  〔答〕 不,大师。我是在回顾自心时才清楚地知道它的。

  〔问〕 你是在事后回顾自己的经历时才清楚地知道它的,对吗?噢!有一首巴利文诗偈说:

  Yathā pi mūle anupaddave daḷhe

  Chinno pi rukkho punadeva rūhati

  evaṁpi taṇhānusaye anupahate

  nibbatthate dukkhamidaṁ punappunaṁ.

  - 《法句经》(Dhammapada)第 338 偈

  它的意思是:如果一棵树被砍断,但它的根部仍然完好(未受损伤),它是会再生长起来的。同样道理,如果潜藏的渴爱未被道智所根除,生死轮回苦是会继续重复出现的。

  如上述的巴利文诗偈所言,道智把贪爱完全消灭了,那很清楚。不过,这么做时,是道(Magga)单独做的么?依世间惯例,战胜敌人的将军大多会有部队之副官帮助他的,同样道理,出世间的道(Magga)是否也有助手或伙伴帮手去破坏贪爱呢?

  〔答〕 是的,大师,它有伙伴一起去做那件事的。

  〔问〕 那些伙伴是什么?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答〕 假设一位禅修者的内观禅修习已接近顶点,就在那刻,前面的三个心识把烦恼或污染完全消灭了。当所有烦恼或污染被消灭了,他意识到涅槃,那是说他的心识察觉到涅槃,道智会倾向心识所察觉到的涅槃,从而把贪爱完全消灭。

  (注:前面的三个心识是指:遍作 Parikamma,近行 Upacara,随顺 Anuloma Cittas)

  〔问〕 我很满意你对道智的解释,迦韦师,这些内容实在很深奥和微妙,我们只是依照书本的知识来说,而你却能说出紧接在道智(Magga Ñāṇa)后面的果心(Phalaconsciousness),你在那刻的经验是怎么样的?

  〔答〕 它给我的印象不甚清晰,大师。

  〔问〕 跟在道心后面的果心被称为(Anantarika Phala)(此果心即紧跟在道心后面出现的下一个心识,中间并无任何间隔),大师!这心识(在每次证道时)只生起两三次,因此是无法被清楚地观察到的;可是,大师!当你回顾道心的生起时,你的印象是怎么样的?

  〔答〕 假设一位禅修者证得初果或须陀洹道,当他已证得须陀洹道和回顾他的心时,他只知到自己已证得须陀洹道。

  〔问〕 当你安住于果心时,你的禅修对象是什么?另外,当你安住于果心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

  〔答〕 就在你回想起亲证因果链被切断的那刻,果心即会生起,那时你会充满快乐与安宁,而你也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的。

  法遍安大师评说:「安住于果心被称为(Valañjana phala),只有这果心可被清楚地观察到,这很微妙啊,大师!噢!我感到身体有点僵硬了,请让我休息一会。」说完便起身走上寺院的楼上去了。

  达弥卡大师(U Dhammika)是比较资深的一位比丘,他不同意敏建镇迦韦大师所说的有关涅槃是道智的伙伴一语,因此,他走上楼去与法遍安大师讨论这一问题。至于潘那大师(U PuññaSayadaw)、楂嘉啦大师(U Jāgara)、其他比丘与善信们则满意迦韦大师给法遍安大师的答案,他们在楼下赞赏迦韦大师。

  达弥卡大师(U Dhammika)问,法遍安大师(Phet-pin-aing Sayadaw)答

  〔问〕 大师!敏建镇的迦韦大师说当道智消灭集谛(即苦因渴爱)时,涅槃是道智的伙伴,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的看法是:既然在道智那一念间,四圣谛同时生起,四圣谛亦应被视为道智的伙伴,而非只是涅槃。

  〔答〕 不,达弥卡!论典有言:「道智会辨识苦谛(Maggo dukkha saccaṁ pajānāti)」道智。也会根除集谛(Samudaya Saccā),道智也会培育道谛(Magga Saccā),道智也会体证灭谛(Nirodha Saccā)的。这些都是道智的功能,它们不是道智的伙伴。

  〔问〕 若是如此,大师!在双论(Yamaka)(5)的遍知章节(Pariññāvāra)中所谈到的三种遍知(Pariññās,full understanding):

  1. 经充分观察后对身心(苦)的遍知(Ñāta Pariññā),

  (注:指对身心(名色)的特性与它们间的因果关系的充分直接理解。)

  2. 经充分审查后(对苦因)的遍知(Tīraṇa Pariññā),

  (注:指对苦因作出充分的审查与探究后所得之充分理解。)

  3. 经充分观察、审查与克服等过程后可完全放下(苦因)的遍知(Pahāna Pariññā)。

  (注:Pahāna 可解作克服或放弃。)

  都是与道心(Magga consciousness)同时出现的,它们是否也应被接受为道智的伙伴呢?

  〔答〕 不!你不能单单因为那三种遍知(Pariññās)是与道心同时出现而说,它们不算是道智的伙伴,伙伴的意思是指那些法是互相依赖的。

  〔问〕 如果互相依存可构成伙伴,那么,三十六种心所也可称为道智的伙伴了,因为论典有言:「Cittena niyuttaṁ cetasikaṁ」(意思大约是:心所法皆依心识而生、与心识相应及伴随着心识同时出现)?

  〔答〕 不!那三十六种心所也不能被称为道智的伙伴,它们是与道智一起出现的要素,但它们不是道智生起所依赖的因素。

  〔问〕 如果是那样的话,大师!可否请你给我详细讲解有关道智伙伴的知识,好让我能完全明白?

  〔答〕 好的!道心路过程(Magga thought process)(6)是这样的:在意门转向心(Manodvārāvajjana,Mind-door adverting)(7)生起后,称为行舍智(Saṅkhārupekkhā Ñāṇa)所包含的三个心,即遍作(Parikamma)、近行(Upacāra)与随顺(Anuloma)就会根除烦恼或污染,紧随其后生起的种姓心(Gotrabhū)就会觉知涅槃(perceives Nibbāna),这个种姓心会指向涅槃,好像说:「涅槃就在那里!」紧随着种姓心之后及依赖其生起的道心就会根除潜藏的烦恼或污染。对!迦韦师(U Kavi)的描述很精确,这是非常微妙的一点啊!达弥卡师。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宣隆大师传 16、回答四位大师的提问
下一篇:宣隆大师传 14、回答觉遍大师有关「七清净」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宣隆大师传 1、礼敬三宝
 宣隆大师传 2、礼敬大师 宣隆大师传 3、前言
 宣隆大师传 4、缅甸文原著 序言 宣隆大师传 5、宣隆大师的生平故事
 宣隆大师传 6、沙弥时回答耶拉大师有关法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7、沙弥时对当时流行的一些预言的解答
 宣隆大师传 8、沙弥时回答熟悉经藏的郎仑大师有关法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9、成为具戒比丘后返回家乡宣隆村的第一次说法
 宣隆大师传 10、雪儿与山天的请求 宣隆大师传 11、雪儿在望燕坡峡谷为迦韦大师兴建寺院
 宣隆大师传 12、回答熟悉经藏的法遍安大师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13、在尼明达拉山上进行结界仪式
 宣隆大师传 14、回答觉遍大师有关「七清净」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16、回答四位大师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17、回答唐达镇僧团领袖、最高大哲士唐达大师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18、宣隆古创寺(迦韦大师定居之处)的缘起
 宣隆大师传 19、《转*轮经》(南传相应部 SN56.11 经)(开.. 宣隆大师传 20、浅谈《发趣论》(Paṭṭh..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