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论宗教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
 
[海空法师] [点击:3853]   [手机版]
背景色

论宗教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 
 

  宗教问题,是一个非常特殊,非常复杂的问题。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应科学地分析宗教问题,深刻认识宗教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才能正确掌握宗教活动规律,这是我们每一个宗教界人士为做好宗教工作必须明确的前提。

一、宗教类型

宗教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矛盾交错,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宗教是一门非常复杂和深奥的学问。宗教的内涵相当宽广,不仅教派名称多得无法尽知,就它的属性而言即有原始性的、民族性的、家族性的、地域性的、民俗性的、世界性的宗教。若以出现时代的早晚而言,则有传统宗教及新兴宗教。若就信仰者的阶层而言,则有庙堂性的士大夫宗教及民俗性的民间宗教。若以宗教的功能而言,则有作为祈愿灵验、伦理实践、哲学思辨、开发灵性等四种。若能具备这四种功能的全部,则为上品宗教;若具有两三种功能的,则为中品宗教;若仅有一种功能的,便是原始形态的民间宗教或民族宗教。
  在现代社会里,有许多人沉迷于宗教现象及信仰效果的追求,因而失去了自主自立自信的能力,也混乱了正常人的生活秩序,甚至招致族群之间的互相对立,民众之间的口角纷争。也有许多人认为宗教信仰,仅是庸夫愚妇的行为,说什么求神、拜佛、许愿,无非是原始人类所残留的风俗习惯及神话传说。纵然有若干奇迹的效应,也不过是出于信仰者本身的心理作用,充其量亦系自然现象的巧合,根本没有什么仙灵、神明与佛菩萨的存在。其实,这两者都不是当代文化人应有的态度。因为人类的高度文化及智慧的产生,多是渊源于宗教;人类之有心灵生活与精神领域的开发,也多是来自宗教信仰的实践。在科技昌明的今天,人们需要更多的理性来审视、疏导自己的信仰。宗教信仰之所以在我们的社会中,造成沉迷泛滥及否定排斥两种极端,乃是我们有些人对宗教所持的态度不明确,所做的正面关怀太少,对宗教的常识不足,也无法给宗教信仰多做一些疏导工作,使得我们的社会大众不是一窝蜂地盲从,便是一面倒地批判。

二、宗教的存在价值

1、宗教文化的原始性及开创性
  人类的思想是从人际关系的互动以及与自然关系的适应中开创出来的。原始宗教只提供信仰,不负责解释。后来由于民智开升,便为信仰的基础提供了思想的、逻辑的合理性,那就是哲学的诞生,由哲学提供了理念的依据,便又开创了科学的领域,所以有人说:哲学是科学之母,宗教是哲学之母。

2、宗教是财富和良心的保证
  在现代,人类极大的便利于富足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如环境污染、社会失衡、道德失范等,这时宗教就需要随时予以纠偏除弊,维系世道人心,所以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其宗教也往往很兴盛,这说明宗教至今仍然是人类精神支柱的一大宝贵财富。
  宗教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在于,它是人类良心的一种保证。一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拥有的知识、技能及生活的富有,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但伴随而来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核战争威胁、贫富差距加大、人们的精神空虚、社会道德失范、犯罪增多的现象也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人类认识到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往往使人们的贪欲、傲慢、偏执极度膨胀,从而凸显出人类认识与规范自我的能力严重不足。在我国,由于“文革”浩劫带来的信仰危机,以及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等带来的精神空虚、道德失范,使不少人亟于从宗教中寻找寄托,这种现象多少反映了人们心中蕴藏着强烈的宗教需求。若正当的宗教得不到健康、顺利的发展,就会使邪教有机可乘。像荒诞不经的“*轮功”邪教居然能在短短的7年时间吸引数百万人,正是利用了宗教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以及人们对宗教的无知和信仰的饥渴导致的。
  宗教的最高信仰及目标一般具有神圣性、超越性、普遍性。虽然遥不可及,难于验证,然使其历经千年不衰,能为不同时空的各民族、各阶层的人们所信仰,作为精神寄托便能证明。从佛教来说,更不局限于此,如佛教的缘起理论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佛教的业感理论让人对于自己的思想与言行负责任,佛、菩萨的高尚人格及觉证的彼岸世界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崇敬而毕生去追求。佛教对世法的洞察与评批可以使人幡然醒悟而自觉自律。


三、健康宗教信仰具备的理性条件

宗教的信仰是属于各人的内心生活及其自我的主观经验。但当某一宗教信仰已成为许多人共同接受的事实时,理性化的要求便会自然发生,否则只能是一般的民间说教。而不会成为一个有论理架构的上品宗教。新兴宗教及民间宗教每每依附儒、释、道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理论观念,它能流传若干年代,只是没有深度,芜杂荒谬者居多。若是仅有宗教行为及宗教现象,既无理论架构又没理论原则的话,便会失去道德准绳,就会有许多不良分子利用这些东西去行骗作恶。
  今日的宗教界人士,知识分子亦宜关心,明辩传统宗教、兴新宗教、民间信仰乃至邪教,好让各类信仰者在感性方面求得安慰之时,能用理性的观点给予调和、疏导,庶几不致会造成“信仰”的人士被所信仰的宗教所伤害。

四、宗教是邪教的克星

人类社会是一个动态的,互相依存的,庞大的生态体系,而邪教却是危害社会的一种病症或毒瘤。要治疗或铲除它,必须了解它产生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有的人认为邪教导源于有神论、宗教和气功,于是主张彻底批判有神论,严格地限制宗教和气功,这种观点是可以商榷的。我们应对宗教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便更有效的识别、防范和治理邪教,避免在惩治邪教时伤及无辜,产生不必要的负作用。
  以“*轮功”邪教的发展来说,它部分导源于多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过分的破坏,健康、正当的宗教尤其是佛教受到过多的破坏,正确的宗教知识和资讯传播不力。例如在“*轮功”信徒中,学自然科学的比学人文科学的多,缺乏宗教基本认识的比了解宗教知识的人多,凡是传统宗教比较发达的省份,“*轮功”的信徒就少,所以在揭批过程中,就应该用宗教的正知正见对“*轮功”痴迷者进行转化;转化痴迷者扭曲的宗教心理或情感,并用宗教立法的角度来进行衡量,保护合法、打击非法。这一切说明,社会上不少人对宗教还存在相当多的无知,误解和不信任,对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正当、健康的宗教的关心,宣传严重滞后,引导乏力,造成了上层宗教人士和宗教学者与民俗宗教群众存在相当大的认识鸿沟。所以,如何做到既充分发挥宗教的正面作用,又能有效地抑制民间宗教尤其是邪教的发展,是摆在我们宗教界的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宗教界如何保持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精神,如何充分吸纳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如何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摆在21世纪宗教界人士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国宗教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人类的和平繁荣,为人类文明的交流重建作出应有的不负于伟大时代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宗教界人士新时期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平等心是学法练功的基础
下一篇:观世音菩萨祈圣法会皈依开示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