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生死的幻觉 第3章 无常的人生
 
[白玛格桑法王] [点击:5423]  [放大] [正常] [缩小] [加粗] [打印]   [字体:17px]  [手机版]
背景色

生死的幻觉 

佐钦白玛格桑法王

第3章 无常的人生


  外在世界有成、住、坏、空的过程,和外在世界一样内情众生也有出生和死亡的过程。在性空法界动起无明业风后形成的有情众生,具有最初形成、中间短住、最后死亡的明显规律,这个规律便是有为无常的现象。世间万法有聚就会有散,有为不离生灭,有生必有死亡。当死亡到来的时候,外四大会收入到内四大之中,内四大又融入光明之中,而光明将会展现为离戏空性。
  
  相信业生世界和生死轮回的观点之后,我们不能不承认有一个往生世界的存在。试想如果我们拋弃这个五蕴聚合之身,立刻进入到往生世界,可是却不知道我们自己的业力会使我们往生到哪里?无疑这将会使我们感到莫大的恐惧和悲痛。从无始轮回以来,我们投生到六道有情世界的次数无穷无尽,其间所受用的五蕴聚合之身也不计其数,如果我们把所有投生过的躯体的骨头都堆积起来的话,一定会有须弥山那样高大,再把泪水都汇合起来的话,也一定可以汇成一个大海。
  
  在无量无数的生死轮回中,众生彼此之间曾经建立过的父母子女和敌友远亲关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统计出准确的数目。看一看我们的这个心,它是多么的无知和愚钝,它一直就在业力的主宰之下,成了业力的奴隶,并随业力堕入六道轮回之中,受尽了各种痛苦。我们的这个心自从受到业力控制以后,就像装进瓶子里的蜜蜂,不仅无法从轮回的瓶子中逃脱出来,相反,它还要视轮回痛苦为快乐,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可悲、更可怜的吗
  
  当我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少数年轻气盛、富足高贵的人也许会骂我痴人说梦,在他们的眼里这个轮回世界非常美好,说它是痛苦的海洋就等于疯子在说废话。不过,我仍要奉劝他们仔细想一想:你当初投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在娘胎里会有被脏东西包起来的不适感;然后你受业风的推动,头脚颠倒之后,受尽挤压之苦被生了下来;你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个感受就像掉进荆棘丛中一样刺痛难受;接下来,你还要受尽冷暖无常、行动无力、大小便不能自理、不能保护自己、不能和周围的人交流沟通等众多痛苦。谈到这里,你可以用一句「不记得」的话来回避出生和出生后两年内所受的苦,当然人们也以同样的话来回避前生前世。但是,只要回忆一下从会说话、会走路到现在的人生经历,你不得不承认自己曾经受过被他人支配的苦、学习不能如愿的苦、与同伴竞争的苦、打架斗嘴和忿怒的苦、担心青春不能永驻的苦、贫穷且衣食不足的苦、遭遇冷暖无常的苦……其中还有事不如意、遇上困境等人们常见但习以为常的各种痛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快乐幸福的事情中也隐含着坏苦和行苦。
  
  我们人很可怜,经常把相对于大痛苦的小苦小难视为没有痛苦的快乐,这就像没有吃过糖的人无法体会甜的滋味一样。除了大小痛苦之外,没有体验过离苦大乐的轮回中人不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当我们视轮回痛苦为快乐之后,便对轮回世界产生了很深的迷恋,这和蛆虫视粪坑为美丽家园没有什么两样。
  
  那些目空一切的年轻人,现在虽然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很快就会失去青春活力,脸上将会出现一道道皱纹,头上将会长出一根根白发,四肢将会逐渐乏力。当自己变成样子难看、没有气力的老年人时,他们会产生痛苦和失落感,现在所有的快乐伙伴和亲人朋友,到那时将会对他们越来越疏远。五根器官的老化失灵,将造成眼睛看不清东西、耳朵听不清声音等障碍。洁白坚固的牙齿脱落下来之后,将无法细细品尝食物的美味可口,也不能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份。人老的时候,思维也会痴呆愚钝起来,说话做事基本上与不明事理的儿童没有什么大的差异,那时人们看不惯你痴呆犯傻的样子而与你保持距离,无形中逼你远离社会和人群。
  
  人们把住在痛苦轮回中的人生看成是美好人生,还要经常祈祷发愿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但是,如果没有成就脱离生老痛苦的不灭金刚身,长命百岁的人生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在痛苦、无知和被动中多住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要进入痛苦的轮回之中。
  
  人们饱受出生成长的痛苦和年老多病的痛苦以后,还要面对死亡的更大痛苦。死亡怨敌早就和我们开战了,它正在一分一秒地消灭我们的生命,我们活在世上的时间正在不断地减少。想想这一切,我们还能无忧无虑地等待下去吗
  
  从前体悟轮回如梦幻魔术般的圣人,用佛法破除迷妄执着,把生、老、病、死等痛苦化为进入解脱胜道的动力,把一切苦乐都改变成增加功德的秘诀。这些圣人们常说:「我病无人过问,我死无人哭泣,若能死于山野,瑜伽心愿足矣!」他们还说:「众人所谓死亡之时,正是瑜伽士成就之时。」这就是内生微妙大乐,外变苦乐为友的大圣人!
  
  在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地球范围内,我们人类是所有动物当中最高等的。我们可以用智慧来降伏老虎、狮子等凶猛的食肉野兽;在没有翅膀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制造飞机飞上蓝天;我们还能潜入水底……我们具有很多值得骄傲的特长和优点。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免除死亡的办法。在无法避开死亡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死后不入恶道、往生不受痛苦和取得永恒解脱的办法。虽然有少数人知道死后不受痛苦和得到解脱的方法,但却无意或无暇朝这方面努力,这是多么的愚蠢啊!
  
  如果我们有来生绝对不存在的十足把握,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但是,我们仅仅以「没有见过」为理由来否定来生的存在,那是很荒谬的。在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推理说明和科学证实的情况下,除了相信佛陀的了义真言之外,我们再也找不到其它任何好办法。所以,我们不得不更加充分信任佛祖是传达无伪真谛的无上圣尊。
  
  要放弃今天倍加珍爱的这个身体,当然要承受无比巨大的痛苦,仅仅就是身患疾病或身受轻伤都会有无法忍受的痛苦。可是,就在此时此刻,死神阎罗王已经用死亡绳索拴住了我们,我们正在逐步向死亡靠拢,年月时分在不断地减少,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死亡之日不久就要到来了!面对这一切,我们还能无忧无虑地消磨短暂的人生吗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已经在向死亡靠近。如果一个人能够活一百岁,那他出生的第二天便成了不能活一百岁的人。
  
  一个人一天的呼吸次数为二万一千六百次,做一次呼吸就少了一次呼吸时间的寿命。我们的活命时间就像高速急流的瀑布,正一刻不停地向死亡峡谷奔去;我们的寿命又像日落西山,死亡的黑暗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逼近。如果我们当中的一人现在是三十岁,而他能够活到八十岁的话,那么他还可以在世间住上五十年。他也许会认为这五十年是个漫长的时期,但是五十年中的一半是夜晚,晚上的睡觉时间就等于在半个死亡之中度过了五十年的一半,剩下来的二十五年白天的日子还要除开吃饭、穿衣和工作时间,这样算下来还有多少空闲时间呢我们的生命历程,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尽头。现在,人们一般都要用工作五天和放松两天来度过春、夏、秋、冬,不过对于我们而言,再长的寿命都显得非常的短暂。
  
  今天,我们都倍加爱护自己的这个身体,拿出美味佳肴来喂养它,买来好衣服给它穿,用华丽的首饰装扮它,想方设法服侍好它,还要讲究卫生和注重行驻坐卧等等。为了身体健康和保住生命,人们发挥了全部智慧并使出了所有的精力,甚至有些人为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任意夺取其它有情的生命。这些人把杀生看得无足轻重,但是如果他们自己要是受到一点伤害的话,却无法忍受,甚至别人说几句不顺耳的话或者因一个不友好的眼色也会使他们生气发怒。还有少数人,为了发泄私愤,竟把无辜的人打入死牢,这些无恶不作的人,虽然自己无法忍受一点点小疼痛,但是对待别人却没有丝毫的慈悲心。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当死神突然降临到他们头上时,他们再也不能用手中的权力、部下的人马、拥有的财富和以前的勇气胆量来与死神拚搏,他们只能躺在床上,慢慢地体受死去的痛苦,悲伤的眼泪将会挂满他们的脸颊,这一切将是无比痛苦的经历。
  
  如果我们的寿命有一个定数,那也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可寿命却是无有定数的,这使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明天死、后天死、现在死还是今晚就死去?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将因何缘故而死?面对这么多的未知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也许有人会这么想:「我死不算什么,比我优秀的人一样都得死,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便如此,可是,自己死亡以后,自己所珍爱的父母兄妹、妻子儿女将会为自己而陷入痛苦的深渊,这又怎么能够忍心呢如果是我们的亲人先死,当他们在中阴路上遭遇恐怖和痛苦的时候,我们却无法保佑他们,无法陪伴他们,更无法给他们指明正道。这和在母畜面前杀死仔畜时,母畜除了悲痛之外毫无办法没有任何两样。
  
  我们的这个身体是四大的聚合体,如果出现小小的四大不协调,可怕的疾病就会在我们身上发作,在未死之前,我们就能真实体受到疼痛难忍的地狱之苦。另一方面,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把美味佳肴喂给自己,但是无法意料的是当美食变成毒物以后,竟然成了毁灭这个身体的杀手。我们这个身体的杀手还有水、火、猛兽、敌人、强盗等等很多很多,可是让我们的身体健康生存的有利因素却不多,要知道有些人还没有出世就死在了母胎中,有些人还没有尝到人生百味就死在幼年时期,有些人在年轻气盛的时候无奈地死去,有些人则在年老珠黄、忍受无聊和受尽老苦后死去。
  
  总而言之,大则生死流转、小则剎时即灭的无常就像吞食三界的恶魔,没有一个有为法能够逃脱无常大敌的吞食。因此,我们这些渺小而仅靠微弱呼吸来维持生命的人,有可能突然死在饭还没有吃完、衣服还没有穿好、工作还没有做完的那一刻,到时候我们就像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那样什么也沾带不上,只有在亲朋好友的悲伤中独自无奈地步入往生世界。我们平常倍加珍爱的身体,变成可怕的尸体以后,人人都会避而远之,就连自己的亲友和子女也将把它远远地拋弃。他们也许把你的尸体埋在洞穴里,也许把你的尸体火烧化为灰烬,无论怎么做,他们会在你死后的当下立刻把你从活人圈里除掉。当我们进入死人圈里以后,活着的亲友不管是给我们烟供或是烧纸,都无法肯定能给中阴世界的我们带来什么保佑和救助。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当中,有些人相信人死之后还会往生,有少数人则根本不相信,有些人还在怀疑往生是否存在,更有些人则根本没有考虑和研究过往生的问题,他们就像幼稚的孩子一样尽力避免谈及死亡和往生。以上四种人中相信往生的那些人,有的不是听信别人所说,而是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考和仔细研究,并且根据正确的教说和论证来认定往生真实存在,他们把一切疑虑都消灭在内心深处。部分人对圣尊贤师们的往生存在论深信不疑,并将这种说法广泛传扬,直至代代传承不灭。
  
  不相信往生真实存在的人们,虽然很难具有确实可信的理论依据和正确说法,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以世界四大宗教为主的多数教派,都有各自的一套往生存在论。他们认为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而其它都是错误的,这样反而使他们不知道该相信谁,因而也就不相信任何往生存在论。另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致认为:宗教是不同时代的少数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说教来愚弄人们,进而创立各种宗教经典,而这些经典都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还有部分人,除了耳闻目睹的事情之外,一概不承认任何其它事情存在的可能性,当然,他们也不承认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这些人只认眼前利益,不管后果如何,经常表现出自私自利、为所欲为的处世态度。不过,这些人的立场并不坚定,当他们看见世界上无往生论者多的时候,他们会跟着吶喊助威,而当看见世界上有往生存在论者多的时候,他们又会怀疑无往生理论的可信度。
  
  怀疑往生是否存在的人很多,他们一直处在犹豫不定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
  
  这里,最差的就是不敢面对死亡和因果的人,他们不仅不敢想往生往世,就连「死亡」二字和有关死的问题都不敢说出来。这些患有死亡恐惧症的人们,好比要过险关悬崖,明知道悬崖很陡峭、而路就在悬崖当中、又必须走这条路,于是他们就闭上眼睛想象道路是多么的平坦和宽广。像这样胆小如鼠、心胸狭窄的人,一旦遇上小小的挫折和痛苦,就会借酒消愁、麻木自己,或是萎靡不振、无以自拔。这些愚昧幼稚的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之外,大多数都无有作为。
  
  谈到世界观的时候,现在议论最多的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区别,以及它们中的哪一种说法符合科学的世界观。
  
  对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其中几个名词的正确含义,在解释教言和名词的时候,往往会由于个人的看法和想法的分歧而出现不同的释说。在我看来,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只要是有根有据的正确说法,就应该认定为科学的世界观。在说科学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狭小的范围内认识科学,我们还应该把研究所有万法中得出的正确无误的究竟结论,以及万物的本质真理都纳入科学理论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应该是正确无误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天的科学进步,在这个世界上恐怕还很难找到一位在科学造诣方面登峰造极的人。
  
  我们凡人的眼睛无法看见的原子等物质,当今的科学家们不仅发现了它们的存在,而且还利用其巨大的能量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奇迹。我们应该明白,当今的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的许多自然界奥秘,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逐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到时候我们世人今天连想都没有想过的许多科学奇迹,将展现在这个世界上,也许连外星人都看得瞠目结舌。今后,我们人类将会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出只有外星人才知道的宇宙奥秘,我们还会发现许多用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如果依今天唯物论大师们的说法,把一切看不见的东西都判定为唯心论,那么一百年前世界上还没有飞机的时候有人要是谈论飞机的话,他也是唯心主义者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天当飞机在人们眼前飞来飞去的时候,前面的唯心主义者不是又变成了唯物主义者吗
  
  今天的唯物论大师们,如果要把无形无声的心识活动假说为唯心主义,那么他们可以否认禅定的威力、修心的成就、身体化为虹光、体知生死前后等神秘奇迹,但是,他们如何否定当人们心情好的时候有说有笑,心情不好的时候伤感流泪等心理活动现象呢
  
  我们的身、口、意三门里面,意就像国王,身和口就像奴隶。这个简单的比喻人人都能明白领会,如果把所有看不见的无形之物都说成是无中生有和不符合科学理论,那么针对无形物质的全盘否定,又怎么能够符合科学的世界观呢离万物的本质相隔十万八千里的谬论就符合科学的世界观吗
  
  一个没有任何偏见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是既没有受过佛教的恩惠,也没有受过其它学说的影响,而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们走向正道。这种人应该以公平正直的眼光看待一切万法,以公平正直的思路分析和研究诸法。
  
  自从人类进入原始社会以来,就把力量超过自己的大自然和日月星辰当作伟大的神来崇拜,于是具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原始宗教就在世间传扬开来。接下来,各个时代的封建统治集团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及顺应社会和大众的需要,护持并参与创立了各种宗教学说,一时之间众多宗教遍及世界各地,大量五花八门的宗教理论道出了各自的世界观和伦理学说。但是,当我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各种宗教理论,并用论证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的时候,我们发现其中的很多理论漏洞百出,并不值得人们全心全意地信仰。反过来,如果把所有的宗教都说成是统治集团的统治工具和假学说,那也未免太过武断,起码这种说法不符合客观事实。无论是什么样的宗教理论,如果对其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必定能够从中找到很多正确有用的说法,而且还能找到具有很高价值的各种人间正道和究竟理念。
  
  面对世间众多的宗教理论,人们在其中选择一个正确无误、值得永远信赖、以及无比殊胜的教法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也是关系到往生能否快乐的重要大事。我们观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宗教法宝时,要从现量、比量、深密比量三个方面来着手分析论证,从中判定哪一门宗教理论最具价值、最符合科学真理和最能够令众生离苦得乐,我们还要了解哪一门宗教的开山祖师是全知圣尊,哪一位祖师所宣说的道法正确无误。哪一种道法能够让我们众生证取离苦得乐的正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去调查了解哪一位祖师传的是正道?修其道法之后所证取的终极圣果是仅仅进入善道,还是体证了恒久快乐的解脱正果?修哪一门教法会让我们弊多利少,并且最终误入邪道等等。
  
  在观察研究以上问题的过程中,除了现前诸法之外,如果还能够全面彻底地分析研究不现前和最不现前的诸法,我认为是登峰造极的科学进步。今天被誉为科学家的专家学者们,如果要把自己的研究推向最高峰的话,我认为不会超出以上不现前和最不现前的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分析辨认善与恶、正与邪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结论。我们要在正确的分析研究中找到正确的道路,即使我们没有找到最殊胜、最符合科学真理的道法,只要我们找到一个在当今世界上被人们普遍信仰的宗教,我相信这类宗教的教法中一定不会缺少除恶扬善、因果报应等微妙成份,然后我们可以在其基础上知道如何去寻找最终的正道。我们还应该明白,即使误入邪道的失败经验,也可以令我们踏上正道,并且永不回头,就像印度的马鸣大师一样。
  
  万物剎时即灭的毁灭大师是时间,只要时间一到,就连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也会毁灭消失。时间的主宰者是死神,在死神面前,就是可以活上很多亿年的天界众生也无法逃脱其魔爪,更何况我们这些寿命无常的人类。每个人无论是高贵与低贱、富足与贫穷,都难逃一死,都会被死神吞食。对于众生而言,惟一最可怕的大敌就是死亡,一提起死亡,几乎所有的有情众生都会心寒胆战。
  
  当然,也有例外。我这一生,就曾亲眼看见过两种活在人世间、对死亡没有丝毫畏惧、并从内心深处喜欢向死亡靠近的人。一种是染上癌症等无法救治的绝症以后,经常遭受剧烈疼痛的折磨或者身心受到很大摧残的人,他们惧怕继续活着,希望用死来了结一切。另一种人是起初因为惧怕死亡而入修善法,在修炼深密心要秘诀之后,从内心深处生出智慧光明,当体证无灭本体佛位并得到胜义恒久快乐时,他们乐于迎接死亡的到来,就像天鹅飞入莲花湖中一样,能从牢狱般的人世间进入到莲池般的快乐净土,这当然是最值得喜悦和无比快乐的事情。除了这两种人以外,其余的人都非常惧怕死亡,甚至有些人在临死的时候捶胸顿足,又哭又喊,泪流满面。还有一些人,他们虽然不喜欢死亡,但是由于毕生努力修持善法,所以他们临死时无怨无悔、平静安祥,这样的人我也见过不少。
  
  比如在西藏,有少数并非高僧大德的在家人,他们临死的时候能够做到身体端坐、嘴里发出「呼」声以后安祥地死去。更有部分在家修法的居士,成就了虹化光身,死去的时候只留下毛发和指甲。身体的血肉骨头等其余部分,就像彩虹消失在天空中一样无影无踪。大多数西藏人在临死的时候,能够祈祷上师三宝,并且在双手敬信合十中平静地死去。少数西藏人在临死之际,会把《极乐全境图》和《铜色吉祥山图》等净土的唐卡挂在眼前,看着净土图,观想净土全景,然后在双手合十祈祷中安祥地死去。
  
  当然,并非所有的西藏人临死的时候都能安详宁静,有极少数生前宰杀过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杀生之人,在临死之际,会出现被自己所杀动物追赶的幻觉,他们的心中充满恐惧,嘴里哭喊着说:「打死它们!赶走它们!快呀!快……」还有少数极度贪恋此生快乐和金银财宝的人,临死时,因为无法从心中割舍对财物和亲人的眷恋,显得非常痛苦,他们临终的眼睛紧紧盯住贪恋对象,死不瞑目。
  
  能够祈祷上师三宝和忠心敬信上师三宝的虔诚皈依者,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心里并没有什么痛苦。就像有人护送过险关一样,他们早已有了迎接死亡的心理准备。西藏人常说:「可以皈信的对象是上师三宝,可以谈心的对象是恩重父母。」皈依敬信上师三宝,就不会在今世和往生误入邪道;与恩重如山的父母谈心,就不容易被欺骗和利用。
  
  少数人在死亡的过程中,能够观想佛国净土、在禅定的境界里达到空性和智慧的和合、修炼往生秘诀心法、身体化为微尘而消失或者成就虹化光身等等,这是极为殊胜的。这样的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惧,而且还会充满喜悦,这对家人来说,不失为一件没有痛苦和悲伤的好事。快乐安祥和无比奇妙的死亡之法,还能给所有在场的人树立好的典范,令所有与其结缘的人都得到好处。
  
  那些毕生干尽坏事、罪业深重的人,临死时如果没有任何皈依祈祷的对象,将会悲惨地流着眼泪、双手空空地步入死亡之道。对于这样的人,就是一百位慈悲的如来佛同时把慈悲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也不能改变他的痛苦命运。因为罪业是他自己造的,他必须自己承受报应,而且他的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敬信心,这样一个充满污秽知见的人,死后除了投生于地狱铁城之中,不会再有别的出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有人生了孩子以后非常高兴,兴师动众地大搞庆祝活动。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候,人们也要兴高采烈地举行庆祝活动,而当有人死亡的时候却要举行悲伤的哀悼活动。对于这一切,如果我们能够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迷妄颠倒。小孩子生下来不仅从此要向死亡靠拢,而且从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要体受人生的痛苦,有什么值得高兴和庆祝呢依此看,小孩子刚生下来哭的时候,我们也该跟着大哭一场才是。再来看看我们的一生,寿命是那么的短暂,又那么的无常,每当我们短暂的寿命减少一年的时候,我们应该痛苦惋惜,怎么还要迎新年、搞庆祝呢而当一个人死去的时候,他是脱离了使一生痛苦不堪的污秽身体,如果死去的人死后还能够往生到清净极乐剎土,那么死亡对于这个人来说正是快乐时光的开始。对于这样的美好喜事,我们应该开开心心地给亡人搞一个欢送活动才对,可是那些深陷于迷妄执着泥坑中的人们,还以为死者是离开了幸福乐园,非得痛哭悲伤一阵不可,这真是应和了常言所说「地狱众生以为地狱美」。轮回众生在今生今世的所作所为,就是这样一场迷妄和愚痴的生命游戏。
  
  当我们踏进死亡的门槛时,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无法向任何人提出请求免除一死,有情到了寿终命绝的时候,就是药师佛来了也不能延长其寿命。「既然众生都难免一死,我死也无所谓」,有人如果抱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死亡,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如果对往生的因果业报又持怀疑态度的话,那就更不利了,因为这将成为往生受苦的业因。
  
  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应该具备六随念,即忆念师、佛、法、僧、持戒和布施。佛祖曾经开示:「要作如下之忆念,诸法本性清净故,要修无相无实心;具足菩提心之故,要修广大慈悲心;自性无观光明故,要修无有执着心;心能生出智慧因,莫向别处求佛性。」除此之外,还要真实修证佛经中宣说的十一想,即不贪恋此生之想、发慈悲心于众生之想、舍去所有仇恨之想、渝戒众罪忏悔之想、接受清静众戒之想、减轻重大罪业之想、不畏往生世界之想、有为诸法无常之想、所有万法无我之想、涅槃寂静之想。还可以多多观想极乐净土全景,为往生极乐净土积累福慧二资粮,大发无上大乘菩提胜心,并且把全部善业回向于入登清净佛土之因。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生死的幻觉 第4章 未来的神圣事业
下一篇:生死的幻觉 第2章 生命的奥秘

 生死的幻觉 佐钦白玛格桑法王简介 生死的幻觉 译者的话
 生死的幻觉 序 我和我生长的地方 生死的幻觉 第1章 昨天和明天的尽头
 生死的幻觉 第2章 生命的奥秘 生死的幻觉 第4章 未来的神圣事业
 生死的幻觉 第5章 微妙正道的路径 生死的幻觉 第6章 内在的寂静甘露
 生死的幻觉 第7章 迈向恒久快乐的步伐 生死的幻觉 第8章 魔术游戏般的无常
 生死的幻觉 第9章 虚妄和欺骗 生死的幻觉 第10章 三苦囹圄
 生死的幻觉 第11章 永恒解脱的指路明灯 生死的幻觉 第12章 如意宝藏
 生死的幻觉 第13章 缘起因果的规律 生死的幻觉 第14章 西方极乐净土
 生死的幻觉 第15章 正确永恒的微妙皈依 生死的幻觉 第16章 微妙心宝
 生死的幻觉 第17章 清净的明月 生死的幻觉 第18章 无量福源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51La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