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于他任运生悲
分四:一、见苦生悲;二、由悲祈愿;三、结说见空性则自然生悲;四、总结由见空性而远离八法、生起悲心是法尔规律。
一、见苦生悲分五:(一)见众生被小义现世圆满欺诳、虚度时光,而油然生悲;(二)见众生在三有中上下轮转,而油然生悲;(三)见三有长夜无明、苦海无边,而油然生悲;(四)见众生不得正法光明、死后众苦相续,而油然生悲;(五)见众生不知自苦、以苦为乐,而油然生悲。
(一)见众生被小义现世圆满欺诳、虚度时光,而油然生悲
【如是唯求自乐的众生,以争怨、爱亲为因,引发内心恼乱与欢喜。而且,欲求不得而忧苦,求诸所欲而劳作,与他争执,自他身体互相砍、杀、刺戳;此外,以三门造诸罪业而积财,极其辛劳地谋生。如是其心为小义现世圆满所欺,而虚度时光。】
“争怨”,就是为了使名誉、地位、财富、权力等,不被怨敌破坏、夺走,而和怨敌争斗。“爱亲”,就是爱重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由于争怨和爱亲的缘故,从心中不断生起恼乱和欢喜。恼乱是苦苦,欢喜是坏苦,人的一生就在这苦乐交织中不断饱尝苦味。而且人有很多欲望,当欲望不能实现时,就灰心忧苦,彻底难眠。为了求到所想要的名誉、地位、财富、男女等,日夜马不停蹄地劳作。
再者,为了积聚财富,身体做杀生、偷盗等,口中说各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心里起各种贪、嗔、痴、嫉妒、骄慢等的念头,合计起来,所造的罪业不计其数,这期间需要付出极大的辛苦。
“小义现世圆满”,就是现世名誉、地位、财富等圆满只有很小的意义,过患却非常巨大;“心被欺诳”就是世间的名、利、财、色等只是苦的自性,却表现成非常安乐、非常有实义,众生的心被这些假相欺骗。像这样,心被世间成功、圆满、极具意义等的假相所骗,就把一生的精力都投注在上面,结果枉费一世辛苦,换来的却是恶趣漫长的苦难。
(二)见众生在三有中上下轮转,而油然生悲
【此等众生时而以福德力数数来到种种善趣世间,受用欲乐已,又由罪业力死后堕入长劫难忍的恶趣苦中,高、低、苦、乐不定的三有结生相续流转。】
这里“福德”是指世间的一般福德,而不是指以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摄持后修集的福德。由于这不是随顺解脱的善根,只是源于我执、为求得世间圆满而修集的世间福德,所以在一度显现福报之后,就落得一无所有。
此等众生不时地以修世间福德的力量,一次次地升到了人、天等善趣世间。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在享受完五欲快乐之后,又被罪业的力量牵制,死后堕在受苦时间极漫长、程度极深重的恶趣苦中。龙树菩萨说:“虽得天界大欲乐,及诸梵天离欲乐,后堕无间为火薪,忍受众苦无间绝。”由有漏善业感现的天界欲乐和定乐,必定在能感的势力耗尽时,彻底变坏,随后又随恶业的力量堕落在无间地狱炽燃的烈火中,成了全身燃烧的“薪柴”。
最后一句:“高、低、苦、乐不定的三有结生相续流转。”是从总体上揭示轮回循环的苦相。“不定”,就是没有固定的处境。由一段惑业,显现一段的境遇;业一报尽,又随另一段惑业,显现另一段的境遇,所以轮回里本没有固定的境遇,总是高低、苦乐两极来回地变换。一时以行善的势力升到了高处、享受欲乐、定乐,享尽之后,又以恶业的势力堕到了下界、备受种种身心忧苦。
比如前面坐在三十三天的宝座上,成为普天下恭敬礼拜的天王,后来天福享尽,又堕在牛脖子上做了一只小虫;前面是威德显赫、受用圆满的转轮圣王,后来死后变成富人家里低贱的奴仆;前面在天宫瑶池里,和美丽的天女在池水里欢乐嬉戏,后面堕进了满是滚烫灰水的无极河里,上下漂转,全身被烫得糜烂;前面是挥金如土、极享奢华的大富豪,后来沦落成沿街乞讨、无衣无食的乞丐。像这样就是高、低、苦、乐的处境毫无定相,只是随业不断地变换。
“三有结生相续流转”,就是为所造的一段段有漏业力所牵引,而依次在三有的种种生处中受生。由于惑业之流一直没有截断,因此就不断地以惑业的势力变现一段段的有漏五蕴,这样连绵不断,就叫“相续流转”。
(三)见三有长夜无明、苦海无边,而油然生悲
【此诸三有中,有极多颠倒欲、痴、爱之险地;】
在这三有种种世间中,有极多颠倒欲、痴、爱的险地。比如世界各地各个角落里,都有使人堕落的险恶地带,一进入其中就会引生贪欲、陷入愚痴、生起爱恋等等。在欲、痴、爱生起、增长之后,人心就变得颠倒迷狂,做出各种恶业而堕落沦陷,因此称为“险地”。心识颠倒地执取所缘,以苦为乐、以不净为清净、以无常为恒常、以无我为有我等等,由此趣入邪道,叫做“颠倒”。
【又彼三有中,以我见为性,妄执颠倒事为谛实,真实性本非如此,彼复相违故,三有中无有见此真实,犹如暗中无光。于彼远离见真实性光明的三有,也是居于无有时方边际之自性、无法言喻的难忍苦海中。】
首先“性”字指的是凡夫习性。凡夫以什么为习性呢?以我见为习性。也就是无始以来就妄执五蕴为人我,妄执一切事物为法我,久久串习成性,不必刻意就任运发起,念念计我、口口说我、事事为我,这叫“以我见为性”。
“妄执颠倒事为谛实”:“颠倒事”指人我和法我,也就是实有的人和法。本来没有实有的人和法,凡夫心前却显现为真实存在人和法,这就是把“无实”颠倒执为“谛实”。心不醒悟,不断地这样执取而不放舍,叫做“妄执”。万法真实的体性并非像凡夫所妄认的那样,而且,智慧和愚痴一是真实见,一是颠倒见,彼此相违,所以三有众生心中还在执持我见时,就不会出现见诸法无我的智慧,就像陷在黑暗当中没有光明一样。
在这远离见真实性光明的三有,也是居处在以没有时、空边际为特性,无法用语言诠表、用比喻描述,受苦的漫长和深重使人难以接受的大苦海中。
这也是由于源头上远离了见诸法空性的智慧,陷在无明当中,于是就以无明妄执有我,而发起各种业行,造作非福业、福业和不动业;又以造业的行为因缘,熏成了种种业识;又以种种业识的牵制,在三有种种生处中受生,而成为名色;又以名色为因缘,长成六入——具有六根的五蕴身;又以六入为因缘,和色、声等六尘接触;又以接触为因缘,生起种种苦、乐、舍受;又以受为因缘,生起不离爱和乖离爱;又以爱驱使,不断地攀取;又以攀取为因缘,生起种种势必感召后有的业——“有”;又以“有”为因缘,再次受生;又以生为因缘,迎来衰老和死亡。
之后又周而复始,辗转地以前前为因引生后后。像这样不断地旋转苦轮,就造成无有边际的难忍苦海。“无边”,是指轮转的时间和处所都没有边际。时间上,漫长得无始无终。空间上,十方世界任何三有生处,都有可能随业力而生在里面。在这横遍竖穷、广阔无际的轮回大苦海里,不知要流多少血泪、受多少辛苦,每一种苦合集起来,不必说真实感受,连耳闻目睹都使人触目惊心,所以说“极难忍受”。
轮回就是这样层出不穷地变现一浪又一浪的苦。这样的受苦没有时间和处所的边际,苦的数量和程度不可计数、无法衡量,因此说“无法言喻”。
(四)见众生不得正法光明、死后众苦相续,而油然生悲
【彼中众生为三有强盛惑业所制,行善之力羸劣;行善所依之暇满身寿命又极短促;短暂存活期间,复为长寿而作种种养生,依止去病之因的药物等,饥饿、疲惫、睡眠、种种内外侵害、接触凡愚等,以无意义之作业令生命在无意义中迅速流逝。】
世间的众生因为心识被强盛的惑业力控制,行善的心力非常微弱;而且,行善所依的暇满身,寿命又非常短暂;在短暂的存活期间,又去成办种种世间事务,而且生存的压力让人疲惫不堪,又有内忧外患、种种杂染因缘让自己迷乱、退堕,造各种轮回的业……,像这样,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做无意义的事情上,也就让短暂的一生很快就无意义地度过了。
【又,解脱三有之因——以智慧观察真实性义极为难得;于彼轮回险处,串习散乱之力犹如江河奔涌,如此焉有顿时遮止之方便?】
再从正反面观察,正面是指解脱三有的正因——以智慧观察真实性义。三有的根源就是错认有我的萨迦耶见,源于它而起惑、而造业、而受生,所以解脱三有的正因就是以智慧观察诸法的真相。主因是观察空性,助缘是观察多体、无常、苦等等。对这诸法的真实性迷惑了,就会以虚妄分别变现生死;了悟了,就能放下妄执,停止轮转。但是以智慧观照真实性义十分难得。
它的难得就在于它需要很多善根、福德、因缘。首先要有善根能发心学佛;不但要发心学佛,还要具足福德因缘,有修学佛法的内外顺缘,能在善知识的指点之下,精勤不懈地闻法、思维,对于诸法无我生起定解;不仅要生起定解,还要有修法、求解脱的愿力,以愿力把持自心,恒时不懈地观照自心。但善根不深厚的人,是很难做到这个地步的。
这样不能以智慧恒时观照诸法空性,就遮止不了心迷在幻相里攀缘、耽著。这样从无始以来就开始串习的散乱习性,如果没有以智慧观照来止息它,那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不断地流荡在欲尘当中。由此辗转地串习,增长势力,就变得极为粗猛而难以调伏,所以说“串习散乱之力,犹如江河奔涌”。既然散乱的习性如此强盛顽固,哪里有顿时就止息它的方便呢?而不能制止心神向外驰求,就一定会不断地攀缘造业,也就造成了绵延不绝的轮回。
【非但如此,彼中为令世人堕于恶趣,魔王、魔众亦勤加为害,又有断、常见等诸多邪道,且无力引生真实之道——拣择所缘及行相之定解,而难以从疑中超出,以断疑之内外缘难得之故。】
“非但如此”,就是不但自己身上的散乱恶习难以调伏,而且有各种魔障歧途,导致人堕落退转。在这三有中,为了把求解脱的佛子们拉下恶道,第六天的魔王和他的魔子们每天都发射五种毒箭,让人心生起种种贪、嗔、嫉妒等的烦恼,又有断、常见等的许多邪道。像这样,一旦内心着魔、误入邪道,就成了魔的眷属,千生万劫也难以回头;而且,又没有能力引生真实的道——拣择所缘和行相的定解。(修行时,心有个所缘、所观,这样缘时内心观行的相状,叫做“行相”。真实的道就是对“所缘是这样”、“行相是这样”已经获得确认无疑的定解。从生起了对所缘和行相的定解之后,就开始趣入正道;相反,不能引生定解,就难以超出疑网。)为什么说断疑很难呢?因为断疑的内外因缘极难集聚。
比如:有没有三世因果存在呢?有没有佛、法、僧三宝呢?佛、法僧三宝真的能救护我吗?我真能从苦海中解脱吗?万法真是无自性吗?轮回真是由我执造成的吗?……像这些都属于疑惑。一般人很难破除这些疑惑,原因是断疑的内外因缘非常难得。也就是外在很难遇到明眼善知识指点;即使遇到了明眼善知识,自己也很难做到如法依止;内在方面,自己能非常稳定、认真、精勤闻思修的善根、福德很难具备。毕竟这只有内、外各方面的因缘聚合了,经过了长期的闻思修持,才能对深广的佛法引生定解、断除疑惑,但这样的断疑因缘极为难得,所以一般人很难从疑网中超出。
【如此,未能获得正法光明而死,则难再得暇满人身,难遇佛陀出世,更难获得勤修彼佛正法后,截断自相续烦恼瀑流之时。呜呼!众苦将接踵而来!】
“如此”就是像上面所说自己已经散乱成性,又有内外魔障不断侵扰,一不小心就误入邪道;而且闻思修的内外顺缘又很难集聚,这一生一眨眼就过去了,心里还是一片迷茫,没有生起对佛法的定解而断除疑惑。
像这样没有能得到正法光明,只是在糊里糊涂中死去,生前没有断恶行善、发起愿力、修集福德,死后也就很难再得到具足暇满的人身,很难再遇到佛出世的时期,更难出现如法勤修佛法之后截断烦恼瀑流的时刻。剩下来就只有在极漫长的时间当中陷在无明黑暗里,以无明为根源,念念不断地起惑造业,将来就会变现出三界中无量无数的苦。见到众生将沉溺在没有边际的苦海中时,不禁悲愍而言:“呜呼!众苦将接踵而来!”
(五)见众生不知自苦、以苦为乐,而油然生悲
【如是虽极苦难,犹不见自己居于苦海,而耽著三有。缘彼等住于苦流的众生,呜呼!当生悲愍!】
这以下是见众生愚痴深重、贪欲炽盛,而油然生起悲愍心。
像这样,虽然是极苦的处境,却浑然不知自己正陷在无边的大苦海中,还念念耽著世间的声色货利、妻财子禄、欲乐定乐而不想出离,实在是愚痴深重啊!缘这些住在苦流中乐此不疲的众生,应当生悲愍心啊!
【如人欲得清凉而数数沐浴,复欲求暖而数数入火,见如此轮番而作时,呜呼!彼等众生实堪悲愍!】
其次,见到众生为贪欲驱使,不断地逐取乐受,结果不断地成为苦受。就像一个人想得到清凉,就进入水中沐浴。水凉了不好受,又从水中出来,钻进火中求暖;等火中热得难受,又从火里逃出,跳入水中……,这样反复不断地做。这是说众生逐取到了一种乐受,受用久了又成为苦受,又想从中脱离,逐取另一种乐受。受用久了,仍然变成苦受,就又追求另一种乐受……,这是由于不认识乐受是苦性,就会一次次地被贪欲驱使,一次次地求乐,又一次次地变成苦。这就可怜啊!就像一次次地吸毒取乐,又一次次地堕入苦中;一次次地饮酒取乐,又一次次地酒醉而苦。这样因苦而逐乐,受乐又转苦,始终以乐颠倒引动贪欲,以贪欲而盲目求取。见到众生一直陷在这样苦中求乐、最终成苦的状况,就悲叹而说:“呜呼!彼等众生实堪悲愍!”
【如是虽住极苦中,然为贪爱所牵,自以为乐之时,似若无老死降临、逍遥行乐的众生,先为死主无可遮退而残杀,随后沦堕恶趣,备受难忍之苦。】
尤其生活优越、衣食住行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众生,更是“逍遥自在”地行乐。当他们正被贪心牵引、尽情地享受五欲生活、自以为快乐的时候,似乎衰老和死亡根本不会降临。这些沉浸在享乐中的众生,首先会很快无法抵御地被死主杀戮,随后沉沦在恶趣深渊,旷日持久地感受极为难忍的痛苦。
二、由悲祈愿分二:(一)为暂时利他而祈愿;(二)为究竟利他而祈愿。
(一)为暂时利他而祈愿
【如是远离见真实性义而为三有苦火所逼恼的有情,何时我能以无量福云中善出的乐具或资具——衣、食、舍宅等所求诸聚,息灭彼等的忧苦!如是即施予暂时之乐。】
这一段分两段讲解:一、悲愍对象;二、悲愿行相。悲愍对象是“如是远离见空性义而起惑造业,恒时被三有苦苦、坏苦、行苦之火所逼恼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有情”。悲愿行相是:何时我能由无量福德聚中显现有情所希求的安乐资具,来息灭他们生存的忧苦。这就是大乘菩萨缘苦难的有情,祈愿给予他们增上生善趣的暂时安乐。
“无量云聚”,比喻无量福德聚。“云聚中滴滴雨水”,比喻由福德聚所显现的种种安乐资具,衣服、饮食、住宅等等(这些是能使欲界有情生活过得安乐的物具,称为“资具”)。“从无量云聚中降下雨水,息灭火焰”,比喻众生无衣施衣,无食施食,无住宅施住宅……,凡是众生有所希求,都以福德力显现相应的资具给予他、满足他。
(二)为究竟利他而祈愿
“究竟利他”就是使众生得到决定胜解脱。
【复就决定胜而言,何时我能三轮无缘,为利有情至心恭敬、极为欢喜地勤集无量福聚,进而以自心现前诸法真实性后,对唯由实执而居处轮回沦为衰败的诸有情,演说彼对治——开示诸法无相之空性,如此该有多妙!愿如是成就!如是兴起大悲。】
这一段也分两段做解释。首先悲愍的对象是“唯由实执而居处轮回沦为衰败的有情”。“实执”是因,“居处轮回沦为衰败”是果。“衰败”,指一切时、一切处得不到真实安乐,唯一处在众苦相续的状况中;或者解释为:自性本具常、乐、我、净等无量恒沙功德,但被惑业的力量障蔽而无由显发,陷在惑、业、苦的循环中流转不已,这就是有情最大的衰败。
那么,是什么使得有情沦落在这么衰败的境地中呢?唯一的元凶就是实执,也就是人我执和法我执。由于执著人、法为实有,以实执的迷乱力,就相续不断地起惑、造业,造成连绵不绝的生死。现在怎么把“众生衰者”从轮回中救出来呢?根本的办法就是为他开示诸法无相,让他放下妄执,歇下狂心。心空了,不著相了,就不造业,也就能止息轮转。
以这个原因第二段祈愿的内容有两层,先是自己现见诸法实相,随后是为众生演说空性。如何才能现见诸法实相呢?这又要抱着利他的发心而福慧双修。“三轮无缘”,指以空慧摄持,没有所化、能化、所作难行等的三轮分别、执著。“无缘”,就是心无攀缘。“为利有情”是说修福德的目的唯一是为了利益有情。以爱重众生的缘故,一心想利益众生的缘故,就会至心恭敬、极为欢喜地勤修福德。这样修到自己现见诸法实相(也就是离戏大空性)之后,就对有情演说轮回衰败的对治——无相空法。由此,有情认识了万法无自性后,就开始放下执著、脱离衰败,得到永久安乐,因此说“如此该有多妙”。“愿如是成就”,就是祈愿上述这样的暂时利他、究竟利他都能圆满实现。
三、结说见空性则自然生悲
【倘若自能现见诸法无实,则对以实执而生轮回的其他众生,将自然引生何时亦不舍弃彼等的大悲。】
按照大乘不共的观点,由现见诸法空性,就自然发起对众生苦难的悲愍,诸法真实的体性是现而不可得,因此说“诸法无实”。众生的苦难在于不能认识诸法无实,颠倒地执著诸法实有,而颠倒梦想、生死不已。
在自己现见诸法无实之后,再看众生都在迷梦中颠倒执著、生死轮回,就会发起大的悲心,发愿尽未来际无有疲厌地把一切众生度出轮回迷梦。这就是由于见到诸法空性,而见到众生以实执而受苦;由见众生以实执而受苦,就发起悲愍众生的心。
四、总结由见空性而远离八法、生起悲心是法尔规律
【而生起如上之心,亦是法尔规律。】
这是以上两科内容的总结。意思是,生起上面这样远离世间八法的心和利他的悲心也是自然规律。真正彻见了诸法空性,不可能不对众生生大悲心,也不可能不远离世间八法,法尔如是之故。所以见到诸法空性之后,自利方面不会再耽著世间八法,而能真正放下;利他方面油然生起悲心,这是法尔的规律。
祖师们说:判断一个人是否证悟了大空性,就看他是否还耽著世间八法,以及是否平等地对众生生起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