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二)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点击:2924]   [手机版]
背景色

(翻到82页,首先讲解上一次的偈颂:)

这一科是观察受性,观察点要落在“受是否有自性”上。如果观察到受无自性,那受就只是一种虚妄的现相,胜义中不可得。

苦若自性有,何不损极乐?

乐则以美食,忧等何不喜?

如果受是自性有的,那就是不观待因缘而有自己独立的体性。它既是有自性的,就应当有存在的地方,这只有两种:要么在外物上存在,要么在内心上存在。所以这里分两路观察。

首先,如果苦是以自性存在于内心,为什么不障碍极乐生起呢?也就是苦是有自性的,它在心中存在的时候,相违的乐就不可能发起。好比桌上放了杯子,杯子没拿开时,所在之处就不可能有别的东西。同样,如果心是苦的状态,而这苦又是实有的,那在心没有舍离苦时,就不会同时出现乐的状态,因为苦乐是相违的体性。就像光明没有舍离的当时,是不可能又有黑暗的。

这么看来,现在有被针刺痛的苦受,如果这点苦受有自性,就算生到极乐世界也不可能生起乐受,因为心一直持着苦受而没有舍,就什么乐也生不起,哪怕到了极乐世界也不可能生起乐受!

反过来,“乐若自性有,何不损极苦?”如果心是乐的状态,而且乐是实有的,那在心没有舍离这个乐时,就不会同时又现前苦的状态。像这样,现在吃了口香糖生了乐受,将来无论在哪里这个乐受都一直存在在心里,就算在身上千刀割截,心还持着这个乐受不舍,就不会出现任何苦受,即使堕在地狱的火海中心还处在吃口香糖的乐受当中!但这显然跟现量相违。实际上,心上苦、乐、舍不断地交替显现,并不是一向是某种乐或一向是某种苦。由于心是随缘不断地变现苦乐,就知道苦乐不是自性有的。真实中想得到实有的苦乐是绝对得不到的。

其次,外物上有没有苦乐呢?唯物论者认为外物上存在苦乐,所以享用好的物质就有乐,物质条件不好,就感到苦。他们承许在外物上存在苦乐。

对此破除:如果外物上有乐的自性,那在任何情况下受用这种外物,都应当生起乐受。为什么儿子死去母亲沉浸在忧伤中时,让她享受美食、妙衣等,她一点不生欢喜呢?既然外物上有乐的自性,受用了就应当有乐受,但让她吃再好的美食、听再好的音乐,她是一点滋味没有。可见当时心的状态是苦,就一切境界都成了苦。

相反,“苦则以恶食,乐等何不忧”,假如说恶食上有苦性存在,那在心态很好时,吃很差的食物为什么不忧呢?又比如一个月没吃蔬菜,哪怕很差的蔬菜吃起来都好吃,如果在很差的蔬菜上是有苦的自性,那什么时候吃了都应当只有苦受。

过去有位皇帝逃难时,吃到芋头,感觉怎么这么好吃!等他回宫之后,叫人煮芋头上来,吃起来一点滋味也没有。如果在芋头上有乐的自性,回到宫廷里吃也应当是很乐的;如果芋头上有苦性,在逃难时吃起来也应该觉得苦。实际上不是这样,吃芋头的感受是随着他的心而变现的。

具力映蔽故,心不领受彼。

对方说:这个苦还是自性有的,在乐生起时苦也没有离开,就像白天星星没离开,但阳光很强,星星显不出来。同样,由于生起了很大的乐,虽然有苦,但乐的势力映蔽了它,所以虽然有苦但领受不到。

何者非受性,云何可谓受?

中观师破斥:如果一个法不是被心领受的体性,怎么能说是受呢?你说存在而没领受到,问题是存在的是一种“受”,受是怎么安立的?就是心上领受到的苦就叫苦受,领受到的乐就叫乐受,领受到的什么感受就叫什么受。如果心上没领受到,怎么能叫受呢?假使没领受到也能叫受的话,那可以说:我领受到了空花的香气,领受到了阳焰的甘甜,领受到了和石女儿见面的欢喜……。因为按你所说,没有领受到也能称“受”嘛!

所以你的认识错了。为什么?因为所谓的受就是一个显现的法,它是怎么定义的呢?就是心上当时领到了一种感受就叫做受。对方说存在但什么也没领受,那怎么叫受呢?那就是没有受嘛!

若谓有细苦,岂非除彼粗?

他又改口:确实没领受到不能说是受,但当时生的乐受很强,它把粗苦转成了一种很细的苦,使得虽然领受了但不觉知。好比一大盆糖水里只滴入几点盐水,喝的时候是喝到了盐的成分,也领受到了咸味,但因为甜味太强,使得心不觉知自己领受了咸味。

中观师说:“岂非除彼粗。”根据你的说法,不是以这个乐已经消除了粗苦吗?为什么不同样消除细苦呢?就像屋子里很寒冷,在当处烧火炽热的时候,寒冷就不存在,不能说当处炽热时,大寒冷消除了,还有小寒冷。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正显现炽热时绝不会有寒冷,以两者体性相违的缘故,是热就绝不是冷。如果不信,可以把手伸进烈火里试试,是不是感受炽热的同时还有一点寒冷?绝对是没有的。

这里要看到当处正显现的是暖热,在暖热上还会有寒冷吗?绝不可能。所以在暖热上既没有大寒冷也没有小寒冷,是彻底没有寒冷的。就像光明正显现时,光明所在之处会有黑暗吗?不可能!同样,正当出现大乐受时,在大乐受上会有小苦吗?也不可能,以乐苦体性相违故。

谓彼即余乐,细亦乐一种。

对方又改口:确实生起大乐时没有苦的感受,但这是细苦没发出力量,就被大乐转掉了,转成大乐外的一般乐,也就是领受一种细乐的相,实际上它的体性还是苦!好比一块白玻璃用红染料整个涂红时,红色盖住了玻璃的本色,使它显不出来,显现成了红色的相,但里面不是没有玻璃。意思是“本质是玻璃,外现是红色”。同样,细苦的力量发不出,被大乐转了之后外现的是细乐的相,但体性还是原来那个苦性。

中观师说:“细亦乐一种。”意思是,你不必多费口舌,现在你说的细乐实际就是乐的一种,什么时候也不是苦。虽然你煞有介事地说:“有两种一般的乐:一种是体性是苦、外现为细乐的乐;一种是体性是乐、感受轻微的乐。”这只是你的幻想而已,实际上不存在。为什么呢?就抓住一句——“苦乐体性是相违的”,心正在乐的时候,哪里有苦呢!绝没有苦。所以不必分什么苦性的细乐、乐性的细乐。根本就没有两种体性,只要感受上是乐,就都只是乐的体性。在乐上还能分苦性乐性吗?心的感受是乐就只是乐性,不是苦性。

若生违缘故,苦受不现起,

他又说:这时是生起了违缘——强大乐的缘故,所以苦受不具因缘就没有现起。意思是说,这时生起了很大的乐,在听到别人骂自己时或者受用差一些时,都不会现起苦受,因为心处在很乐的状态中,生苦的因缘不具备。

岂非成立受,以分别耽著?

中观师说:这岂不是成立了苦乐不在境上存在,而只是以内的分别心耽著苦乐?这意思是说,境上没有苦乐的自性,如果有苦乐的自性,那在任何情况下受用它都应当有苦受或有乐受。但现在你说因缘不聚时就不现起苦,可见苦不是安住在境上。这只是具足生苦的因缘时,受用它就现苦的感受;不具足生苦的因缘时,就不现苦的感受,而现其它感受。这样就见到境上没有苦乐的自性,苦乐只是内心随缘幻变的感受。

所谓的随缘又是指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没有起耽著或计执之间,在内外的境上并没有苦乐的自性安住。苦乐就只是自心的幻变而已。换句话说,只是按内的分别心这么耽著、这么计执,就相应地变出感受。

比如:辣椒上有没有苦性或乐性呢?实际是没有的,如果有苦乐的定性,为什么不同的人吃了生起不同的感受?江浙一带的人喜欢吃甜,他们吃辣椒时很难受,四川人吃了却很舒服。如果辣椒上实有苦或乐的自性,谁吃了都应当起苦的感受或起乐的感受,但各人的习气不同,受用的感受就不同。可见辣椒上没有苦乐,是按人心怎么耽著,就怎么变现感受的。

又像过去60年代的服装,当时人们穿了觉得很舒服,但让现在的年轻人穿就觉得难受。服装上有没有苦乐的自性呢?根本是没有的。这是人内心的耽著或想法不同,导致穿在身上有不同的感受。按这样观察就会明白:境上没有实有的苦乐安住在上面。这样认为实有苦乐,而为着它辛勤地劳作有什么意义呢?不是盲目冲动吗!我们总以为境上实有苦乐,所以千方百计地舍它、求它。总是想:要创造什么条件或营造什么气氛来得到某种乐、舍去某种苦。这就是处在迷乱当中。

故于彼对治,此观串习修,

“彼”是指耽著实有苦、乐之后,取舍的分别相续不断的状态。这其实是凡夫身上都有的狂乱大病,发病的原因是误以为实有苦可舍、实有乐可取,病的状况是舍苦求乐的分别一直相续不断。比如现在人吃的、穿的、用的、住的,总在不断地换花样,认为这样做有实有的乐可以取到,有更好、更大的乐可以取到,为此就日夜不断地妄想分别,这种分别就像瀑布水那样相续不断。以这种作用力,就使得人一直马不停蹄地追逐求取,这就是非常严重的实执病。现在怎么医治呢?要治这个病,先要认识发病的原因是心里耽著实有苦要舍、实有乐可得,基于这一点才使得舍苦取乐的分别相续不断。现在医治的方法首先要开正见。就是对苦乐要有重新的认识,见到苦乐只是从自己心中幻变的假相,认识到它的不实有,之后就不再认为有能抓到的实有的乐、有要舍开的实有的苦,心就会渐渐歇下来。

总之,流转是因为执著苦乐实有,所以就不断地起舍苦的心、取乐的心,串习成非常坚固的习气。还灭就是串习苦乐不实有,停下向外舍苦、取乐的心。以前面的串习力,会使你不断地追逐求取;以后面的串习力,会止息你的狂心。

观察田生定,乃为瑜伽食。

按上面这样观察,它就像一处肥沃的良田,能从中出生美好的庄稼。好的庄稼受用之后就能长养色身、使心欢喜满足。同样的,通过观察受无自性而且串习,就会出生入定在受无自性义当中的禅定,这样的禅定就是瑜伽士的美食。为什么说是美食?因为受用它能得到离贪的乐,而且长养了悟无自性的智慧之身。

以前一直处在舍苦取乐的虚妄分别当中,现在知道苦乐只是心的幻变,就对此无取无舍,就是对幻变的苦乐既不去执取它、也不厌舍它,心里一点不粘著,这就是离贪。有贪就苦,又要去取什么、又要去舍什么,都是心上的紧张没有放松。等看清了没有实有的苦乐,心就放松了、离贪了,就得到乐了。同时这样入定在见到受无自性当中,能长养了悟无自性的智慧身。

己二、观察受因

分二:一、观察真实中无触;二、由此成立胜义中无受。

一般认为:舌头是真的触到了美味,就是由这个触发起了乐受!或者手真正触到了荆棘,由这样接触就生起了苦受。这样是由真实有触,来成立真实有受。

以下是从反面破除这种世间情见。首先是以正理观察真实中没有触,也就是既没有根境相遇和识境相遇,又没见到有根、境、识集聚,这样在见到没有触时,就会明白由触发起的受也只是虚妄的现相,真实中了不可得。

一、观察真实中无触分二:(一)不成立“相遇而触”;(二)不成立“根境识集聚而触”。

所谓的触,通常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两个法相遇就叫做触,这包括“根境相遇”和“识境相遇”两种情况;另一种是认为根境识三者和合而取境,叫做触。如果观察到真实中既不成立两者相遇而触,也不成立根境识集聚而触,那就会认识到“触只是虚妄的现相,并不存在实有的触”。

(一)不成立“相遇而触”分二:1、不成立“根境相遇”;2、不成立“识境相遇”。

1、不成立“根境相遇”分二:(1)略说;(2)断诤。

(1)略说

设问:有境根与境色等义彼二为有隔为无隔?若许前者,根境二者岂能相遇?有隔即不容相遇故,如东山与西山。若许彼二无隔,也应成一体。如是,以何有境遇于何境,如眼不可能自遇。

小乘宗认为根是微尘积聚的体性,不像唯识宗以上认为根是心识的体性。这里是在破小乘,所以着重观察微尘体性的根和境是否相遇。

中观师说:你们不认为“胜义中是离四边或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世俗中不观察时是依因缘和合而显现”,你们承认根和境是色法,这样根和境是有间隔,还是无间隔呢?如果承许有间隔,这是不可能相遇的,就像东山和西山有若干距离,就没有相遇;如果承许无间隔,也应当成为一体,既然成为一体,是以哪个有境相遇哪个境呢?就像眼睛不可能碰到自己,手指不可能接触自己,因为是一体的缘故,分不出能遇和所遇两部分,因此成立不了相遇。总之,不论根境是有间隔还是无间隔,都无法成立相遇。既然成立不了相遇,就不存在“相遇而触”。

这里很多人会有疑惑:为什么两者无间隔就应成一体呢?不同的两点也可以无间隔相遇呀!

下面就建立一条坐标轴来做观察。在一条直线上选定原点,再规定好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后,这样就可以对每一点标出它的坐标值,这表示它所在的位置。现在要看到这条直线上只要是不同的两点,坐标值就一定不同。而坐标值不同,就存在两者的间距;有间距,就不是相遇。相反,如果两点的坐标值相同,就只是同一点。以这个道理作观察,到了胜义中,根和境就只是以无分微尘的方式存在,无分微尘是不可能有长度的,有长度就有起点和终点就成了可分,所以无分微尘实际就是点。这样对于两个无分微尘的点,如果有间距,就没有相遇;如果无间距,两点的坐标值就一定相同。因此说“两者无间隔就成为一体”。但对于一体是安立不了一者相遇另一者的,因为不可能自己相遇自己。

(2)断诤

对此,辩解说:如两手合掌等,为何无相遇?

比如两手合掌不是相遇吗?为什么说没有相遇呢?“等”字包括脚踩在地面上,身体坐在床上等,这些不都是相遇吗?

一般会认为实事师说得对,很明显是有相遇!现量见到是有,怎么能否认呢!其实他说的“见到根境相遇”也只是根识的错觉,而不是智慧审察过的看法,所以必须破除。

驳斥:所现的相遇也只是分别心计执,而非真实义。

“分别心计执”的意思,比如说“见到虚空中有一堆毛发”就只是一种错觉,而不是真实义。同样在你眼前显现的“相遇”,也只是分别心的计执,并不是真实义。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相遇”。下面就解释不存在相遇的道理。

因为:粗分的根、境非一切方相遇,如正面触则背面未触。若以此理观察,以余尘间隔的诸尘则未相遇,终需根境极微无隔而遇。然彼极微不入极微,以极微无分故,在无机会进入或容纳它者上,二者也成同等。

所谓的相遇,只能按真正发生了相遇的情况来说,所以不相遇的情况一律不能参杂在内。实际上,在粗大的层面上,根和境并不是上、下、左、右等的一切方面都相遇。比如两手合掌时,就只是相对的一面在接触,其它像左手的正面没有跟右手的背面接触,两手的背面也没有接触。所以在粗大层面上并不成立根和境完全相遇。

再落到微观上观察,凡是有方位可分的物体,就不是实有它的本体,而只是对很多支分的积聚假立总体的名称。但这里是在观察胜义中如何存在,所以假立的法要一概排除在外。最后就只剩一个问题,就是两个极微是否有相遇。

下面就针对两个极微做观察。还是像上面一样分成“有隔、无隔”来做观察。如果在两个尘中间有其它尘间隔,那这两个尘就没有相遇。最终需要根的极微和境的极微无间隔相遇。但对于极微,一者进入不了另一者,因为在极微上没有任何方位的部分,所以没有机会进入或容纳其它极微。(隐含的意思是,如果两个极微是无间隔相遇,就不会是一个面相遇而其它面不相遇,而应当是全体相遇。但要达到全体相遇,就必须彼此进入而融合为一,但彼此都没有机会进入对方,所以不成立。)

大家看一下自己所在的房屋,有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这样就有六个面围成的空洞,而且有一扇门也是由上、下、左、右四条边围成的空洞,因为有空洞,人和东西才能进入。但在极微上没有上、下、左、右等的不同的面,因此就没有由不同面围成的空洞,所以极微上既没有门,也没有可容纳其它物质的空间,所以说没有机会进入或容纳其它。

总之,虽然对于有分的法可以假立一者进入另一者,或者在一者中容纳另一者,比如屋子里可以进人,皮箱里能装进东西,但这都是假立的,并不是有一个实法入在另一个实法中。大家首先要见到屋子只是对于很多支分的积聚假立名字,身体也只是对于很多支分的积聚假立名字,这样把粗大法的错觉消掉之后,就只见到屋子是几组极微的积聚,身体是一组极微的极微。在这个层面上,只有身体这组极微漂移到另一位置,这以外确实没见到有一者进入另一者。所以实法的极微没有机会进入其它极微。

是故,彼二若仅一方相遇,而未一切方相遇,则非无分。亦即:不遇的尘不必管它,对相遇的尘应可观察,若一切方相遇,则需互相进入。然而彼此同无机会进入,故无进入;而无进入,则无二尘融合为一;无融合为一,则无相遇,以无分相遇须一切方相遇、不容一方相遇故。

所以,如果两个尘相遇,那要么是一方相遇,要么是一切方相遇,只有这两种。如果只是一方相遇而没有一切方相遇,那在这个尘上就有相遇的方和不相遇的方,这样就能分成两部分,不是无分。

接下来,排除了一方相遇的情况后,就只剩下“一切方相遇”的情况。对于它,要这样观察:两个尘不相遇的情况不必管它,对相遇的两个极微可以观察:如果是一切方相遇,那就必须互相进入,但彼此都没有机会进入对方,所以不能进入;不能进入,就不能两者融合为一;不融合为一,就不能一切方相遇。这样就证明极微之间不存在相遇,因为无分的法相遇必须是一切方相遇,不可能是一方相遇。

讲到这里,有人问:为什么一切方相遇就一定要求融合为一呢?道理是这样:如果两个极微相遇了,那在相遇的一点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点呢?如果有其它点,极微就成了可分。如果没有其它点,那就只是一点。所以极微发生了相遇,就一定是融合成一点。但要两者融合成一点,就必须互相进入,但无分的实体是无法进入的;不能进入,就不可能融合为一;不融合为一,就不存在相遇。

因此,你说于彼无分亦有相遇,如何应理?一方及一切方相遇都不可能故。因此,你若见相遇且无分,当为我指示方能成立相遇,意即无法指示。以此阐述了无有“根境识聚合”中的根境相遇。

因此,你说两个无分的极微也有相遇,这怎么合理呢?因为一方相遇不可能,一切方相遇也不可能,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方式。所以,如果你见到既是相遇又是无分的现象,应当给我指示才能成立。意思就是指示不出。

比如:你提出“兔角存在”的主张。这不能只是空口徒说,而应当在世人面前指出兔角存在在哪里,如果指示不出就是不存在。总之,凡是承许存在的法,就应当能见到或者能指示。但“既相遇又无分”的现相即使找遍全法界也不可能找到,所以除了只是妄想之外不会有事实。

大家要知道,一般认为在一个物体上,有上、下、前、后等的部分,而且物体和物体之间有在某些方面相遇,这都是对有分的物体假立名言。实事师最终要落在两个无分的极微相遇上,但在无分的极微上没有上、下、左、右等的方分,所以,不论一方相遇还是一切方相遇都无法成立。关键就是要领会:针对粗法上说的相遇,只是随顺名言的说法,而这里抉择的是到达究竟处的极微相遇。

以上对于根境识聚合,抉择了不成立“根境相遇”。下面再破除“识境相遇”。

2、不成立“识境相遇”分二:(1)破除;(2)断疑。

(1)破除

其次识无尘聚之身,说彼与境相遇亦不应理,若能与无身者相遇,应成手与虚空相遇,或与石女儿相遇。

(无身的“身”是指色法。身是积聚义,众多微尘的积聚,就叫做身。比如一个瓶子、一个碗,都是微尘的积聚,都叫做“身”。这个身要领会是广义的身体,是一种很形象的表达。比如自己的肉身是有形体的,在空间占据一个位置,其它东西经过这个位置时,就被它阻碍,像这样,很多微尘的积聚、具有形体的质碍就是一个身体。不但你有一个肉体的身体,桌子、椅子、杯子也都有一个身体。把这些物体缩小一千倍、一万倍、一亿倍、亿亿倍……,也还是有个小小的身体。只有有身体,才谈得上接触到它或者和它相遇。)

根和境都是这样微尘积聚的身,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观察“有没有两者相遇或接触”。但识没有微尘积聚的身,说境碰到了它就很不合理(也就是,内的心识和外的色、香等是无法你遇我、我遇你的。),不然如果能碰到无身的法,那就成了手能碰到虚空,或者能碰到石女儿。

(2)断疑

若想:识有故,此喻不应理。

如果想:用虚空、石女儿来比喻识非常不合理,因为虚空和石女儿根本就没有,而识明明有。比如取香气、闻声音等的识就是明明有的法,怎么能比成石女儿呢?

驳:此为观察与无身相遇故,非不应理。

虽然识是有事(或者有显现的相),而虚空、石女儿是无事(或者无显现的相),如果从现相上说识跟虚空一样,那是不合理的。但这里是观察“能不能遇到无身的法”,如果承许柱子等境能相遇无身的心,那就成了手能碰到虚空,或者手能碰到石女儿。这样比喻是恰当的,没有什么不合理。

(二)不成立“根境识集聚而触”

又想:虽无相遇而触,然有根境识三者集聚。

对方又想:以彼此相遇的方式接触虽然不成立,但应当有根、境、识三者集聚。

根据《俱舍论》所说,只要根、境、识三者和合,就有一种取境的触产生,由于有取境的触,就能从中发起受。比如:在外境上响起了音乐,这时并不是耳根的微尘在和声音的微尘接触,但在耳根、耳识、音乐三缘和合时,心就取到了音乐。由于有取音乐的触,就随着发起欢喜、悲哀等的感受。所以应当承许有根境识集聚的触。

以下就说明根、境、识集聚并不是真实有的。

驳:前文“如是指聚故”等中,已观察集聚非实有,此处也应如是了知。

前面“如是指聚故”等的一段文,是从手到手指到指节到微尘,这样推到究竟时,就成了像虚空一样的无生空性。所以真实当中得不到丝毫根和境的实体,怎么会有根、境、识的集聚呢?

也就是:凡是要成立实有集聚,就必须是几个实有的东西聚在一起。但如果根、境、识中的每一个连微尘许都不可得,怎么会有三个法的集聚呢?比如说三个人碰面,要有这三个人才能说三个人碰面,如果三个人连微尘许也得不到,怎么有三个人碰面呢?

这里你认为真实有根、境、识三者集聚,而且根和境是微尘积聚的体性。那我们就作审察:凡是有分的物体,就只是对支分的积聚安立总体的假名,除了这一点之外,没有任何实体存在,所以有分的物体都是虚假的。像这样一直审察到无分微尘,用六尘围中尘的正理做观察,也证明到它不成立。所以观察后,根、境成了像虚空一样了不可得。

对心法的根识,也可以同样审察。首先审察有分的心有没有实体。有分的心只是由多个刹那的积聚假立的,除了假立之外,什么也得不到。像这样一直审察到无分刹那,可以这样观察:如果无分刹那的心识实有存在,那就拿相邻的三个刹那(叫第一刹那、第二刹那、第三刹那)来做观察。首先这三个刹那应当是无间隔相续的,因为如果两个刹那中间有间隔,那间隔的这一段就成了没有心的空白段,这样就有这时心成了断灭的过失。

在认识到相邻两刹那的心是无间隔相续之后,就应当是:第一刹那灭的同时,第二刹那正生起;第二刹那灭的同时,第三刹那正生起。现在问:第二刹那生时和第二刹那灭时是两个时间,还是一个时间?如果是一个时间,那正当有实体生时,怎么可能是灭呢?因为生灭是相违的体性,不可能同时存在。如果是两个时间,那第二刹那的生和它的灭就是分开的两时,而它的灭又不可能离开它而安立,所以第二刹那就成了可以分成两时,这和无分的承许相违。

这样就知道无分刹那的心也不成立是实有的法。以正理审察时,只能承许是现而不可得的空性。总之胜义中根、境、识三者都不可得,既然不可得,就没有三者的集聚。

就像梦中吃着奶油面包,香香甜甜,其实既没有面包,也没有舌根,又没有了知面包如何香、甜的舌识,这一切都是实际没有而虚妄现的相。虽然在迷乱的梦心前是有这些现相,但也只是虚假的成立,真实中了不可得。

一般在名言谛中要取色、声等境,前提是根、境、识三者聚合,这样才能取到,这是名言中的缘起规律。这个根、境、识聚合取境,就叫做“触”。而且还有“由触生受”这条缘起规律,意思就是:根境识和合取了可意的境,就会发生乐受;取了不可意的境,就会发生苦受;取了中庸的境,就发生舍受。在名言中否认不了有根、境、识和合而取境、而生起感触,但这不是像你们说的有个实有的集聚。实际上,根、境、识三者只是无而现的虚相,三者的集聚当然更只是无而现的虚相,这种情形就像梦中三个人的相聚,或者三个影子的集聚。

二、由此成立胜义中无受

如是若无因触,从何处生果受呢?即胜义中无有。若无受,种种辛劳究竟为何义呢?无有能由精勤成办之乐故。复次,以何苦受损害何人呢?唯是幻心迷乱自现而已。

这意思是说,所谓根境识聚合的触,在不观察时是有个如梦的触,观察时根、境、识都不可得,哪里有所谓的触呢?这样触不存在,是从哪里生出了实有的受呢?意思就是胜义中没有受。(所谓“胜义中无有”,意思是说:只是在名言中有个因缘集聚而起的现分,胜义中并没有真实的存在。)

像这样,如果得不到实有的受,那我们为了远离种种苦受、获得种种乐受而辛劳,究竟为了什么呢?都只是缘木求鱼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本没有能由精勤求到的实有乐受。所以我们的虚妄追求就像为了求到石女儿而劳作,没有可得还非常努力地求取,这不是很悲哀的事吗?又好像为了求到幻师所变的骏马,费尽了千辛万苦,却毫无意义。就像这样,本来没有今生、来世的实有乐可得,而我们为了求取到它,从早到晚地辛劳,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再者,是以什么苦受对什么人作损害呢?三轮当中,能损害的苦受不可得,所损害的人不可得,损害也不可得。所谓的“有苦受在损害我”,只是从如幻的心中迷乱现的。所以感觉有一种苦在损害我、有一种乐在利益我,说到底只是幻心的迷乱自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意义。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一)
下一篇: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三)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五十一)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五十)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九)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八)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七)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六)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五)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四)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三)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二)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一)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九)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八)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七)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六)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五)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四)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三)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一)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