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普贤行愿品讲记(九)
 
[益西彭措堪布] [点击:2518]   [手机版]
背景色

第九愿王——恒顺众生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对于恒顺众生,要理解三方面:什么是众生?什么是随顺?为什么对佛说随学,对众生说随顺?

一、众生的涵义

“众生”是现相上命名的,我们学习时要认识众生的现相和实相(要领会相和性两方面)。

《大法鼓经》说:“一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即以四大、五蕴和合的现象,叫众生;或者,随十二因缘产生的现象,叫众生。《不增不减经》云:“此法身本性清净,但为恒沙烦恼所缠,随顺世间,往来生死,即名众生。”法身本性清净,是说众生心的实相如来藏,在凡夫位不减一分,然而就现相而言,法身随染污缘,显现众生相,往来生死。

《宝性论》说:非理作意住于心的自性中,以非理作意显现种种烦恼、业,依烦恼、业显现蕴界处,如虚空中色法生灭不住,有情生死迁流,这即是众生相。“非理作意住于心的自性中”,指众生心的实相是如来藏。

以上从现相、实相方面讲述了众生的涵义。有情以业惑流转,随种种因缘显现种种形象、意乐、受用等,是众生的现相。佛成道时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指众生心的实相是如来智慧觉性。

二、随顺的涵义

先讲不随顺,再显随顺。

众生有种种相貌、性格、受用等,如果执著这些是实有,就落于增益边,没有与实相相应,并非随顺。如果执为断无,认为众生没有善恶业力、苦乐果报等,又落损减边,也是阻隔,并非随顺。因此,对众生相执著定有、定无,都不是随顺。

如果见众生是真性随染缘而现的,既是托真性而显现,就没有自体;但又不灭显现,故幻相是无欺有的,像镜中显现脸部,镜中的脸没有肌肉、骨骼等的自体,但并不是不显现面像。这样普见众生,叫做随顺。

《金刚经》云:“所谓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相无有微尘许自性,当体即空,故众生者,即非众生;然而,不坏假名,不灭显现,所以“是名众生”。经中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著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度一切众生,即恒顺众生,由此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修持普贤广大恒顺行愿能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三、为什么对佛说随学,对众生却说随顺呢?

从顺理、违理方面作辨别:诸佛因地、果地的行为顺应真理,随学则趋向觉悟,故需效仿;众生的行为是以非理作意造作的,故不顺真理,随学即趣入迷乱,故只能说随顺。

问:众生不可随学,为何又说随顺呢?

答:譬如一位忠孝之士在迷梦中杀害父母,以他梦中作恶就要舍弃他吗?他梦中的邪行能随学吗?梦中既是邪行,当然不能随学;他本是贤人,也不必舍弃。可见,随学众生的邪行,是愚痴;舍弃众生,也是愚痴。所以,对众生不说随学,只说随顺。

(二)愿王之相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

 随顺众生要称合心性之量。心性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的众生都是一念心性中所现的众生,合于此心量,一切皆随顺。所以随顺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

众生是缘起法,由种种因缘,就显现种种现相。按依处、种类、受用等划分,有无量无边的差别。

依处方面:如人类依地而住,鱼类依水而住,夜摩天以上的诸天依虚空而住等等。

种类方面:众生有种种生类,有六欲天人、有四洲人类等;种种色身,或坚固、或脆弱、或微妙、或粗陋;种种形状,或横行、或直立、或方形、或圆形;种种相貌,或美、或丑、或黑、或白;种种寿量,或长达数劫,或短至朝暮;种种族类,或高贵、或低贱;种种名号,各有其名;种种心性,或刚强、或柔弱、或正直、或谄曲、或温和、或粗暴;种种知见,正见、邪见、唯心的见、唯物的见、常见、断见等等;种种欲乐(种种兴趣爱好),善欲乐、恶欲乐、追求世间的欲乐、出离世间的欲乐、利己的欲乐、利他的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心王、心所,心态千差万别;种种威仪,行住坐卧,各种形体姿势、各种仪容。

受用方面:种种衣服,蒙服、藏装、汉装、西服……;种种饮食,酸甜苦辣,风味各异;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或在城市、或在乡村、或在山寨、或在荒野,众生的住处,有些在天上,有些在海底,有些在陆地,有些在洲岛,不尽相同。

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的蛇等,二足的鸟、人等,四足的牛、羊等,多足的百足虫等,及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等。这一切众生种类,都随顺而转。

众生相千差万别,如果偏执一类,就不能普遍地随顺而转,比如,偏执甜味,就不能顺辣味而转;偏执东方文化,就不能顺西方文化而转;偏执某种爱好,就不能顺它的相对面而转。所以,面对无量的众生差别,要像虚空空旷无物,任万物随缘展现那样,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执著种种相貌相、民族相、名字相、性格相、知见相、欲乐相、威仪相……,才能普遍随顺而转。不然,一有偏执,就不能无著无碍地随顺而转,就不能遍入一切众生界。

怎样与众生融通无碍呢远离人法执著,虚其心量,才能恒顺众生。就像明镜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什么都可现,如果镜子偏执一边,那现黑,就不能现白;现近,就不能现远;现高,就不能现低。这就不是平等性。如明镜现相般,我们在众生界中随缘应对,既不执有,也不执无,这样不著相行一切善法,正是不住空有的中道妙行。所以于一切众生随顺而转,实为随顺平等、广大、无障碍、无偏袒的心性,所以,随顺众生即是随顺如来。

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随顺众生,应持怎样的态度和行为呢对于众生做种种承事、种种供养,要像孝敬父母、奉事师长、阿罗汉乃至如来那样。一般人认为众生是低劣的,父母、师长、阿罗汉乃至如来是尊贵的,因此,对待众生和对待这些有恩有德的境根本不一样。然而修普贤行愿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却是承事供养众生,如同奉事佛陀。

父母生养了我们的色身,恩深如海;师长养育了我们的慧命,为恩更重。出世间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如来,都有超胜世间的功德,都是众生的福田。现在对待众生的态度和行为,要做到像对待父母、师长、圣者一样。

具体怎样随顺呢即: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我们应发愿:在众生被病苦缠绕、被烦恼系缚时,我作良医为他解除身心病苦;在众生迷失正道时,我作向导为他指示正路;在众生于无明暗夜中迷茫彷徨时,我作光明照亮他的内心;在众生功德财匮乏时,我启发他开启自性的功德藏。

这四个比喻包含了随顺众生的所有行为方式。我们每天接触众生,如果心存恒顺的大愿,则处处是修随顺的道场。依此四喻勉力而行,以平等心饶益身边众生,就能成就自己的菩提花果。

实际上,利他即是自利,顺生即是顺佛。因为:为众生作良医,自己就会成为大医王;为众生指示正路,就成为大导师;为众生作光明,就成为世间灯;令众生得伏藏,就成为大慈父。所以饶益众生的同时,就成就了自己,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问答阐述: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问:只应随顺诸佛,为何要随顺众生呢?

答:随顺众生,即是随顺诸佛;尊重承事众生,即是尊重承事如来;令众生生欢喜心,即是令一切诸佛欢喜。因此,应随顺众生。

问:为什么说顺生即是顺佛?

答:譬如香水海澄清,须弥、日月、四洲及种种众生、种种国土、房屋都映现在海中。如果执著海中的影像是有生命的有情和实体的世界,则不但有违于影像,也有违于大海。必定要认识到诸像具有咸、湿的本体,及不宿死尸等的十种功德,才叫随顺于像。能随顺像,才可说随顺海。“像”喻众生,“海”喻如来。故《出现品》说:“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现四天下中一切众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说以为大海。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性、欲乐而无所现。”所以说顺生即是顺佛。

这一段意思是,如果执著众生是实体的旁生、人等,及实有蕴、界、处,则不顺众生本体,也就不顺如来。若如佛般见众生皆具如来藏,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以,顺生即是顺佛。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问:众生与佛相差悬殊,为何随顺众生诸佛即欢喜呢?

答:因为佛以大悲心为体故,因于众生而生起大悲心,因于大悲心而生起菩提心(以大悲心愿救度一切众生,但要圆满实现度生愿望,只有成就佛的智悲力,因此发起对佛果的希求心,这就是因于大悲而发菩提心。),因于菩提心而成就正等觉。

比喻显明: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旷野”,喻生死。生死无依,漫长无际,比作空旷无人、漫无边际的旷野。“沙碛”,比喻生死中不生善根。“大树王”,喻菩提树王,即一切众生的本觉智慧之体,大树王在沙漠中孤零零的,没有绿叶、红花,喻菩提树王随染污缘,成为染污法,不能显发佛菩提的作用,虽然智慧本体从未丧失,但受烦恼障蔽,不开智慧花果。“树根”,喻众生自性住种姓或本觉智慧,根埋在燥热沙石中不得滋润,比喻佛性处于贪嗔痴热恼中,不能显发。“水”,喻大悲。树根得水滋润,枝叶花果繁茂,说明水是助缘,沙碛不是。众生的佛性之根,怎样资发才能成熟智慧花果呢?就是以大悲水浇灌。这可以两方面理解,从自身说,以大悲利他能显发智慧觉性。以爱执自我只会障蔽佛性,现在要开显佛性而成佛,应修大悲心去除我爱执,由此会显发智慧花果。从他者而言,以大悲心把其他众生安置在三宝良田中,普降法雨,滋润众生的善根界,由此令其善根苏醒、增上、成熟,开出诸佛菩萨的智慧花果。

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问:为什么利益众生而能成就佛果菩提智慧?岂不像给他饮食,自己空口而饱吗?

答:智慧圆满成就,必须自他无异,物我一如,见一切众生都是我觉心所现,因此利他即是利我,众生圆满,我智方圆。因此说,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即能成就佛果菩提。

总结成立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这一句有两种解释:

一、缘起释:依于众生而起大悲,依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二、观心释:攀缘妄想,即是众生,起妄,即不觉;觉悟,妄即消失,合于本觉,名为成佛。因此,菩提属于众生。或者,思维观察法义,此心念念生起,是众生;要由心念推察才见正理,成就智慧才证得菩提,所以说菩提属于众生。

“一切众生而为菩提树根”,意为诸佛无不从迷而悟,从妄而真,故说菩提属于众生。《维摩诘经》云:“烦恼即菩提。”又云:“诸佛解脱,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上面比喻上说,沙漠中有大树王,只有就树根浇水,才会开花结果,此外在沙漠其它地方到处浇水,也都只是徒增疲劳。其次,虽然见到树王的根,但不浇水,仍然不能开花结果。这是比喻:一、必须了悟生死中的本觉之体,从觉心中生起大悲,不了悟本觉之体,纵然遍生死而起悲心,也只增加爱见,毕竟不能证得菩提。二、虽然了知菩提树根,不实修亦不证菩提。《宝性论》云:“一切有情无明等,果皮中缠法界善,如是若依彼彼善,渐次成为能仁王。有情烦恼果皮内,具有正觉之胚芽,如是彼彼善缘力,见法次第渐增长。”认识无明壳中有正觉胚芽,须假借善缘助发。只有凭借福慧二资粮的善缘力助发,才能次第增长,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废弃修持,亦不能成就。

再作付嘱:

 【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普贤菩萨说:善男子!你对以上的甚深义,应如是领解。对于无量众生,内心平等,无有偏执,以大平等心,就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随顺众生故,就能成就供养如来。

(三)总结无尽

 【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穷尽了,众生界穷尽了,众生业穷尽了,众生烦恼穷尽了,我此随顺才穷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无有穷尽的缘故,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众生界不可尽,我们的心性也不可尽,随顺众生也就无有穷尽。无论何时何处,遇到何种众生,放下自我,才能融通自他,有人、我的妄执,心不平等,就堕于生死中。所以,随顺众生就能趣向成佛,不顺众生,坚固我执,就难出生死。所以,要趣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不可不发随顺众生的大愿。

束缚的根源是实执,入解脱境界的障碍也是实执。能在众生界里随顺众生,消磨掉尘沙烦恼、习气,则处处逍遥自在,不离众生界而得大解脱。

第十愿王——普皆回向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回”是回转,“向”是趋向,“普皆”指回向的善根和回向处都是周遍的。即把从礼敬到恒顺间的一切善根,回向于众生、菩提和实际,或者说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事”指事相,“理”指本体。)。

心本无内外,没有自、他的分隔,且恒时在真如实际中。只因执著自我,才与众生不隔而隔;执著种种相,才与实际不隔而隔;心识迷乱,才不证菩提。既有自他的妄执,就应回自向他;有迷乱,就应回因向果;执著相,就应回事向理。

修行是为了成菩提、度众生,既是以度众生为目的,就应把一切善根回向众生。《中般若经》云:“即为一切众生而回向,非仅为自己获得佛果,否则将堕入声缘地之故。”其次,我们所求并非人天乐果、小乘涅槃,而是无上菩提。因此,善根应唯一回向成就菩提。再者,对众生、对菩提有实执,就不契合真如,所以应回向实际。虽度尽众生,却不著众生相,虽得菩提,却不著菩提相,是为回向实际。《中般若经》云:“须菩提,当以诸法如梦如幻,善根亦以如梦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

普皆回向的作用以回向能遣除狭劣障,转成广大善根。心性本来广大,执著自我、生死、事相,则令所修善根狭小、下劣。比如,只回向自得人天福报,善根就狭小、有穷尽。而普皆回向,能破除心量狭窄、低劣的障碍,能令善根增长、广大、无尽。《慧海请问经》说:像一滴水融入大海,直到海水未干之间,这滴水不会干涸,同样,以善根回向无上菩提,在未得菩提果之间,善根不会耗尽。

(二)愿王之相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从礼拜至随顺间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尽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

回向所有功德和回向一切众生体现了愿王周遍的特征。回向是贤,遍一切处是普,因此是普贤行。我们回向时,要做到心量遍一切处,才合愿王之相。

有人想: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自己的功德会减少吗?

不会减少。一切唯心造,功德的大小取决于心量。能以心回向尽虚空界的众生,当下就心包太虚,以此大回向,所集的大大小小的善根都顿时转为广大无尽的善根。

下面讲的回向发愿都是为利众生,没有一个是为自己。其实,利益众生正是利益自己,舍小我以众生为我才成就大我。法王《胜利道歌》云:“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也是此理。

回向以愿为体性。我们把修积的功德回向到所希愿处,叫做回向。下面的回向文是普贤菩萨教导我们如何发愿印持。

 【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这是回向发愿令诸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尽虚空、遍法界,是横遍十方;“常得”,是竖穷三际;愿众生得安乐、无病苦,是同体慈悲。大家都应当这样发愿。

其实这是修自他平等心,把“恕道”精神发挥到极致。恕者,如自心也,就是将心比心地为众生着想,自己想得到的,也愿众生得到;自己不想要的,也不愿落在众生身上。造恶会受苦,就愿众生在刚想造恶时都不成功;行善会得乐,就愿众生在刚生起善心时,很快就顺利成办。这样代众生着想,就能对治自私自利的毛病。

由无始劫来的串习,很多人养成这样的心态,就是别人行善,不希望他成功;别人造恶,反而幸灾乐祸。这种恶习串习深了,就障蔽心性,很难趣入大解脱境界。现在修回向愿王能有效破除这种狭劣心态的障碍。

以前,仲巴思那坚格西问单巴桑吉尊者:“你能为我开示一句概括所有法要的教言吗?”尊者说:“你自己希望怎样,其他众生也希望那样,所以,如此修持吧!”

发愿代众生苦:

 【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这要以心作意发愿:一切众生因积集诸恶业将感得的一切极重苦果,我都代受,令彼众生都获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其实,这是修自他相换,众生的苦自己代受,自己的乐奉献众生。修法时,观想一切众生的种种苦难化作黑气随呼吸吸入体内,这样观想功德极大。

修自他相换,能逐渐去除我执,最终成就佛果。无始劫来,我们以我爱执只求利己不顾他人,对众生苦漠不关心,致使长劫轮回生死。发愿代众生苦,能有效地破除过患之根的我爱执,迅速圆满资粮。《普贤上师言教》中说:“这种自他相换菩提心,是所有趋入大乘道的行人必修的无倒究竟精要,哪怕相续中生起一次这样的自他交换菩提心也能清净多生累劫的罪障,圆满广大福德智慧资粮,从恶趣、邪见之处获得解脱。”

凡夫菩萨不能做到实际代受众生苦,但在心中要作代苦的观想。《第一回向经》说:菩萨见到众生造恶感受重苦,以此障碍而不见佛、不闻法、不识僧,菩萨就想:我应当在恶道中代众生受种种苦,令他们解脱。菩萨这样受苦时,更加精勤,不惊怖,不回避,不退怯,毫无疲厌。为什么能如此呢?因为这符合菩萨的悲愿,菩萨的愿力是誓愿荷负一切众生,悉令解脱。菩萨又想:我修行是欲令众生都成佛,我不为自身求解脱。为什么?因为我是誓度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的,我不为自己求无上道,也不为希求五欲及三有种种安乐才修菩萨行。为什么?因为世间乐无不是苦。

“代众生受苦”有多种形式,比如,现在修法安忍苦行,将来成佛作众生解脱的增上缘;又比如,见众生欲造大恶业,想到他因此会堕地狱,菩萨以大悲心宁可自己堕落来免他的苦,这样杀他来代他受苦;或者,想到劫末时众生苦重,发愿变为衣食、良药,供众生受用。如《入行论》云:“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为济贫困者,愿成无尽藏。”(乃至众生疾病没有疗愈之间,愿我做医生化良药,做病人的护士。灾荒劫中,愿做众生充饥的食物。为救济贫困者,愿成取之不尽的宝藏。)

(三)总结无尽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菩萨这样修回向,即使虚空界没有了,众生界没有了,众生业没有了,众生烦恼没有了,我此回向也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回向是方式的改变。一般人行事只求利己,处处为自己回向,不改变这种方式,就无法趋入法界,所以应当回自向他。当认识到自己有功德理应与一切众生分享时,就会主动改变方式,凡有功德都回向众生。

我们不明道理时,天天回向轮回,念念滋长生死,以这种心的趋向,无论修多少善都只是有漏有尽的善根,所以这是错误的方式,需要纠正。轮回纯一是苦,小乘涅槃也不究竟,只有无上菩提才是究竟的归宿。这样辨明果的差别,就应回因向果——唯一回向菩提。人都想自己有最好的未来,也努力回向于所求的目标,我们现在知道有漏法没有实义,无上菩提才是究竟的果,因此要把一切功德都回向菩提。

我们执著成性,著功德相、著众生相,也著菩提相。由著相落在二取中,不契合真如。现在认识到取相是迷乱之后,应当回事向理,消归自性。

所以,要殷重地回向,不能只是随口溜。大家知道,一切修法都以回向为结行,没做好,结行就不圆满。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普贤行愿品讲记(十)
下一篇:普贤行愿品讲记(八)

 《普贤行愿品》讲记(一)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
 《普贤行愿品》讲记(三) 《普贤行愿品》讲记(四)
 《普贤行愿品》讲记(五) 《普贤行愿品》讲记(六)
 《普贤行愿品》讲记(七) 《普贤行愿品》讲记(八)
 《普贤行愿品》讲记(九)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一)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二)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三)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四)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五)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六)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七)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八)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九)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