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四集
 
[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点击:3664]   [手机版]
背景色

【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十四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台北大毘卢寺

2010年1月15日

我们继续讲小止观,刚刚讲到说我上次在讲打坐以后会有气、会动,从尾闾开始一直到上面然后在回去,这个跟佛法里面讲说即使在戒经里面讲说要右息而卧,比丘、比丘尼要右息而卧,沙弥、沙弥尼也是一样。戒经里面只是这样讲。那为什么要右息而卧呢?原因就是在于你修行以后那个气会动,动了以后你若睡觉时躺下去,就把它压断了,断了以后你明天要从头开始。所以右息而卧他那个循环还是继续的,血气还是继续这样的在跑,这是一点;另外一点就是,右息而卧不放逸。所以不容易有桃色的梦,也比较不会有梦遗什么那一类的事。所以我现在有一个补充,上次我讲说我闭关的时候,会有那些桃色的梦,然后就出精,那我解决的方法第一个就是忏悔;第二个就是不吃蛋白质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动物性蛋白;第三个就是右息而卧。有这三个配合就可以解决了,讲到右息而卧有想到就顺便讲到,你们受八关斋戒的时候不是有一条不坐卧高广大床嘛。对不对?那为什么不坐高广大床呢?当然高广大床从这个物质面上来说,你床高又广的话花的材料就多,那你用小小的床,单人床小小矮矮的,就比较节省,就比较不奢侈,那如果是高贵的床呢?高贵的床一定是又高有寛,然后还甚至雕花等等,那修行人就不适合,这是从物质面看的。事实上佛法的精神不是在物质不是在外,而是还是指向内的,你要想这高广大床第一个就是它一定舒适。一舒适以后那个床很宽嘛,所以你睡的时候就很容易放逸,然后就摆成一个大字形这样睡,那样就很容易做那种噩梦,我把它称为噩梦。你如果单人床就这样右息而卧就没什么问题。可是这个很大的床然后你又摆成一个大字在睡,睡了以后翻来滚去这样子,那就很放逸。还有在加上现代的床都有弹簧床,那又更加的舒适,也就越是舒适的床越是跟性连接,令人想到性的事情。所以修行人就不要用高广大床。这个高广不一定要很高,这个高也不一定是高度的高,而是价格高,还有它很舒适主要是这个,你越舒适就会越放逸。所以我就建议说如果是修行人在家、出家都一样,尽量不要睡那个弹簧床,你如果好好修行的话,然后尽量睡木板床,那如果说你嫌太硬的话脊椎不好,多铺一点毯子什么的让它柔软一点,这样是比较符合佛法,因为既然你有心要学佛嘛,你要从生活上来做你懂吗?你不要生活上这样子奢侈放逸,然后用一顶十几万的床,美国有一个弟子他的床是五千块美金,要十几万才对;台湾也有哇,最近就有人要送我一个床,说那叫什么床?红外线,那不会死掉不晓得,十六万而已,太便宜了,我老人家不想坐。那个床不一定要高,那个价格高也算高,总而言之就是心不要放逸,不要贪着这个世间外在的法,往内熏修。你要往内熏修内外要配合,要如一,你不要嘴巴讲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那你说没关系了不要着这个相,哎,你这个身体就是个相。等于是说你不用着这个如法持戒的这个相,但是你却着放逸的相、着奢侈的相。是不是?所以都没有看到这一点。你要修止观也是一样,修止观虽然他这里没有讲到,只讲讲衣食,那么下面有闲居静处也没有讲到床。但是你要知道应该这么说第一个持戒清净,持戒清净里面如果你是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里面就有不坐高广大床。你不要为了要好好的拼,坐的有劲一点,然后就买红外线的床,十六万;我想我如果睡在那个十六万的床可以第二天就往生了。佛法现在就有这个问题,所说跟所行不一致,内外不一致。学佛一定要内外一致,内外一致才能内外一如,那你如果内外都不一致,说的跟做的是两样的话,那么谈什么内外一如这个一真法界,那个都变成言说戏论,所以一定要确实的实在去做,在生活上就表现出来不能贪着外法。[第三闲居静处,]这个太难太难太难了,这个不管是在家、出家都很难,为什么?我这个人平常也是很静,可是你们来就不静了。不过这个是为了讲经言法,所以也没办法了;虽然被你们吵一点也没办法了,这只好认命了。闲居静处一定要静处,什么叫闲居呢?你光是住在静处搞了一大堆飞机出来也没用,你闲居是有一栋房子在那边,可是你又种花、种草,然后做田园设计,然后一天搞得很忙,那就不闲了。然后今天油漆油漆,明天又做一些什么变更,一天到晚都搞得很忙不闲,虽然很静但是不闲,所以要闲,闲什么?闲就是放下,放下一切的作物,然后你才会闲。那你不要没事就找事来做,因为静处很静就很寂寞、很无聊,然后就赶快找一些事情来做。乃至于那实在没事做,好吧就绣花吧,要闲居静处。[第四息诸缘务,]这越来越逼近这个重要的地方了。息诸缘务这个就更难了,为什么?你闲居静处现在没有办法,你有一个手机在到处都找得到你,你也找得到别人,对不对?所以闲居是闲居了,但是五分钟就有一通电话来,要不然就什么简讯。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简讯怎么发,其实我没有用过手机,那现在简讯不只是文字还有声音的,这一点我是昨天才知道。缘是什么?缘主要是外缘,外在的因缘乃至于说攀缘,因缘跟攀缘两者。因缘是什么?那个缘可以是他来找你的也叫缘;你去找别人的也是缘,但是攀缘一定是你去找人家。所以你就变成象布袋戏里面讲,一个道人出来说……然后就打个手机。要息诸外在的缘,物是事物或是杂物。这个息诸缘务换一句讲,把它讲的很了不起,很伟大就是闭关。所谓这个闭关修行有好几种讲法,讲讲止观你们知道就比较内行一点,第一种就是闭关、第二种掩关、第三种住山、第四种专修、第五种静修,有这样多种讲法,都是只努力的修行,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所谓的闭方便关。这个住山通常是古代的禅师才有,现在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山可住了,闭关、掩关、住山、专修、静修,但是真正的佛法所说的都不是这个,这个都是后来演变的。佛法讲什么?佛所说的是阿蘭若行,什么是阿蘭若行呢?阿蘭若行就是静处修行的意思,什么静处呢?没有一定,就说树下、山洞、冢间,反正就是在清净的地方一个人修行。一个人修行也不是如后代这样子说真正用一副围墙、一个房子把你关起来乃至于锁起来这样子,不是这样,他还是打开的,所以说你修行不是变成一个犯人一样,但是因为后来人根钝,没有办法你知道嘛。如果你给他打开的话,好,那就放牛吃草了,这信徒不再都去,吃草了怎么办呢?所以只好就关起来,信徒供养的供养金也很放心,说我师父有在修行,为什么?因为他天天都关在那房子里面,不过你们没晓得他,门是被你锁起来可是他把窗子打开了出去溜达溜达,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有的一溜达走了就不回来了。顺便讲到闭关是这样的,事实上佛的法不是那么死板,不是那么死,但是后代的人就不能这样子了,你给他一点空间他就无限了你懂吗?所以你给他说在树下修就好,诶!在树下修就没个范围,除非你把那个树下用绳子围起来说,不可以出这个地方,或是用那个石灰弄一个圈子,好像罚小孩子一样,但是佛法其实不是这样子。佛法是中道的是理性,而且是自动自发自内心的,不是外加的,不是用一个什么东西把你锁住。不像儒家的儒教一样,用繁文漏节把你绑住,不是。那些都是你发自内心想要遵守的,你自己想要的,而你遵守了以后觉得很快乐这样子,而不是说很苦,乃至于持戒也是一样,然后修行的规矩也是一样,修行规矩是什么?其实没有什么规矩,主要就是你一心想要修菩提,想要开智慧,想要断生死烦恼,这样子而,那其他跟这个有关的我都不爱做,我都不做我也不接受这样子。可是现在人没办法所以只好把你关起来,为什么我要把你关起来,因为现在的信徒很热诚,知道你在修行他一天到晚来拜呀,来供养师父,那你也不能说不接受他供养,他每个人都排队从早到晚好像发压岁钱一样,那他还修怎么行?只好说为了要避决自己跟他人的烦扰,所以就关起来这样子,所以称为闭关。可是在佛法我老实跟你讲,在佛法佛典里面没有闭关这两个字,也没有这个词你懂吗?那这个只是后来演变的,因为法的关系,人心的关系演变出来的一个方便法,这个是最诚谛的说法。但是你知道了以后你也不要瞧不起闭关的人就是了,他能闭关他就是发了大决心,然后真正去做,因为现在人都没有办法,就是所谓的闲居静处,息诸缘务,他闭关就是做这个事。光是这两点就做不到,一般人也做不到。那除了愿心跟能力不足以外,还有就福报不够,你没有福报不能够具足有这些缘。这五个缘有第一个就是自身的持戒了,自身是正报的。第二个是依报的,第三个闲居静处也是依报。要一个房子,那个房子要很清净的这是依报,依报也是一种福报,依报的福报。第四就是内外都兼具的,你要发心而且能够做得到,能发心的但是别人也真的不来打扰你,这个叫息诸缘务这样福就具足了,可是当然你要记住了不要带一个手机进去,里面也不要装电话了,不过电话是可以装。这五个缘还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这个等于是最高级的修行,最后一步的修行。前几天有弟子问,我就跟他讲说,你不要用这个来期望每一个人。你就说你不要说是在家,我们出家有具足这样子的缘,一千个人有几个?不要说一千个不要说一万个,就说十万个里面有几个?这个内外诸缘都要具足了,福报都要具足了。那么不要讲第一个当然人还没有讲持戒清净,除了持戒清净以外还有身心无病,身心健康强健你才能修行,要不然你关在哪里面干嘛?天天熬药吃药。然后还叫一个中医,然后开一个口把胳膊伸出去把脉。然后对那个口说~阿,那一天到晚在看病那还修什么行?身体要身心健全无病,这个就很难了。是不是?这就非常非常难了。我不想调查,但是我想说你们那一个没有在吃药,不需要吃药的这样,哦这样好有福报。讲到这个闭关也让你们增长一下见识,闭关现在怎么闭呢?他有很多种闭关,所以闭方便关的那个其实可以说不能是闭关,是在沾着这个闭关的名我觉得不好,你闭关就闭关嘛,闭什么方便关,闭方便关就是说也可以去买菜然后自己煮饭,然后偶尔朋友来了也可以接见接见,然后谈一谈聊聊天这样子,这叫方便关,那你这是随便关了那是方便关,你就讲静修好了嘛,不要讲方便观,你讲方便关等于自己挖自己的底呀,内行人一听,搞什么?不好好修行又要沾那个名。那么以最正统的我称为正统的,用正统的闭关法是什么?以最正统的闭关通常是大法师、老和尚,象你们这些太烦了,我要闭关了,我宣布闭关然后把一切事物交给当家,然后就安排好了。然后就准备关房,信徒都来了,然后有那大居士大护法,每个人准备一把金锁,真的是999打的锁,关房的门就是古代那种扣起来然后有一个环环,然后做一个简单的仪式,老和尚或大法师进去了以后,大护法就当然要以最大的那个锁先锁上,然后次、中、小这样一直……。所以那个锁上面就挂了一大堆金锁。然后讲好说是一年、二年或是多久,然后出关的时候那个大居士护法就来开锁,开完锁那个老和尚或是大法师一出来,就跪着把那个金锁供养老和尚,这个叫闭关。当然我不是讲过嘛,也有的法师闭了关,然后外面门是锁上了,可是实在是受不了怎么办呢?就开了窗户跳出去,所以我跟你讲实在佛的修行不是这样样子。可是众生就以为是这样子,你不这样子,你不使出杀手锏你就没办法清净下来你知道嘛?乃至跟这个有关系的就是禁语,佛的法里面没有禁语,禁语是外道法。你知道吗?佛是什么?佛是说要常慈圣默然,语则说佛经。圣默然什么样子?象圣人一样没事就静静的。所以台湾话说人不讲话就说……,就这个意思,圣默然很寂静的。不说废话要讲话就讲佛经,这个就很难,这个在家就更不用讲是绝对行不通的。在家人你不讲废话怎么能活得下去,你自己活不下去别人也活不下去,首先你老公就不赞成,回去你都不跟他讲什么话,一讲话就讲佛经,你怎么能受得了。哦,我这老婆……,是不是?然后没事恐怕还要陪他看看电视,出去玩一玩,沿途当然讲的都是废话,那还有什么重要话可以说,重要话亲亲我我的话二十年前都讲完了嘛,甚至于蜜月的第一个月就讲完了。接着也没什么重要的话可以讲,就讲的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然后生育子女,教育子女这些事。亲亲我我哎呀老夫老妻的肉麻,就不会这样子了。所以这个世俗人讲的多半都是废话。废话还没关系,一讲废话以后尤其是几个人聚在一起讲到后来没有什么好讲的了,也没有什么新的资讯可讲的了,就开始什么?品评人物这样东家长西家短,那男人呢就讲风花雪月的事情,那女人就讲男人。对不对?就这样子。那些都是什么?那些都是废话。可是世俗人就对这个有兴趣,希望在座你们不要对这个有兴趣了,要不然学佛还听止观,对那个有兴趣,那简直是。本来是讲闭关,然后来一些法师或是禅师他为了客气就不讲闭关,而讲掩关。就是比较文雅一点,掩关是闭关的文雅的说法客气的说。那怎么说呢?说我闭关就好像比较粗俗一点说臭屁,那掩关就比较客气。住山是古代禅师做的事,现在没有人做这个事,唐宋那个时候有禅师住山,就开悟以后住山慢慢修。然后专修,专修就有一点点密教的味道在里面,一般就讲静修,静修是最好。静修就是说也没有夸大,也没有什么给人家一个限制这样子,但是真正的讲就是阿蘭若行或远离行这样子,。阿蘭若直接翻译就是远离行或是清净行。那么这个就是闲居静处,息诸缘务。阿蘭若行就是闲居静处,息诸缘务两个和在一起。[第五近善知识。]你要修行一定要有善知识。也就说你发生问题的时候有人可以请教这样子,这就是我说不要有手机,但是可以有电话。就是说如果你发生问题的时候,打电话请教善知识。但是那个电话就装一个打录机,不过那个电话最好是只打出去不打进来,别人打不进来你可以打出去这样子,是为了要亲近善知识,有些问题那如果善知识比较远的话,你的师父如果没有在旁边,那么会打电话请教,因为这个修行是会有很多很多问题,不会那么顺利,一定会有问题,不可能没有问题。知道吗?乃至于说护持你的护关者,那么你需要什么一些日常生活的东西,尤其是忽然生病了,譬如说你泻肚子,那就要马上吃药。对不对?类似这些事情。那如果有人年纪大了又高血压,或是心脏比较衰弱,由于善知识以及医疗上面的需要,所以还是需要有一个电话,但是主要你不要打出去,平常也不要接。那如果说医疗上需要以及这些不是很急需的话,就可以跟你护关的人讲,或者依照你当时的规矩用写字条的也可以,如果你修禁语的话这样子。那禁语不禁语那个也没有规定,那是你的师父规定要不然你自己规定。你自己发心为自己规定。接着从近善知识开始,[夫者,发端之辞。]这个在国文里面称为发语词。这个发语词夫也可以没有意思,也可以讲且夫也可以讲若夫。且夫就是说而且怎么样,是发语词也是转折语气。或是若夫就是至于什么。所以通常这个夫的发语词就是放在每一段文章的开头,或是一篇文章最开始的第一个字。夫什么什么这样子。夫天地之生也……这样子,万物之生也。[凡欲发心修止观做工夫者,]者是的人,凡是所有普遍的意思。欲就是想要。所有普遍的想要发心修止观来做工夫的人,做就是修了,修这个工夫。[要先外具五缘,]外面要具这个五缘,这个缘就是刚才讲条件,在进一步讲就是助缘,这个缘就是帮助你成功。那缘若当依于助缘来讲的话,相对于因。缘的相对就是因。所以缘就是外缘,因就是内因。内因是什么?内因就是你的发心,就是你的愿力你想要这样。所以这里不讲因,因因为已经发心了。然后接着就要求这个缘具足。五个条件五个助缘,这五个都是助缘。不过这个有一个问题,这五个不都是外面的,因为第一个持戒清净是自身的。不过这个没关系了,你了解就好,严格讲的话这个持戒清净是内不是外。[然后进修,方克有效。]具备了这五个条件以后再来进一步修行。克就是能够,才能够有效果。[比如造屋,]譬如建造屋子,[必须先将基础坚固,然后或一层二层七层九层乃至多层,皆可随意起造。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禅定智慧。若持戒不清净,禅定无由发生。]这个所说的这个法是佛法。因为什么?第一个持戒,一切的法如果持戒就是佛法;如果不持戒不管你修什么法,修再高再深的法都是外道法、都是凡夫法。现在有很多附佛法外道,这外道有三种:1、自然外道。2、附佛法外道。3、佛法中外道。什么叫做自然外道?就是他本身就是外道,他也不说他是佛法。譬如说基督教他就不会说我是属于佛法的东西,回教也是我是跟佛法不一样;或是道教他也是我是道教。对不对?但是如果他是道教又假装自己也佛教,那就不是自然外道而是附佛法外道这样。或者是你所行的其实是道教的、或是回教的、或是其他什么什么教的,但是他自称他是佛法,乃至于他说他才是真正的佛法这样子的,那个都叫附佛法外道,当今之世你可以看到很多是这个样的情形。另外有一种,这是只说他已经完全不承认他是外道了,只说自己是佛道,但是他所做的其实是外道的事情。还有佛法中外道是什么?佛法中外道他是在学佛法是在修佛法,可是修修呢,你里面主要的精神他掺杂了一些外道的东西,然后乃至于在提倡一些外道的东西,这叫做佛法中外道,这个是《楞伽经》里面讲的,这个要会分别。这一个止观所讲的就是真正统最正统的佛法的止观,佛法的禅定静坐。这个有一派附佛法外道他是一种密法,他们也不持戒,譬如说他们不持戒他们也可以杀生、可以吃肉、可以喝酒然后乃至于有男女的事情。但是他们是密法,然后可是他们说他们是佛法而且说是最高的佛法,那种他们所修的禅定因为不持戒的关系,所以就不是佛定,我们讲就这样点到为止,你自己去理解。你理解到就好,理解不到就算了。因为这个讲说境界嘛。这个持戒由戒生定,[所谓戒净,则定生,定生则慧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一定都要有的,没有一个东西可以省略的。但是外道法他就省略前面不省略后面。也就说他没有那个持戒,持戒是什么?持戒讲的很严重,持戒就是行为。虚云老和尚讲的一句话说:现在的佛法的修行人常常行为不好,行为不好就是什么,就是持戒持的不好,持戒不清净。所以行为不好就如同我说过的,就是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对不对?你口说你修禅定,然后修智慧乃至于念佛、持咒,乃至于念经,可是你的行为不好,那就是言行抵触。对不对?所以那个就不是佛法。[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 尸罗就是戒。[无碍清净慧,皆从禅定生。’] 无碍清净慧就是无漏慧,无漏慧是从禅定生起来的。不要说无漏慧是从禅定生起来的,我曾经讲过一切的神通妙解全都是从禅定所生起来的,放光动地种种境界,乃至于化身化土全都是禅定境界,有禅定的话就有最高档的佛法,没有禅定的话那个都是结缘,都还是在预备之中。[当慧光朗现时,]朗就是明朗。慧光就是智慧之光。当你的智慧之光明朗的现前的时候,现就是现前。你的智慧产生了。[即能灭一切诸苦。]我们这个心就好像一个房间,那个房间里面是黑暗的,如果你拿一个手电筒往那个黑暗的房间一照,那整个房间就亮起来了,这个房是什么?是我们的心房。我们的心房如果拿了一盏灯进去一照,就一灯能灭千年暗,千年的无明黑暗只要有一盏智慧之光就把他照透了。所以般若能灭不但是烦恼,而且灭烦恼的根本无明。就灭无明,暗就是无明。那因为无明灭了所以就没有烦恼,无明是烦恼的根源,没有烦恼所以就灭一切诸苦。[所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皆仗此智慧之功而灭除之,]定慧我们如果要强要分的话是这样分工的,定能够伏烦恼,以定力把烦恼伏下去,伏就是止了。慧能除,以定力伏了以后,最后要除的时候要用无漏慧在把它除掉。这个定伏只是暂时伏住而已,你没有用定力的时候又伏不住了烦恼又起来。所以还没有除烦恼之前,入定是止烦恼了,伏了烦恼了,但是出了定他又会渐渐在起来,不是马上起来了,烦恼不是马上起来,而是看你那个定有多深。如果定力深厚他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等到定力厚力的余续都没有了,然后又渐渐在回来这样子。你伏了以后然后在除,这就是为什么文殊师利拿智慧之剑斩断烦恼,以定力伏了以后慧刀斩断。所以定能伏慧能除,或者说定是令心水沉淀,把那个烦恼垢沉淀到心池的底部,虽然沉到心池的底部,但是就犹如这个池塘里面的尘沙,它沉到底部不是没有了。你那个池塘如果是静止的话就好,如果在稍微漾动的话那个沉淀的沙石又要在起来了,那些尘沙又要在起来了。所以定力让这个心池稳定下来,然后让烦恼尘垢沉淀沉淀下去,沉淀下去以后在依定力起般若智慧照破,就把这个烦恼尘垢、尘沙惑、无明惑,这些垢尘都把它挖掉,所以慧成铲除那些沉淀的烦恼尘垢。定慧和在一起那就是三昧。所以就用三昧力来做这两件事情,就是伏除或是沉淀铲除这样。说是可以分解动作了,就好像打太极拳一样,事实上打起来的时候应该是连续动作的。你若从头到尾照你那个太极拳师父所教的,你都是分解动作,那还怎么打得成,那你那样子跟人家对敌的话早就被人家打死了。同样的止观也是一样,说这个是这样的分解动作,可是实际上在运作的时候是连续动作,甚至于说合在一起。但是话说回来了你如果根钝的话,还是要分解动作,譬如说我教你们太极拳,我连续动作你们比来比去乱比,所以我就要分解动作,分解动作练过若干次以后,然后在教你们连续动作你打起来就很顺,然后就是很正确很顺而且很漂亮。对不对?可是一下子就让你们连续动作,打得乱七八糟的很难看,根本不对。我右手在前你就变成左手在前面,我右脚在后你就变成左脚在后。所以我要教你们打的时候我都不看你们,主要这个原因,因为看了不是好笑是生气。你知道吗?好好的拳你变成乱打这样子,因为太极拳打起来那个姿势是很漂亮的,可是你那些一打真是不能看。道理就是这样眼不见为净。皆仗此智慧之功而灭除之,[故云及灭苦智慧。楞严经中所注重四种清净明诲,即戒是也。] 四种清净明诲就是戒。[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禅定,]就是说如果人修行佛法,纵使他有很多的智慧,很会讲话,智慧就是会讲话了,然后修禅定也修的很好,但是因为没有持戒,[悉是魔道之业,]悉就是都、皆是的意思。都是魔道所做的业。[终为魔王,]魔王或是魔男、魔女、魔子、魔孙。[如蒸沙焉能成饭,盖沙非饭本,] 蒸沙你要煮饭的时候不去挖米而是挖沙,然后放进去,不会煮出饭的,不会,因为沙不是饭的本缘的因,这个是个比喻了。你知道那个佛法佛讲的那个比喻都是很妙很不可思议。基督教的耶经里面,也有很多的比喻,他们称为Parable,比喻英文里面有很多很多个字表示比喻的意思。那这个Parable是指什么呢?通常是指以人为主角的比喻叫Parable。那另外一种比喻叫Fable你们知道吧,Fable是什么?Fable就是寓言。这个寓言家为所寓言的寓言。但是寓言通常是以动物为主角,借动物的故事来表示他的意思。在二十五年前吧,有一个在美国的博士他翻译了《百喻经选义》,然后我收到一本,就《百喻经》他把他翻译成Fable那就错了,因为佛讲的那个比喻都不是动物,不是讲猴子、狐狸等等这些,都是人,所以搞错了。虽然他是博士,但是他是学理工的有不懂文学所以乱搞。我就写了一封信去跟他讲,然后他不但是那个字用错了,把那个喻经的喻用错了,他还题目说……,所以连这样的概念都没有。比如说你姓陈,称你的时候我要称你为陈先生嘛。对不对?那如果我叫你老陈或小陈怎么样,就表示不敬。台湾话是说譬如说很亲密……那样是可以的。可是你对佛那里可以这样子,直接唤他释迦牟尼呢,没有佛字。所以对佛法没有概念知道嘛。所以不是说英文好就可以翻译佛经你知道吗?英文好你光是这个Fable就搞不清,你还说什么英文好。如果以比喻来讲有很多种,Parable比喻(人)、Fable寓言(动物)、simile显喻、这个里面有如什么什么,如幻、如化、如影、如空、如想,有一个如字的。metaghor隐喻,就说你是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冰淇淋,因为这个世俗的东西太久了。用一个好像是显喻。那如果说你是我就是等号了,你是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冰淇淋,那就变成隐喻。没有一个如或像。你好像一朵鲜花他就是显喻。你是一朵鲜花就是隐喻。这些技巧佛法里面都有,而且用的很多。所以佛的法是很文学性很诗性的。那我要讲说蒸沙焉能成饭,这个佛比喻实在是太妙了,我看这个耶稣教里面我看过圣经,我看的是原文的,而且看古代的版,詹姆斯版本文学最好的。现在都变成现代英语那个一点都不美,詹姆斯版本是古典的文学来讲非常的美。但是他的那个比喻,耶稣的比喻跟佛简直没的比,那个看起来怎么这么拙劣。[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说此止观,乃为四众而说,]智者大师说这个止观是为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而说的,[虽与比丘众言,其余三众亦在内,]虽然他是跟比丘众说了,但是优婆塞、优婆夷也都是包括在内的。[每一法会之中,具有四众弟子,言一即具三,]虽然只讲了一个,但是其他都是包括在里面的。因为有所谓的当机,当机就包括代表与会大众。[且比丘为四众之首,故告比丘,] 诰应该把言字旁去掉这个错字。这是完全两回事,这是一种古代的文体,叫诰。通常是跟讣闻的一种叫诰。讣闻就是人死掉了那个讣闻。所以这个是很严重的错误。这是告诉的意思了,[故告比丘,即该余众也]就是其他的三众都包括在内。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三集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五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五十三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五十二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五十一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五十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九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八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七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六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五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四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三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二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一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九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八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七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六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五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四集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