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27课
 
[净水如意宝讲记·圆春法师] [点击:3345]   [手机版]
背景色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27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这一部殊胜的论典,正论部分,分成两大科判:【甲一、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这里面又分两个科判:【一、基立为实空;二、道择为无我】,现在我们学习【乙一、基立为实空】

【乙一、基立为实空分二:一、正义;二、断诤】。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二、断诤】

【丙二、断诤】分三:一、于所诠空性断诤;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三、彼等摄义】。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丁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

原文当中这样说:

对此,虽有释言:“应释为‘仅断现行烦恼即解脱’,不应释为阿罗汉”,】

有者认为,对于“若断惑解脱”这一句,应解释成为另外的一种诠释方法。这一种解释,他们认为:只断烦恼现行就能够解脱。他这样来解释对方的观点或者声闻的观点。这是站在中观宗的立场来解释颂词,解释颂词的时候,如果符合于小乘声闻的实际情况,那后面的很多的辩论是不会展开的。但是如果不符合于这些声闻宗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于寂天菩萨的本意,这后面就会不断地来给我们细致辨析。“虽有释言”,就是对于寂天菩萨的解释,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虽”,即“虽然如此”,就是预示着后面全知麦彭仁波切从教理抉择上面,并不认可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在对方的这句话里面,我们看到他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仅断现行烦恼即解脱”。“断惑解脱”,他觉得这个烦恼——惑是指现行,而非是指种子。也就是,只要能断显现的烦恼,就能够获得解脱。这是他的观点当中的一部分。后面我们会看到,针对这一部分,全知麦彭仁波切并不认可。

然后,针对第二部分说“不应释为阿罗汉”。因为,阿罗汉不仅仅是断除了烦恼的显现,甚至把烦恼的种子也断除,所以,他觉得必须要解释为阿罗汉之外的,否则,就是断现行,也断种子。他所认为的是,应当把烦恼的现行断除就可以。

对于这个观点,全知麦彭仁波切来怎么理解呢?下面,全知麦彭仁波切对此作评判说:

【然此唯是顺己所欲而说,因为:对方明明不许“仅断现行即解脱”,出此过失,应成无关;其次,印度诸释同以阿罗汉目犍连为例,正颜齐声而说,又是以理证成的论之大要,故不应泯没真义。】

这一个回答,首先就给对方做一个判断说:唯是顺己所欲而说。“唯”,我们前面讲到就是决定。“是”,就是一个判定词。“决定只是顺己欲而说”。“顺己欲”就是顺从于自己心中的想法——自己想怎么么说,随顺自己所欲而说。从“顺己所欲”这一点,就不是随顺寂天菩萨的本意,也不是随顺于事实的真相,也不随顺于道理的真实。与寂天菩萨的本意不顺,与事实不顺,与道理不顺。这就是说明,唯是顺己所欲,而非是顺寂天菩萨本意,“顺”是顺理。首先就否认他是一个正确的观点。因为,你毕竟是在解释寂天菩萨的原文,如果把他的原意已经偏离的话,那这种解释就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和寂天菩萨的本意不符合呢?我们可以通过事、通过理来分析,你根本是错误的。后面就从分析上面,层层展开。分析上面有三点:

第一点说:“对方明明不许仅断现行即解脱”。“对方”是指声闻,也就是前面我们一直面对的小乘声闻宗,有一些傲慢的声闻并没有真实证悟,而产生了一种增上慢,这就是“对方”。“明明”就是说这是很显然的一个事情,“不许”就是不承许。他们根本不承许,而且这是摆在面前的很明显的一个事、很明显的一个观点,他们不承许“仅断现行即解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呢?因为,小乘声闻宗毕竟是佛教内道的一个宗派,他不可能说把烦恼压服住了,没把种子解决,就称为是解脱。他要是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的,那就和外道没有什么区别了。外道的修行者,他们也做了种种的禅修,把烦恼的显现暂时压制。但是,断除显现而不解决根本,种子仍然存在,过后还会生长发芽。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从根断除烦恼的教法,在小乘来说,他必须承许我们佛教内道的宗派有这种功德。他不可能认为,解脱就是把烦恼的表面现象解决,而不是从根本上面断根。这是对方明明不许的一个观点。他既然不承许这个观点,你发出的过失,又是针对这个观点而发的过失,就应成与这种对方的对境毫无关系。无关,应成无关,就是与对方无关。对方就是指前面所说的增上慢的声闻。你发人家的过失,必须是人家说过的、人家承认的,人家没说过的,你拿出来批判,这就是等于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你再怎么批判和他都没有任何关系。就像人家说:我刚才去南方啦。你说:你凭什么要去北方,你凭什么去西方,你凭什么去东方。而人家根本没有说是去了东、西、北方,人家说是去了南方。或者人家说:我这次是坐飞机过来的。你却说:你凭什么走路过来?其实人家并没说他是走路过来的,是坐飞机过来。你看,如果是别人说过的,你去指正他的过失,这样是可以的。别人没说过的,你拿出来在那里批判一大半天,最后,别人说你讲这一些和我无关。所以,首先第一点,就是说你的这种解释不符合于对方的实际。

然后,第二点说:“其次,印度诸释同以阿罗汉目犍连为例,正颜齐声而说”。这一点就是说明,印度这些诸多的注释,都是异口同声地,而且是正式的宣说。说什么呢?阿罗汉目犍连有这种没有获得真实解脱的这种现象,这就证明小乘没办法获得究竟的解脱。所以,并不是像上面所说的“不应释为阿罗汉”——他说应释为什么,而不应释为阿罗汉。这第二点,就是针对于他的观点当中说“不应释为阿罗汉”。如果不应释为阿罗汉的话,那印度的这些注释都出问题了吗?这些注释都是有寂天菩萨的口传的,有近传传承的解释。而且解释的时候,不是你说一个、我说一个,大家说的其实都是一致的,口径上面都是一致的。而且,后面说“正颜齐声”。正颜,也就是说他是很正式的宣说,并非是在开玩笑;也并非是不了义的宣说,而是了义的,直接就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这就是“正颜”。每一个宣说者,都是这样很正式、郑重其事地宣说。齐声,就是说明大家都是异口同声,完全一致。假如说不是正颜,而是一个不了义的,或者开玩笑的,这样子的话,我们就说虽然他知道,但是并没有透露他真实的观点。齐声,也就是说明,虽然你说了你的真实想法,我也说我的真实想法,他也说他的真实想法。如果几个想法不一样,那就不知道谁对谁错了。但是,这时候就看到,大家并没有出现这种难以判定的状态,或者说,没有遇到这种麻烦。而是遇到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大家都是一致同声,完全一致,说法一致。这样就说明,其实大家的密意是一样的,意趣是一样的,都是同样以阿罗汉目犍连为例子。所以,从第二点就把对方所说“不应释为阿罗汉”这一点直接否定。

还有第三点说:“又是以理证成的论之大要,故不应泯没真义。”这是从道理上面来讲。这当中讲到,断烦恼并非究竟解脱,所以阿罗汉要得究竟解脱,还得进入大乘方可成办。这就讲到了一切修行人,最终都要趣入到大乘里面来,实现究竟一乘的大关要,这是以理证成的。如果说是故意把小乘压低了,或者并没有在阿罗汉上面去分析的话,那就不会以理证成论之大要——也就是究竟一乘的关要。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这就是从道理上面进行分析,这三点都说明,要随顺寂天菩萨的本意,必须在这三点过关。而这三点,我们看到,这种解释对于第一点完全相违,对于第二点也是相违,第三点也是不同,也无法形成。所以,要随顺于寂天菩萨的本意,就必须随顺于这三点,而这三点对方都是一一失败。这就说明应该把这种解释放下,而随顺于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抉择的,或者随顺于印度诸论师所抉择的这些真实的观点。下面进一步分析说:

【又有解释:“虽先断除实我补特伽罗我执所引爱之现行,然云何无有执补特伽罗由自性成立之萨迦耶见所引之爱。” 】

这一种解释,就是有些宗派认为有两种我执,分开来讲两种爱。两种我执是什么呢?第一种是补特伽罗我执,第二种我执是执补特伽罗有自性成立的萨迦耶见。由这两种我执所引生的爱,就有两种爱。他把两种我执分别引生两种爱建立起来以后,就对此解释说,虽然断除了第一种爱,但是像“愚”那样的第二种爱还是存在的。

但是这个观点,我们说他会有种种的过失。虽然你怎么讲都可以,但是必须经得起观察,观察的结果要符合于寂天菩萨的原文,如果与原文、原意不符合,那即使讲得再好,我们也只能是暂时放下。接着我们再来看是怎么分析的:

【然而,一人心中一时有由多种我执所引的多种爱,显然相违;又,后一所引——十二有支中的爱支,何以有非染污义?】

对于对方的这种观点,可能很多道友并不是很熟悉。这些观点,我们从意义上面分析就可以知道:首先,第一种我执实际上是粗的一种我执;后面的一种我执是细的一种我执。不管是粗的、还是细的,都承许的是俱生我执。俱生我执是一类,而不是说从这里面分出了俱生我执和遍计我执,是在俱生我执这一种我执当中又分出了粗、细两种。我们了解以后,就来看看全知麦彭知仁波切是怎么推出这种观点的不合理性。

第一点是说,一个人的心中同时有由多种我执引生的多种爱,显然相违。

这里又分两步来推,第一步推出同时有多种爱,第二步推出“一时只有一个心”和“多种爱”相违。

第一步首先推出同时有多种爱。推出多种爱的原因,就是由于有两种我执,这都是俱生我执。俱生我执都会引起爱,每种引起自己独特的爱,这就看得出:两种我执引生两种爱。这是一种关系。

第二步就来分析,这种情况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相续、起心动念的时候,能不能够显现这种多种爱的状态。如果同时生起了爱,就像我们说“现在我贪著什么”、“我想得到快乐”、“我想远离痛苦”,这样的一种爱执之心,他是缘着我而生起的——“我想得到什么”。所以,就像同一刹那“我想得什么”,从所缘对境上面是一个,从内在心的形相也只是一种,也就是说心、境两分都是独一的,两个只不过是说同时显现心、境两分。但是,他是缘着这样的心取这样的境,就像我的内心一直贪恋眼前一个事物的时候,我的专注点就在他。而且在一个刹那当中、一时之间,就是专注在这样的一个对境,不可能同时缘两个对境,也不可能起两种心,这时候就是一种对境、一种心一一对应,不可能出现两种。前面讲到,这个时候已经在同一个刹那当中,有两种我执引生的两种爱,那就和我们前面的分析完全相违。这样,在一个刹那当中,生起了两个所缘境,也生起了两种心、两种心态,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说:两种心态、两种心的状态同时生起来,这是不可能的;心同时缘两个境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根据道理,说明对方建立这两种我执是不合理的。

然后,第二点是说,这与寂天菩萨的原文直接相违。寂天菩萨说:此爱非染污。“此爱”放在前面,“非染污”是来修饰“爱”的,说明这种爱是非染污的爱。这种非染污的爱,后面说“如愚云何无?”。“如愚”就是说,在这种爱当中,有一种愚痴这样子的一种爱,他怎么没有呢?也就是说他是有的。有愚痴,这种愚痴就是此处所指的爱,而这种爱是什么样的一种爱呢?就是非染污的。但是,根据对方的观点推出来,我们大家这一点是很容易(推出来)的,因为,十二缘起支当中的爱,是由人我执所产生的,他是由人我执引起的烦恼,由烦恼杂染所出生的,所以他完全是烦恼性的爱。而寂天菩萨的原文当中说:这并非是烦恼性的的爱,和对方承许的由我执所引出的这种爱,两种爱直接在体相上面相违。也就是说明,寂天菩萨不应该说“此爱非染污”,而应该说“此爱有染污”。这样的话,怎么来解释寂天菩萨的原文呢?从第二点就说,这直接与非染污的含意完全相违,背离了寂天菩萨的本意,所以是错误的,不能这样解释。

然后,对方又继续说出其他的理由:

  【若想:此唯是就对方所许指出其过,故无错。】

对方又说:我们的观点没问题,因为,这个地方只针对于对方所承认的而指出他的过失,所以,我们没错误,是对方有承认,我们针对他们的承认,来给他指出过失。对方有没有承认呢?其实下面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对方根本没有承认。所以,全知就说:

   【对方不许有萨迦耶见所引爱故,此亦非理。】

因为,声闻并不承许阿罗汉断除了萨迦耶见之后,还有萨迦耶见所引的爱,所以说“对方不许”。对方根本没有这种承许,而你说他有这种承许,他真有这种承许,你指出他的过失是可以的,但是,人家根本就不会承许这种状态,所以是不合理的。小乘的阿罗汉不可能承认成就阿罗汉以后还有萨迦耶见,这样等于是他没有断除一切的人我执。所以“对方不许”这四个字就直接否认了上面所说的理由。   

【又想:针对对方把爱分为二种后,说前者无、后者有,故无过。】

前面一句在问的时候,主要落到萨迦耶见,由萨迦耶见引爱。我们说,萨迦耶见这点不合理,因为对方已经断除了。这一句所说的对方的想法,针对于对方所说的“见四谛即解脱,不用见空性”,而说明了还是有两种爱。为什么呢?就是,“见四谛即解脱”说明:断除了实我执所引的爱,这样能获得解脱;“不用见空性”说明:还有萨迦耶见所引的爱。因为空性没见,所以萨迦耶见仍然有,但是见到了四谛,就是见到了没有一个实我。所以,要断萨迦耶见,就要见空性;要断实我执的话,只要见到四谛当中的无我就可以。所以他就说:你看嘛,从对方的一句话当中看出了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就说明,前者无而后者有,前一种爱没有,而后一种爱仍然存在。所以,你看我们的讲法很符合于对方的实际情况。

对于这一点,我们再小结一下。对方主张:见四谛即解脱,不用见空性。站在一个大乘宗派的角度来解释,见四谛即解脱,四谛当中苦集灭道的苦谛里面有无常、无我,他认为,小乘见无我是可以得解脱的,既然见无我,实我执就已经断除了,因为把我断了。我断了,就没有实我,没有实我的话,由他所引的爱也就断了,就获得了这一方面的解脱。但是,他没见空性,因为说“不需要见空性”的缘故。空性,站在对方的宗派,就觉得空性能够断除萨迦耶见,能断萨迦耶见,就说明这一点确实是要以空性来断。而对方小乘声闻并没有见空性——不用见空性,所以他就说,萨迦耶见没有断,由于萨迦耶见没有断,他引的爱就还是存在。所以,小乘自己的承认,就是认为实我执所引的爱已经没有了,对于萨迦耶见所引的爱还是存在的。

然后全知麦彭仁波切就反驳:

    【驳:未加任何简别而一般地说“非染污”、“如愚”,语气上唯是表达有非染污爱,云何显示有染污爱?不入文义故。】

     “文义”,文就是原文的意思,义就是本义。“不入文义”,就是不入原文的本义。为什么呢?因为未加任何简别,没有给你讲那么多的区别,而是一般地说。“一般地说”就是一概宣说,一概地这样讲,根本没有一个特殊的宣说,就是很直接地讲。讲什么呢?“非染污”、“如愚”。“非染污”就是简别他不是染污性的,因为“此爱非染污,如愚云何无”。这一个颂词当中,就是看到:语气上面表达此爱就是非染污爱,有这种非染污的爱,而并不是说还有其他的爱,语气上面已经直接显示了这一点。“云何无”就是说有,“此爱”就是这个爱,“非染污”就是限定这个爱。有非染污爱,这是语气上面唯一决定已这样表达了。既然这样表达了,怎么会是显示有染污爱呢?

这是在话上面讲得很直接、很明显的。而且上师给我们把这些话讲得很具体,也就是说:“此爱非染污”就是断疑,就是断除对于“这一种爱是染污爱吗?”的疑惑。染污爱,就是烦恼性的贪爱。这种烦恼性的贪爱,小乘已经完全不复存在了,因为他没有烦恼了,所以为了断除这种疑惑,就给对方说:“这是一种非染污的爱,不是染污的爱。” “如愚”,就是举个例子,说哪一类非染污的爱,你给我举个例子好吗?好的,我给你举个例子。“如愚”——如同愚痴和无明。“云何无”——怎么会没有呢?就是说明绝对是有的。这就是安立了一个宗,这儿就是讲到了“云何无”和“如愚”或者“非染污爱”,这两者要显示阿罗汉的实际状态,这样才符合于寂天菩萨讲论的善巧。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后面就继续更具体的来分析这一点,说明寂天菩萨不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如果按照你那样讲的话,就会犯低级错误,而寂天菩萨这样的大阿阇黎、大智者怎么可能犯低级错误呢?这是什么样的一种低级错误呢?下面就说:

【即:论中仅以比喻、断疑为前提,“云何无”为立宗句而说,如此误失“有者何”、“有之因”二义的无关语,在大阿阇黎语中绝无机会出现。】

“即”就是进一步做具体的说明。所说的意义和前面的意义其实是一个意义,只不过是更具体化地来讲。论中以比喻和断疑为前提(比喻就是“如愚”,断疑就是“非染污爱”),来做一个立宗,也就是建立一个观点、下一个判断:“云何无”就是决定有。我们把这句话串起来:比喻是“如愚”,断疑是“非染污爱”,“云何无”是决定有,也就是说,如同愚痴这样的非染污爱决定是有。这样就是解释完整的意义。

假如按照对方的宣说,就会误失“有者何”、“有之因”这两种意义。“误失”是怎么误失呢?“有者何”,按照真实的意义,“此爱非染污”,有的是什么?有的是非染污爱。“有者何”,有的是“非染污爱”,有的因是什么呢?“由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所以,非染污爱是由于它有受,由受作为因的,这在词句上面,寂天菩萨在原文当中已经直接表达了——“此爱非染污,如愚云何无?”这在语言上面直接是这样说的。

但是按照对方的观点,说明寂天菩萨不应该这样想的。寂天菩萨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有者何”是什么呢?是指“有非染污爱”,有的因是什么呢?有萨迦耶见。但是你看,在寂天菩萨的原文当中并没有提到有染污爱的词句,也没有提到有萨迦耶见的词句,这就说明对方在揣测寂天菩萨内心真实所想的时候,和寂天菩萨的原文完全不一致。这就说明寂天菩萨心里想一套,语言上面表达的时候并非与内心想法一致,所说的话与内心无关。这就说明寂天菩萨词不达意啊!因为你本来想表达这个意思,但是你用了其它的词句来表达,所说的话和自己的想法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那就说明大阿奢黎寂天菩萨是有语言表达上面的问题的,他的智慧不行。他有没有这样的呢?他是不是把与他真实所想毫无关系的一句话说出来了呢?这样一个词不达意的情况,这种低级错误在大阿奢黎的语言智慧当中怎么会出现呢?根本没有机会!因为他毕竟是寂天大尊者,他的大论当中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所以就把对方的建立完全给弹回去了。

【又想:岂不是佛也有被尖木扎刺等的业功能?】

对方认为,如果有业功能成熟就不是究竟解脱的话,那么佛陀也不应该是究竟解脱,因为佛陀有业功能成熟的缘故。这是站在声闻宗的立场上面所说的观点。因为,我们前面用了大目犍连尊者有感受业力的果报的状态,给他讲到:没有无间获得真实究竟的解脱,所以你的道并非是圆满能够断除一切障碍获得究竟解脱的圆满之道。所以,这里对方就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仅是大目犍连尊者,甚至是你们也认可、我们也认可的佛陀,他也有业力的显现,他也有业功能成熟,那等于说佛陀也没有得究竟解脱了。但谁敢说佛陀没有得到究竟解脱呢?

就像佛陀在佛经当中就讲到,他有一次被尖锐的檀香木片尾随其后,佛走到哪个地方,尖木片就跟到哪个地方。在南瞻部洲是如此,三十三天也同样,尖木块一直紧跟不舍,最后还是从下面扎入佛的脚。这就是佛经中讲到的佛陀在做大悲菩萨的时候,他当时看到一个短矛黑人,正要行凶危害当时同在一条船上的商人,他想到这些商人都是有功德的菩萨,而这个短矛黑人如果把他们杀了的话,那他的恶业很大,为了制止他造恶,佛陀就把短矛黑人杀了。其实他是由大悲而杀人的。在了义的大乘佛法当中,不会说佛陀还有果报,而是说佛陀已经圆满了无量的资粮,因为他完全是以大悲,不是以恶心去杀人。但是在佛经当中也讲到,佛陀因此而感受了尖刺的果报。还有,在佛陀的家族被诛灭的时候,他自己由于以前和释迦族有一个共业,所以招感他头痛了三天。这就是他前世见到捕鱼的时候发了随喜心的业报,有这样子的说法。还有,佛陀有马麦之灾,当时吃饭的时候没有化到缘,只能吃马圈当中的麦粒。

好像看起来佛陀也有这种果报显现,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呢?如果佛陀真的是有这种不自在的话,那成佛也不会得到究竟的超然解脱的。

但是我们看佛经也好,看论典也好,要知道它是站在什么角度讲的,必须把这些角度认识了,才会看到它真实的意趣。否则的话本来是有密意的,你看错了,那么就有误解。对方其实就是有误解,他并没有了解到,佛陀讲这些话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讲的。

下面进行分析:

【此唯是于见世间诸凡夫前唯以有必要而示现,因佛寂灭虚妄分别,而化身如影如幻,于此岂有真实业力成熟与苦受?而你许声闻阿罗汉身为苦谛余事,且心未灭尽、无有灭一切戏论之因,刚说故。】

“苦谛余事”就是苦谛当中还剩余下来的事物。这是指小乘在有余涅槃的时候有身体,这个身体还是苦的本性,所以是苦谛所摄的一个事物。

我们来看这个地方是怎么回答的:这仅仅是在见世间的凡夫面前唯一有必要而给他们做示现而已。也就是说,佛陀这样示现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有根基的观待的——观待于凡夫根基。而这些凡夫根基,他们只能见世间这些根识的现量境界,他们见不到出世间的清净境界。针对他们的心无法接受、超越根识现量的虚妄现相的其它清净显现。根基已经限定了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根基的接受能力有限,那么,所说的话就必须是他们能接受的,这是观待于根基。

后面讲到“有必要”,就说明佛陀这样说,对于这部分根基是有必要的,是有意义的。有什么样的必要呢?就是说,由于这些众生只能理解一些观现世量的境界,所以就给他们讲:在这个境界中,一切因缘的显现都是因果不虚,所作业不亡。让众生在自己的无法超越的境界当中善加取舍因果,这样做对众生是有极大的利益的。所以,佛陀有这样一个度化众生的必要,还是宣说了、示现了这样一个不了义的境界和不了义的教法。从众生的角度决定佛陀只能这样说,而且这样说也是有必要的说。这是由众生的侧面,显示佛陀这样示现仅仅是一种示现而已,不是佛陀自己还有不自在。这是从一个方面。

有些人就会说:“啊,你说佛是示现就是示现了?凭什么佛是示现而不是真正不自在呢?”我们可以从道理上面讲,后面就是站在佛陀自身的侧面去分析。刚才前面一句是站在众生所化根基的侧面去分析,后面直接站在佛陀的侧面来分析。为什么佛陀不可能有苦、有业果的报应呢?

首先,佛陀寂灭了虚妄分别心。这就是佛的心已经寂灭了,没有心,没有心的话就没有感受业力的所依,也没有苦受的所依。这就是从内心上面,佛陀没有心、寂灭了心的境界。既然没有了心,就没能阿赖耶识;没有阿赖耶识,凭什么感一个业力的果报呢?佛陀没有心的这种状态,怎么会有苦乐的这些不自在的显现呢?我们感受苦乐就是因为有心、有分别,而佛陀没有,所以他不会有受苦的这种苦的状态的。因为,他的心已经寂灭了。

然后,又分析佛陀的身。这儿说“化身如影如幻”,那为什么是指化身呢?因为,佛陀的报身是不可能显现这种受苦的状态的,佛陀的化身在清净圣者菩萨的­­­眷属面前,显现的完全都是庄严、自在、不可思议的微妙报身相。他不会有这种不清净的显现,所以这就指化身。

化身佛如同影子一样的,如同幻化一样的,他的身体没有一个实质,是一个幻化一般的影像之身。既然他是如影如幻,这样子的身体,怎么可能感受着种种的痛苦呢?如果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身体话,那可以说他有苦受,但是这个化身是个影子啊, 他怎么可能在影子上面有业力呀?

我们说众生是一个真实的众生,所以你看,如果你造了业,你绝对没有办法逃过的。但是,假如执著一个影子说:“你这个影子啊!你要注意呀,你这个业力成熟,你就麻烦了,你就可惨了,那个时候你就可有苦受了!”你对影子这样说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知道,影子是一个没有感受业力的、没有苦受的,他不是一个有情法,不是这样一个实执浓重的有情众生。

所以,从佛身上面看,如影如幻;从佛心上面看,寂灭无有虚妄分别。身心两个侧面,都无法安立业力成熟和感受痛苦。在佛陀自身上面,你是找不到他会有业力成熟的因和苦受的因。

这些因缘都不存在了,那如果这样子分析了以后,对方说“哎!那我们阿罗汉也应该是示现吧!”阿罗汉是不是示现呢?

我们就去分析阿罗汉的身和他的心。前面佛陀的身是一个不可能有业力成熟和苦受的身,他的心也是一个不可能有业力成熟和苦受的心。那么,阿罗汉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我们看,阿罗汉的身是苦谛的余事,阿罗汉有色身——色壳子存在的时候,他又觉得这个色壳子太麻烦了,所以他必须要趋向于无余涅槃。由于这个身还是苦谛所摄,所以他是一个痛苦的一种存在,他的身是有这种苦的显现的,而且身有苦的这种业的功能成熟,就像目犍连尊者。然后,他的心也是一样的,他的心并没有寂灭分别,还没有灭尽这个心,所以就是有心。既然有心的话,那就会有业力成熟,也会有苦受,而且也没有一个舍心寂灭的境界,因为他还有戏论。所以,他没有灭一切戏论就会有心,有心的话,就会作为业力成熟的所依和苦受的所依。

这样子的话,你看阿罗汉身和心两个方面都没办法,没办法逃出业力的成熟,也没办法避免苦受的生起,身心两个方面都不得自在,与佛完全不同。

所以,不可能仅仅是示现,就像我们一个凡夫人说:“哎呀,我的这种痛苦仅仅是一个示现!”这是一句大话。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示现,是你不得不这样子,不是说你不想这样子就不这样,想这样子就这样,而是我们大家想也是这样,不想也是这样。反正你不得自在。那么,阿罗汉也是这样子,他于身体和心都是不自在的,有这种业力成熟的所依和苦受的所依,所以,他不可能有真实的解脱。他的这种显现,就是一种真正苦的感受,果报的显现。

我们这样分析了佛陀的身心、阿罗汉的身心以后,对方就说:“噢,不可能,不可能,你没有理解到,实际上,我们阿罗汉的身也是能够灭的,他的心也是能够灭的,一旦身灭、心灭,就可以得到究竟解脱,不会受三界六道的这一切显现业的束缚”。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在五行中,超出三界外”,没心、没身,怎么可能有苦呢?

接下来,中观师就回应说:

【回应:“身灭受寂凉,想尽行已灭,识蕴皆隐没,如是至苦边。”即如此说,阿罗汉舍身寿之行时,云何不成断尽五蕴相续而寂灭?由无再生之因故,如油尽灯灭。】

对方说,由于阿罗汉身是苦谛的余事,这一点的话那还可以说,但是进入了无余涅槃、灰身泯志的阿罗汉,无论是他的色身还是内心,都是无余寂灭的,所以,再没有什么苦谛的余事,也不成立有这个心还没有灭尽。既然身心都已经完全不复存在,就像一个灯的油已经用光了以后,这个时候,灯就灭了,灭了以后就再也燃不起来了,因为再没有火燃的材料。所以,阿罗汉也是这样,他的身心已经灭尽,再没有一个会重新燃起痛苦的因缘。没有这种再生之因的缘故。

下面具体来说:“身灭”,就是指色蕴的身——色身完全寂灭,他说这样子的话,就免除了身是苦谛余事。后面的“受寂凉”,全部都是讲心,“受”就是苦、乐等这些受,这些受是热恼的状态。阿罗汉完全已经寂灭了这种受,所以,他的受已经是清凉的、远离了热恼的这种状态。“想尽”,就是种种取相的想也没有了。“行已灭”,就是很多的的这种心所都已经没有了。“识蕴皆隐没”,就是眼识,耳识这六识全部已经隐没了。你看既然这样子,身灭、受想行识也灭,也就是身心两灭,这样就可以穷尽苦的边际,而再不会重燃苦的痛苦。

这样就说明,入于无余涅槃的,在涅槃境界当中确实是寂静、安乐,无有任何的痛苦,没有苦的因的缘故,所以他的五蕴再不会出现,再不会依五蕴而受苦了。所以他还是有究竟的解脱的。

那承不承认这个观点呢?是不承认的,所以,下面就来驳:

【驳:彼等虽由无轮回生因之烦恼而不生三有,然未圆证诸法无自性之空性,以此,有所缘之心将住于执轮涅为断治等处或某些戏论中,并非无缘极寂静。】

这里就是说:你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你并没了解到这其中还有阿罗汉会重新显现他的身心的一个境界。阿罗汉虽然由现量见到了人无我而断除了我执和烦恼,但是,这只是证得人无我和少分法无我的空性,心还有所缘,住在某些戏论境当中。所以,由生起他的内心状态的这种因缘,也就是说,心还会重生,既然心会重生的话,他就不是无有所缘极为寂静的这种涅槃境界。从有所缘之心,就破他的分别心已经灭尽;从他安住在戏论当中,就说明他并非是真正的寂静涅槃,没有获得充分的这种寂静,他还有部分所缘。他虽然已经灭除了部分所缘,但是还有部分所缘。从灭除部分所缘的角度,就叫做“寂静”;从还有戏论存在的角度,仍有不“寂静”的地方。所以,他不是全分的全然的寂静,所以后面就说:

【是故,有、无等戏论之心,离于遮一切边之空性,虽暂时息灭于灭定中,而仍当复生。即:相续中有意生身之生因——无漏业及无明习气地故,且未获彼之对治——寂灭一切戏论之空性故,如无想定,或其果生于无想天。】

后面讲“无想定”是因,它的果是“无想天”。这个地方就讲到两种状态,其实都是一种比喻的意义。因为无想定,它出定以后还会生起分别;而无想天在它的引业穷尽之后,报尽终穷之时,就还是复现内心的分别境界。这都是压制了念头让它不现行,但是这种不现行只是暂时的,一旦这个阶段过去,它又会现行。这就是在因或果上面都会有一种共同的状态。但是这种因和果,我们不需要太具体的去对应,因为意义上并不是从因和果上用意,主要是讲因上面和果上面都是这样子。主要是讲他们的相同点,即暂时安住的这个状态中确实没有分别现前,但是一旦从这种状态中一出来就立即会有分别的状态。

这就是比喻小乘的阿罗汉,由于对于“有”“无”等戏论之心,没有正对治的大空性,“离于遮一切边之空性”,这种对治法的空性没有,所以戏论之心仍然是没有断根的。“虽暂时息灭”,就是这个戏论之心暂时没有显现,没显现仅仅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在灭定出现的时候就暂时没有出现,但是它的种子习气还在,所以说“仍当复生”,最后还是会死灰复燃。或者说,灰里面本身仍有火种,只是这火种并不露在表面,而是以种子的方式存在的。一旦这个火种遇到相应的因缘的时候,就会燃起火焰。

后面“即”就来解释:相续当中有意生身的因——无漏业和无明习气地,以无漏业和无明习气地,就会产生意生身。所以,“生”是有的。然后无漏业和无明习气地生起来的这个“身”,又没有办法断除,因为没有获得对治,即“寂灭一切戏论之空性”的缘故。所以还是会出现一个身心状态,这种身心状态虽然不是现在的这种肉身,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受身。所以还是有一个重新生起身心的状态,并不是对方说的“身已经完全灭尽了,心也已经完全灭尽了”,而仅仅是在灭尽定当中暂时的熄灭一下而已,等一段时间过去以后,还是会生起意生身。所以,并没有彻底寂灭一切身心,还会有不可思议的变易生死存在。

然后下面说:

【是故,凡求涅槃者皆应修空性,舍此不得任何暂时、究竟涅槃故。】

这样子就做一个总结:“由见谛解脱,何用见空性”是不合理的,因为见一分空性才得一分解脱。而且,阿罗汉也并未获得究竟解脱,就是因为他所见的空性没有获得究竟。从这一点也能够反证:解脱确确实实都要依靠空性。得到一分空性就得到一分解脱,得到全分空性就得到究竟解脱。不管是暂时的涅槃解脱,还是究竟的涅槃解脱,都要修空性。要获得究竟解脱,就要修圆满的空性。

总而言之,一切涅槃之道,都是唯一以空性才能够成办的。涅槃道就是空性道。这是每一个修行人都必须认识的,大乘如此,小乘也是如此,不管是哪一种解脱、哪一种涅槃,都是要以空性才能够实现的。这样就看到,空性在一切教法当中、在获得解脱当中,所起的决定作用和意义。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26课
下一篇: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28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五十一)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五十)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九)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八)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七)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六)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五)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四)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三)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二)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一)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九)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八)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七)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六)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五)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四)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三)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二)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