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
文库首页智慧悦读基础读物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古 印 度白话经典英文佛典随机阅读佛学问答佛化家庭手 机 站
佛教故事禅话故事佛教书屋戒律学习法师弘法居士佛教净业修福净宗在线阿含专题天台在线禅宗在线唯识法相人物访谈
分类标签素食生活佛化家庭感应事迹在线抄经在线念佛佛教文化大 正 藏 藏经阅读藏经检索佛教辞典网络电视电 子 书
老人的春天
 
[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点击:2637]   [手机版]
背景色
   老人的春天
  
  世界的人口老化,各个国家引为严重的问题。台湾的人口老化问题更显严重。所以,现在政府忙着到处兴建「老人公寓」、「长青之家」、「老人院」,甚至鼓励民间收容老人解决老人的问题。
  
  然而,只是兴建「养老院」、「松鹤居」让老人有所住,并不能解决老人的问题。老人的需要,除了居住问题以外,老人其实是到了日暮穷途,冰入严寒的冬天了,他们更需要是是我们的关心、我们的了解、我们的嘘寒问暖。
  
  有人拿四季来比喻人生,儿童、青少年就等于是春天、夏天;老人则是已经进入秋冬季节了。其实,我们现在应恐要让老人没有进入秋冬的感觉,要让他们一样有老人的春天。
  
  五十年前,蒋经国先生创办救国团,把青年的活动纳入到暑期、寒假的战斗营之中,让青年们在战斗中成长,解决了青年的问题。现在老人也应该有老人的战斗营,让老人还能享受第二个生命的春天。
  
  现在各地的大楼要找管理员,都是找退休的老人;工厂的管理、公共场所的维护,各个机关、社团的守卫,有老人负责,这说明退休的老人「退而不休」,一样能为社会服务。但这总不是老人的春天,老人的第二个春天,我们要让老人活跃起来,动员起来,生命中一样地散发芬芳,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过着生命的春天。因此,我们建议:
  
  一、希望社会组织「松柏联谊会」,让老人们有很多的朋友,有很多的交谊,有很多的来往;让老人不孤独,老人不寂寞,老人在社会上一样的活跃。
  
  二、希望社会上到处成立「老人俱乐部」,让老人每天可以到俱乐部下棋、运动,谈古论今,甚至打婢,训练头脑的活动。
  
  三、希望各地成立「托老所」。老小老小,真正的老人也和幼小的儿童一样;社会上有「托儿所」,现在也应该有「托老所」。托老所里有年轻貌美的女青年,陪老人说话,说故事;以老人喜欢的运动,例如腿部的、脚部的、手部的,头部的,帮助他们活跃起来。甚至陪他们读书,听他们说话,解决老人们的寂寞,让他们能享受到老人的春天。
  
  四、在各区筹立「老人育乐之家」,让老人在里面可以演奏各种中西乐器,让老人们唱着南腔北调的歌曲,鼓励他们画画,鼓励他们写字,鼓励他们吟诗作对,发表阅读心得,让老人再度唱出生命之歌。
  
  五、成立「老人旅游社」,让老人和年轻人一样,徜徉在山水园林之间。
  
  六、成立「老人加工厂」,可以用老人的力量做一些加工,既可以运动,又可以赚取金钱补贴日用。
  
  总之,老人们是可敬可爱的,他们有功于国家社会,他们有恩有义留给我们;我们应该关怀老人、报答老人,让老人家们能再过一个生命的春天。《人间福报》2001年8月2日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抵制诱惑
下一篇:知识社会


△TOP
佛海影音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
无量香光 | 佛教音乐 | 佛海影音 | 佛教日历 | 天眼佛教网址 | 般若文海 | 心灵佛教桌面 |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 金刚萨埵如意宝珠 | 佛教音乐试听 | 佛教网络电视
友情链接
金刚经 新浪佛学 佛教辞典 听佛 大藏经 在线抄经 佛都信息港 白塔寺
心灵桌面 显密文库 无量香光 天眼网址 般若文海 菩提之夏 生死书 文殊增慧
网上礼佛 佛眼导航 佛教音乐 佛教图书 佛教辞典

客服QQ:1280183689

[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京ICP备16063509号-26 ] 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与我们联系。站长信箱:alanruochu_99@126.com
敬请诸位善心佛友在论坛、博客、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网址或文章链接,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消除,人各习礼让,一切出资者,
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宁,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Nonprofit Website For Educational - Spread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 & Buddhist Culture